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民巷23號院隨想》由呂聰敏編著。 《西交民巷23號院隨想》簡介: 西交民巷和東交民巷同為老北京的名街,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而今天門牌標著23號的這個大院、這組樓宇,是全國人大機關辦公區之一,是我多年辦事、辦會、辦文的地方,始終有一種“家”的感覺。 2003年全國人大換屆後,我到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任職。我的辦公室也從人民大會堂搬到“西交民巷23號”,從此以後,這裡就成了我的新“家”。 不熟悉北京的人們,通常不易發現於人民大會堂南門對過、近在咫尺還有這樣一處外觀看似普通、實際很了不起的大樓;也無從得知這座大樓的主人們曾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下汗馬功勞。 23號院作為全國人大的辦公區已有很多年,西交民巷南側的新辦公樓(門牌為前門西大街1號)建成啟用前,多數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和機關單位集中在23號院辦公。有人曾形容,這裡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和人才資源基地。 正如人對故鄉的眷念一樣,對長期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的那份感情,是很難從心田抹掉的。我懷念“23號”這塊牌匾,懷念這座功能齊全的樓宇,我也懷念在這裡一起共過事的領導、同事和朋友。我們曾一起走來,但今天我們都不願意說已經離去。 1970年到2012年,人民大會堂到西郊民巷23號院,42年的情感和記憶,永遠根植在我的心田。
基本介紹
- 書名:西郊民巷23號院隨想
- 出版社: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頁數:28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呂聰敏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635255, 750863525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西交民巷23號院隨想》是我國資深外交家呂聰敏先生繼《外交人生:我的回憶和感悟》之後的又一新作。作為總理秘書、全國人大主管外事工作的領導,作者在書中補憶了從事外交工作半個世紀以來的若干片段,以及秘書與機關工作的經驗感悟,並用相當篇幅談及素質能力、品質修養和人生哲理方面的內容,娓娓道來,讓人得到有益的啟示。
作者簡介
呂聰敏,1958年考入南開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今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63年畢業後進入外交部工作。先後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圖書目錄
自序
外交感錄
一段難忘的記憶
閃光的外交智慧
中國外交的底氣和骨氣
讓世界認知一個真實的中國
憶競選議聯執委
中加建交40年回顧
寫在《楓葉之國——加拿大》出版時
中日關係的話題何時才能不沉重
域外文蹤
憶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
懷念“飛虎隊”老戰士特德·史蒂文斯
憶三位日本政壇老人
再訪首爾有感
走近韓國農夫成范永
旅日散記
秋色如歌
他們依然閃光多彩——記中國的老外交官
祖國永恆—記老同學吳鐘華
南國走出的外交官劉汝才
毛主席親點其名的外交官湯銘新
人生無盡
秘書的品質需要打磨
練好“看家本領”—公文寫作
感受講話的魅力
讀書心得
做事的“要與不要”
大學幾年應該怎么度過
什麼是最大的財富
人生是彎曲流淌的河
一生了悟唯三字——講真話
點墨寄情
人到無求品自高——記發小劉濟民
心河長流——記老領導吳凡吾
多彩人生在藍天——記“老民航”徐柏齡
譜寫人民心聲——記著名作曲家呂遠
玉環的女兒——記著名作家葉文玲
企業文化也有別樣風景——記青年企業家鄭雷飛
我為華西歌一曲
南下追夢到台州
故園尋夢
青城在我心中
當《草原晨曲》響起的時候
鄂爾多斯,一隻翱翔的鷹
阿拉善,留給我太多的夢
外婆和老屋
祝福母校——南開大學
寄語母校——呼和浩特第一中學
後記 從人民大會堂到西交民巷23號院
外交感錄
一段難忘的記憶
閃光的外交智慧
中國外交的底氣和骨氣
讓世界認知一個真實的中國
憶競選議聯執委
中加建交40年回顧
寫在《楓葉之國——加拿大》出版時
中日關係的話題何時才能不沉重
域外文蹤
憶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
懷念“飛虎隊”老戰士特德·史蒂文斯
憶三位日本政壇老人
再訪首爾有感
走近韓國農夫成范永
旅日散記
秋色如歌
他們依然閃光多彩——記中國的老外交官
祖國永恆—記老同學吳鐘華
南國走出的外交官劉汝才
毛主席親點其名的外交官湯銘新
人生無盡
秘書的品質需要打磨
練好“看家本領”—公文寫作
感受講話的魅力
讀書心得
做事的“要與不要”
大學幾年應該怎么度過
什麼是最大的財富
人生是彎曲流淌的河
一生了悟唯三字——講真話
點墨寄情
人到無求品自高——記發小劉濟民
心河長流——記老領導吳凡吾
多彩人生在藍天——記“老民航”徐柏齡
譜寫人民心聲——記著名作曲家呂遠
玉環的女兒——記著名作家葉文玲
企業文化也有別樣風景——記青年企業家鄭雷飛
我為華西歌一曲
南下追夢到台州
故園尋夢
青城在我心中
當《草原晨曲》響起的時候
鄂爾多斯,一隻翱翔的鷹
阿拉善,留給我太多的夢
外婆和老屋
祝福母校——南開大學
寄語母校——呼和浩特第一中學
後記 從人民大會堂到西交民巷23號院
文摘
一段難忘的記憶
在漫漫人生中,總會有一段或幾段難忘的歲月。在自己鐘愛的職業生涯中,總有一些值得珍惜的經歷。
著名作家葉文玲在一篇散文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歲月是無盡的長河,這道滾滾流淌的長河能夠沉積在我們記憶中的,無疑是歲月里的金子。”
