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村樓記

《見村樓記》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先寫羅巷村的巨觀環境,引出李憲卿,初現作者的故人之思。接著以李憲卿的宦遊引出李延實的經歷,交代了李憲卿的漂萍生活,同時也指出了李延實儘管遊歷四方但是昧於鄉關的事實;然後以李憲卿去世,延實息影崑山、焚香讀書的情節引出見村樓,描寫見村樓所見和延實讀書的情景,為後文鼓勵延實“蚤孤而自樹”張本;第三段寫自己偶爾拜訪見村樓,回憶當年與李憲卿訪友不遇的細事、居所易主的現實和對憲卿“經行術徑”的熟悉,發出了“予可以為挽父之母”的感慨,表達對李、方兩位故人的深切懷念和人生無常、不勝愴然的感慨。文章環環相扣,行文搖曳生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見村樓記
  • 作者:歸有光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震川集》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見村樓記
崑山治城之隍,或雲即古婁江。然婁江已湮,以隍為江,未必然也。吳淞江自太湖西來,北向,若將趨入縣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東南入于海。江之將南折也,背折而為新洋江。新洋江東數里,有地名羅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於此,因自號為羅村雲。
中丞遊宦二十餘年,幼子延實,產於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後每遷官輒隨,歷東兗、汴、楚之境,自岱嶽、嵩山、匡廬、衡山、瀟湘、洞庭之渚,延實無不識也。獨於羅巷村者,生平猶昧之。中丞既謝世,延實卜居縣城之東南門內金潼港。有樓翼然出於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遙望三面,皆吳淞江之野。塘浦縱橫,田塍如畫,而村墟遠近映帶。延實日焚香灑掃讀書其中,而名其樓曰見村。
余間過之,延實為具飯。念昔與中丞游,時時至其故宅所謂南樓耆,相與飲酒論文。忽忽二紀,不意遂已隔世。今獨對其幼子飯,悲悵者久之。城外有橋,余常與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時其不在,相與憑檻,常至暮,悵然而返。今兩人者皆亡,而延實之樓,即方氏之故廬,余能無感乎?中丞自幼攜策入城,往來省墓及歲時出郊嬉遊,經行術徑,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處,有挽父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為挽父之母乎?
延實既不能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肅然桑梓之懷,愴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孫早孤而自樹者,史傳中多其人,延實在勉之而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隍:元水之護城河。
  2. 婁江:又名下江,亦稱劉河,俗作瀏河。源出太湖,流至崑山縣後入長江。
  3. 湮:沒。
  4. 吳淞江:又名蘇州河。源出太湖,流至上海後,合黃浦江入海。
  5. 李中丞:名憲卿,字廉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故稱中丞。
