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飛蝗

西藏飛蝗

西藏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屬於蝗總科昆蟲。主要分布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流域、象泉河流域、孔雀河流域、日喀則地區、山南地區、林芝地區雅魯藏布江流域,四川西部甘孜州雅礱江流域、阿壩州、青海省南部玉樹州通天河流域。以為害青稞、小麥、狗尾草、蒿草、異針茅、披鹼草、蘆葦、燕麥、牡羊草、早熟禾等作物和雜草為主。由於其食量大、繁殖力強,已成為川西高原農作物和草場的一種重要害蟲,嚴重影響當地農牧業的生產和發展,進行綜合防治已迫在眉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藏飛蝗
  • 拉丁學名: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直翅目
  • 亞目:蝗亞目
  • 飛蝗科
  • :飛蝗屬
  • :西藏飛蝗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食性,蛻皮,羽化,交配,產卵,發生規律,危害特點,相關,

形態特徵

成蟲的體長,雄蟲為32.4~48.1毫米,雌蟲為38.6~52.8毫米;體色常為綠或黃褐色,可因型別、性別和羽化後時間長短,以及環境不同而有所變異。觸角絲狀;具1對複眼和3個單眼,咀嚼式口器,後足明顯較長,善跳躍。前翅透明狹長,具有光澤和暗色斑紋;後翅透明,靜止時折起,為前翅覆蓋。腹部第1節背板兩側具鼓膜器。腹部末端雄蟲下生殖板短錐形,雌蟲為1對產卵瓣。卵囊黃褐或淡褐色,長筒形,長約45毫米,中間略彎,上端為膠液,卵粒在下部微斜排列成4行。每塊卵囊一般含卵50~80粒,卵粒長6~7毫米,直徑約為1.5毫米左右。若蟲稱蝗蝻或跳蝻,共5齡。齡期識別是進行預測預報指導防治適期的重要依據。1齡體長5~10毫米,觸角13~14節,翅芽很小,不明顯。2齡體長8~14毫米,觸角18~19節,翅芽稍現,前後翅芽相差不大,翅尖指向下方。3齡體長10~20毫米。觸角20~21節。翅芽明顯,前翅芽明顯小於後翅芽,後翅芽略呈三角形,翅尖指向後下方。4齡體長16~25毫米。觸角22~23節。翅芽翻向背面靠攏,黑色,長達腹部第2節左右;翅尖指向後方。5齡體長20~40毫米。觸角24~25節。翅芽顯著增大,長達腹部第4、5節。前翅芽狹長並為後翅芽所掩蓋,向背上合攏,翅尖指向後方。
兩種不同生活型西藏飛蝗特徵:
散居型:成蟲體色常為綠色或隨環境變異,頭部較狹,複眼較小,前胸背板稍長,溝前區不明顯狹,後足腿節較長,通常長於前翅長度的一半,後足脛節通常呈淡紅色,兩種類型可以因生活環境的變化而改變體色。
群居型:成蟲體黑褐色、較固定,頭部較寬,複眼較大,前胸背板略短,溝前區明顯收縮變狹,溝後區寬平,前胸背板前緣近圓形,後緣呈鈍賀形,前翅較長,超過腹未較多,後足腿節較短,後足腿節較短,後足脛節淡黃色,略帶紅色。

生活習性

食性

取食具有選擇性,1—3齡幼蛹取食茅草、白茅、雀麥等禾本科雜草。4—5 齡高齡蝗納取食小麥、青棵等。西藏飛蝗成蟲喜食小麥、青棵、禾本科雜草、豌豆、蠶豆,苦昔等闊葉植物,喜食嫩綠葉片,對萎焉的植株取食較。夜間將身體貼於網籠上或植株莖葉上或緩慢移動,白天隨著溫度升高,活動頻繁,8、9點開始取食,晴朗、溫度較高時,活動頻繁,取食量較大。中午和傍晚是西藏飛蝗的取食旺盛期。

蛻皮

外骨骼不能隨著蝗蟲身體的生長而長大,所以在蝗蟲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脫掉原來的外骨骼的現象,也就是蛻皮。若蟲一生要蛻皮4 次。少數蛻皮5 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蛻皮,是1 齡,以後每蛻皮一次,增加1 齡,3齡以後,翅芽顯著,5齡以後,變成能飛的成蟲,蛻皮前後均停食。各齡歷期為:1齡8—13 d ,2齡10—18d ,3齡12—15 d ,4齡15—20d ,5齡15—26 d。蛻皮時,頭下足上倒掛於植株莖葉上,腹部、頭部向中間收縮。前胸、中胸薄膜逐漸脫離身體,膜沿背脊中線縱裂。頭部先脫離薄膜伸出,前足、中足、腹部及後足先後脫離。蛻皮過程在l 個小時以上。

羽化

五齡以後脫皮變成成蟲,這個過程叫做羽化。羽化後柔軟的翅垂直掛於身體下方,迅速伸長,為原翅的4—5倍,並用足輕輕撥動前後翅,使其貼於身體,前翅覆蓋在後翅上,體壁與翅逐漸硬化,顏色逐漸加深。呈現成蟲的色澤。
晴天中午羽化較多,陰天、雨天較少,由於食物短缺等因素影響,羽化時間會提前,羽化一般在一個小時以上。由於雄蟲發育較快,同時發育的蝗蜿,雄蟲提前一周羽化。

