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8西部企業成長報告,2008中國西部品牌價值50強,3536億元是個弱小的“精神的盒子”,2008中國西部企業領袖榜,是他們在挑西部企業大梁,誰能把握強勁的西部機會,
2000-2008西部企業成長報告
TCM獨立研發
八年蝶變
2000-2008西部企業成長報告
文︱《中國西部》雜誌記者 趙華文
雪災,地震,奧運會,金融危機……表面上看這些事件極悲極喜,實質上除了天災外都是之前“被剷平的世界”發展的必然,也是現在及將來掀起世界發展新波瀾的緣起。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話來說,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把中國西部的經濟發展特別是正在茁壯成長的西部企業,放在如此宏大的敘事背景下來考量,難免有拔高之嫌。但是,事實往往勝於雄辯,實施8年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對占國土面積2∕3強的西部地區產生的影響,可以毫不吝嗇地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達到11.6%,超過全國同期經濟成長水平。
西部開發的關鍵問題是產業支撐,這是不折不扣的共識。有個牛角尖是一定要鑽的,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又何在?企業支撐。是企業這個最重要的市場經濟參與者,讓產業從理論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是企業這個以追逐利益為目的的社會組織,成為了開發西部的最大載體。而8年前的西部企業成長至今,那是一個痛並快樂的美麗蝶變過程。
毛毛蟲變成美麗的彩蝶是自然界昆蟲進化的一個奇蹟,西部企業的蝶變正在並將繼續創造著西部開發的奇蹟。以品牌、人物、成長等關鍵字為核心,為8年來西部企業的蝶變之路嘗試著撰寫歷史的初稿,也是眺望“山川秀美、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富裕的新西部”的最好方式之一。
西部成長了嗎?
從西安採訪返蓉的旅途是愉悅的。我時不時透過飛機舷窗俯瞰平原與山川交錯的西部大地,有種想為8年西部大開發寫點什麼的欲望強烈迸出。這8年多來,西部究竟成長得怎樣的問題從那一刻便死死地糾纏著我的思緒。
是呵,從1999年6月17日江澤民在西安明確提出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算起,西部開發已經9歲多了;就是把2000年10月《國務院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的下發看作出生日,西部開發也走過了8個年頭。8在中國文化里是個討人喜歡的數字,開發8年了,西部一定成長得不錯吧?
且讓我們看看官方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人民日報》認為,這8年是“西部地區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經濟成長最快,發展質量最好,綜合實力提高最為顯著,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此評價若是用隨筆體寫出來,你或許更喜歡閱讀,但我們得到的信息的確是,西部成長了。
我生在西部,長在西部,2000年西部開發戰略實施時正在上高中。政治課上了解到的一組數據至今沒忘,20世紀末前後,西部地區的人口與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山東五省市大體相當,國內生產總值卻不到東部五省市總和的40%;西部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0%左右,尚未實現溫飽的3000多萬貧困人口大部分也分布於這一地區。8年以來,我以一個西部人的身份見證著城市的擴大、農業稅的免除、交通的便捷、工資的增長……
個人的感受是深切的,但也是淺顯的,不足以說明問題,客觀準確的數字在這時最有發言權。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7年,中央對西部地區的各類財政轉移支付累計近15000億元,國債、預算內建設資金和部門建設資金累計安排西部地區7300多億元,很好地解決了西部開發錢從哪裡來的難題。
中央和沿海都在拿出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西部人也不是自甘落後的。8年來,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655億元增加到47455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1.6%,超過全國同期經濟成長水平,與全國同口徑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的差距不斷縮小;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2.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9個百分點;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從172億美元增加到786億美元,年均增長近25%。
西部大開發,是鄧公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兩個大局”之一,是中央對在21世紀對西部人的一個溫暖的政治承諾,是中國經濟發展布局的一次重大調整。之前的8年,我用學校生活和短暫的社會生活經歷了;之後8年乃至更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將伴著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一起成長;因為,十七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讓我看到中國第二波改革的浪潮將澎湃起來,內地終將崛起,西部企業也將為西部開發更大的擔起產業支撐的重擔。
2008中國西部品牌價值50強
品牌戰是全球化留給中國的最後機會?跟金融相比,品牌同樣是虛擬經濟,在全球金融最受傷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對李光斗先生拋出的這一問題給出肯定的答案?