這句話,人人皆可借鑑,當然我不會例外。默默翻看那留存在身邊的數百張照片,細細翻閱那記述大大小小外事活動的文字,欣喜地發現,原來我也積聚了許多“金子”。凝視那一張張親切熟悉的面孔,回味那清泉般相處的日子,情思依依,其樂無窮。
這裡我想記述的,是為李鵬同志開展外事國務活動提供服務的15個春秋。這是我人生履歷中一段“金子”般的特殊歲月。
我敬識李鵬同志,並與他有較多近距離接觸,是在1985年7月,他以副總理身份陪同李先念主席訪問加拿大。我當時在駐加拿大使館工作,在這次重要的接待任務中,分工負責聯絡和禮賓協調。出訪期間李鵬同志公務繁忙,不可能對我有太深的印象。未曾想到,兩年半後,我當了他的外事秘書。見面後他與我聊起訪加的各種故事和活動片斷,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仍然那么生動、親切。
李鵬同志不曾知道,我熟悉他的生平源於回答加拿大外交部東亞司的一次詢問。李鵬作為李先念訪加的首席陪同,加方對他的生平格外關注,而我方提供的文字介紹又比較簡單,為了作好接待和宣傳,加方希望多了解一些。作為這次訪問的使館聯絡官,我認為在職責和授權範圍內應盡力幫加方這個忙。在我的口頭介紹中,加方尤感興趣的是“革命先烈、中共老一輩革命家李碩勛之子”這一條。當我講到李碩勛在1931年9月中旬一天的清晨在海口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加方朋友神情頓然嚴肅起來。他們未必理解一名共產黨員為了自己的信仰臨危不懼、寧死不屈的氣節,但可以看出他們對李鵬年僅28歲的父親獻身事業的壯舉背後深含的意義以及李鵬本人成長的背景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
作為李鵬同志身邊的一名工作人員,我清楚地感到,他對我們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他待人誠懇、循循善誘,使我從內心感到溫暖、踏實。他工作勤勉、一絲不苟是出了名的,我在接待他訪加時有親身感受。他同加拿大高校校長座談,會見中國留學人員,參觀水電站、核電站等活動,我都在場,看到他參觀極為仔細,交談極為認真,不時地提問,不停地記筆記。我一是感動,二是慚愧,年紀尚輕的我競沒有養成這樣良好的習慣。我被調去擔任他的外事秘書,是我未曾料到的榮幸。在中南海10年,在人民大會堂5年,使我有了直接向他求教、學習的機會。
祖國永恆、人民至上,是他人生和事業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外交工作始終如一堅守的信念。1983年6月他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除了從事繁重的國內工作,還從國家建設的大局出發,開展了廣泛的外事活動。到1988年初的這幾年,蘇聯、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朝鮮以及北非的突尼西亞和“世界火爐”蘇丹均留下他的足跡。他親身經歷和參與了中蘇關係實現正常化的那段艱難過程,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其他重大事件,如解除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屯兵百萬對我國構成的威脅,開啟中越關係正常化,高棉實現民族和解等。
李鵬同志是在改革開放初始時期走上黨和國家領導崗位的。當時的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但世界各國人民要求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潮流;我們的國家從“文革”的陰影中走出,實現了工作重點的戰略性轉移,對外開放邁出新的步伐,同許多國家的關係有了新的改善。李鵬同志以高度的政治敏銳和時代感,傾注全部熱情投身國家建設和對外開放事業,利用各種場合和機會,把我國致力於“和平、發展、合作”的理念介紹給外部世界,使他們儘可能多地了解中國自1979年以來採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措施。李鵬作為中國政府的副總理所傳達的這些信息,在外國人看來,既是重要的也是可信的。
他在對外活動中的求真務實精神,給同他有過接觸的外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中蘇經貿科技混委會上發言,在美國密西西比河上的運河船閘和在加拿大水利水電工程的考察,在史丹福大學和矽谷地區座談,在聯邦德國考察電站和內河航運、參觀西門子電子元件中心和汽車工廠,在日本參觀三菱、三井、東京電力等大型企業,每到一地都是有備而來,全神貫注。從工業布局、企業歷史到產品製造工藝、性能、造價、市場環境、同其他國家同類產品的優劣比較以及我國在對比之下存在的差距、雙方借鑑和合作的前景等,他都一一仔細了解和探討。參觀中的大量數據都是他親手記錄積累的。他的敬業、他的務實、他的認真是超凡的,多年在他身邊工作,我看在眼裡,感悟在心裡,他是我學習的楷模。P3-5
在漫漫人生中,總會有一段或幾段難忘的歲月。在自己鐘愛的職業生涯中,總有一些值得珍惜的經歷。
著名作家葉文玲在一篇散文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歲月是無盡的長河,這道滾滾流淌的長河能夠沉積在我們記憶中的,無疑是歲月里的金子。”
這句話,人人皆可借鑑,當然我不會例外。默默翻看那留存在身邊的數百張照片,細細翻閱那記述大大小小外事活動的文字,欣喜地發現,原來我也積聚了許多“金子”。凝視那一張張親切熟悉的面孔,回味那清泉般相處的日子,情思依依,其樂無窮。
這裡我想記述的,是為李鵬同志開展外事國務活動提供服務的15個春秋。這是我人生履歷中一段“金子”般的特殊歲月。
我敬識李鵬同志,並與他有較多近距離接觸,是在1985年7月,他以副總理身份陪同李先念主席訪問加拿大。我當時在駐加拿大使館工作,在這次重要的接待任務中,分工負責聯絡和禮賓協調。出訪期間李鵬同志公務繁忙,不可能對我有太深的印象。未曾想到,兩年半後,我當了他的外事秘書。見面後他與我聊起訪加的各種故事和活動片斷,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仍然那么生動、親切。
