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搖滾(西雅圖之聲(搖滾樂形式))

垃圾搖滾(搖滾樂形式)

西雅圖之聲(搖滾樂形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垃圾搖滾(Grunge Rock)是為了抗議搖滾樂在日漸華麗的外表背後越來越蒼白空洞的靈魂而產生的,貝克(Beck)、垃圾(Garbage)樂隊等搖滾藝人在借鑑各種音樂元素特色的基礎上,發展成音樂形式,使搖滾樂得以復興。

垃圾搖滾較多地受到重金屬朋克的影響,強調由節奏及和聲所帶來的力量感,在內容上力圖表現青年人在社會壓抑下產生的悲觀失望的情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垃圾搖滾
  • 外文名:Grunge Rock
  • 目的:抗議搖滾樂
  • 別名西雅圖之聲
  • 風格:“很髒”的吉他
  • 代表樂隊:7 Year Bitch愛麗絲囚徒
流派簡介,音樂風格,代表樂隊,回憶故事,故事淵源,我們的青春,從非主流到後垃圾,他們的青春,

流派簡介

垃圾搖滾Grunge Music),有時也被稱作西雅圖之聲(Seattle Sound)或“邋遢搖滾”“油漬搖滾”,是一種隸屬於獨立搖滾(indie rock)的音樂流派,它由硬核朋克重金屬獨立音樂發展演變而來。在商業上,它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開始獲得成功,以至在1991年到1994年迅速成為主流音樂的一員。一批來自美國西海岸城市(包括華盛頓州西雅圖奧林匹亞,以及俄勒岡州波特蘭)的樂隊,創造了垃圾搖滾音樂,而且很快讓這種音樂在流行音樂的聽眾間傳戀說播。這種音樂類型與美國的X世代緊密相聯。垃圾搖滾的流行是80到90年代流行音樂界一個顯著的現象。垃圾搖滾以the stooges和black sabbath模糊、黑暗的聲音作為基礎,是重金屬朋克的混合物。儘管吉他演奏是直接來自70年代早期的金屬,垃圾搖滾的風格完仔院簽全和金屬不同,不管是歌詞的手法或是在音樂上的攻擊性都來源於朋克,特別是80年代早期有著自由思店匪承料想的美國硬核。垃圾搖滾樂隊的第一波浪潮的音樂---green river,mudhoney,soundgarden---比第二波(開始於nirvana)更重。nirvana不僅旋律比他們的前輩更為優美,還以stop-start的特點著稱,他們失真,扭曲的吉他聲幾乎成了這個風格的象徵。在nirvana成為主流後,垃圾搖滾失去了許多它本質的自由和與朋克的聯繫,並且成為了在90年代重型搖滾中最流行的風格。
垃圾搖滾垃圾搖滾

音樂風格

垃圾搖滾音樂的風格可以大體概括為“很髒”的吉他,強烈的反覆演奏段落和重型鼓聲。樂手們通過對標準朋克演奏方式的個性化演繹和大量地運用吉他失真和回饋效果達到使聲音“變髒”的目的。和朋克不同的是,垃圾搖滾音樂的節拍殼主微備稍慢但卻擁有一種不對稱的和諧性。歌詞方面,呈現出了一種典型的極端焦慮狀態,作品大多表現了憤怒、挫折感、厭倦、悲傷、恐懼以及消沉的情緒。這些情緒的來源可能是普遍存在的青春期的叛逆性,這和很多垃圾搖滾樂手在青少年或青年期就開始音樂生涯不無關係。事實上,其他一些因素諸如貧困,對世俗偏見的反感以及對社會本質的清醒認識都會影響到垃圾搖滾音樂家的詞曲創作。總而言之,不是所有的垃圾搖滾音樂都會涉及到這些強烈的情緒,比如蒸說您nirvana樂隊具有嘲諷意味的作品《In Bloom》就很明顯地運用了詼諧幽默的寫作方式。其實其它的許多垃圾搖滾音樂也多少具備一些幽默的風格,只不過被大眾媒體所忽視了。在20世紀80年代,垃圾搖滾音樂多含有對重金屬以及其他搖滾音樂形式的諷刺。