撇開問題不考慮,我們只要看看遍布在西部各大城市最繁華地帶的肯德基、麥當勞以及大小超市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你就會發現一個明顯的現象,一家家財大氣粗的世界500強企業正是靠著一個個價值連城的品牌俘獲了你我的消費心理。
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就不難理解現代企業競爭的秘密。全球化帶來的是競爭的全球化,如今商業市場的競爭就是品牌與品牌交鋒。我一直有個觀點,中國要拋棄“外資陷阱”的全球化,但要抓牢增量的全球化,中國企業要發展不可避免地要發動一場關乎做雞頭還是做鳳首的品牌戰爭。西部企業更是如此。
廣告巨頭奧美公司全球CEO夏蘭澤曾不無遺憾地問,“聯想是品牌嗎?海爾是品牌嗎?不是,它們還只是商標名稱而非品牌。”今天,我卻懷著發現的期待想問問,中國西部有品牌嗎?假設8年前西部企業的品牌意識還很單薄的話,西部開發以來,見過全球商業戰爭硝煙的它們已經開始把品牌當作企業發展的戰略要務在實施。
經過遴選,我們發現了50個最具價值的中國西部品牌。下邊,以綜合排名和行業分類相結合的方式,發布“2008中國西部品牌價值50強”名單及排行榜分析。
電子消費類品牌
排名
| 品牌名稱
| 品牌擁有機構
| 品牌價值 (億元)
| 主營行業
| 影響力
| 發源地
| 上市
|
1
| 長虹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583.25
| 家電
| 世界
| 四川
| 是
|
30
| 彩虹
| 彩虹集團公司
| 25.05
| 通信、電子
| 中國
| 陝西
| 是
|
31
| 海星
| 西安海星科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24.53
| 通信、電子
| 中國
| 陝西
| 是
|
榜單分析:上榜電子消費類品牌有3個,品牌價值總計632.83億元,占50強品牌價值總額的17.89%。長虹的品牌影響力是世界級的,這在上榜的50個西部品牌中是獨占翹楚。三個品牌主要集中在通訊、電子和家電行業,品牌擁有機構皆是上市公司。品牌發源地為四川和陝西,凸顯出成都、西安和重慶“西部科技金三角”的格局,稍微遺憾的是重慶科技品牌榜上無名。榜單透出著一個信號,科技品牌價值潛力深厚,西部有必要培育出更多像長虹這樣的世界級品牌,讓那些“高新區”名副其實。
食品類品牌
排名
| 品牌名稱
| 品牌擁有機構
| 品牌價值 (億元)
| 主營行業
| 影響力
| 發源地
| 上市
|
3
| 五糧液
| 四川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
| 366.33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四川
| 是
|
4
| 茅台
| 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
| 227.19
| 食品、飲料
| 中國
| 貴州
| 是
|
6
| 伊利
|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67.29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內蒙古
| 是
|
10
| 蒙牛
|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90.13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內蒙古
| 是
|
12
| 瀘州老窖
|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 77.34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四川
| 是
|
13
| 劍南春
| 四川劍南春股份有限公司
| 74.89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四川
| 否
|
15
| 郎
| 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64.53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四川
| 否
|
16
| 小肥羊
| 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
| 59.16
| 餐飲、酒店
| 中國
| 內蒙古
| 否
|
28
| 新天
| 上海新天尼雅葡萄酒業有限公司
| 28.51
| 食品、飲料
| 中國
| 新疆
| 是
|
37
| 水井坊
| 成都水井坊有限公司
| 15.96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四川
| 否
|
38
| 草原興發
| 內蒙古草原興發股份有限公司
| 15.67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內蒙古
| 是
|
47
| 河套
| 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01
| 食品、飲料
| 中國
| 內蒙古
| 否
|
49
| 山城
| 重慶啤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6.49
| 食品、飲料
| 中國
| 重慶
| 是
|
50
| 海德酒店
| 新疆海德酒店有限公司
| 6.47
| 餐飲、酒店
| 中國
| 新疆
| 否
|
榜單分析:食品、飲料品牌共14個,是上榜數最多的行業,行業總品牌價值為1207.97億元,占50強品牌價值總額的34.15%,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白酒品牌最多,既有國酒茅台也不乏倡導“中國高尚生活元素”的水井坊,總共8個,不過這與世界烈酒品牌價值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該類品牌發源地主要分布在四川、內蒙古,貴州、重慶、新疆的品牌同樣是不可替代的。伊利和蒙牛的乳業品牌是道獨特的風景線,雖然遭遇了“毒奶粉門”,但強壯中國人的路還是要走。不過食品品牌軍團的品牌影響力都局限在國內,走出國門無疑是個不可迴避的戰略問題。
菸草類品牌
排名
| 品牌名稱
| 品牌擁有機構
| 品牌價值 (億元)
| 主營行業
| 影響力
| 發源地
| 上市
|
2
| 紅塔山
| 玉溪紅塔山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439.2
