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體現學校的教學特色和風格,創設統一、和諧、創新的教學氛圍,促進各科教學改革深入健康的發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逐步實現教學管理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全面推動新課程改革,加快教師綜合素質提高,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特制定以下教學常規管理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鄉縣教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試行)
- 性質:方案
- 時間:2003年
- 類別:地方教育
學科教學計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核,教學總結與反思,
學科教學計畫
1、制定學科教學計畫的基本原則:
教師制定學科教學工作計畫,要依據《課程標準》的精神,通覽教材,並依據學校教學工作計畫,結合本班、本學科教學、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計畫。突出體現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學生基本情況分析以及教學改革的構想、實施計畫的具體措施、學期奮鬥目標、教學進度安排等,同時還應有學困生輔導、轉化措施。
2、制定學科教學計畫的基本要求:
(1)熟悉教材:制定教學計畫前應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鑽研教材,掌握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繫和基本的教學目標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內容的重點;把握教材的難點、疑點、關鍵點,考慮教學中的實際困難和相應的教學策略以及應做好的準備工作等。
(2)實施教學目標的具體措施:具體措施是教學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師應在深入研究教材及學科目標、階段要求、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之後,從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廣泛套用各類教育資源、開展教學研究、組織教學活動、落實“雙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3)教學改革實施構想:要依據學科教學特點、學生學習現狀等,針對存在的具體實際問題確定教改構想,教學研究專題力求“小”、“實”、“活”,體現針對性、實效性、可操作性;落實的步驟、方式、方法等方面要具體。
(4)學困生轉化:從認知基礎、情感態度、學習習慣等多方面對學困生進行綜合分析,制定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輔導及轉化措施。
(5)教學目標:除制定"三維目標"外,還應根據學校教學奮鬥目標,提出一學期本學科學生成績達到A、B、C、D奮鬥等級或具體指標。
3、教學計畫的管理:
各學科教學計畫應先在組內交流通過,然後一式兩份交教導處於開學後的第二周內進行檢查、登記,學校領導或年級組長要對教師學科教學工作計畫認真審閱,簽署指導意見;一份退還教師貼於備課本前,以便實施,一份存檔。
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內容設定應根據課改精神保證結構合理完整、具體實用、教學機制與流程順暢、優質等要求。其基本要求是:做到心中有書(課標、教材和教輔、教參)、目中有人(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分類要求)、手中有題(通過精選和提煉而成的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多樣性、因材而練的訓練題)。
1、編寫好教學設計,要鑽研教材,以《課標》為指針,以教材為依據,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本著三個“一切”,精心編寫教學設計,其內容應體現:明確的教學目標、清晰的教學程式(引發方式、互動探究、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的過程,教學鞏固練習的方式方法等)、合乎情理的教學反思和後記。總之,教學設計應根據各方面實際,形式要不拘一格,內容要常寫常新。
2、教師必須提前一周寫好教學設計,做到一課時一個教學設計,杜絕不備課就上課、或課後補寫教案的現象,杜絕使用舊教案上課。上課前準備好實驗器材、教具與學具,演示實驗應在課前進行一次熟練的完整操作。
3、有條件的學校應提倡在自主研究的前提下集思廣益集體備課;無條件的學校儘可能作到同伴交流,開展校本教研,使所備教學設計達到最最佳化。
4、學校建立教學設計檢查制度,制定出每學期、每周各學科科學規範的檢查形式、方法、數量、質量評價和考核的相應要求。
上課
上課是落實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應切實做到:
1、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課堂教學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目標應符合課標要求,符合學生實際。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圍繞目標落實教學活動。
2、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要合理,調控要有效。要注重師生互動,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適應本班學生的活動方式,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根據學習方式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及時採用積極、多樣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探究,努力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無誤,有激勵性和啟發性;能夠根據課堂反饋信息對教學的進程、難度進行恰當調整;能合理處理隨時出現的各種情況。
3、課堂氣氛寬鬆融洽,學生人格受到尊重。學習進程張馳有度。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充滿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4、精講、少講、組織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及時鞏固練習,教學目標達到度好。能結合課程和實際進行新授課、複習課、實驗課、活動課等教學,學習內容、習題和實驗操作訓練結合密切,絕大多數學生能達到學習目標要求,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強,學生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愉悅。
5、教師必須按照學校的課表上課,不得隨意缺課或調課,要準時上課按時下課,不早退不拖堂。
6、學校有課堂教學活動最佳化細則和相關規定和要求,並認真落實好對各科教師課堂教學的及時性、全面性評價和形成性量化的管理,學期應有量和質的分析論證和考核。
作業
學生作業是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實踐活動,布置好學生的作業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科素養的必要手段。各學校要貫徹落實好縣教研室《中國小作業練習管理意見》。
1、作業訓練的原則: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在對課本知識、技能的鞏固;側重過程與方法,目的在於促進知識的形成和能力的發展;側重與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整合,重在體驗和實踐。
2、布置作業的要求:
(1)在內容上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作業的內容應突出綜合性、涵蓋性、開放性和探究性,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實踐性,答案要有一定的遷移性、開放性甚至不確定性的個性化思維見解。
