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岩蜥

西藏岩蜥(學名:Laudakia papenfussi)為鬣蜥科岩蜥屬的爬行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西藏等地,其標本採集自河谷山岩石堆上以及海拔3300m,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扎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藏岩蜥
  • 拉丁學名:Laudakia papenfussi
  • :動物界
  • :鬣蜥科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生物標籤,發現過程,相關比較,價值,

形態特徵

西藏岩蜥與南亞岩蜥(Laudakia tuberculata)相近,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 前者鼻鱗橢圓形,鼻孔開口於其中央;後者鼻鱗梨形,鼻孔開口於其膨大部。
(2) 前者上鼻鱗1枚;後者上鼻鱗2枚。
(3) 前者上睫脊較不發達,脊緣鈍且不上翹;後者上睫脊發達,脊緣銳利且向上翹。
(4) 前者體背及體側分散有多數較小淺色點斑,點斑處為普通小鱗片,體背及體側分散的若干較大錐鱗都不位於淺色點斑處;後者體背及體側分散有若干橘黃色圓斑,圓斑所在或為1枚大的錐鱗,或為數枚較大刺鱗,或為中央1枚大的錐鱗圍以一圈小鱗,圓斑之外無刺鱗或錐鱗。

生活習性

西藏岩蜥生境各異,生活於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島中均可見。僅存的海生種為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幾種西藏岩蜥部分水棲,食淡水生物。對西藏岩蜥最為重要的環境因素為溫度,許多種有其「最適溫度」,會曬太陽以升高體溫,使之高於氣溫。生活於寒冷地區的種冬眠。晝長對西藏岩蜥亦有影響。大部分西藏岩蜥為卵生,卵產於所挖穴中,樹木、岩石的裂縫中,或落葉層下。有些西藏岩蜥(尤其是生活於高海拔、高緯度地區者)為卵胎生或胎生。多無護卵習性。
西藏岩蜥晝間活動,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曉之間活動,並能發出大聲(而大部分西藏岩蜥不能發聲)。西藏岩蜥的捕食方式為靜候或搜尋。許多西藏岩蜥能將尾部自割,斷下的尾能迅速扭動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西藏岩蜥得以逃脫。許多西藏岩蜥有領域行為(包括領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許多種有股孔,可能用來分泌化學物質以吸引異性。西藏岩蜥對於人的經濟意義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製革。壁虎棲於居室,可捕害蟲,但可能傳播沙門氏菌。西藏岩蜥是生物學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飼為玩賞動物。

種群分布

西藏岩蜥生境各異,生活於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島中均可見。僅存的海生種為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幾種西藏岩蜥部分水棲,食淡水生物。

生物標籤

中文學名:西藏岩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鬣蜥科
中文屬名:岩蜥屬
拉丁文名:Laudakin papenfussi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Zhao,1998 西藏岩蜥(學名:Laudakia papenfussi)為鬣蜥科岩蜥屬的爬行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西藏等地,其標本採集自河谷山岩石堆上以及海拔3300m,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扎達。

發現過程

西藏岩蜥
1995—1996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趙爾宓撰寫《中國動物志·蜥蜴亞目》卷鬣蜥科岩蜥屬(Lau dakia)時,曾詳細研究了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屬全部標本,發現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區扎達縣的1號雄性標本是未經描述的新種,將其訂名為西藏岩蜥(Laudakia papenfussi)。其種名取自美國柏克利加州大學脊椎動物學博物館Theodore J.Papenfuss先生的姓氏。Papenfuss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與該所合作進行中國西部兩棲爬行動物分類與生態的研究,曾數次到西藏野外工作。
西藏岩蜥西藏岩蜥

相關比較

西藏岩蜥與南亞岩蜥(Laudakia tuberculata)相近,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 前者鼻鱗橢圓形,鼻孔開口於其中央;後者鼻鱗梨形,鼻孔開口於其膨大部。
西藏岩蜥西藏岩蜥
(2) 前者上鼻鱗1枚;後者上鼻鱗2枚。
(3) 前者上睫脊較不發達,脊緣鈍且不上翹;後者上睫脊發達,脊緣銳利且向上翹。
(4) 前者體背及體側分散有多數較小淺色點斑,點斑處為普通小鱗片,體背及體側分散的若干較大錐鱗都不位於淺色點斑處;後者體背及體側分散有若干橘黃色圓斑,圓斑所在或為1枚大的錐鱗,或為數枚較大刺鱗,或為中央1枚大的錐鱗圍以一圈小鱗,圓斑之外無刺鱗或錐鱗。

價值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Zhao,1998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