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3米;通常多刺,刺錐形,長1-1.5厘米;
小枝 屈曲,圓柱形,有光澤,紅褐色或紫褐色;多年生枝條黑褐色,散生長圓形皮孔;
冬芽 三角卵形,紅褐色,先端急尖,有少數鱗片,在先端或鱗片邊緣微有褐色柔毛。葉片革質,卵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6-8.5厘米,寬1.8-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
中脈 與側脈均微下陷,下面密被褐色絨毛,中脈及側脈均顯著突起;葉柄粗短,長1-1.6厘米,幼時被褐色絨毛,逐漸脫落;托葉大形,草質,近鐮刀形或近腎形,長約1厘米,寬約1.2厘米,邊緣有不整齊銳鋸齒,稀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褐色絨毛。
花3-4朵
簇生 ;花柱5,基部合生,並密被灰白色柔毛。果實長圓形或梨形,長6-11厘米,直徑5-9厘米,黃色,味香;萼片宿存,反折,三角卵形,先端急尖,長約2毫米;種子多數,扁平,三角卵形,長約1厘米,寬約0.6厘米,深褐色。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西藏(拉薩、林芝、
波密 )、四川西部。生長在海拔2600-2760米的生山坡山溝灌木叢中。
近種區別 該種近似
毛葉木瓜 (
Chaenomeles cathayensis (Hemsl.) Schneid.),唯西藏木瓜葉片全緣,葉片下面密被褐色絨毛,花柱基部密被柔毛,易於區別。從形態觀察該種近似毛葉木瓜與雲南多依(
Docynia delavayi (Franch.) Schneid.)的屬間雜種。
西藏木瓜海棠
育植技術 繁殖: 西藏木瓜海棠採用種子、嫁接、壓條和
扦插 等方法繁殖。種子播種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育苗時選擇豐產、果大、品質優良的植株作採種母樹,採集充分成熟的果實,取出種子,置於通風良好的室內涼乾,於第2年早春播種,也有用整個果實直接播種建園的。一個果實一般有籽百餘粒,種植後,出苗數十株乃至上百株,形成多主幹叢狀形。嫁接、壓條、扦插繁殖,應選擇果大優質豐產的中壯齡株作繁殖材料。以保持其優良特性。
栽培: 西藏木瓜海棠可採用庭院栽培,園周栽培,田埂、溝坡或成片栽植。許多農戶於庭院、房前屋後單株、成簇或成行栽植。
主要價值 營養成分: 西藏木瓜海棠果實芳香宜人。鮮果含水分81.089%,乾物質18.911%。(其中:
纖維素 2.952%、果膠2.071%、單寧1.542%),總有機酸3.588%(其中:
檸檬酸 0.799%、
蘋果酸 2.789%),總糖7.884%(其中:多糖4.397%、蔗糖0.077%、葡萄糖1.416%、果糖1.994%),還含有天門冬氨酸等16種胺基酸,鮮果汁胺基酸總含量為410.748毫克,較普遍栽培的
皺皮木瓜 和毛葉木瓜分別高出34.98-33.12個百分點。此外,還含有維生素C134.99毫克、煙酸0.26毫克、維生素B0.02毫克、維生素B0.03毫克、維生素A0.17毫克、維生素E0.17毫克、粗蛋白425毫克以及總黃酮145毫克(其中:蘆丁13.7毫克、楊梅酮0.80毫克),較皺皮木瓜和毛葉木瓜分別高368和72.21個百分點。還含有鉀、鈣、鎂、銅、鋅、鐵、錳、磷等礦物質元素。果實可切片制乾、泡酒、制果脯、果醬、作菜餚及調味品等,也是飲料、釀酒和藥用原料。
經濟用途: 在園周、田埂、坡地種植,可保護果園、菜園、農田、坡地,作活圍欄,還有固土防沖刷的作用。它樹形美觀,經濟效益高,亦可作為食品工業和製藥業的原料。西藏木瓜海棠具有很高的食用、藥用、觀賞價值,是高寒山區、西部大開發和
退耕還林 工程的主要樹種。
保護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