| 菸草
| 中國
| 雲南
| 否
|
5
| 雲煙
| 紅雲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210.18
| 菸草
| 中國
| 雲南
| 否
|
9
| 紅河
| 紅河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94.52
| 菸草
| 中國
| 雲南
| 否
|
21
| 甲天下
| 廣西甲天下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31.69
| 菸草
| 中國
| 廣西
| 否
|
22
| 嬌子
| 成都捲菸廠
| 30.16
| 菸草
| 中國
| 四川
| 否
|
27
| 石林
| 曲靖捲菸廠
| 28.58
| 菸草
| 中國
| 雲南
| 否
|
32
| 黃果樹
| 黃果樹集團貴陽捲菸廠
| 22.16
| 菸草
| 中國
| 貴州
| 否
|
榜單分析:吸菸有害健康不是這裡要談的話題,單從品牌價值角度來講,上榜的7個菸草品牌有著不俗的成績,為856.49億元,約占50強品牌價值總額的24.23%。這些品牌的擁有機構都有個高度的共同點,即都未上市。菸草類品牌的主要發源地集中在雲南、四川和貴州,也包括南邊的廣西,而菸草的產地則是這些省(區)的貧困山區。從這個意義上解讀,當我們吸著香菸時,一來可以解悶、解乏或是擺酷,二是無意識地打通了山區發展經濟作物的動脈,客觀上支持了統籌城鄉發展。
醫藥類品牌
排名
| 品牌名稱
| 品牌擁有機構
| 品牌價值 (億元)
| 主營行業
| 影響力
| 發源地
| 上市
|
20
| 恩威
| 成都恩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32.19
| 醫藥
| 中國
| 四川
| 否
|
23
| 潔爾陰
| 成都恩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29.47
| 醫藥
| 中國
| 四川
| 否
|
29
| 雲南白藥
| 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6.19
| 醫藥
| 中國
| 雲南
| 是
|
40
| 源安堂
| 廣西源安堂藥業有限公司
| 14.04
| 醫藥
| 中國
| 廣西
| 否
|
41
| 神奇
| 貴州神奇製藥有限公司
| 13.25
| 醫藥
| 中國
| 貴州
| 否
|
42
| 膚陰潔
| 廣西源安堂藥業有限公司
| 12.43
| 醫藥
| 中國
| 廣西
| 否
|
45
| 地奧
| 成都地奧製藥集團有限公司
| 8.61
| 醫藥
| 中國
| 四川
| 否
|
榜單分析:上榜醫藥類品牌價值總計136.18億元,約占50強品牌價值總額的3.85%。希望西部企業快速成長,因此期待西部醫藥品牌加快建設。但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則盼望銳減醫藥從生產到銷售的諸多環節,讓這一關乎生命的行業不要再為巨額利潤再病人傷口上撒鹽。醫藥類品牌的發源地主要在四川、雲南、廣西和貴州,其中只有一家品牌擁有機構上市。西部資源豐富,中草藥資源也相當充裕,有抱負的西部醫藥企業是否已經在考慮多開發些像雲南白藥、神奇等這樣的西部秘方藥。
傳媒類品牌
排名
| 品牌名稱
| 品牌擁有機構
| 品牌價值 (億元)
| 主營行業
| 影響力
| 發源地
| 上市
|
19
| 讀者
| 讀者雜誌社
| 36.28
| 傳媒
| 中國
| 甘肅
| 否
|
33
| 成都商報
| 成都商報社
| 19.34
| 傳媒
| 區域
| 四川
| 否
|
34
| 華西都市報
|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
| 18.53
| 傳媒
| 區域
| 四川
| 否
|
46
| 電腦報
| 電腦報社
| 8.25
| 傳媒
| 中國
| 重慶
| 否
|
榜單分析:在能細分出來的上榜行業中,傳媒業的品牌價值是最窘迫的,僅為82.4億元,僅占50強品牌價值總額的2.33%。若說體制是個痛,那西北一隅的《讀者》奇蹟又如何解釋?雖然四川、重慶和甘肅都有傳媒品牌上榜了,但是就像都不上市一樣保守,沒有一個西部電視品牌抑或一個西部新媒體品牌在榜單上開明一回。西部要發展,各類媒體的輿論傳播至關重要,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可西部真能多貢獻出幾個中國級乃至世界級的媒體品牌?
機動車類品牌
排名
| 品牌名稱
| 品牌擁有機構
| 品牌價值 (億元)
| 主營行業
| 影響力
| 發源地
| 上市
|
11
| 長安
| 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85.62
| 汽車
| 中國
| 重慶
| 是
|
14
| 嘉陵
| 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66.5
| 機車
| 中國
| 重慶
| 是
|
17
| 玉柴
| 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 53.36
| 機械
| 中國
| 廣西
| 是
|
24
| 力帆
| 重慶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29.31
| 機車
| 中國
| 重慶
| 否
|
36
| 隆鑫
| 隆鑫控股有限公司
| 17.64
| 機車
| 中國
| 重慶
| 否
|
39
| 陝汽
| 陝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15.32
| 汽車
| 中國
| 陝西
| 否
|
43
| 宗申
| 宗申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12.26
| 機車
| 中國
| 重慶
| 是
|
44
| 五菱
| 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 9.58
| 汽車
| 中國
| 廣西
| 否
|
榜單分析:上榜機動車類品牌價值總計289.59億元,約占50強品牌價值總額的8.19%。該類品牌擁有機構發源地主要集中在重慶、陝西和廣西,有4家上市,另一半則未上市。重慶是中國機車的重鎮之一,匯集了嘉陵、力帆、隆鑫和宗申等四大品牌,顯示著一個工業城市的實力與底氣。但不管是重慶還是陝西、廣西,其培育的機動車類品牌都無法讓人們聯想到消費的快感。有訊息稱,成都龍泉驛區將打造中國第四汽車製造城,可不知能否期待它為西部創造出一塊響噹噹的汽車品牌?