李鵬同志不曾知道,我熟悉他的生平源於回答加拿大外交部東亞司的一次詢問。李鵬作為李先念訪加的首席陪同,加方對他的生平格外關注,而我方提供的文字介紹又比較簡單,為了作好接待和宣傳,加方希望多了解一些。作為這次訪問的使館聯絡官,我認為在職責和授權範圍內應盡力幫加方這個忙。在我的口頭介紹中,加方尤感興趣的是“革命先烈、中共老一輩革命家李碩勛之子”這一條。當我講到李碩勛在1931年9月中旬一天的清晨在海口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加方朋友神情頓然嚴肅起來。他們未必理解一名共產黨員為了自己的信仰臨危不懼、寧死不屈的氣節,但可以看出他們對李鵬年僅28歲的父親獻身事業的壯舉背後深含的意義以及李鵬本人成長的背景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
作為李鵬同志身邊的一名工作人員,我清楚地感到,他對我們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他待人誠懇、循循善誘,使我從內心感到溫暖、踏實。他工作勤勉、一絲不苟是出了名的,我在接待他訪加時有親身感受。他同加拿大高校校長座談,會見中國留學人員,參觀水電站、核電站等活動,我都在場,看到他參觀極為仔細,交談極為認真,不時地提問,不停地記筆記。我一是感動,二是慚愧,年紀尚輕的我競沒有養成這樣良好的習慣。我被調去擔任他的外事秘書,是我未曾料到的榮幸。在中南海10年,在人民大會堂5年,使我有了直接向他求教、學習的機會。
祖國永恆、人民至上,是他人生和事業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外交工作始終如一堅守的信念。1983年6月他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除了從事繁重的國內工作,還從國家建設的大局出發,開展了廣泛的外事活動。到1988年初的這幾年,蘇聯、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日本、朝鮮以及北非的突尼西亞和“世界火爐”蘇丹均留下他的足跡。他親身經歷和參與了中蘇關係實現正常化的那段艱難過程,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其他重大事件,如解除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屯兵百萬對我國構成的威脅,開啟中越關係正常化,高棉實現民族和解等。
李鵬同志是在改革開放初始時期走上黨和國家領導崗位的。當時的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但世界各國人民要求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潮流;我們的國家從“文革”的陰影中走出,實現了工作重點的戰略性轉移,對外開放邁出新的步伐,同許多國家的關係有了新的改善。李鵬同志以高度的政治敏銳和時代感,傾注全部熱情投身國家建設和對外開放事業,利用各種場合和機會,把我國致力於“和平、發展、合作”的理念介紹給外部世界,使他們儘可能多地了解中國自1979年以來採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措施。李鵬作為中國政府的副總理所傳達的這些信息,在外國人看來,既是重要的也是可信的。
他在對外活動中的求真務實精神,給同他有過接觸的外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中蘇經貿科技混委會上發言,在美國密西西比河上的運河船閘和在加拿大水利水電工程的考察,在史丹福大學和矽谷地區座談,在聯邦德國考察電站和內河航運、參觀西門子電子元件中心和汽車工廠,在日本參觀三菱、三井、東京電力等大型企業,每到一地都是有備而來,全神貫注。從工業布局、企業歷史到產品製造工藝、性能、造價、市場環境、同其他國家同類產品的優劣比較以及我國在對比之下存在的差距、雙方借鑑和合作的前景等,他都一一仔細了解和探討。參觀中的大量數據都是他親手記錄積累的。他的敬業、他的務實、他的認真是超凡的,多年在他身邊工作,我看在眼裡,感悟在心裡,他是我學習的楷模。P3-5
後記
從人民大會堂到西交民巷23號院
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和思念,是生長在心田深處的。人對一個至念至愛的地方的記憶,斷然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遺忘。
於我,北京記憶,最深切的莫過於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落成並啟用的1959年,我在南開大學上二年級。人在天津的我,沒有機會親見這座人民的神聖殿堂,但從《人民日報》的大幅照片上看到它偉岸的身影,看到在大宴會廳舉行慶祝建國10周年國宴的盛況。從此,這座聖殿在我的心田巍然屹立。
1963年9月初,我大學畢業來到北京,匆匆在外交部招待所放下行裝,趕往東單外交部街,在外交部幹部司報到並聽取指示。該辦的手續一一辦妥,已是下午4時。還有一件與工作毫無關聯的事掛在心頭:儘早去看一眼人民大會堂。於是,我又急行軍似的向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走去。心想,只去看一眼那怎么行,總該留個紀念吧。可我,一個剛出校門的窮學生,不可能擁有照相機一類的高檔物件。情急之下,花了5角錢請廣場的個體照相師拍了一張以人民大會堂為背景的紀念照,總算了卻了一個心愿。
寫此短文前,我翻撿出那張近50年前拍攝的黑白照片,凝視年輕的自己穿戴稍顯土氣但神情還是蠻莊重的姿態,不禁啞然失笑。如此迫不及待趕往人民大會堂,是因為我對它嚮往已久。在我眼前,建成僅4年的人民大會堂,嶄新如初,在秋日的陽光下,巍峨挺立,光彩無限。當時我想,如將來有一天能得享進去參觀的機會,那該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
在外交部短期集訓後,學員們按預定計畫各奔東西。我去了倫敦,在我國駐英國代辦處工作。1966年夏季回國休假,社會上“文革”的騷動已隨處可見。所幸,一門心思急於同家人團聚的我,未受此等亂象的擾動。我攜妻子在北京城縱情遊覽觀光,第一站便是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此時的我,已不是3年前的窮學生,鳥槍換炮,終於有了自己的照相機,淋漓盡致地記錄下一個個悠然愜意、終生難忘的瞬間。
