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邏輯

規範邏輯亦稱“義務邏輯”、“道義邏輯”、“倫理邏輯”。被稱為廣義模態邏輯的 --神。研究含有必須、允許等規範詞的規範命題以及規範演繹系統的現代邏輯分支。14世紀的羅伯特·霍爾科特已討論過模態邏輯和義務邏輯之間的相似之處。萊布尼沃提出過必須履行的、允許的、禁止的和可選擇的等義務概念。康德提出過義務世界的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規範邏輯
  • 別名:義務邏輯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也有人提出過規範邏輯,但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只是由於芬蘭邏輯學家馮·賴特著作的發表才引起人們對規範邏輯的興趣和重視。繼劉易斯1910年創立現代模態邏輯之後,馮·賴特於1951年在他的《規範模態》和《模態S輯論》中,提出了兩種新的模態,即規範模態邏輯和認知槿態邏輯,從而開創了現代規範邏輯。他構造的規範邏輯系統是最早出現的一個規範模態系統。規範邏輯要研究規範命題形式。規範命題是陳述行為規範的命理。基本形式有三種:一是必須命題,是陳述必須履行某神行為的命題;二是禁止命題,是陳述禁止某種行為的命題;三是允許命題.是陳述允許某種行為的命題。由於禁止P與必須非P、禁止非P與必須P是等值的,因而也可分為必須命題和允許命題兩種。藉助聯結詞,則可結合成各種複合命題。規範邏輯還要研究並建立規範邏輯的演繹系統。它在標準命演算的基礎上,加上規範運算元,增加有關的公理、形成規則和變形規則而建立„採用不同的公理和推理規則可以建立不同的規範邏輯系統。規範系統與真值模態系統之間有密切關係、規範詞(X必須>P)允許>與真值模態的模態詞U必然(可能)相似,起著類似的作用,因而有的邏輯學家根據兩者的這種關係去建立規範系統。但這只能在~定範圍內,兩者畢竟有區別。如在真值模態系統中,必然性蘊涵實然性(I-P-*Pi),而在規範系統中,必須卻並不蓮涵現實,而是必須蘊涵允許(Op—Pp)。目前已建立的規範邏輯系統有DT等系統。規範邏輯的建立,豐富和發展了模態邏輯並在倫理實踐和司法實踐中發揮著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