農業類品牌
排名
| 品牌名稱
| 品牌擁有機構
| 品牌價值 (億元)
| 主營行業
| 影響力
| 發源地
| 上市
|
7
| 新希望
| 四川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
| 102.17
| 飼料
| 中國
| 四川
| 是
|
18
| 通威
| 通威集團有限公司
| 40.11
| 飼料
| 中國
| 四川
| 是
|
榜單分析:上榜農業類品牌少得有些孤單,其品牌價值總計142.28億元,約占50強品牌價值總額的4.02%。但是,上榜的2個品牌卻驚人的都是發源於四川,都是上市公司,都是主要最飼料的。在中國農業發展領域,新希望是個標桿,但做世界級的農業企業還在路上。在新一輪的改革浪潮中,以統籌城鄉的方式解決“三農”問題是定調了的發展方略,在占據2∕3強國土面積的西部開發領地上,能否以此為契機,培育出更多的新希望呢?
其他類品牌
排名
| 品牌名稱
| 品牌擁有機構
| 品牌價值 (億元)
| 主營行業
| 影響力
| 發源地
| 上市
|
8
| 鄂爾多斯
| 鄂爾多斯羊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100.27
| 紡織、服裝
| 中國
| 內蒙古
| 是
|
25
| 前進
|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
| 29.08
| 化工
| 中國
| 貴州
| 是
|
26
| 中華保險
|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28.81
| 金融
| 中國
| 新疆
| 否
|
35
| 索芙特
| 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
| 17.83
| 日化
| 中國
| 廣西
| 是
|
48
| 四維
| 重慶四維瓷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15
| 建材
| 中國
| 重慶
| 是
|
榜單分析:這是一個品牌的大雜燴,它們的品牌價值總計183.14億元,約占50強品牌價值總額的5.18%。這些品牌涉及紡織、服裝、化工、金融、日化和建材等行業,其擁有機構有內蒙古的,有貴州的,有新疆的,也有廣西和重慶的,只有一家未上市。鄂爾多斯的品牌是名聲在外的,給人眼睛一亮的是,新疆竟然有中華保險這么個金融品牌。“錢從哪裡來”是西部開發的關鍵問題,若是西部能打造幾個強勁的金融機構,那西部明天的路將會不難走。
3536億元是個弱小的“精神的盒子”
品牌之於企業,世界500強公司的鐵蹄所到之處,無人不知曉其不菲價值。就是一些名稱、術語、象徵、記號或者設計及其組合,它卻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是廣告史上的偉大人物大衛·艾格(David Aaker)說的那個“精神的盒子”,更是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心靈需求的情感價值。
蝶變8年之際,我們對西部企業的品牌價值這一無形資產做了次集體發掘,因此有了“2008中國西部品牌價值50強”排行榜。
50家西部企業,品牌價值總資產為3536.81億元,8年的成績。跟西部大開發前相比,這個成績顯然是進步了。不過,就像重慶市薄熙來書記所提倡的,我們得用“三把尺子”來比。
另一把尺子是,不僅要跟自己比,還要跟周圍比。中國移動的品牌價值為1206.68億元,占50家西部企業品牌總價值的1∕3還強。雖然說中國移動占通信服務壟斷資源之利,但這筆差距帳還是值得一算的,以1敵50的企業品牌建設局面不是人們所樂見的。可以稱道的是,長虹以583.25億元的品牌價值闖進了2008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前10強,排名第六;紅塔山、五糧液進了前25強;茅台、雲煙、伊利、新希望和鄂爾多斯擠進前50強;這些品牌幾乎占了2008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前50強的1∕10席位。
第三把尺子是與國際比。拿西部品牌價值跟全球品牌價值比,多少有點佛家的不可說的意味,可也正是在比較的過程中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市場調研公司Millward Brown日前評出了2008年度全球品牌100強,Google的品牌價值為861億美元,高居榜首。通用電氣位居第二,品牌價值為714億美元;微軟第三,品牌價值為708億美元;可口可樂第四,品牌價值為582億美元;而中國移動位居第五,品牌價值為572億美元。這些對西部品牌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天文數字,卻透露著要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得做強做大的品牌戰略啟示。
金融危機席捲,企業競爭愈加激烈,品牌的問題就愈加凸顯出來。品牌的英文單詞Brand,源出古挪威文Brandr,意思是“燒灼”,西部企業如何才能“燒灼”消費者的感情,獲得自己的利潤呢?在與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企業管理教授交流時,我注意到,西部企業要大發展,在品牌建設方面必須認識到幾個關鍵問題。