1970年,我從英國調回外交部,因工作關係,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外事活動的機會多了起來。我很珍惜這些寶貴的經歷。人民大會堂給了我見證歷史的機會,也給了我成長的舞台。
1971年7月的一天,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會見澳大利亞工黨領袖惠特拉姆率領的澳工黨代表團。這是我回國後參加的第一個重要外事活動。作為會見的記錄人員,我清楚記得周總理與客人長達兩個半小時的談話。正是這次訪問和這次談話,使惠特拉姆在中國“文革”那樣的特殊政治環境下,堅定了對華友好和合作的信心。惠特拉姆領導的工黨在不久後舉行的大選中獲勝,惠特拉姆出任總理。中澳於1972年底建立外交關係。
幾十年過去,我還清楚記得在人民大會堂先後參加接待加拿大工商貿易部長佩潘、加拿大外長夏普、美國總統尼克森、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外國政要的經歷。我更不會忘記1972年4月和10月周恩來總理深夜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親切接見即將訪問美國等國家的中國桌球代表團和中國醫學代表團(我受外交部指派隨團工作)的情景。總理從出訪方針到代表團成員的衣著舉止,一一仔細叮囑,諄諄告誡出訪人員要兢兢業業、不辱使命。作為一個學識、資質都很淺薄的年輕外交幹部,能在這樣的外交大事件中得到歷練,通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機會。老一輩革命家、外交家的外交風範和外交智慧,是我們受益終身的財富。我在人民大會堂親身參與了多少活動已很難記得清楚,但我要肯定地說,人民大會堂確曾使我長了見識,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長了才幹,我同它的感情一步步加深。
做夢都未曾想到,1998年3月的全國人代會,我作為新當選的人大代表,坐在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12排的座位上聚精會神參加會議。我心裡明白,在近3000名人大代表中,自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員,但看看胸前佩戴的印有國徽的出席證,心頭所思遠不只榮幸、激動,更多是使命和責任。
從此次人代會起,我還作為全國人大機關正式編制的一名幹部在此履任,在人民大會堂南段三層靠東一側有了自己的辦公室。第一天坐在辦公桌前開心的感受,勝似過年過節。此言絲毫沒有誇張。我的確是懷著火一樣的熱情領受新的任務,投入新的戰鬥的。明知能力有限,但確有努力做好工作的抱負。工作緊張忙碌,但內心感到充實快樂。工作之餘,經常習慣依窗而望,城樓、廣場、紀念碑、博物館等建築景點和遊人一覽無遺。我的辦公室位置優越而獨特,同事朋友無不稱羨。但凡廣場上有什麼聯歡、焰火、儀式之類的活動,我這裡是最佳“觀禮”之處。觸景生情,望物遐思,給工作帶來好的心情。
人生一世,許多事情是很難用機遇、巧合或必然來概括的。我的事業生涯最後竟同全國人大和人民大會堂結下不解之緣,往昔的夢想竟成事實。我慶幸自己的福分和滿意的歸宿。每天,當我迎著朝陽走來,仰望著灑滿晨光的莊嚴的國徽,對這座象徵人民權力、國家榮譽和民族尊嚴的殿堂肅然起敬,對自己能有幸在這樣難得的環境裡工作,備感欣慰和自豪。
於我,北京記憶,最深切的還有一處與我密不可分的院落樓宇,即“西交民巷23號”,通常簡稱為“23號院”。2003年全國人大換屆後,我到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任職。我的辦公室也從人民大會堂搬到“西交民巷23號”,從此以後,這裡就成了我的新“家”。23號院作為全國人大的辦公區已有很多年。西交民巷南側的新辦公樓(門牌為前門西大街1號)建成啟用前,多數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和機關單位集中在23號院辦公。有人曾形容,這裡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和人才資源基地。
23號院令我最憶,是它所處的西交民巷那段滄桑的歷史。
西交民巷東起天安門廣場,西至北新華街,號稱北京最長的胡同。據史載,此處在元代曾是漕運卸糧米之地,在明代天順至成化年間形成街巷,一度叫江米巷。西交民巷這一街名始自清朝末年。世事變遷,改朝換代,而西交民巷之名,如同北京其他眾多老街名一樣,一直沿用至今,散發著古城特有的古風古韻。
在新中國成立前的近一個世紀裡,此處是魚龍混雜之區,許多皇親國戚、商界巨賈、社會賢達、演藝名人在此安家或立業。
西交民巷為人所知的另一個原因是衙門林立。從北平老地圖可以發現,今人民大會堂南門外曾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路,是清朝刑部所在地,民國時期改成警察局的看守所,譚嗣同等曾被關押在此,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在此殉難。
西交民巷是北京歷史名街,作為主要標誌的金融業不能不提。清朝末年,北京的銀行業興起。今天的東交民巷、西交民巷及其附近地區,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西交民巷仍有銀行15家、錢莊兩家。中央銀行北京分行舊址、中國農工銀行舊址、大陸銀行舊址、保商銀行舊址、中華匯業銀行北京分行舊址等,被北京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那一座座與全國人大辦公樓比鄰的西洋風格的建築,仍在提示著人們西交民巷的古老。在此街區上班的我們,遊走其間,心頭生起的思緒更多是對今昔變化的感慨,而非純粹的懷舊。
隨著北京市政建設的推進,西交民巷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大會堂西路為界,東段已形成全國人大的辦公區。新辦公樓與23號院辦公樓及被人們稱作“中華第一店”的人民大會堂賓館相對而立,兩側分別有銀行舊址為伴,亦今亦古,交相輝映,堪稱北京西城的精品街區;西段除國家電網北京公司、國家大劇院等建築外,仍以普通市民居住為主。據說,這裡是北京民俗民風保留得比較好的街巷之一。這段街巷也是不少全國人大機關工作人員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地。
