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薄意派”的雕品以
印章和小品為主,專供
收藏家、鑑賞家、書畫家收藏、玩賞和使用。故作品中深蘊高尚、雅致的書香味。且有部分藝人通曉書畫,兼攻金石,與社會名流多有交往,無形中提高了本派石雕的品位。
薄意藝術是在
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紋飾和錦邊浮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發源於
福州西門外鳳尾鄉一帶。康熙時已初露端倪,雍正時臻於完善,到了
同治、光緒年間,“西門”派藝人
潘玉茂,專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礎。他繼承周尚均遺風,以擅刻印鈕、博古而名重藝壇。他刀法多變,與“東六派”的單純刀法風格迥異。此後,潘玉茂傳其弟玉進、玉泉。玉進又傳弟子陳可應、
林文寶、陳可觀等人。 至清末明初,林清卿吸收中國畫藝術精髓,熔雕、畫於一爐,以刀代筆,別開生面地將薄意藝術提高到新的境地,作為壽山石雕中獨門別類的藝術形式。
由於薄意淺刻如畫,耗材甚微,所以特別適合於雕琢像田黃石、芙蓉石之類珍品原石。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時難免會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純的色塊、斑紋,即便是田石、水坑凍之類名貴石品也難求純潔無暇。倘若這些瑕疵出現在印體部位,無法通過鈕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藝術處理,勢必影響到石章的品級,過分雕琢又容易損壞寶石的天然文彩。在這種情況下,雕飾薄意於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裝飾方法。 潘玉茂的作品
“西門派”最為令人稱道的是薄意雕刻藝術,其名聲與風格一直流傳影響至今。此應歸功於“西門派”薄意大師
林清卿的登峰造極的成就。林清卿,清末民初福州西郊觀前人,他是“西門派”的旗幟,被譽為“西門清”。“西門清”不但擅雕鈕,而且善於在印章方柱的四邊薄刻山水花鳥,融雕、畫於一爐,獨樹一幟,卓然成一家。他的絕活是利用石皮的厚度刻制,根據裂格、紋路的走向布局,掩疵揚俏,運用中國傳統畫的構圖方法,用毛筆描繪石頭、安排布局、勾點、波折,運用自如。不論是山水、人物或花鳥,超逸不俗,俱臻化境,嘆為觀止。
“西門清”的巨大貢獻,不僅在於以畫入石,創立新薄意,更重要的使整個薄意藝術出現了嶄新的局面。首先是擴大了薄意的題材,反映的內容豐富多彩。其次是章法改變,刀法含情。“西門清”相石善審曲度勢,用刀如下筆傳神。作品繁簡有致,洗鍊純熟,而且以薄勝厚,越薄越妙越神。他是“在楊玉璇、周尚均兩家中別開生面者”。因此,林清卿薄意藝術的卓越貢獻是壽山石文化一件劃時代的創舉。
薄意猶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國畫,取材廣泛,講求意境。內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瓜果等。
薄意雕刻的步驟
薄意雕刻,主要有一下幾個步驟:
構圖——在消磨成形的章面,發揮作者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構思設計,充分利用壽山石的紋理、俏色等特點,用毛筆在石面上描繪出圖畫。
薄意的構圖布局,注重意境和氣韻,與中國畫同理。景物的層次一般不宜重疊過繁,交叉過密,石坯上的裂紋、砂格要儘量遮掩,“按材施藝,因色構圖,避格取巧,掩飾瑕疵”。作到繁而不亂,簡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潔挺秀,將雕藝與畫理融為一體。這是藝人文化修養、藝術素質和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
勒線——描圖定稿之後,用尖刀順著形體的外輪廓勾勒出一道織細、準確而明顯的線條,謂之“勒線”。勒線是薄意雕刻的一道關鍵的工序,它對作品的成敗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穩,運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斷精確,刀鋒要活潑流暢,刀痕要深淺適中。
剔地——又稱“起地”。是套用平刀、鏟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種刀具,削刮勒線以外的空餘石面,讓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鏟地要隨著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則必須平坦完整,印體的轉角線應保持垂直。
雕飾——使用各種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淺刻雕飾,表現出物體的質感、陰陽向背,使其富有立體感,達到筆墨渲染的韻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勝,以簡見長”,所以刀法應靈活多變,洗鍊概括,落刀準確,以一當十。雕刻完畢之後,還需要對某些細節,如花蕊、葉脈、苔點、枝幹以及人物、動物的眼睛、鬢髮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陰刻、抽絲,精細修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鑑賞家往往以詩情畫意來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國畫的六法來評價作品的優劣,將薄意看作是一種隆起的繪畫。所以薄意創作者多數兼精繪畫,只有熟練地掌握了國畫的筆墨技巧,才有可能揮灑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畫薄意。
代表作品
1、王炎銓的《夜遊赤壁》
2、江依霖的《田黃秋韻》
3、王雷霆的《寒江垂釣》、《東方紅組雕》和《紅色閩西長嶺寨》,後兩件作品由福建省博物館收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