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包括西藏、青海全部、甘南、川西和滇西北地區,總面積212.5萬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612.8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藏高寒草業生態經濟區
- 總面積:212.5萬平方公里
自然環境,草業生產現狀,發展對策,
自然環境
1、該區草地海拔高,輻射強,熱量不足。大部分地區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太陽輻射總量58×1000000-87×1000000KJ/平方米,高出鄰近地區50%以上。年均溫多在0℃以下,最暖月均溫不到10℃,甚至低於6℃,是世界上最為特殊的一類草地。
2、降水分布不均,水資源豐富。喜馬拉雅南坡、橫斷山區東南部年降水達1000-2000毫米,甚至3000-4000毫米;柴達木盆地、羌塘高原西北部則在50毫米以下。其餘地區由西北向東大致在500-700毫米之間。青藏高原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東南部江河多,水量大,年平均徑流量1000-2000毫米;西北部河流少,水量少,年徑流量100毫米以下。
草業生產現狀
草地占該區面積的58.3%,而且類型多,但初級生產力低,畜牧業抗災能力弱。草甸草地,約占可利用草地的一半以上,廣布於藏東北、青東南、川西北與甘南等寒冷濕潤的高山、沼澤與湖盆地帶,生長季短,乾草產量1000-1800公斤/公頃,草質柔軟,營養價值高,特別適於氂牛和藏綿羊放牧。草原草地,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40.0%左右,分布在西藏中部、青海西南部等半乾旱高原山地,乾草產量500-1000公斤/公頃,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是藏羊放牧的良好牧場。荒漠草地,主要分布在柴達木盆地和羌塘高原西北部乾旱地區,乾草產量150-400公斤/公頃,質量中等,適於綿羊與山羊放牧。疏林灌叢草地,零星分布於水熱條件較好的邊緣山地,乾草產量介於1200-2500公斤/公頃,變化很大,草質較差,適合於牛和山羊放牧。該區地處高寒,冷季長,雪災、風災、乾旱時有發生,草畜供求的季節不平衡矛盾尤為突出。因長期超載過牧,以“黑土灘”和“沙漠化”為主要特徵的草原退化正在加劇,草地畜牧業的抗災能力和生產力都較低。西藏草業及相關產業鏈有了初步發展。
發展對策
該生態經濟區擬在進一步落實草地有償承包使用的基礎上,嚴格控制家畜數量,堅持提高質量,實行草地輪牧,建立鞏固的抗災保畜基地,大力發展季節畜牧業,逐步解決交通不便、科技發展滯後、草業建設投資不足等問題。並充分發揮該區草原遼闊、自然與民族風情獨特等優勢,將草業經營由傳統的植物生產層和動物生產層向前植物生產層(如草原旅遊、觀光)和後植物生產層(如草原清潔、綠色食品等)延伸,加速草業的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進程,促進該區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全面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