23號院令我最憶,還因為它自身獨有的傳奇和太多的故事。不熟悉北京的人們,通常不易發現於人民大會堂南門對過、近在咫尺還有這樣一處外觀看似普通、實際很了不起的大樓,也無從得知這座大樓的主人們曾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下汗馬功勞。到2010年底,我國已制定現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數字反映變化,數字說明成績。當我們列述這些數字時,會自然想到全國上下那些為此巨大成果嘔心瀝血的人們。全國人大從事這項工作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應首先包括其中。
這是一座人才薈萃、令人神往的樓宇。在過去的漫長歲月里,幾代人在此辛勤工作,有的甚至耗盡了生命。歷屆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可謂群星璀璨,既有華發赫然的耄耋老人,也有年富力強的中年人;辦事機構中既有在全國人大這塊園地成長起來的“老人大”,也不乏學有專長的年輕人。同他們朝夕相處、長期合作共事的我,從年長者身上看到對黨和國家事業的忠誠、執著和關注。他們從不津津樂道自己不凡的經歷和業績,只把人民大會堂和23號院視為自己事業的歸宿和戰鬥的陣地,像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默默耕耘。
全國人大機關是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隊伍。儘管他們資質各有千秋,專業特長不盡相同,但都把自己看作全國人大機關的主人,心繫國運,情系民生,對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滿摯摯情愫,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勤奮學習,不懈探索。2003年3月31日,吳邦國委員長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幹部大會上作了準確而中肯的評價:我們人大機關集中了一批對法律和人大工作有一定研究的專家,有一批責任心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實際工作者。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我的專業不是法律,但經過多年人大工作之後,耳濡目染,自認為又上了一次大學,多了一次難得的深造。我懂得了“一個沒有健全法制保障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這般最起碼的常識和最基本的道理。我更懂得了,在我們國家,法律體現社會主義制度,體現黨和人民意志;法律必須適應國家經濟、政治、外交、文化、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立法工作是極為艱巨繁重的系統工程。一部重要法律的誕生,需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孕育過程,積聚了無數人的心血和智慧。
法律最大的特質是準確嚴謹。調研、起草、論證、審議、修改,直至頒布,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絲毫輕忽和遷就。多少年來,23號院層層樓室不滅的燈光,見證和記錄著那些參與立法工作的同志的勞動和奉獻。悠悠歲月,不論是隆冬寒風、夏日炎炎,還是春意無盡、秋色如染,他們從未停止為國家法制根基增添堅固磚石的努力。他們心裡流淌的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的愛。
23號院原有的主人們多數已遷入前門西大街l號的新大樓。榮獲“魯班獎”的新大樓氣度非凡,作為前門大街、西交民巷乃至西城區的新地標,受到北京市民的稱讚,更受到全國人大機關全體幹部的喜愛。不過我還想說,正如人對故鄉的眷念一樣,對長期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的那份感情,是很難從心田抹掉的。我懷念“23號”這塊牌匾,懷念這座功能齊全的樓宇,我也懷念在這裡一起共過事的領導、同事和朋友。我們曾一起走來,但今天我們都不願意說已經離去。
1970年到2012年,人民大會堂到西交民巷23號院,42年的情感和記憶,永遠根植在我的心田。
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和思念,是生長在心田深處的。人對一個至念至愛的地方的記憶,斷然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遺忘。
於我,北京記憶,最深切的莫過於人民大會堂。人民大會堂落成並啟用的1959年,我在南開大學上二年級。人在天津的我,沒有機會親見這座人民的神聖殿堂,但從《人民日報》的大幅照片上看到它偉岸的身影,看到在大宴會廳舉行慶祝建國10周年國宴的盛況。從此,這座聖殿在我的心田巍然屹立。
1963年9月初,我大學畢業來到北京,匆匆在外交部招待所放下行裝,趕往東單外交部街,在外交部幹部司報到並聽取指示。該辦的手續一一辦妥,已是下午4時。還有一件與工作毫無關聯的事掛在心頭:儘早去看一眼人民大會堂。於是,我又急行軍似的向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走去。心想,只去看一眼那怎么行,總該留個紀念吧。可我,一個剛出校門的窮學生,不可能擁有照相機一類的高檔物件。情急之下,花了5角錢請廣場的個體照相師拍了一張以人民大會堂為背景的紀念照,總算了卻了一個心愿。
寫此短文前,我翻撿出那張近50年前拍攝的黑白照片,凝視年輕的自己穿戴稍顯土氣但神情還是蠻莊重的姿態,不禁啞然失笑。如此迫不及待趕往人民大會堂,是因為我對它嚮往已久。在我眼前,建成僅4年的人民大會堂,嶄新如初,在秋日的陽光下,巍峨挺立,光彩無限。當時我想,如將來有一天能得享進去參觀的機會,那該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