代表樂隊

西雅圖地區
7 Year Bitch、愛麗絲囚徒(Alice in Chains) 、Blood Circus綠河樂隊(Green River)、 Gruntruck、HammerboxLove BatteryMad Season、Malfunkshun、Marilyn Manson、Melvins、Mono Men、Mother Love Bone蜜漿(Mudhoney)、 My Sister'項騙騙s Machine、涅槃(Nirvana)、 珍珠果醬(Pearl Jam) 、Screaming Trees、Skin Yard、聲音花園(Soundgarden) Tad、Temple of the Dog、TrulyThe U-Men
西雅圖以外地區
Babes in Toyland(Minneapolis,Minnesota) 、The Fluid(Denver,Colorado) 、洞穴樂隊(Hole) (Los Angeles,California)、 L7(Los Angeles,California) 、The Nymphs(Los Angeles,California) 、Paw(Lawrence,Kansas) 、Pond(Portland,Oregon) 、Stone Temple Pilots(San Diego,California)

回憶故事

故事淵源

從1994年開始,每年的春天都有了一個紀念的理由。紀念一段搖滾歲月的傳奇,紀念一個傳奇的黯然消逝。在春天樂此不疲的紀念中,人們把歲月的灰塵鄭重地擦掉,讓傳奇露出原初的光澤。事榜晚茅實上,在幾年以前,已經有人開始厭倦在紀念中度過春天了,或許他們是不願看到傳奇被這樣地對待——像青春的紀念品一樣,在一天中被擦亮,然後在一年裡束之高閣,留下的僅是一個狂歡的理由。
四月的周末,樂隊們聚集到酒吧。腰間的隨身聽里也許裝著金屬、朋克、英式或者Hip-Hop的唱片,但這晚他們前來上演的是同一種音樂。樂隊名單里或許有些陌生的名字,而他們必唱的曲目觀眾已經了如指掌。他們開始了整晚的翻唱,哪怕是不穩的節奏和失準的英文也能喚起一代人的青春回憶。這裡的夜晚很奇妙,人們因為擁有相同的記憶而激動;在失真吉他的傾訴中,場地內外經歷著時空的置換,人們仿佛站在世界的極點,前後左右都是西雅圖的方向。當這儀式變成習慣,即便紀念的情感猶如絲絨般高貴,十年下來也蘸染了抹布的味道。狂歡需要理由么?在我們如今的理解中,狂歡應該是隨時隨地由心而發的。可是我們仍不甘心放過任何一個狂歡的理由,那正說明它是我們不曾擁有的。
垃圾搖滾垃圾搖滾

我們的青春

4月8日,大洋彼岸傳來柯特·科本(Kurt Cobain)的死訊。在那之前,中國樂迷的青春期已經開始了。
九十年代初,如果你尚在學校里勉強著,肯定認識一個試卷上永遠考不到的英文單詞“Alternative”,而且知道一種字典里也找不到的解釋——“非主流”,或者叫它“另類”也可以。當時懂得這個詞的人也確實屬於另類——在學校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騎著腳踏車曠課找人翻錄搖滾磁帶,對美國的嚮往一點不少。每一個人都在孤立中,努力搜尋志同道合者和交流的快樂,同時為能早一天成為專業樂迷而努力,在課本的遮擋下翻譯歌詞,進行額外的英語修煉。
非主流的概念到來之前,資訊匱乏的中國樂迷幾乎有著相同的信仰,過著一種普遍的精神生活:一邊尋找和收集搖滾史上的經典唱片,一邊向重金屬強壯有力的胸膛撲去。重金屬無疑收容了青春期的暴躁。在中國,它比革命性的朋克樂更早地占據人心,其功效性也讓人愛不釋手——樂迷可以先用它的吵鬧趕走看不順眼的人,再借它的辛辣和硬朗撐起自己發育中的身軀,並留起一頭精心梳理的長髮。
誰不盼望能在一個秘密的早晨占領學校的廣播室,讓操場的大喇叭轟出“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或者“金屬製品”(Metallica)的音樂?可僅有的理智告訴我們:那是不可能的。權衡過幾十種自殺的方式之後,日子還得過下去。在憋悶和屈辱之中,宗教般的重金屬仍然威猛挺立著,年輕的身體卻累了。青春渴望一種更有親和力的召喚,渴望被理解和塗抹上更鮮艷的色彩,也曾偷偷地想過換一件比皮衣更舒服些的行頭。
電台DJ引進“非主流”這一概念已值九十年代初,遲是遲了些,不過更便於我們感受完整的景觀。人們不僅聽到了“音速青年”(Sonic Youth)、“恐龍二世”(Dinosaur Jr.)、“簡的嗜好”(Jane’s Addiction)和“小妖精”(Pixies)這些八十年代非主流代表樂隊的唱片,還很快地認識了“聲音花園”(Soundgarden)、“蜜漿”(Mudhoney)、“涅槃”(Nirvana)、“珍珠醬”(Pearl Jam)、“石廟嚮導”(Stone Temple Pilots)、“叫樹”(Screaming Trees)、“討厭鬼”(Melvins)和“泰德”(TAD),得知在“非主流”模糊的範疇下還有一個更具體的分類“垃圾搖滾”(Grunge)。或者也可以叫它“邋遢搖滾”,反正在字典里一樣找不到確切的翻譯。無論如何,在有著金屬的張揚朋克的熱忱和實驗探索的聲音中,青春得到了更徹底的安慰,孤獨感和哀傷有處落腳了。
不僅僅是追隨,我們也目擊了“碎瓜”(Smashing Pumpkins)和“紅辣椒”(Red Hot Chili Peppers)殺入主流的過程。繼硬搖滾和重金屬之後,中國樂迷開始了又一段共同的記憶。斷代史式的唱片收藏宣告結束,從此跟上了美國的步伐,一步也沒再落下。所以,柯特·科本去世的那天我們能夠記憶猶新,在他生活的27年裡,至少有3年是有我們陪伴的。他被脆弱和迷茫轟死在輝煌里,我們一樣覺得他是烈士,會把四月獻給他的亡靈。