品牌像產品一樣也滿足消費者利益的需求性,但更多的是欲望性。A公司的品牌如果不能給消費者帶來利益,這品牌就不能販賣,不能販賣的東西就沒有必要花力氣去塑造它。A公司若要調整品牌戰略,首先需要研究下情感經濟。在品牌專家看來,消費者的欲望性就是心靈滿足,為了自己心靈的滿足,他們也會掏錢。只有這樣,A公司品牌才能在給消費者帶去心靈需求的情感價值時,實現自己的利益。
A公司所塑造的產品品牌應該是該產品對應的消費者的情感價值的具體體現,而不是企業產品的商標、自身的包裝或者產品概念等。國宴席上的茅台受到很多外賓的喜歡,正說明茅台這個“產品”所表現出來的品質、文化、口感等品牌元素符合這些世界名流心中的情感需要。這就產生了價值,這個價值是茅台所對應的消費群體的情感需要,而不是A公司自己的需要。
A公司或許會去跟媒體合作,刊登形象廣告,開辦品牌推廣欄目,但專家提醒,品牌不是自己造出來的。品牌是消費者心理情感的價值認同,這種被認同的價值是由很多元素組合的,是需要時間的。
同時,A公司還應該理解,沒有一個消費者說企業的品牌只有對應其心理情感的價值才會去消費,好感只是情感價值的一部分,還要累積更多的情感價值,才能達成品牌的整體認同。
西部開發才8年,西部企業的品牌打造還需要時間的歷練。
2008中國西部企業領袖榜
企業的戰略核心是品牌戰略,而企業的主心骨必定是企業領袖。企業領袖的思想、價值觀、個性和領導力都通過管理和經營行為表現出來,決定著企業的發展高度及生死存亡。
世界500強的企業領袖們都是能撬動其所在行業全球經濟的大佬,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是行業發展的武林盟主。改革開放30年的商業實踐,從個體戶到大企業、大集團,催生了一代中國企業領袖,貼著中國商人標籤的他們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商業智慧,伴隨著全球化大潮在世界商業舞台上與世界商業領袖們同台競技。
那西部大開發8年多來,是否也誕生了一批呼風喚雨的企業領袖呢?他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有哪些傳奇的創業故事?他們將在繼續推進的西部開發中塑造著什麼?
“2008中國西部企業領袖榜”將一一揭曉這些謎底——本榜單以西部人和身價7億元人民幣為基準,採用綜合排名和省(市、區)分類相結合的方式發布。
四川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東方希望
| 氧化鋁、電解鋁、飼料
| 劉永行
| 250
| 四川
| 1
|
新希望
| 農業、食品、化工、房地產、金融
| 劉永好
| 190
| 四川
| 2
|
大連萬達
| 房地產、酒店
| 王健林
| 160
| 四川
| 3
|
華寶國際
| 香精香料
| 朱林瑤
| 130
| 四川
| 4
|
宏達集團
| 冶金、化工、房地產
| 劉滄龍
| 100
| 四川
| 7
|
通威集團
| 飼料、魚類養殖、寵物食品
| 劉漢元
| 68
| 四川
| 10
|
郎酒集團
| 房地產、白酒
| 汪俊林
| 42
| 四川
| 18
|
其亞鋁業
| 電解鋁
| 童文其
| 37
| 四川
| 20
|
德勝集團
| 鋼鐵
| 宋德安
| 36
| 四川
| 21
|
華西希望集團
| 飼料、都市農業、獸藥、房地產
| 陳育新
| 34
| 四川
| 22
|
金髮科技
| 塑膠
| 袁志敏
| 26
| 四川
| 28
|
川潤集團
| 潤滑設備、動力設備
| 羅麗華
| 25
| 四川
| 30
|
漢龍集團
| 能源、化工、投資、房地產
| 劉漢
| 23
| 四川
| 33
|
建川實業集團
| 房地產、博物館
| 樊建川
| 20
| 四川
| 37
|
地奧集團
| 製藥
| 李伯剛
| 20
| 四川
| 38
|
禾嘉集團
| 綜合
| 夏朝嘉
| 19
| 四川
| 39
|
富臨集團
| 房地產、運輸
| 安治富
| 16
| 四川
| 46
|
成都會展中心
| 房地產、旅遊
| 鄧鴻
| 15
| 四川
| 49
|
大陸希望集團
| 機電、能源化工
| 劉永言
| 15
| 四川
| 50
|
安信信託
| 金融
| 高天國
| 13
| 四川
| 57
|
劍南春
| 白酒
| 喬天明
| 13
| 四川
| 58
|
邁普集團
| 數據通信、路由器
| 花欣
| 11
| 四川
| 61
|
成都國騰
| 通訊、投資
| 何燕
| 10
| 四川
| 68
|
匯源集團
| 通信電纜
| 朱開友
| 9
| 四川
| 74
|
金世旗
| 房地產
| 羅玉平
| 8
| 四川
| 76
|
中國會所
| 會所、收藏
| 沈華源
| 8
| 四川
| 77
|
國棟建設
| 建材、房地產
| 王春鳴
| 7
| 四川
| 82
|
代表人物:
劉永好(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他是傳統農業的顛覆者,被和訊網評選為“改革開放30年十大企業家”,簡樸平和與謙虛健談是媒體經常對他的描述。從白手起家到橫闊多領域的新希望集團,他給有創業夢想的年輕人樹了一個榜樣,依靠激情和頭腦。創業以來,他始終專注農業,也涉足金融地產等領域,但最終都服務於他建立世界級農牧業龍頭的目標。中國第二次改革重點是統籌城鄉,他對農業和農村問題見解獨到,立志幫農民致富,並一直在做著。
重慶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龍湖地產
| 房地產
| 吳亞軍
| 110
| 重慶
| 6
|
金科集團
| 房地產
| 黃紅雲
| 60
| 重慶
| 12
|
中渝實業
| 房地產
| 張松橋
| 55
| 重慶
| 13
|
華宇集團
| 房地產
| 蔣業華
| 50