(2)在容量上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既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又儘可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對學有餘力或有特別興趣的學生可以設計不同形式的作業,嚴格控制學生課外作業量。
(3)在形式上,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在鞏固提高學生應有的良好學習基本習慣的前提下,儘可能改變單一的文字式作業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實驗、組織活動、口頭完成的作業;可以在課堂內完成,也可以在課外完成;可以由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在獨立思維基礎上小組合作完成。
3、學科作業的基本要求:
(1)中國小原則上,品德(品德與生活)、社會(品德與社會)、自然(科學)、信息技術、藝術和綜合實踐活動課作業當堂完成,可不留課外書面作業,在課堂教學基礎上,布置一些操作、實驗、調查、體驗、感悟性作業,以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科學、留心社會、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情感態度。
(2)中國小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科要有書面作業,任課教師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中要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量與質相結合,注意多樣性和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①語文作業要改變單一的只抄生字、詞語和造句的呆板模式,把朗讀、口語交際、練筆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觀察、嘗試、實踐中學習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可不強調課課有書面作業,國中要占總課時的80%。
大小習作的習作內容,可以參考課後習作和小練筆的題目要求。也可以因人、因地、因季節、因本班實際合理調整,每學期習作不少於教材規定篇數。觀察實踐性習作必須提前布置,給學生充分的觀察、實踐、思考、構思的時間,力求減少作業的盲目性,堅持小練筆活動,以片段練習為主。教師儘可能作好習作指導、講評和優秀習作收集;作到全部批閱,隨時講評;提倡教師寫下水文章。
②數學作業要體現“數量要適當、形式要活、針對性要強”的原則,避免機械、單一、重複無效的勞動。除書面作業外,還可以設計一些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調查、統計、操作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③英語作業可分為書面、口語或聽力等不同形式,要注意把作業與學生興趣和實際需要相結合。國小書面作業每課不少於一次,以會抄寫字母、句子為準;口頭作業要突出交際性,靈活性;聽力作業可根據實際條件自行安排,重點放在辭彙積累和簡單的句形句式方面等。國中英語通過作業練習應達到“會聽、會讀、會寫、會說”等“四會”。
④科學課、理化課,除布置的書面作業外,還應強化實際操作訓練,學校應有登記、檢查、考核辦法;其它學科作業學校應有具體規定。
(3)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作業格式要規範,書寫要工整,做完後要認真檢查。鼓勵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精神。
(4)作業書寫格式及相關批改要求要按教研室有關要求辦。教師批改作業應註明批改日期和成績,評語有針對性、啟發性、鼓勵性,要把真情注入學生的心田,忌套話、大話、空話。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看評語。評語文字要規範、端正、清楚、正確。
4、評判、批閱作業的要求
(1)在評判上,重視過程性和激勵性。各校依據實際可鼓勵教師探索讓學生參與到作業評判的過程中來的方法和途徑,教師要從作業批改中解脫出來,把精力和時間花在鑽研教材、設計學案和課堂教學上。在評判結果上,要儘量使用激勵語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2)各學科教師要注意對作業效果的及時批改和反饋。對非書面作業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檢查評判,在作業評判的過程中,師生同為主體,應讓學生參與到作業評判的過程中(但杜絕讓學生代改作業)。
語文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習作內容的具體情況進行旁批和總評,並做好記錄,以便了解學生習作的總體質量水平。提倡教師對不同學生的習作進行面批。學生應學會按教師指導修改習作和作業,作業評分既要恰如其分反映實際,又要發揮激勵作用。
輔導
1、輔導是面對全體學生爭取大面積豐收的重要環節,應滲透於課內與課外、教與學的各個環節。以明確學習的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為前提,幫助學生提高為目的。對優秀生的輔導要有目標、有計畫,對學困生的輔導要做到有針對性、多啟發、多鼓勵、多誘導。
2、輔導不僅要輔導知識內容,重在輔導學習方法、習慣,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堅韌不撥的意志,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3、對學生輔導既要搞集體輔導,更重要的應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輔導、個別輔導逐步提高,要注意對超常學生的指導和對困難學生的輔導。
4、在教師指導下組織優等生幫助學困生,班集體中要形成“不讓一個夥伴掉隊”的好班風,發揮集體輿論和群體力量,幫助中等生提高成績。
考核
各學校要依據下列原則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考核細則:
1、考核是檢查督促學生學習和教師對自己教學進行反思改進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認真組織嚴肅對待,不得弄虛作假。
2、嚴格按照課程計畫執行考查次數規定的要求,通過多種形式,檢測教學質量,重視過程考查。學生成績評定,可按平時30%、期中30%、期末40%的比例評定(也可以實行等級評定)。
3、強化考核目標意識,將學科標準加以具體化。對知識能力的檢測,可按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彈性要求,不出偏題、怪題,可按基本題70%、中等難度題20%,較高要求題占10%考查,注意知識的覆蓋面。
4、考核要認真,嚴肅考場紀律,閱卷評價要公正。考核後任課教師要寫出質量分析,要組織教師總結討論,找出教學中的成敗,切實研究改進教學和輔導學生的措施。考查結果按時交教導處後,學校應進行全面安排部署改進方案。
5、努力改進考查形式,根據學科特點,採用多種考查方法,力求檢測的全面性和靈活性。加強檢測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注重口試和筆試的結合,筆試和實驗操作相結合、平時考查和期末考查的結合等。
教學總結與反思
1、總結與反思的目的:通過認真地總結使今後的教學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達到提高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的目的。
2、總結一般是對照學期初的《計畫》,全面回顧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情況。其內容包括:回顧、概述全學期教學工作情況;總結成績;分析尋找存在的問題;提出今後的改進措施及構想。
3、反思分為隨堂反思、文本反思和行為反思,重在行為反思,通過反思提煉出成功經驗,並推廣套用。
4、教學總結與反思期末按學科由教師個人撰寫,學科組內交流,交教導處審閱統一存檔留查;學校應積極推薦優秀反思上報發表或開展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