在外交部短期集訓後,學員們按預定計畫各奔東西。我去了倫敦,在我國駐英國代辦處工作。1966年夏季回國休假,社會上“文革”的騷動已隨處可見。所幸,一門心思急於同家人團聚的我,未受此等亂象的擾動。我攜妻子在北京城縱情遊覽觀光,第一站便是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此時的我,已不是3年前的窮學生,鳥槍換炮,終於有了自己的照相機,淋漓盡致地記錄下一個個悠然愜意、終生難忘的瞬間。
1970年,我從英國調回外交部,因工作關係,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外事活動的機會多了起來。我很珍惜這些寶貴的經歷。人民大會堂給了我見證歷史的機會,也給了我成長的舞台。
1971年7月的一天,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會見澳大利亞工黨領袖惠特拉姆率領的澳工黨代表團。這是我回國後參加的第一個重要外事活動。作為會見的記錄人員,我清楚記得周總理與客人長達兩個半小時的談話。正是這次訪問和這次談話,使惠特拉姆在中國“文革”那樣的特殊政治環境下,堅定了對華友好和合作的信心。惠特拉姆領導的工黨在不久後舉行的大選中獲勝,惠特拉姆出任總理。中澳於1972年底建立外交關係。
幾十年過去,我還清楚記得在人民大會堂先後參加接待加拿大工商貿易部長佩潘、加拿大外長夏普、美國總統尼克森、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外國政要的經歷。我更不會忘記1972年4月和10月周恩來總理深夜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親切接見即將訪問美國等國家的中國桌球代表團和中國醫學代表團(我受外交部指派隨團工作)的情景。總理從出訪方針到代表團成員的衣著舉止,一一仔細叮囑,諄諄告誡出訪人員要兢兢業業、不辱使命。作為一個學識、資質都很淺薄的年輕外交幹部,能在這樣的外交大事件中得到歷練,通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機會。老一輩革命家、外交家的外交風範和外交智慧,是我們受益終身的財富。我在人民大會堂親身參與了多少活動已很難記得清楚,但我要肯定地說,人民大會堂確曾使我長了見識,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長了才幹,我同它的感情一步步加深。
做夢都未曾想到,1998年3月的全國人代會,我作為新當選的人大代表,坐在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12排的座位上聚精會神參加會議。我心裡明白,在近3000名人大代表中,自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員,但看看胸前佩戴的印有國徽的出席證,心頭所思遠不只榮幸、激動,更多是使命和責任。
從此次人代會起,我還作為全國人大機關正式編制的一名幹部在此履任,在人民大會堂南段三層靠東一側有了自己的辦公室。第一天坐在辦公桌前開心的感受,勝似過年過節。此言絲毫沒有誇張。我的確是懷著火一樣的熱情領受新的任務,投入新的戰鬥的。明知能力有限,但確有努力做好工作的抱負。工作緊張忙碌,但內心感到充實快樂。工作之餘,經常習慣依窗而望,城樓、廣場、紀念碑、博物館等建築景點和遊人一覽無遺。我的辦公室位置優越而獨特,同事朋友無不稱羨。但凡廣場上有什麼聯歡、焰火、儀式之類的活動,我這裡是最佳“觀禮”之處。觸景生情,望物遐思,給工作帶來好的心情。
人生一世,許多事情是很難用機遇、巧合或必然來概括的。我的事業生涯最後竟同全國人大和人民大會堂結下不解之緣,往昔的夢想竟成事實。我慶幸自己的福分和滿意的歸宿。每天,當我迎著朝陽走來,仰望著灑滿晨光的莊嚴的國徽,對這座象徵人民權力、國家榮譽和民族尊嚴的殿堂肅然起敬,對自己能有幸在這樣難得的環境裡工作,備感欣慰和自豪。
於我,北京記憶,最深切的還有一處與我密不可分的院落樓宇,即“西交民巷23號”,通常簡稱為“23號院”。2003年全國人大換屆後,我到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任職。我的辦公室也從人民大會堂搬到“西交民巷23號”,從此以後,這裡就成了我的新“家”。23號院作為全國人大的辦公區已有很多年。西交民巷南側的新辦公樓(門牌為前門西大街1號)建成啟用前,多數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和機關單位集中在23號院辦公。有人曾形容,這裡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和人才資源基地。
23號院令我最憶,是它所處的西交民巷那段滄桑的歷史。
西交民巷東起天安門廣場,西至北新華街,號稱北京最長的胡同。據史載,此處在元代曾是漕運卸糧米之地,在明代天順至成化年間形成街巷,一度叫江米巷。西交民巷這一街名始自清朝末年。世事變遷,改朝換代,而西交民巷之名,如同北京其他眾多老街名一樣,一直沿用至今,散發著古城特有的古風古韻。
在新中國成立前的近一個世紀裡,此處是魚龍混雜之區,許多皇親國戚、商界巨賈、社會賢達、演藝名人在此安家或立業。
西交民巷為人所知的另一個原因是衙門林立。從北平老地圖可以發現,今人民大會堂南門外曾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路,是清朝刑部所在地,民國時期改成警察局的看守所,譚嗣同等曾被關押在此,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在此殉難。
西交民巷是北京歷史名街,作為主要標誌的金融業不能不提。清朝末年,北京的銀行業興起。今天的東交民巷、西交民巷及其附近地區,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西交民巷仍有銀行15家、錢莊兩家。中央銀行北京分行舊址、中國農工銀行舊址、大陸銀行舊址、保商銀行舊址、中華匯業銀行北京分行舊址等,被北京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那一座座與全國人大辦公樓比鄰的西洋風格的建築,仍在提示著人們西交民巷的古老。在此街區上班的我們,遊走其間,心頭生起的思緒更多是對今昔變化的感慨,而非純粹的懷舊。