| 重慶
| 16
|
力帆集團
| 機車、汽車、金融
| 尹明善
| 31
| 重慶
| 24
|
東銀集團
| 特種車輛、房地產
| 羅韶宇
| 29
| 重慶
| 26
|
美心集團
| 門、曲軸、建材
| 夏明憲
| 19
| 重慶
| 40
|
協信控股
| 房地產、金融
| 吳旭
| 23
| 重慶
| 34
|
博賽礦業
| 礦業
| 袁志倫
| 16
| 重慶
| 47
|
隆鑫控股
| 機車、房地產
| 塗建華
| 15
| 重慶
| 51
|
噹噹網
| 電子商務
| 俞渝
| 14
| 重慶
| 54
|
三全食品
| 食品
| 陳澤民
| 13
| 重慶
| 59
|
分時傳媒
| 傳媒
| 何吉倫
| 11
| 重慶
| 62
|
民生能源
| 能源
| 薛方全
| 10
| 重慶
| 69
|
重慶同創置業
| 房地產
| 張明渝
| 10
| 重慶
| 70
|
代表人物:
吳亞軍(重慶龍湖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她做過記者和編輯,善於學習和創新,是“重慶女地王”,《新周刊》曾將龍湖列成為重慶十大名片之一。但她為人低調,人稱“三不人物”,“不簽名、不上鏡、不接受採訪”。地產界公認,細節成就龍湖,龍湖的產品代表著重慶人未來主流居住的生活夢想。
陝西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搜狐
| 入口網站、線上遊戲
| 張朝陽
| 53
| 陝西
| 14
|
海星科技
| 飲料、公路、重化工、科技
| 榮海
| 45
| 陝西
| 17
|
東嶺集團
| 鋼鐵、煤化工
| 李黑記
| 32
| 陝西
| 23
|
萬正投資
| 城市建設、白酒、房地產
| 武世榮
| 22
| 陝西
| 35
|
東盛集團
| 醫藥
| 郭家學
| 21
| 陝西
| 36
|
雙鷺鉬業
| 鉬礦
| 王少華
| 16
| 陝西
| 48
|
金花集團
| 房地產、投資、醫藥
| 吳一堅
| 11
| 陝西
| 67
|
大明宮建材
| 商業地產
| 席有良
| 10
| 陝西
| 72
|
代表人物:
榮海(陝西海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他的商業信條是,通過商務活動體現人生價值和企業價值。他一直認為,只有具有人文情懷的人才能當領導,提倡制度下的情感管理,但這樣的人又往往容易感情用事。今年6月,他和他的集團暫時淡出資本市場,給陝西民營企業家留下了一個難忘的背影,更多的回味。
甘肅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SOHO中國
| 房地產
| 潘石屹
| 125
| 甘肅
| 5
|
中坤集團
| 房地產、旅遊
| 黃怒波
| 53
| 甘肅
| 15
|
建新實業
| 有色金屬生產、加工
| 劉建民
| 30
| 甘肅
| 25
|
金牛投資
| 投資、生物科技
| 馮立社
| 15
| 甘肅
| 53
|
金都礦業
| 礦業
| 趙滿堂
| 14
| 甘肅
| 56
|
奇正藥業
| 醫藥
| 雷菊芳
| 12
| 甘肅
| 60
|
天山電氣
| 電氣
| 張新
| 8
| 甘肅
| 81
|
代表人物:
黃怒波(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他是個詩人巨賈 ,出生在蘭州,從詩人到官員,從商人到巨富,再從富豪回歸詩人身份,黃怒波的傳奇故事似乎從來不斷。他最嚮往的事是做一個流浪詩人,浪跡于山野;最開心的事是把人生種種成與敗都當作詩的素材,當作對生活的體驗和提煉。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廣西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飛尚集團
| 礦產、鋼鐵、能源
| 李非列
| 70
| 廣西
| 8
|
李寧
| 服裝、體育用品
| 李寧
| 70
| 廣西
| 9
|
搜房網
| 專業網站
| 莫天全
| 25
| 廣西
| 32
|
永凱實業集團
| 製糖、房地產
| 賴可賓
| 17
| 廣西
| 45
|
代表人物:
李非列(飛尚集團董事長)作為北大畢業的廣西人,他靠資本市場起步,其資本運作手腕令人咋舌。三年連續收購三家國內上市公司,引發市場質疑,也讓旗下的飛尚系名聲大噪。他的飛尚集團通過戰略、文化及管理整合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企業整體價值,實現了產業經營與資本運作並行。
新疆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廣匯集團
| LPG、汽車服務、房地產、建材
| 孫廣信
| 68
| 新疆
| 11
|
林鳳集團
| 電廠、房地產、投資
| 張涌
| 40
| 新疆
| 19
|
蘇寧電器
| 家電零售、房地產
| 孫為民
| 14
| 新疆
| 55
|
野馬國際集團
| 對外貿易
| 陳志峰
| 11
| 新疆
| 63
|
宏景投資
| 通訊、房地產
| 李建宏
| 9
| 新疆
| 75
|
代表人物:
孫廣信(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通過19年的艱苦創業和發展,他所創辦和領導的廣匯集團目前已形成集液化天然氣(LNG)、汽車貿易與服務、房地產業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民營企業集團。2002年以來,他抓住“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戰略帶來的發展契機,重點投資液化天然氣(LNG)產業和廣匯美居物流園項目。