從非主流到後垃圾

一開始我們還說不清樂隊在非主流的小廠牌發行唱片有什麼樣的意義,只覺得那是件很酷的事,起碼它是小眾,和別人不一樣。1983年左右,美國的朋克搖滾蓄起了長發,朋克和金屬之間水火不容的局面開始緩解。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一些五花八門的後朋克樂隊因為獨立於主流場景而有了“非主流搖滾”這個集體稱謂。非主流搖滾囊括了來自吵鬧的流行樂、後硬核朋克、瘋克金屬、流行朋克和實驗搖滾的所有元素,為之後的垃圾搖滾奠定了基礎。樂隊中的大多數都簽約於獨立廠牌(事實上若他們跑到大廠牌旗下日子也不會好過,難以得到真正的尊重)。
當我們終於領會到獨立精神的含義,非主流搖滾已經變成了九十年代最火爆的音樂形式。以“傀儡”(The Stooges)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那種泥濘、黑暗的音效為基礎的垃圾搖滾,繼承了朋克樂的熱情和八十年代早期美國硬核的獨立思想,雖然吉他直接源自早期的金屬樂,但審美已經遠遠脫離了它,抑揚頓挫的動力美學與模糊、失真吉他一起成為了辨認這一流派的標誌性記號。1991年,垃圾搖滾樂隊“涅槃”的專輯《別在意》(Never Mind)在商業上大獲成功,這事不僅使“涅槃”很快跨入主流,而且被看做整個非主流運動的重要劃分點。相比由涅槃樂隊開始的第二波浪潮,以“綠日”(Green Day)、“蜜漿”(Mudhoney)和“聲音花園”(Soundgarden)為代表的第一波垃圾搖滾樂隊更為重型。而“涅槃”比他的前輩更具旋律性,他在音樂、歌詞中滲透出的內省和焦慮也成為了垃圾搖滾樂的標誌之一。“
垃圾搖滾垃圾搖滾
”跨入主流之後,垃圾搖滾丟失了很多獨立性以及與朋克樂的關聯,成為了九十年代硬搖滾中最流行的風格。
垃圾搖滾突圍主流以後沒多久,後垃圾搖滾出現了。與1992年初“涅槃”爬上排行榜首僅隔幾年,“布希”(Bush)和“蠟盒”(Candlebox)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後垃圾搖滾多指一批在西雅圖垃圾搖滾襲擊主流後曇花一現的樂隊——垃圾搖滾度過全盛期後,九十年代中期至末期組建的樂隊又掀起了新的浪潮——他們中的一些在出了一張精彩專輯之後迅速報銷;另一些也能夠一張專輯接一張專輯地火下來。“韋澤恩”(Weezer)、“集體靈魂”(Collective Soul)、“勝過以斯拉”(Better Than Ezra)、Seven Mary Three、“現場”(Live)、“銀椅子”(Silverchair)、“海綿”(Sponge)仍然在出唱片,而“信條”(Creed)和“火柴盒20”(Matchbox Twenty)到如今也賣得很好。西雅圖的樂隊們深深紮根於八十年代地下非主流搖滾,後垃圾搖滾則受垃圾搖滾的影響,效法了垃圾搖滾的風格和聲音。除此之外,還從八十年代早期的刺耳流行樂、流行朋克、斯加樂復興(Ska Revival)、非主流金屬和經典搖滾專輯中汲取能量。他們一邊保持內省和焦慮,一邊又把自身搞得極端嚴肅,不過也有一些樂隊用鬼馬的幽默感替換了垃圾搖滾代表性的陰鬱。這一切使後垃圾搖滾從誕生之日起就乾脆地成為了一種主流和商業的風格。新世紀來臨之時,後垃圾搖滾依然流行。

