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草業

西藏草業:西藏區域從依靠天然草地到開展人工種草(以紫花苜蓿為代表,它一畝產草量相當於噶爾縣昆莎鄉84畝天然牧地的草量,被當地牧民稱為神草),形成了種草、加工草的行業新動態, “立草為業、草業先行”成為發展戰略,以解決草畜矛盾及發展新的產業鏈。

中國科學院研發的綠麥草在日喀則地區的拉孜縣可以長到2-3米高,每畝產草量在2000斤左右。

基本介紹

背景介紹,產生,初步發展,新發展,

背景介紹

傳統的牧業生產不僅使當地的草場嚴重“超載”,牧民們的收入也隨著(全球氣溫升高背景下)草場的不斷沙化和國家護草限制牧量在“縮水”;2009年和2010年,西藏率先在全國開展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試點工作(草補政策——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2013年起,西藏總體達到草畜平衡。2017年末與2010年相比,西藏減少牲畜564萬頭(只、匹),有效減輕了草原放牧壓力。

產生

狹義的西藏草業是以種草為基礎的西藏新產業,萌芽於2005年。廣義的西藏草業包括把天然草收割為乾草,很早就有的。西藏 “立草為業、草業先行”的發展戰略是指以種草為基礎的新產業以解決草畜矛盾及發展新的產業鏈
2005年起,為解決草畜矛盾,阿里地區噶爾縣委副書記溫江城—技術員韓俊文團隊在昆莎鄉(鄉政府大門前的噶爾新村50畝地里)試種紫花苜蓿等26種植物(牧草、樹木到經濟作物),獲得成功,紫花苜蓿因其返青率高、營養價值豐富、生長周期長達20年,成為首選牧草。紫花苜蓿的一畝產草量相當於噶爾縣昆莎鄉84畝天然牧地的草量,被當地牧民稱為神草。打破了這些草種不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種植的理論禁區(禁區是以前試種失敗而產生的認識)。實驗基地的成功帶來產業鏈變革,發展為農牧業綜合示範區,演進為昆莎現代農牧科技示範園。由此,(阿里地區2004年提出的)“立草為業,草業先行”的阿里戰略思路獲得了可行。
2012年8月16-19日西藏牧區人工種草現場大會在阿里召開。
央視專門為它的人工種草及其導致產業鏈變革 錄製節目“《雪域阿里》(4)神奇的青草”等。