內蒙古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西蒙集團
| 煤炭、化肥、通用航空
| 連廣明
| 29
| 內蒙古
| 27
|
奈倫集團
| 房地產、能源化工、農牧產品
| 郭占春
| 26
| 內蒙古
| 29
|
東達蒙古王集團
| 羊絨、生態沙草產業、酒店、基建
| 趙永亮
| 25
| 內蒙古
| 31
|
興業集團
| 礦業
| 吉興業
| 17
| 內蒙古
| 42
|
黃河工貿集團
| 生鐵、焦炭、水泥
| 馬萬良
| 17
| 內蒙古
| 43
|
興泰集團
| 房地產、路橋建設
| 高星
| 11
| 內蒙古
| 64
|
維信集團
| 羊絨製品
| 郝續寬
| 11
| 內蒙古
| 65
|
億利資源集團
| 醫藥、化工、建築
| 王文彪
| 11
| 內蒙古
| 66
|
鄂爾多斯東方路橋
| 基礎建設
| 丁新民
| 10
| 內蒙古
| 71
|
賽飛亞
| 肉鴨養殖、餐飲
| 李秉和
| 8
| 內蒙古
| 78
|
金河集團
| 金黴素飼料添加劑
| 王東曉
| 8
| 內蒙古
| 79
|
東源宇龍王集團
| 水務、房地產
| 王三耀
| 8
| 內蒙古
| 80
|
代表人物:
連廣明(內蒙古西蒙集團董事長) 他,被業界稱為一代儒商。在他的帶領下,西蒙集團從 200萬元資本、9名員工發展到現在已形成了煤炭、航空、煤化工、電子工程技術和房地產開發五大產業板塊,擁有總資產20億元,年創利稅近3億元,走上了的持續穩步快速發展的軌道。
雲南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官房集團
| 房地產
| 劉承瑋
| 18
| 雲南
| 41
|
飛龍實業
| 鉛鋅
| 楊龍
| 17
| 雲南
| 44
|
盛達實業集團
| 基礎建設、房地產、物流
| 孟德寬
| 10
| 雲南
| 73
|
雪萊特
| 光電設備
| 柴國生
| 7
| 雲南
| 83
|
代表人物:
劉承瑋(雲南官房企業集團總裁) 他認為,企業家的必備素質包括兩方面:首先,別人看不見的商機你看得見;其次,別人不敢決策的事你敢做。能看見商機,要求創業者具備相當知識素養和專業素養;敢於決策,要求創業者具備開拓創新的膽識、氣魄。對千變萬化的市場,要有自己獨特的判斷力、敏銳的分析力和洞察力,以及果斷的決策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風,最終得用事實證明你的成功。
貴州企業領袖
公司
| 行業
| 企業家
| 企業家財富(億)
| 出身地
| 排名
|
老乾媽
| 食品
| 陶華碧
| 15
| 貴州
| 52
|
代表人物:
陶華碧(老乾媽麻辣醬創始人)這個沒上過一天學的農村“老太太”,白手起家,在12年間創辦出了一家資產達15億元的私營大企業,創造了新時代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童話。她的生意經是:一因勢利導地抓住機遇就事半功倍;二“感情投資”擁有超強的凝聚力;三“誠信”經營是發展的“硬道理”。
是他們在挑西部企業大梁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這些天正忙著張羅他的執政班子,他知道“改變美國”的政策再好,也要有務實、聰明的團隊去執行。企業的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前提是有個好的企業領袖(這裡僅限談民企老總)。
英國人胡潤為中國富人打榜10年了,有的人知道了一茬茬變換的中國富豪,有的人讀出了“殺豬榜”,有的人找到了創業的榜樣,有的人讀出的是仇富或者是吝嗇……我發現了一群書寫西部開發人物列傳不可或缺的企業領袖。
要不是做這個專題,我也不一定會去統計這些西部企業的大佬們。生活處處有意外的驚喜,這份“2008中國西部企業領袖榜”上是83位赫赫有名的中國西部財經風雲人物,身家最富的250億元,最少的也是7億元。雖然跟2008胡潤百富榜等排行榜1000位資產大鱷相比,83位西部企業領袖在數量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可他們都是這8年來在西部開發的大旗下打拚著的漢子,當然也還有女傑。
讀者會對劉永行、王健林、朱林瑤、張朝陽、莫天全、俞渝、孫為民等很有幾位老總提出疑問,他們也屬於西部企業領袖?是的,他們的公司總部都不在西部,但他們是西部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所取得的成就算在西部的戰功簿上也不為過。西部的發展,不僅需要西部人自己乾,也需要別人走進來,還需要西部人走出去。
8年來,改革開放是30年,這些改革和開發的闖將們,用他們的汗水和智慧寫就了一個個成功或失敗的創業故事,出演了一部部動人的人生戲劇,匯集在西部開發的歷史庫中。在這裡,我們遴選出西部開發繞不過去的這些人物,算是對讀者和歷史的一種交代。
在這裡要為83位西部企業領袖都作傳,那是不現實的。本節挑選了9位企業領袖,一省(市、區)一位(不含青海、寧夏和西藏),簡單勾勒了這個群體的奮鬥歷程,下一節將重點描寫一位西部女企業家的蝶變。
誰能把握強勁的西部機會
全球金融危機還不知何時過去,但中國這邊風景獨好。改革開放的路還要繼續走,西部還要繼續開發,中央的決心很堅定。不論是國企還是民企,也不論是內資還是外資,西部腹地尚有無限商機等待自己去把握。
