視覺刺激

視覺刺激

視覺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感覺,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於人眼所產生。而就是視覺刺激(visual stimulus),光是具有一定頻率和波長的電磁輻射 ,而在廣闊的電磁輻射中,可見光只是其中一個狹窄的區域,也就是視覺的適宜刺激,適宜刺激的波長是380~780納米。這個範圍之外的光,人眼是看不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視覺刺激
  • 外文名:visual stimulus
  • 心理學:視覺
概述,視覺的生理機制,眼和視網膜,視覺形成過程,

概述

在真空中,光按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運行。當光線通過液體、氣體或者其他透明物質時,光速將下降。宇宙中能夠產生光線的的物體叫做光源,如太陽和各種人造 光源(燈泡、蠟燭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陽。在我們周圍環境中,除了光源外,大部分物體不能自行發光,它們只能反射來自太陽或者其他人造光源的光線。在正常情況下,由於人眼不能直接朝向光源,接受刺激,因此我們接受的光線主要是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線。
總之,當我們講到視覺刺激物——光的特性時,既包括光源的特性,也包括具有反射作用的物體表面的特性。正是這些特性,決定了人的視覺特性。

視覺的生理機制

眼和視網膜

眼呈球形,由鞏膜所包圍。鞏膜在前方與透明的角膜相接續。角膜之後為晶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是眼睛的主要屈光系統。在晶體和角膜間的前房和後房包含房水,在晶體後的整個眼球充滿膠狀的玻璃體,可向眼的各種組織提供營養,也有助於保持眼球的形狀。在眼球的內面緊貼著一層厚度僅0.3毫米的視網膜,這是視覺神經系統的周邊部分。在視網膜與鞏膜之間是布滿血管的脈絡膜,對視網膜起營養作用。
角膜和晶體組成眼的屈光系統,使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形成倒像。角膜的曲率是固定的,但晶體的曲率可經懸韌帶由睫狀肌加以調節。當觀察距離變化時,通過晶體曲率的變化,使整個屈光系統的焦距改變,從而保證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象清晰。這種功能叫做視覺調節。視覺調節失常時物體即不能在視網膜上清晰成象,可以發生近視或遠視,此時需用合適透鏡來矯正。
在角膜與晶體之間,有虹膜形成的瞳孔起著光闌的作用。瞳孔在光照時縮小,在暗處擴大來調節著進入眼的光量,也有助於提高屈光系統的成象質量,瞳孔及視覺調節均受自主神經系統控制。
眼球的運動由六塊眼外肌來實現,這些肌肉的協調動作,保證了眼球在各個方向上隨意運動,使視線按需要改變。兩眼的眼外肌的活動必須協調,否則會造成視網膜雙像(復視)或斜視。
視網膜是一層包含上億個神經細胞的神經組織,按這些細胞的形態、位置的特徵可分成六類,即光感受器、水平細胞、雙極細胞、無長突細胞、神經節細胞,以及近年新發現的網間細胞。其中只有光感受器才是對光敏感的,光所觸發的初始生物物理化學過程即發生在光感受器中。脊椎動物視網膜由於胚胎髮育上的原因是倒轉的,即光進入眼球後,先通過神經細胞的網路,最後再到達光感受器。但因神經細胞透明度很高,並不影響成象的質量。

視覺形成過程

視覺的形成過程大致是: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細胞。這些感光細胞產生的神經衝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人就產生了視覺。視覺的生理機制包括折光機制、感覺機制、傳導機制和中樞機制。
視覺形成過程視覺形成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