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脫縣城公路

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脫縣城公路

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脫縣城公路位於西藏波密和墨脫兩縣境內,包含橋樑29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脫縣城公路
  • 包含橋樑:29座
  • 包含涵洞:227道
  • 位置:西藏波密和墨脫兩縣境內
概況,背景資料,

概況

墨脫公路在原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新建橋樑29座、涵洞227道。位於西藏波密和墨脫兩縣境內,先後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西莫河等6條江河,經嘎隆寺,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經米日和馬迪村到達墨脫縣城蓮花廣場。路線全長117.278公里,與原翻山路段相比縮短里程約24公里。
嘎隆拉隧道是墨脫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氣象條件惡劣,穿越多條地質斷裂帶,岩體破碎,湧水量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極其複雜。國家全額投資9.5億元。2010年12月15日10時,隧道爆破成功,全長3310米的隧道全部貫通。
從2013年10月31日開始,墨脫已正式“摘帽”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2013年10日上午11時,墨脫公路舉行通車儀式。墨脫人民也將不再因雪山阻隔而遠離世人的視線。

背景資料

2010年12月15日,墨脫隧道貫通。
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脫縣城公路新改建工程、也稱墨脫公路於2009年4月20日開工建設。公路通車後,將結束我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墨脫縣不通公路的歷史。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20日介紹說,墨脫公路經國務院常務會議2008年10月批准立項建設,國家全額投資9.5億元。工程位於西藏自治區波密墨脫兩縣境內,路線起于波密縣扎木鎮318國道川藏公路與老扎墨公路的交匯點,路線全長117.278公里,其中嘎隆拉雪山實施3315米隧道新建方案,與原翻山路段相比,可縮短里程約24公里,且有效避免雪崩等公路災害對交通的影響,其餘路段儘量在原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新建橋樑1104米/29座、涵洞227道。建設工期36個月。
據墨脫縣縣長歐珠多吉介紹,墨脫縣面積3.4萬平方公里、人口11567人。由於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雅魯藏布江貫穿縣域全境,海拔由7000多米急速過渡到低谷地帶的200米,陡峻的山、湍急的水阻“置”墨脫於“井底”;頻發的地震、滑波、塌方、土石流、高雨量和局部的強降雨幾乎“屏風”墨脫於“孤島”之上。截至2010年,各鄉之間僅通騾馬驛道,村寨之間只有羊腸小道。縣城通往外界的扎墨簡易道路,雖經數十年的屢屢投資、幾經修建、數十人付出寶貴生命,仍需分段、分季節年勉強通行2至3個月。
墨脫,西、北、東三面被喜馬拉雅山與崗日嘎布山阻隔,加上雅魯藏布大峽谷以及帕龍藏布峽谷從一側分割,從而使道路無法通行。截至2010年,通往墨脫的是僅能供行人和馬隊行走的山路,且都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穿過螞蟥、毒蟲、猛獸出沒的原始森林,一路上隨時都有可能遇到雪崩、暴雨、塌方、沼澤,行人安全無保障。
波密縣扎木鎮南行,沿嘎隆拉北曲直上,便來到海拔4100米的嘎隆拉山口。嘎隆拉雪山被當地人稱為“神山”,這也是到墨脫縣的必經路之一,每年11月至來年4月間,大雪開始封山,這給墨脫人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翻越嘎隆拉雪山,共耗費約五個半小時時間。海拔雖然漸漸降低,但氣候也越發潮濕,大雨、小雨不時地斜織著成大片的雨霧,象個大網似的籠罩著整個山林。路面上積水和污泥很多,極其難走。
據了解,通往墨脫的主要古道有四條:一由米林縣派區翻多雄拉至墨脫;二由波密縣大興越金珠拉至墨脫;三由波密縣翻索瓦拉至墨脫;四沿帕隆藏布、雅魯藏布至墨脫。前三條古道都要翻越4000多米的高山隘口,冰凍封雪,每年只能通行兩三個月。而沿江一線,雖不翻雪山,但要通過大峽谷,道路更加險要。墨脫人民將土特產背往米林、波密交換茶葉、鹽巴及日用必需品。其背法是,背兜上扎三條竹篾編帶,兩條挎於雙肩,一條套於頭額。手持T形拄杖攀援,歇息時頂撐松肩。行人趑趄于山巒峻岭、懸崖峭壁、荊棘叢生的羊腸小道之間,還要過溜索或爬獨木懸梯,以岩洞歇腳。自帶返回食用的糌粑、生肉等,各自掛在岩洞壁上,別人不會動用,民風純樸。政府每年要從鄰近各縣動員騾馬1900多匹和大量人力搞運輸,還難以維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