8年多的西部大開發“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局”,我贊同國務院西部辦副主任曹玉書的觀點。若要問未來中國實現持續快速增長的希望在哪裡?我想,西部是個不錯的答案。在中國第二輪改革發展中,以西部為核心的廣大內陸地區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潛力都是無限的,這裡是擴大內需的天地。
擴大內需是中國克服此次金融危機的漂亮動作。11月初,老爺子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成長的十項措施,其中包括了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加大金融對經濟成長的支持力度。
細心觀察,我們不難發現,上述十條措施中,擴大內需會更多地面向西部。包括廉租房建設和遊牧區定居工程,以及農村的沼氣、飲水、通路、通電、通郵,還有病險水庫加固和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等諸多工程,主要都集中在西部。也就是說,西部是當前國家擴大內需的一個投資重點,也是中國當前和今後特別是近期發展的重點。這為西部企業的蝶變提供了翩翩起舞的優質舞台。
同時,東部發展的經驗說明了,哪裡民營經濟活躍,哪裡的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經過8年的發展,西部培育了不少後勁十足的民營企業,上文中的“2008中國西部企業領袖榜”所提到的企業都是民營的。但是,與東部相比,西部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還相對滯後,特別是非公經濟總量中占國民經濟總量的比重比東部低得多。有鑒於此,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深入西部開發就顯得尤其迫切。
一方面,要鼓勵西部本地的民營企業繼續投身西部開發。另一方面,還要鼓勵東部地區的民營企業到西部尋找投資商機。
對於東部地區的民營企業來說,遭遇這次金融危機,又遇到被迫的產業調整趨勢,那些建立在低成本基礎上的並且還存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等特點的企業由於受到內外夾擊,,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相當一批企業破產。選擇關門還是轉移西部就實實在在地擺在了企業的面前。
轉移陣地,無疑是目前最好的選擇,這是生的希望。這就要求,西部地方政府拿出誠意,創造出良好的環境,做好承接轉移工作。而願意到西部投資的企業,也就應積極尋求合適的合作夥伴,力求達成共贏。
其實,轉移西部正在成為一種企業經營的時尚,即使有些被迫的成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11月15日發布的調查報告也顯示,在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的背景下,企業投資有向中西部轉移跡象。在關於“企業有投資意向的地區”的調查中,雖然“長三角”和“京津-環渤海”是投資資金最為青睞的地區,但選擇西部地區的也占到了35.2%。
11月18-19日,記者在採訪首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時,感覺到了另一股強勁的產業轉移給西部帶來了巨大商機。這次金融風暴將導致眾多跨國企業重新“洗牌”,將其大量的非核心業務外包,從而大幅度節約開支,降低成本。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迎來了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服務”升級的契機。
雖然現在西部企業單獨承接跨國公司一定規模的服務外包業務還不可能,因為規模太小。但是,接受採訪的專家建議,西部企業一方面可以跟東部有承接能力的企業合作,做二次轉包;第二就是採用兼併等模式,擴大公司規模,至少1000人以上。作為西部的最重要城市之一,成都對這項生意的胃口就很值得效法。高新區“軟推辦”主任尹朝銀說,近年來,成都服務外包產業一直保持年均增長45%以上的快速發展,到2010年的目標是業務總額達到450億元。
與轉移業務不同的是,跨國公司直接搶灘西部市場。在今年的“跨國公司西部再投資論壇”上,外資大佬們道出了“就戀西部這把土”的心聲。創業環境和高科技人才是他們看中西部機會的原因,特別是後者,僅成都、重慶、西安三個城市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就超過130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涉及現代科技領域,並且成本比東部和已開發國家低廉。
合作都是好利的。西部把跨國公司引進來投資,看中的是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飛躍,現在已經有135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四川落戶。四川省招商局官員表示,2008年四川省預計將引進到位資金3000億元,其中工業的比重達到50%。
西部大開發才走過8年,中央在世紀初規劃的“新西部”建設還任重道遠,還需要與更多的企業分享發展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