他們的青春

大洋彼岸的人有幸參與傳奇的書寫,這是多么令人羨慕喔!相比之下我們又經歷過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呢?我們是連文化大革命都沒見過的一代人,沒吃過什麼苦又有一肚子的苦惱,苦惱之一就是我們不能輕鬆地出去看看世界。在花枝招展的青春期,除了破仔褲和印著涅槃樂隊唱片封面的T恤衫,中國的垃圾搖滾樂迷不知道還能穿些什麼。就連破仔褲和樂隊圖案的T恤衫也是從國外照片上看來的。
其實不僅是我們,美國的垃圾搖滾青年也在那些照片前調整著自己的步伐。在看到“蜜漿”和“涅槃”的唱片封套以後,一些樂隊改變了自賞的演出方式,舞台表演開始變得越來越生動。隨後,像“珍珠醬”這樣的樂隊也感覺到了壓力,努力在舞台上表現得更令人激動,每次演出都像發起一場運動那樣費盡苦心,而不只是主唱戳在麥克風前唱歌。
在運動的開始階段,即使美國各城市的垃圾搖滾現場也有著徹底不同的氛圍。東海岸,是一些偏執的光頭朋克搖滾;在西雅圖,磕了藥的男男女女臉上帶著微笑晃來晃去。也許正像我們一樣,城市越孤立,怪人就越多,也就越熱鬧。在聲音花園樂隊的演出上,有穿法蘭絨的哥們兒,有歌特范兒的,有金屬范兒的,都很夠味兒。在波士頓、紐約和華盛頓的現場,你要是想演給硬核光頭看的話,現場就有十個人;要是只想演給雞冠頭看,現場就有一個人,總之是找不出成氣候的觀眾。刮光頭的、留山羊鬍的,不一而足,就像怪廝大集合。
通過“珍珠醬”1993年的那首《活著》(Alive)的MV,MTV電視台開始接受“舞台跳水”的激情場面。蜜漿樂隊1989年第一次去英國演出的時候,英國還沒有“舞台跳水”這種事,通過MTV的傳播,當他們第二次再去的時候,英國人就掌握了自己的方式——他們在舞台前添設了一個小台子,觀眾排隊上去一次一個人地往觀眾群里跳。這種斯文的英式“跳水”給蜜漿樂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出現場的另一類人物是攝影師,查爾斯·皮特森(Charles Peterson)就是其中較著名的一位。他成功的要訣在於既是觀眾的一部分也是舞台的一部分。他把相機伸到樂隊面前的時候,往往正和樂隊一樣醉得一塌糊塗,這使他被貼上了“不清楚攝影師”的標籤。但是在樂隊看來,恰恰查爾斯拍攝的圖片抓住了音樂的速度和激情,他去拍照並非受哪支樂隊之託,鏡頭中的人物卻都像是他的朋友。說不清他究竟是怎么拍照的,其他攝影師都在三首歌過後被轟下了舞台,他卻能幸運地用鏡頭享受和靠近音樂。這個在1986至1990年間為《汽車商人》雜誌拍小貨車圖片的人,就像一個地下工作者,用公家的膠捲記錄了一場如火如荼的運動。由於是黑白照片並使用了讓人顯得苗條的效果,照片中的古怪觀眾看起來竟是那么歌特,樂隊看後都蒙掉了,他們的音樂可完全不是那樣的啊!當然,垃圾樂迷和歌特樂迷是不可能混淆的,在樣貌上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符號。鑒於垃圾搖滾的開放心態,樂迷在著裝上與其他音樂風格的追隨者不免有重合的部分,卻又有著微妙的區分。和朋克相似的是,垃圾樂迷也穿樂隊圖案的T恤、破牛仔和從廉價商店淘來的舊衣服,但他們不會像朋克那樣貌不驚人死不休地毀掉頭髮,不會把腦袋染成粉色並在臉上穿幾個鋼釘;更不要說鐵鏈子,這點甚至區分於非主流搖滾樂迷,非主流樂迷會像朋克那樣帶上條鐵鏈子讓自己顯得更酷,但垃圾樂迷不會,在他們眼裡酷不酷不在於身上帶著多少金屬。說到著裝,此刻Grunge最應該被翻譯成“邋遢”——髒亂但必須隨意的長髮、一件或兩件印有衷愛樂隊的T恤衫、一件領尖釘著紐扣的襯衫或者棉絨套頭衫、舊貨外衣、破牛仔或是燈心絨的褲子或裙子、條紋襪子外加一雙Converse鞋,以及幾處不專業的文身(一些人是在科本死後才去紋的)。無論把這些符號做怎樣的搭配,它們都表示著垃圾搖滾不僅僅是非主流搖滾的一個分支,而是一種態度。
曾經的日子曾經的日子
垃圾搖滾的態度就是心態的開放。它推倒了橫亘在金屬和朋克中間的大牆,融合了各種音樂元素,完成了青春應有的嘗試。但也因為它的包羅萬象,致使垃圾搖滾缺少鮮明並徹底的時尚感,一代樂迷經歷了成長的惶惑以後,逐漸把它束之高閣。當年風頭樂隊的成員在今天發出這樣的感嘆:“來看我們樂隊演出的新鮮血液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觀眾也和我們一起變老了。現在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我真是說不上來。”
垃圾搖滾之於我們,始終是一段光輝的歲月和年輕的標準之一。它淡出了歷史舞台,我們的青春卻沒有結束。
西雅圖以外地區
Babes in Toyland(Minneapolis,Minnesota) 、The Fluid(Denver,Colorado) 、洞穴樂隊(Hole) (Los Angeles,California)、 L7(Los Angeles,California) 、The Nymphs(Los Angeles,California) 、Paw(Lawrence,Kansas) 、Pond(Portland,Oregon) 、Stone Temple Pilots(San Diego,California)