  6. 江右:舊稱今江西省為江右。魏禧《日錄雜說》云:“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蓋自江北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耳。”李憲卿曾為江西布政司左參議,延實生於江西,故云。
  7. 東兗、汴、楚:指今山東、河南、湖北等省。
  8. 岱嶽、嵩山、匡廬、衡山、瀟湘、洞庭:指今山東省的泰山,河南省的嵩山,江西省的廬山,湖南省的衡山、瀟江、湘江、洞庭湖。
  9. 謝世:逝世。
  10. 城闉(yīn):城門。《詩經·鄭風·出其東門》:“出其闉闍。”陳奐傳疏:“闉即城門也。”
  11. 方曾思:名元儒,後改名欽儒。官至侍卿,以忤權貴罷歸。
  12. 術徑:道路。術,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術。”注云:“術,道也。”
  13. “孔子”二句:《史記·孔子世家》:“丘生而敘梁紇死,葬於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
  14. 水木之思:想到本源。
  15. 桑梓:故鄉。《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朱註:“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牆下,以遺子孫。”後世遂以為故鄉之稱。
  16. “愴然”句:《禮記·祭議》:“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以上數句言延實能不忘先人,不忘根源,不忘故鄉,不忘祭祀、悼念。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崑山縣城的城壕,有人說就是古代的婁江,但是婁江已經湮沒,把城壕說成是婁江,不一定是正確的。吳淞江從太湖西面流過來,往北流好似要流進崑山縣城,在距縣城二十里的地方,好似要環抱縣城,又好似要拐過縣城,因此往東南方向流入大海。在吳淞江將要向南拐彎的地方,向著相反的方向拐彎分出來新洋江,在新洋江以東幾里路的地方,有個村子叫羅巷村,我的已故朋友李中丞的祖先便住在這個村子裡,所以李中丞自號羅村。
李中丞離家在外作官二十多年,他的小兒子延實,出生在江西南昌的官署。之後每次官職變遷,延實都跟在他的身邊。李中丞在東兗、汴、楚境內先後做過官,延實自泰山、嵩山、衡山以至瀟湘、洞庭沿岸,沒有不熟悉的,只是對於羅巷村,有生以來還不明白。李中丞去世以後,延實在縣城東南門以內的金潼港選擇了一塊地方住了下來,有座樓房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出城門之上,往前能俯視隍水,遠望三面都是吳淞江流域,塘浦縱橫交織,田埂如同圖畫,鄉村集市遠近輝映。延實每天在樓上灑掃、焚香,在裡邊讀書,並給這座樓命名為“見村”。
近來我前去拜訪他,延實為我準備了飯。想起從前和李中丞交遊,我們時常到被稱作南樓的他的舊宅去,在一塊喝酒、評論文章,轉瞬之間,二十四年過去了,沒想到我和李中丞竟已成了隔世之人。現今獨自面對他的幼子吃飯,不禁悵惘、悲傷了好長時間。縣城之外有一座橋,我時常和李中丞一起走出城郭,拜訪老朋友方思曾,有時方思曾不在家,我便和李中丞一起靠在橋欄桿上,時常到太陽快要落山了,我們才悵然若失地返回城中。現今李中丞、方思曾兩個人都死了,而延實的樓,就是方思曾的舊屋,現今見到見村樓,我能沒有感觸嗎?李中丞從小攜帶書本進入縣城,往來上墳以及過年過節的時候,到效外嬉戲遊玩,所走過的路,我都能用手指出來。孔子小的時候,不知道父親埋葬在什麼地方,挽父的母親清楚,告訴了孔子。我可以成為挽父的母親那樣的人嗎?
延實既能不忘記自己的先人,又依依不捨地思念本源,恭恭敬敬地感懷鄉里,淒悽慘慘地傷感霜露降下,不忘祭祀、悼念先人。從古至今,大臣的後代過早成為孤兒而能自我建樹的,史書傳記當中多有這樣的人,至於延實,全在他努力而已。