隨著北京市政建設的推進,西交民巷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大會堂西路為界,東段已形成全國人大的辦公區。新辦公樓與23號院辦公樓及被人們稱作“中華第一店”的人民大會堂賓館相對而立,兩側分別有銀行舊址為伴,亦今亦古,交相輝映,堪稱北京西城的精品街區;西段除國家電網北京公司、國家大劇院等建築外,仍以普通市民居住為主。據說,這裡是北京民俗民風保留得比較好的街巷之一。這段街巷也是不少全國人大機關工作人員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地。
23號院令我最憶,還因為它自身獨有的傳奇和太多的故事。不熟悉北京的人們,通常不易發現於人民大會堂南門對過、近在咫尺還有這樣一處外觀看似普通、實際很了不起的大樓,也無從得知這座大樓的主人們曾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下汗馬功勞。到2010年底,我國已制定現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數字反映變化,數字說明成績。當我們列述這些數字時,會自然想到全國上下那些為此巨大成果嘔心瀝血的人們。全國人大從事這項工作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應首先包括其中。
這是一座人才薈萃、令人神往的樓宇。在過去的漫長歲月里,幾代人在此辛勤工作,有的甚至耗盡了生命。歷屆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可謂群星璀璨,既有華發赫然的耄耋老人,也有年富力強的中年人;辦事機構中既有在全國人大這塊園地成長起來的“老人大”,也不乏學有專長的年輕人。同他們朝夕相處、長期合作共事的我,從年長者身上看到對黨和國家事業的忠誠、執著和關注。他們從不津津樂道自己不凡的經歷和業績,只把人民大會堂和23號院視為自己事業的歸宿和戰鬥的陣地,像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默默耕耘。
全國人大機關是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隊伍。儘管他們資質各有千秋,專業特長不盡相同,但都把自己看作全國人大機關的主人,心繫國運,情系民生,對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滿摯摯情愫,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勤奮學習,不懈探索。2003年3月31日,吳邦國委員長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幹部大會上作了準確而中肯的評價:我們人大機關集中了一批對法律和人大工作有一定研究的專家,有一批責任心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實際工作者。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我的專業不是法律,但經過多年人大工作之後,耳濡目染,自認為又上了一次大學,多了一次難得的深造。我懂得了“一個沒有健全法制保障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這般最起碼的常識和最基本的道理。我更懂得了,在我們國家,法律體現社會主義制度,體現黨和人民意志;法律必須適應國家經濟、政治、外交、文化、社會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立法工作是極為艱巨繁重的系統工程。一部重要法律的誕生,需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孕育過程,積聚了無數人的心血和智慧。
法律最大的特質是準確嚴謹。調研、起草、論證、審議、修改,直至頒布,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絲毫輕忽和遷就。多少年來,23號院層層樓室不滅的燈光,見證和記錄著那些參與立法工作的同志的勞動和奉獻。悠悠歲月,不論是隆冬寒風、夏日炎炎,還是春意無盡、秋色如染,他們從未停止為國家法制根基增添堅固磚石的努力。他們心裡流淌的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的愛。
23號院原有的主人們多數已遷入前門西大街l號的新大樓。榮獲“魯班獎”的新大樓氣度非凡,作為前門大街、西交民巷乃至西城區的新地標,受到北京市民的稱讚,更受到全國人大機關全體幹部的喜愛。不過我還想說,正如人對故鄉的眷念一樣,對長期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的那份感情,是很難從心田抹掉的。我懷念“23號”這塊牌匾,懷念這座功能齊全的樓宇,我也懷念在這裡一起共過事的領導、同事和朋友。我們曾一起走來,但今天我們都不願意說已經離去。
1970年到2012年,人民大會堂到西交民巷23號院,42年的情感和記憶,永遠根植在我的心田。
序言
三年前,我寫了一本小書—《外交人生:我的回憶和感悟》,講述了我從事外交工作以來的若干片斷。做這件事是受到外交部一些老同志的影響和啟發,他們雖然離休或退休,依然勤于思考,勤於寫作,發揮著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這是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我想,自己同他們有類似的經歷,不妨也試一試,或許會有點用處。
在確定寫作內容時,我不斷在思考:一個人的成長,或能取得一些成績,總是得益於多方面的幫助,外交幹部當然也不例外。《外交人生》那本書的內容比較寬泛,沒有局限於外交外事方面。我的本意是想從不同側面交代自己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去感悟那些曾使我得到鍛鍊的事件和環境,去感念那些曾幫助和影響過我的領導、同事和朋友。
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寫了現在這本題為“西交民巷23號院隨想”的新書,回憶、思考、敘事,可視為《外交人生》的續篇。其中少數幾篇在《外交人生》一書中曾有過,吸收到本書時作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