回憶故事

故事淵源

從1994年開始,每年的春天都有了一個紀念的理由。紀念一段搖滾歲月的傳奇,紀念一個傳奇的黯然消逝。在春天樂此不疲的紀念中,人們把歲月的灰塵鄭重地擦掉,讓傳奇露出原初的光澤。事實上,在幾年以前,已經有人開始厭倦在紀念中度過春天了,或許他們是不願看到傳奇被這樣地對待——像青春的紀念品一樣,在一天中被擦亮,然後在一年裡束之高閣,留下的僅是一個狂歡的理由。
四月的周末,樂隊們聚集到酒吧。腰間的隨身聽里也許裝著金屬、朋克、英式或者Hip-Hop的唱片,但這晚他們前來上演的是同一種音樂。樂隊名單里或許有些陌生的名字,而他們必唱的曲目觀眾已經了如指掌。他們開始了整晚的翻唱,哪怕是不穩的節奏和失準的英文也能喚起一代人的青春回憶。這裡的夜晚很奇妙,人們因為擁有相同的記憶而激動;在失真吉他的傾訴中,場地內外經歷著時空的置換,人們仿佛站在世界的極點,前後左右都是西雅圖的方向。當這儀式變成習慣,即便紀念的情感猶如絲絨般高貴,十年下來也蘸染了抹布的味道。狂歡需要理由么?在我們如今的理解中,狂歡應該是隨時隨地由心而發的。可是我們仍不甘心放過任何一個狂歡的理由,那正說明它是我們不曾擁有的。
垃圾搖滾垃圾搖滾

