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雲梯關必走化龍橋傳說

要上雲梯關必走化龍橋傳說,淮安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要上雲梯關必走化龍橋傳說
  • 類別:民間文學
歷史淵源,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要上雲梯關必走化龍橋的傳說主要流傳於漣水縣一帶,在灌南和響水等地亦有流傳。
漣水縣地處淮河下游,歷史上自黃河奪淮後,黃淮合流,由於長年泥沙淤塞,河床增高,屢有決堤泛濫之災。在古雲梯關所在地響水縣黃圩鎮的禹王廟內原有碑碣十多方,記載了歷代的治淮情況,其中有一塊記載了康熙帝御旨拆攔黃壩改名大通口一事。碑文中還記載了建禹王廟所用銀兩的具體數字,曾被經手官員暗中派人鑿毀。因為建築經費大小官員層層分肥,貪去了三分之二,所以要鑿破數字以混淆視聽,蒙蔽百姓。要上雲梯關必走化龍橋傳說就起源於這段史實。

文化軼事

傳說清朝乾隆年間,安東(今漣水)有個貪官,胃口很大,三二十兩銀子挑不起他的眼皮,百兒八十兩,他才覺得有點意思,如果有了上千兩的銀子,他是千方百計,拼了老命也要把錢弄到手的。但安東地區比較貧窮,沒多少油水可撈,所以貪官上任後常因撈不到錢大發無名火,可是,窮地方就是窮地方,發火也發不出錢來。
所以貪官整天就在那苦思冥想,想著如何撈錢。一天,他得到訊息,乾隆皇帝要下江南遊玩,就在琢磨當地有沒有可看的景兒,還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貪官經過了解,知道當地有個雲梯關,雲梯關又有個望海樓,本就是為觀海景而建,皇帝下江南的時候說不定會到這來看看。但是因雲梯關靠近黃河入海處,長年泥沙淤塞,河床增高,經常鬧水患,望海樓已年久失修,破敗不堪。貪官就上書給皇帝,奏請皇帝下撥銀子重修望海樓。沒過多久,皇帝準了奏,還撥下了兩萬八千兩銀子。看到這白花花的銀子,貪官喜在眉頭笑在心,心裡又活動開了:安東地偏民窮,平時連淮安府都很少來人,皇帝真會來么?估計府上也不會帶皇帝來這,不來的話,我挑河(疏浚河道)建樓不是白搭嗎?他尋思一番後,就只派了少數民工去挑河,做做樣子,至於望海樓,貪官已經懶得去理了。二萬八千兩銀子,差不多全進了他的腰包。
正在這位貪官得意的時候,淮安府來人,說乾隆皇帝不日要來雲梯關望海樓看海,叫安東知縣做好準備。這訊息對貪官來說不啻晴天霹靂,貪官一聽,冷汗直冒,望海樓破敗的連影子都沒了,現造又來不及,拿什麼給乾隆皇帝看呢?這欺君之罪可是要滅九族的!貪官整日價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坐著等死。這時有個刀筆師爺對他說:“老爺,不必心焦,我有辦法。”貪官一聽有辦法,疾走兩步,撲通一聲跪倒在師爺面前:“你要能救了我,你就是我重生父母,我一定會好好酬謝你。”師爺說:“我也不要老爺怎么謝我,只要事成後,老爺將零頭八千兩銀子給我就行了。”貪官一聽師爺張口就要八千兩,如同割了他的心頭肉一樣,但轉念一想,還是小命要緊,反正師爺在手底下跑不了,以後再想辦法對付。貪官咬了咬牙,說:“行!”師爺多了個心眼,叫貪官一定要先付銀子且要立下字據,以免反悔。貪官立了字據後,師爺才獻上計策:“老爺,你立刻上本奏請皇上,就說登上望海樓看大海怎樣怎樣好。但有一點,必須要提到,那就是我們安東有座‘化龍橋’,要去雲梯關登望海樓,必定經過‘化龍橋’。老爺您想,化龍,化龍,化去龍氣,難為天子,皇帝是真龍天子,現在有個化龍的橋不犯忌諱嗎?景致再好,他也不會來看了”。貪官聽了覺得有些道理,但又嫌太過簡單,難保能湊效,不過又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死馬權當活馬醫,碰碰運氣了。貪官即刻上奏乾隆皇帝,恭請聖駕登樓觀海,沒幾天,淮安府差人來報,皇上不來了。貪官一聽皇上不來了,心中大喜,連問了差人幾遍,心頭一塊石頭才落了地。轉頭又想起那八千兩銀子,就要差人收拾師爺,不曾想師爺拿到錢後,一家子早就悄悄地溜了。貪官無法打聽出他的下落,也只好自認晦氣。
要上雲梯關必走化龍橋的傳說,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和民間傳承性,語言生動,地方特色鮮明,對研究漣水縣的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