初步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堅持“立草為業、草業先行”,以大力開展人工草地建設為切入點,著力培育農牧區新動能、打造新業態、扶持新主體、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破解我區畜產品供需矛盾、提高畜牧業比較效益、緩解草地資源環境壓力等難題,大力發展人工種草,走出了一條高原地區“種草養地、種草養畜、林草間作、沙固水聚”草業發展之路。
政策扶持 積極性高漲
近年來,我區始終堅持生產生態有機結合、生態優先的發展戰略,按照“政策引、項目推、技術促、典型帶”的工作思路,積極鼓勵農牧民走種草養畜促增收路子,在草原補獎政策扶持和人工種草項目引導的雙重驅動下,開發利用荒漠化土地、沙地、輪作耕地等進行大規模飼草料種植,初步形成了以“一江三河”流域為重點,覆蓋藏東、藏中、藏南等區域的草業發展格局,農牧民種草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草業發展勢頭髮展良好。牧草種植面積穩步增加,種類不斷豐富;新技術不斷得到套用,產量、效益不斷提高;規模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組織化、商品化程度逐年提高。工布江達縣蕃騰農牧生態實業有限公司依託“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鼓勵當地農牧民積極種植優質飼草並予以收購。2016年度,收購當地農牧民種植飼草達104.3萬元,覆蓋當地10村60戶,平均每戶增收15300餘元。
理清思路 最佳化區域布局
為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好畜牧業發展草業支撐不足的問題,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我區組織編制了《西藏草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全區人工飼草料基地新增100萬畝”的目標,確定了草業發展區域定位與發展方向,明確了重點任務。堅持把草牧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和脫貧攻堅的富民產業來培育,制定了《西藏自治區關於加快推進飼草料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草產業補貼辦法》,力爭利用3-5年時間,通過政府引導,帶動企業、專業經濟組織、合作社及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飼草料生產、加工、貯備體系和抗災保畜保障機制,把草業發展作為我區畜牧業保生態、補短板、調結構、擴產能的重要抓手,促進飼草料產業和畜牧業持續穩定發展。
近年來,我區按照“擴產能、調結構、降成本、補短板、保生態、促改革、增收入、奔小康”的農牧業工作總體要求和思路,不斷最佳化草產業生產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布局,最佳化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環境等生產要素配置,根據不同區域的光熱、水土、資源條件,合理開發荒灘、荒地、沙地、嚴重退化裸露地等,大力推廣人工種草,保障飼草料供給,提高肉奶產量,深入實施“8個百千萬工程”,初步形成了藏西北防災飼草生產區、藏中飼草料生產加工區和藏東南飼草生產加工區。各地根據畜牧業生產發展需求和自然條件等資源,科學定位、認真謀劃,切實最佳化區域發展布局。如日喀則市形成了以南木林縣為中心,康馬和聶拉木縣為兩翼,覆蓋18縣區的草業發展格局;那曲地區提出“萬畝千畜工程”,每個縣人工種草面積都要達到1萬畝以上;昌都市規劃了包含牧草在內的“七大種植基地”,並對紫花苜蓿等優質種植區域給予獎勵。
提高標準 狠抓項目落實
為改變“年年種草不見草”的現象,我區自2012年開始,從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績效考評獎勵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將人工飼草地建設標準逐步提高至1500元/畝,著力推進“草連片、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全程機械化作業”高標準人工飼草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共安排草獎資金54570萬元,在全區60個縣區新建高標準人工飼草基地39.41萬畝,並配套建設了8個飼草料加工基地和5個飼草料加工點。從2014年開始,自治區財政共配套資金13230萬元,逐步提高退牧還草工程中人工飼草地建設標準至1500元/畝。同時,積極協調區發改委,將“十三五”人工種草項目建設標準提高至1000-1200元/畝。隨著項目建設標準的不斷提高和資金使用範圍的擴大,極大地提高了各地種草的積極性,“種好草、養好草”的認識不斷深入人心。
我區通過引導種養大戶、致富能手成立種草、農機等專業合作社,鼓勵農牧民以不同形式加入合作社,積極參與客土改良、渠系建設、田間種植、管理、收穫及草產品加工銷售等各環節,逐步引導和帶動了農牧民向產業工人的轉變,促進了草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農牧民的組織化程度逐步提高,種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拉薩市林周縣積極探索“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全縣飼草種植企業發展到5家,其中3家為引進企業,種植飼草面積2.63萬畝,帶動農牧民民眾1155人次。昌都市類烏齊、貢覺和丁青等縣4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飼草面積1.4萬畝以上。日喀則市南木林縣艾瑪人工飼草種植農民合作社、康馬縣涅如崗巴羊草業合作社種草面積分別達到2萬畝和3.8萬畝,並探索建立了生產經營模式“三三制”(即:三分之一作為防抗災飼草儲備,三分之一用於合作社發展規模養殖,三分之一進入市場銷售回籠作為滾動發展資金),推動了草業可持續發展。
打造新業態 培育新動能
我區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土地資源等分布不一,差異較大。北部那曲等廣袤區域是牧業大地區,飼草料需求較大,但海拔較高,天然草原產草量較低,而適宜種草的區域較少,面積少。為推動綠色發展方式,更好地落實草畜平衡制度,在保護好草原生態的基礎上實現畜牧業提質增效,自治區根據草業發展布局,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農牧結合的發展思路。
草業上連種植業、中連加工業、下連畜牧業,外延生態、旅遊等產業,涉及多種產業並有自身獨立和完整產業鏈條的產業,在畜牧業生產中起關鍵作用。近年來,我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把飼草種植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提高種草效益,加快補齊飼草料發展這一短板,引導農牧民參與草產業發展,做到民眾不離家、不離土就能融入草產業發展,真正讓草產業帶動一方發展,富裕一方民眾。目前,草產業在部分地區已成為農牧民致富增收的新業態,成為拉動農牧區農牧業發展的新動能。拉薩市林周縣通過項目區民眾土地流轉種草、參與牧草種植管理等增加現金收入1000餘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27人次。2016年,南木林縣艾瑪鄉人工種草合作聯社通過參與土地平整、客土改良、播種、施肥以及收穫的牧草及草種銷售共收入820萬元,人均收入1200元以上。

新發展

中國科學院研發的綠麥草,在日喀則地區的拉孜縣錫欽鄉崗西村:這一高原耐寒植物不僅根系發達、生長快,還耐旱耐貧瘠,抗寒性強,可以長到2-3米高,每畝產草量在2000斤左右。、、、、在種植現場,西藏高原草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種草項目指導人李勇生告訴記者,綠麥草整體長勢正常,預計10月上旬收穫時麥株可高達1.2米、、、54歲的崗西村村民扎西家裡養了9頭牛、30隻羊,有60畝草場。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想都沒想過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也能種出跟小樹一樣高的草。有了這么多草,牛羊能吃飽了。”、、、、今年(2021),這個被稱為守望“種草喜馬拉雅”的公益行動已進入第5季,在拉孜縣的綠麥草種植面積達到1100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