我們的青春

4月8日,大洋彼岸傳來柯特·科本(Kurt Cobain)的死訊。在那之前,中國樂迷的青春期已經開始了。
九十年代初,如果你尚在學校里勉強著,肯定認識一個試卷上永遠考不到的英文單詞“Alternative”,而且知道一種字典里也找不到的解釋——“非主流”,或者叫它“另類”也可以。當時懂得這個詞的人也確實屬於另類——在學校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騎著腳踏車曠課找人翻錄搖滾磁帶,對美國的嚮往一點不少。每一個人都在孤立中,努力搜尋志同道合者和交流的快樂,同時為能早一天成為專業樂迷而努力,在課本的遮擋下翻譯歌詞,進行額外的英語修煉。
非主流的概念到來之前,資訊匱乏的中國樂迷幾乎有著相同的信仰,過著一種普遍的精神生活:一邊尋找和收集搖滾史上的經典唱片,一邊向重金屬強壯有力的胸膛撲去。重金屬無疑收容了青春期的暴躁。在中國,它比革命性的朋克樂更早地占據人心,其功效性也讓人愛不釋手——樂迷可以先用它的吵鬧趕走看不順眼的人,再借它的辛辣和硬朗撐起自己發育中的身軀,並留起一頭精心梳理的長髮。
誰不盼望能在一個秘密的早晨占領學校的廣播室,讓操場的大喇叭轟出“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或者“金屬製品”(Metallica)的音樂?可僅有的理智告訴我們:那是不可能的。權衡過幾十種自殺的方式之後,日子還得過下去。在憋悶和屈辱之中,宗教般的重金屬仍然威猛挺立著,年輕的身體卻累了。青春渴望一種更有親和力的召喚,渴望被理解和塗抹上更鮮艷的色彩,也曾偷偷地想過換一件比皮衣更舒服些的行頭。
電台DJ引進“非主流”這一概念已值九十年代初,遲是遲了些,不過更便於我們感受完整的景觀。人們不僅聽到了“音速青年”(Sonic Youth)、“恐龍二世”(Dinosaur Jr.)、“簡的嗜好”(Jane’s Addiction)和“小妖精”(Pixies)這些八十年代非主流代表樂隊的唱片,還很快地認識了“聲音花園”(Soundgarden)、“蜜漿”(Mudhoney)、“涅槃”(Nirvana)、“珍珠醬”(Pearl Jam)、“石廟嚮導”(Stone Temple Pilots)、“叫樹”(Screaming Trees)、“討厭鬼”(Melvins)和“泰德”(TAD),得知在“非主流”模糊的範疇下還有一個更具體的分類“垃圾搖滾”(Grunge)。或者也可以叫它“邋遢搖滾”,反正在字典里一樣找不到確切的翻譯。無論如何,在有著金屬的張揚朋克的熱忱和實驗探索的聲音中,青春得到了更徹底的安慰,孤獨感和哀傷有處落腳了。
不僅僅是追隨,我們也目擊了“碎瓜”(Smashing Pumpkins)和“紅辣椒”(Red Hot Chili Peppers)殺入主流的過程。繼硬搖滾和重金屬之後,中國樂迷開始了又一段共同的記憶。斷代史式的唱片收藏宣告結束,從此跟上了美國的步伐,一步也沒再落下。所以,柯特·科本去世的那天我們能夠記憶猶新,在他生活的27年裡,至少有3年是有我們陪伴的。他被脆弱和迷茫轟死在輝煌里,我們一樣覺得他是烈士,會把四月獻給他的亡靈。

