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基諾山

西雙版納基諾山

基諾山位於景洪市所轄區域內,方圓600多公里。東距勐臘縣勐侖鎮42公里,西距勐養20公里,交通方便。這裡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居住著18000多勤勞勇敢的基諾族人民。

基諾族是我國56種民族 中被國務院落最後認定的一個單一民族,人口較少。新中國建立初期僅有3000多人,如今已發展到2萬餘人,大部分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諾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雙版納基諾山
  • 地理位置景洪
  • 氣候類型:熱帶季雨林
  • 占地面積:600多公里
景觀,基諾族,歷史,產業,

景觀

基諾山距景洪50餘公里,距昆洛公路上的勐養鎮壓19公里,從旅遊熱線的勐侖植物園行駛8公里,便進入基諾鄉轄區,再往前走10餘公里,就是基諾族的發源地--龍帕寨,幾代人同居一間大草房的寨子。沿路高山林立,植物繁茂,石崖縱橫,河道彎曲,公路如同羊腸小道,汽車行駛在彎曲柏油路面上似昆蟲爬行,沿途景色十分迷人。生活在平原的遊客更是感嘆萬千。
基諾族的山寨,多建於山頂或半山腰上,山寨周圍和寨中無一塊平地,四周森林環繞,有著獨特的熱帶雨林奇觀。這帶方圓幾十公里是國家自然保護區,在這些山寨旅遊,時常遇到各種動物從林中來尋食,聽到多種鳥啼鳴,這時心情為之一暢。冬季大霧覆蓋山寨,當太陽出來後,山頂的山寨形似懸在空中,真是美景誘人。

基諾族

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鄉,其餘散居於基諾鄉四鄰山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基諾族人口數約為25000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普洱茶。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無本民族文字
基諾族自稱是孔明的後裔,傳說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孔明南徵到這裡,一部分落伍的士兵在此定居下來,以後自己取了民族稱號叫“丟落”,成為當今基諾族的先民。基諾族住的竹樓,形如“孔明帽”,十分别致。
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 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後邊", 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1 9 7 9 年6 月經國家確認,成為中國的第5 6 個民族。

歷史

基諾山-西雙版納基諾族的故土,基諾山是基諾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位於西雙版納州境中部略偏東側,面積為622.9平方公里,是西雙版納景洪市轄區內一個有名的山區。我國的基諾族,大部分聚居於此。西雙版納基諾山,古稱攸樂山,是歷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西雙版納基諾山的古名,《普洱府志》中有著一段純系傳說的記載:“舊時武侯遍游六山(指六大茶山-筆者),留銅鑼於攸樂,置芒於莽芝,埋磚於蠻磚,遺木梆於倚邦,埋馬蹬於革登,置撒袋於曼撒,因此名其山。”昔日之攸樂山,似乎是依孔明留銅鑼于山內而名。但史書上並沒有孔明南徵到過西雙版納的記載。  西雙版納基諾山一名,屬當地基諾族語。“基”是舅父;“諾”是後代,“基諾山”就是舅父的後代居住之地。西雙版納這一地名顯然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其時人們知其母其舅,而不知其父,舅父的社會地位極高,故有舅父後代一說。究其地名來歷,可知西雙版納這片山地確係基諾族的故土。西雙版納基諾山位於無量山余脈,連綿起伏的山巒中,沒有雄偉山峰,境內最高的亞諾山,海拔1691米,其他許多山谷的海拔都在900米左右。西雙版納基諾山年最高溫度高達39℃,年平均溫度在20℃以上,常年高溫、多雨。

產業

西雙版納基諾山自古產茶。被人稱為雲南古代第一部風物特產百科全書的《滇海虞衡志》中記載說:“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府所屬六茶山:一日攸樂,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蠻專,六曰慢撒,周八百里。”以上所說攸樂,即今西雙版納基諾山,檀萃將基諾山排在六大茶山之首,是因為西雙版納基諾山當時的茶葉產量高達1500多擔。民國年間人士張肖梅,在其所編的《雲南經濟》第十二章第一節中也說:“大山茶以倚邦、易武、曼撒、架布、曼專、莽芝、革登、曼松、攸樂等處最著,而以攸樂為中心”。西雙版納基諾山的茶葉在歷史上曾享有盛名,但1942年後, 西雙版納基諾族遭國民黨反動政府的鎮壓,茶園因之荒廢,產量銳減,到50年代中期僅產茶葉三四百擔。
茶葉,如今仍然是西雙版納基諾山的一項骨幹產業。但茶葉在經濟中的地位,已不如南藥、橡膠。由於西雙版納基諾山具有高溫多濕的環境條件,許多地方均適合栽培橡膠和砂仁。因此橡膠、砂仁近年來獲得較快發展,橡膠面積超過了2萬畝, 砂仁面積也超過了15000畝,而茶葉面積僅有6000多畝,砂仁和乾膠價格比茶葉價高,砂仁、橡膠成了西雙版納基諾山當地經濟的主要支柱。西雙版納基諾山因砂仁發展快、產量多,被人譽為砂仁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