創作背景

歸有光的同鄉好友李憲卿遊宦二十餘年,周曆南北,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當年李憲卿在家的時候,歸有光常與他飲酒論文,結伴訪友,相處非常親密。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李憲卿已經謝世,歸有光同李憲卿的兒子延實仍交往很多。李家原來住在崑山鄉下的羅港村,李憲卿謝世後,李延實就遷居崑山城裡去了。那裡有一座樓房,是李延實的讀書之處,可以望見城外的村墟田野,美不勝收,因而他把那座樓命名為見村樓。再度重逢,睹物思人,歸有光就為李延實這座讀書的樓房寫一篇記,這就是該文的緣起。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見村樓記》是歸有光雜記類散文中的名篇,它將濃烈的友朋存亡之感寄託於簡潔而富於變化的記述之中,表現出作者散文的特色。全文分四節。第一節介紹“羅村”之號的由來,表現對亡友的懷念。記敘方式從城隍與婁江的瓜葛一下推到吳淞江,再逐步收縮到新洋江,到羅巷村,點明亡友李憲卿不忘先世所居而以“羅村”為號。這裡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歸有光留心三吳水利,對河流今昔變遷及整治方案多有發明,崑山是水網地帶,村落多與水為緣,所以敘述羅巷村的位置從吳淞江到新洋江,歷歷如見。對城隍和婁江的關係,作者說得極有分寸,既用“或曰”引出“即古婁江”之說,又用“未必然也”有理有節地加以否定,這是一;二是強調亡友取號不忘先世之美德,這是貫串全文的一條感情線索。從題目看,點出”見村樓”中的“村”字。第二節交代見村樓的得名。它先從延實跟隨李憲卿歷覽通都巨邑名山大川來寫,反襯不識祖居地羅巷村之遺憾,因此名樓曰見村以為紀念,這為最後表揚和勉勵延實發揚祖德作伏筆。作者寫見村樓之所見,有機地把第一節城隍、吳淞江包括進去而又用“塘埔縱橫,田塍如畫,而村墟遠近映帶”幾句加以點染,不是簡單地回應前文。這一節在交代題目中的“見村樓”的同時,對延實為人的情趣也略加透露。見村樓實際是延實的書齋。第三節寫作者到見村樓的感想。作者先從“余間過之,延實為具飯”的眼前情事,想起二十多年和延實之父交往的情景。從李延實又引出另一友人方思曾,而見村樓實即方氏的故廬。言外方氏已經式微,連故居都已易主,比之李憲卿之有子能讀書差之遠矣。但這種感慨如果直露說明了反而乏味,用“余能無感乎”籠統一句,不蔓不枝,引人深思,更為有味。李延實雖然名樓曰見村,以寄不忘祖澤的深思,但對羅巷村的道路環境,特別是父親經行之地一無所知,而作者憑几十年的交情,對憲卿“經行術徑,皆可指也”,可以為延實提供情況,而用挽父之母事作比尤為貼切。這裡表面只講的“經行術徑”實際包含李憲卿的成長道路,學術為人等等,表明自己願意向李延實詳盡介紹他父親的一切,但用“余可以為挽父之母乎”說得委婉,啟發李延實的思考。最後一節作為全文的總結,用表揚的口吻引出對延實的勉勵,也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這篇文章從倫理角度看,是以朋友之義為線索,由朋友之存歿死生之感寫到對朋友之子的懇切希望,這是一望便知的。李憲卿取號羅村,不忘先世,李延實樓名見村,也為紀念先世。作者表揚李延實能“不忘其先人”勉勵他學習史傳中“大臣子孫早孤而自樹”。所以作者懷念亡友,教育故人幼子,是以“不忘先世”的孝道為內容的。這在作者所處的時代,這樣的立意是符合“言有物”“文以載道”的要求的。從取材角度看,他只寫樓。上之所見和己之所感,樓的建築本身隻字未提,而只交代“即方氏之故廬”,這是緊緊圍繞立意來的。
在語言方面,這是標準的唐宋派散文,基本是散句,但在散行中偶有排句如“依然水木之思,肅然桑梓之懷,愴然霜露之感”,是有意造得整齊,和全篇散行對照又多一錯綜之美。文字的抒情氣氛很濃,除了“悲悵”“悵然”這些詞語外,善於用語氣助詞互相映照,也是一個特點,如“余能無感乎”“余可以為挽父之母乎”,兩個“乎”字句相映成趣。而結尾三個“然”字的排比之後著一“矣”字,都增加感情的分量,如果換個句法,換個虛字,其抒情效果就大為減色。短句長句相錯綜,借用整齊句插入散句之中,善用抒情語氣詞,使文章一唱三嘆,這是歐陽修的拿手好戲,這篇文章可以說深得歐陽修散文的神髓,耐人涵詠,愈久而真味愈出。

名家點評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郭預衡《中國古代十大散文家精品全集》:歸有光的散文每每於似不經意的文字中造成一種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如文中有:“城外有橋,佘常與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時其不在,相與憑檻,常至暮悵然而反。”這一回憶寫入文中,增加了世事蒼茫的感慨,非寫文章爐火純青者不能達到這一境界。

作者簡介

歸有光(1506年—1571年),字熙甫,又字開甫,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江蘇崑山人。於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60歲才考中進士,曾任長興知縣、南京太僕寺丞。與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被稱為“唐宋派”,其文樸素簡潔,善於敘事,文風平易自然,清新淡遠。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後人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有《震川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