從非主流到後垃圾

一開始我們還說不清樂隊在非主流的小廠牌發行唱片有什麼樣的意義,只覺得那是件很酷的事,起碼它是小眾,和別人不一樣。1983年左右,美國的朋克搖滾蓄起了長發,朋克和金屬之間水火不容的局面開始緩解。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一些五花八門的後朋克樂隊因為獨立於主流場景而有了“非主流搖滾”這個集體稱謂。非主流搖滾囊括了來自吵鬧的流行樂、後硬核朋克、瘋克金屬、流行朋克和實驗搖滾的所有元素,為之後的垃圾搖滾奠定了基礎。樂隊中的大多數都簽約於獨立廠牌(事實上若他們跑到大廠牌旗下日子也不會好過,難以得到真正的尊重)。
當我們終於領會到獨立精神的含義,非主流搖滾已經變成了九十年代最火爆的音樂形式。以“傀儡”(The Stooges)和“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那種泥濘、黑暗的音效為基礎的垃圾搖滾,繼承了朋克樂的熱情和八十年代早期美國硬核的獨立思想,雖然吉他直接源自早期的金屬樂,但審美已經遠遠脫離了它,抑揚頓挫的動力美學與模糊、失真吉他一起成為了辨認這一流派的標誌性記號。1991年,垃圾搖滾樂隊“涅槃”的專輯《別在意》(Never Mind)在商業上大獲成功,這事不僅使“涅槃”很快跨入主流,而且被看做整個非主流運動的重要劃分點。相比由涅槃樂隊開始的第二波浪潮,以“綠日”(Green Day)、“蜜漿”(Mudhoney)和“聲音花園”(Soundgarden)為代表的第一波垃圾搖滾樂隊更為重型。而“涅槃”比他的前輩更具旋律性,他在音樂、歌詞中滲透出的內省和焦慮也成為了垃圾搖滾樂的標誌之一。“
垃圾搖滾垃圾搖滾
”跨入主流之後,垃圾搖滾丟失了很多獨立性以及與朋克樂的關聯,成為了九十年代硬搖滾中最流行的風格。
垃圾搖滾突圍主流以後沒多久,後垃圾搖滾出現了。與1992年初“涅槃”爬上排行榜首僅隔幾年,“布希”(Bush)和“蠟盒”(Candlebox)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後垃圾搖滾多指一批在西雅圖垃圾搖滾襲擊主流後曇花一現的樂隊——垃圾搖滾度過全盛期後,九十年代中期至末期組建的樂隊又掀起了新的浪潮——他們中的一些在出了一張精彩專輯之後迅速報銷;另一些也能夠一張專輯接一張專輯地火下來。“韋澤恩”(Weezer)、“集體靈魂”(Collective Soul)、“勝過以斯拉”(Better Than Ezra)、Seven Mary Three、“現場”(Live)、“銀椅子”(Silverchair)、“海綿”(Sponge)仍然在出唱片,而“信條”(Creed)和“火柴盒20”(Matchbox Twenty)到如今也賣得很好。西雅圖的樂隊們深深紮根於八十年代地下非主流搖滾,後垃圾搖滾則受垃圾搖滾的影響,效法了垃圾搖滾的風格和聲音。除此之外,還從八十年代早期的刺耳流行樂、流行朋克、斯加樂復興(Ska Revival)、非主流金屬和經典搖滾專輯中汲取能量。他們一邊保持內省和焦慮,一邊又把自身搞得極端嚴肅,不過也有一些樂隊用鬼馬的幽默感替換了垃圾搖滾代表性的陰鬱。這一切使後垃圾搖滾從誕生之日起就乾脆地成為了一種主流和商業的風格。新世紀來臨之時,後垃圾搖滾依然流行。