人不能沒有自知之明。像我這樣離開外交第一線多有時日的人,怎么可能對當前形勢和外交工作說得頭頭是道、鞭辟入裡、語驚四座呢?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去寫呢?說實話,這是職業習慣使然,腦子閒不住。把事情說得很透徹,不甚現實。憑著過去的一些積累和現在的一些思考,對自己感興趣或關心的問題談點粗淺的看法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本新書用了相當多的篇幅講素質能力、品質修養和人生哲理方面的內容,因為這是我平時偏愛的一些題目。上了年紀的人對人生和事業的感悟和年輕人是不同的。一件事情,一個道理,對於一個歷經歲月磨鍊的人或涉世未深的人來說,其理解和含義是有差別的。我在書中講了不少熟識或不熟識的人的故事,原因是我當初接觸他們的故事時確曾被感動過,隨手寫下我的感想,時不時拿出來看看,他們留存在了我的記憶深處。現在我把這些感想轉述給其他朋友,使更多的人受到啟發,這是我的願望。
我自認為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有關家鄉、母校、同事、親友的文字,是心語真情的流露,表達的是一種撕扯不斷的情緣。如果讀者通過我的敘述發現不同人身上體現的真善美,那我就相當欣慰了。
我撰寫和匯集這些文稿,不是要表達什麼宏論高見、要言妙道,而是想坦露退休後的內心感受和真實的生活狀態,進而表達對樸素、健康人生的追求。我覺得,離退休其實是另一種新生活的開始,不必那么悲觀和消沉。人生的這一段誰也繞不開,都是早晚的事。能把離退休生活過得充實、快樂的人是明白人。究竟怎么過?過法有多種。儘可能理性地思考經歷過的事,並用一種端正、積極的心態觀察和看待今天發生的事情,這個方法好,因為它不背思想包袱。這是我的看法,並以此要求自己,雖然做得不一定都好。
讀者可能奇怪為什麼用“西交民巷23號院隨想”作為書名,這對與我一起共事的朋友自然不是個問題。西交民巷和東交民巷同為北京的名街,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而今天門牌標著“23號”的這個大院、這組樓宇,是全國人大機關辦公區之一,是我過去多年和現在辦事、辦會、辦文的地方。全國人大領導十分關心我們這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同志,在23號院為大家保留了設施完善的辦公室,使我們始終有一種“家”的感覺。我的這些書稿從醞釀到寫作都是在這裡進行的。自認為,以“23號院隨想”為書名,能較為貼切地表達我的這份感情和緣分。
付梓在即,不免惶恐,不知讀者如何看待這些內容沒有什麼新奇、文字談不上精美、道理遠非深邃的文章。我本人不敢有什麼奢求,只希望這冊小書能起到與大家交流的作用。
在確定寫作內容時,我不斷在思考:一個人的成長,或能取得一些成績,總是得益於多方面的幫助,外交幹部當然也不例外。《外交人生》那本書的內容比較寬泛,沒有局限於外交外事方面。我的本意是想從不同側面交代自己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去感悟那些曾使我得到鍛鍊的事件和環境,去感念那些曾幫助和影響過我的領導、同事和朋友。
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寫了現在這本題為“西交民巷23號院隨想”的新書,回憶、思考、敘事,可視為《外交人生》的續篇。其中少數幾篇在《外交人生》一書中曾有過,吸收到本書時作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
人不能沒有自知之明。像我這樣離開外交第一線多有時日的人,怎么可能對當前形勢和外交工作說得頭頭是道、鞭辟入裡、語驚四座呢?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去寫呢?說實話,這是職業習慣使然,腦子閒不住。把事情說得很透徹,不甚現實。憑著過去的一些積累和現在的一些思考,對自己感興趣或關心的問題談點粗淺的看法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本新書用了相當多的篇幅講素質能力、品質修養和人生哲理方面的內容,因為這是我平時偏愛的一些題目。上了年紀的人對人生和事業的感悟和年輕人是不同的。一件事情,一個道理,對於一個歷經歲月磨鍊的人或涉世未深的人來說,其理解和含義是有差別的。我在書中講了不少熟識或不熟識的人的故事,原因是我當初接觸他們的故事時確曾被感動過,隨手寫下我的感想,時不時拿出來看看,他們留存在了我的記憶深處。現在我把這些感想轉述給其他朋友,使更多的人受到啟發,這是我的願望。
我自認為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有關家鄉、母校、同事、親友的文字,是心語真情的流露,表達的是一種撕扯不斷的情緣。如果讀者通過我的敘述發現不同人身上體現的真善美,那我就相當欣慰了。
我撰寫和匯集這些文稿,不是要表達什麼宏論高見、要言妙道,而是想坦露退休後的內心感受和真實的生活狀態,進而表達對樸素、健康人生的追求。我覺得,離退休其實是另一種新生活的開始,不必那么悲觀和消沉。人生的這一段誰也繞不開,都是早晚的事。能把離退休生活過得充實、快樂的人是明白人。究竟怎么過?過法有多種。儘可能理性地思考經歷過的事,並用一種端正、積極的心態觀察和看待今天發生的事情,這個方法好,因為它不背思想包袱。這是我的看法,並以此要求自己,雖然做得不一定都好。
讀者可能奇怪為什麼用“西交民巷23號院隨想”作為書名,這對與我一起共事的朋友自然不是個問題。西交民巷和東交民巷同為北京的名街,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而今天門牌標著“23號”的這個大院、這組樓宇,是全國人大機關辦公區之一,是我過去多年和現在辦事、辦會、辦文的地方。全國人大領導十分關心我們這些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同志,在23號院為大家保留了設施完善的辦公室,使我們始終有一種“家”的感覺。我的這些書稿從醞釀到寫作都是在這裡進行的。自認為,以“23號院隨想”為書名,能較為貼切地表達我的這份感情和緣分。
付梓在即,不免惶恐,不知讀者如何看待這些內容沒有什麼新奇、文字談不上精美、道理遠非深邃的文章。我本人不敢有什麼奢求,只希望這冊小書能起到與大家交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