交配

西藏飛蝗的交配方式被稱為假上位交配,雌蟲在下位背負雄蟲,雄蟲的生殖器向下伸再往上翹,再進行交配。交配器常隱藏於體內,交配時才伸出體外。由精子輸人雌性的陽莖及交配時挾持雌體的抱握器組成,交配時,在血液壓力的作用下,陽莖端膨脹插人雌蟲體內。5 齡蝗蜻羽化後,一般一周后開始交配,交配持續7 個小時左右,有的甚至更長。雌蟲要進行多次交配,多次產卵。但雌蟲也能進行孤雌生殖。一般交配高峰期7—8 月,中午氣溫較高的12 點到16 點。

產卵

雌蝗蟲的產卵器呈鑿狀,由3 對產卵瓣和2 對載瓣片組成,腹產卵瓣由第8 節腹板生出,背產卵瓣由第9 腹節生出,內瓣著生於第9 腹節上,很小,無甚作用。產卵器是由背產卵瓣和腹產卵瓣組成,背瓣和腹瓣因張開與合攏活動而插入土中產卵;產卵孔開口於產卵器內方基部,在腹瓣之間,產卵孔下方還有一個小三角形薄片,稱導卵器。產卵管插人4—7 cm 深的土中,通過導卵器緩緩產出卵粒,同時分泌膠液把卵粒粘住,形成蝗卵。蝗卵形成後,收縮腹部,直至腹部完全脫離產卵孔。卵產於土壤中一般為棒狀。產於牆角、石頭、養蟲籠中均為不規則形狀。

發生規律

西藏飛蝗主要分布於西藏藏族自治區、青海東南部和四川省西部等省( 區),是唯一一個分布於高海拔區域的亞種,由於其地理分布的特殊性,其形態學、生物學和生態學方面具有獨特的特性。西藏飛蝗是1963 年發現並記述的世界飛蝗10 亞種中分布最高的亞種,可稱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飛蝗亞種。西藏飛蝗1 年發生1 代,生長發育隨著水平和垂直分布空間不同有顯著差異,種群動態取決於生境植被種類、植被覆蓋率及生態與環境因素。西藏飛蝗取食玉米、青稞、小麥、蘆葦、稗草、狗尾草、披鹼草等禾本科植物葉片或莖桿,喜歡在光照和溫度較高的場所棲息或取食,全世代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分別為14.6℃和787.8日度。主要發生在林帶和荒地、河床,這些地方一般土壤鹼性較重,植被較稀少,適合曝日取暖,並且翌年氣溫回升後,地面吸熱快,植物萌發早,便於蝗卵較早孵化,是成蟲主要產卵的場所。

危害特點

西藏飛蝗對作物、牧草的為害主要有三方面的典型特點。一是發生面積大,密度高;二是蝗卵孵化出土間隔時間和蝗蝻歷期長;三是繁殖能力和遷飛能力較強。
西藏飛蝗的取食範圍和取食喜好隨蟲齡的增大而有較大的變化。低齡蝗蝻僅取食禾本科與莎草科的牧草和農作物;4齡後取食範圍逐漸擴大,沙棘和白菜有被取食的現象,但頻率相對較低;西藏飛蝗終生不取食狼毒和沙蒿。1~2齡蝗蝻嗜食蒿草,取食相對頻率為57%,其次是披鹼草,為20% ,對冬小麥和青稞的取食頻率都非常低;3 齡蝗蝻仍喜食蒿草,取食相對頻率為29% ,但較1~ 2齡蝗蝻顯著下降,對冬小麥和青稞的取食頻率較1~ 2齡顯著增加,分別為20% 和16% ;4齡後喜食青稞,其次是冬小麥,而對蒿草和披鹼草的取食頻率相對較低。
西藏飛蝗屬於我國發生的三大飛蝗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阿里和昌都地區、四川甘孜州和阿壩州、青海等地,近年來暴發成災,並有向四周蔓延趨勢,主要危害青稞、燕麥等作物及牧草,給當地的農牧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儘管1963年就對西藏飛蝗進行命名,但目前對這一新型亞種所知較少,其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至今還是一個謎,甚至這一新型亞種是本土原生抑或外來的,學術界尚不得而知。

相關

拉丁目名:
ORTHOPTERA
中文目名:
直翅目
總科:
蝗總科
superf:
Acridoidea
中文科名:
斑翅蝗科
拉丁科名:
Oedipodidae
中文亞科:
飛蝗亞科
拉丁亞科:
Locustinae
中文屬名:
飛蝗屬
拉丁屬名:
Locusta
拉丁種名:
migratoria
拉丁亞種:
tibetensis
定名人:
Chen
年代:
1963
中文名:
西藏飛蝗
原始文獻:
Acta Entom. Sinica, 12(4):463-472
生境:
在西藏主要發生在河湖沿岸或河流匯集的三角洲與草灘地帶, 亦見於山麓草叢、林卡草地及青稞田或菜園的禾本科草叢中
海撥上限:
4600
海撥下限:
1500
國內分布:
西藏(昌都, 江達, 貢覺, 芒康, 鹽井, 左貢, 察隅, 波密, 林芝, 米林, 澤當, 林周, 江孜, 日喀則, 薩迦, 吉隆, 普蘭, 札達, 噶爾, 日土), 青海(玉樹, 囊謙)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十卷 直翅目 蝗總科 斑翅蝗科 網翅蝗科:26-2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