他們的青春

大洋彼岸的人有幸參與傳奇的書寫,這是多么令人羨慕喔!相比之下我們又經歷過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呢?我們是連文化大革命都沒見過的一代人,沒吃過什麼苦又有一肚子的苦惱,苦惱之一就是我們不能輕鬆地出去看看世界。在花枝招展的青春期,除了破仔褲和印著涅槃樂隊唱片封面的T恤衫,中國的垃圾搖滾樂迷不知道還能穿些什麼。就連破仔褲和樂隊圖案的T恤衫也是從國外照片上看來的。
其實不僅是我們,美國的垃圾搖滾青年也在那些照片前調整著自己的步伐。在看到“蜜漿”和“涅槃”的唱片封套以後,一些樂隊改變了自賞的演出方式,舞台表演開始變得越來越生動。隨後,像“珍珠醬”這樣的樂隊也感覺到了壓力,努力在舞台上表現得更令人激動,每次演出都像發起一場運動那樣費盡苦心,而不只是主唱戳在麥克風前唱歌。
在運動的開始階段,即使美國各城市的垃圾搖滾現場也有著徹底不同的氛圍。東海岸,是一些偏執的光頭朋克搖滾;在西雅圖,磕了藥的男男女女臉上帶著微笑晃來晃去。也許正像我們一樣,城市越孤立,怪人就越多,也就越熱鬧。在聲音花園樂隊的演出上,有穿法蘭絨的哥們兒,有歌特范兒的,有金屬范兒的,都很夠味兒。在波士頓、紐約和華盛頓的現場,你要是想演給硬核光頭看的話,現場就有十個人;要是只想演給雞冠頭看,現場就有一個人,總之是找不出成氣候的觀眾。刮光頭的、留山羊鬍的,不一而足,就像怪廝大集合。
通過“珍珠醬”1993年的那首《活著》(Alive)的MV,MTV電視台開始接受“舞台跳水”的激情場面。蜜漿樂隊1989年第一次去英國演出的時候,英國還沒有“舞台跳水”這種事,通過MTV的傳播,當他們第二次再去的時候,英國人就掌握了自己的方式——他們在舞台前添設了一個小台子,觀眾排隊上去一次一個人地往觀眾群里跳。這種斯文的英式“跳水”給蜜漿樂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出現場的另一類人物是攝影師,查爾斯·皮特森(Charles Peterson)就是其中較著名的一位。他成功的要訣在於既是觀眾的一部分也是舞台的一部分。他把相機伸到樂隊面前的時候,往往正和樂隊一樣醉得一塌糊塗,這使他被貼上了“不清楚攝影師”的標籤。但是在樂隊看來,恰恰查爾斯拍攝的圖片抓住了音樂的速度和激情,他去拍照並非受哪支樂隊之託,鏡頭中的人物卻都像是他的朋友。說不清他究竟是怎么拍照的,其他攝影師都在三首歌過後被轟下了舞台,他卻能幸運地用鏡頭享受和靠近音樂。這個在1986至1990年間為《汽車商人》雜誌拍小貨車圖片的人,就像一個地下工作者,用公家的膠捲記錄了一場如火如荼的運動。由於是黑白照片並使用了讓人顯得苗條的效果,照片中的古怪觀眾看起來竟是那么歌特,樂隊看後都蒙掉了,他們的音樂可完全不是那樣的啊!當然,垃圾樂迷和歌特樂迷是不可能混淆的,在樣貌上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符號。鑒於垃圾搖滾的開放心態,樂迷在著裝上與其他音樂風格的追隨者不免有重合的部分,卻又有著微妙的區分。和朋克相似的是,垃圾樂迷也穿樂隊圖案的T恤、破牛仔和從廉價商店淘來的舊衣服,但他們不會像朋克那樣貌不驚人死不休地毀掉頭髮,不會把腦袋染成粉色並在臉上穿幾個鋼釘;更不要說鐵鏈子,這點甚至區分於非主流搖滾樂迷,非主流樂迷會像朋克那樣帶上條鐵鏈子讓自己顯得更酷,但垃圾樂迷不會,在他們眼裡酷不酷不在於身上帶著多少金屬。說到著裝,此刻Grunge最應該被翻譯成“邋遢”——髒亂但必須隨意的長髮、一件或兩件印有衷愛樂隊的T恤衫、一件領尖釘著紐扣的襯衫或者棉絨套頭衫、舊貨外衣、破牛仔或是燈心絨的褲子或裙子、條紋襪子外加一雙Converse鞋,以及幾處不專業的文身(一些人是在科本死後才去紋的)。無論把這些符號做怎樣的搭配,它們都表示著垃圾搖滾不僅僅是非主流搖滾的一個分支,而是一種態度。
曾經的日子曾經的日子
垃圾搖滾的態度就是心態的開放。它推倒了橫亘在金屬和朋克中間的大牆,融合了各種音樂元素,完成了青春應有的嘗試。但也因為它的包羅萬象,致使垃圾搖滾缺少鮮明並徹底的時尚感,一代樂迷經歷了成長的惶惑以後,逐漸把它束之高閣。當年風頭樂隊的成員在今天發出這樣的感嘆:“來看我們樂隊演出的新鮮血液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觀眾也和我們一起變老了。現在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我真是說不上來。”
垃圾搖滾之於我們,始終是一段光輝的歲月和年輕的標準之一。它淡出了歷史舞台,我們的青春卻沒有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