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鯢全長175毫米~
211毫米,雌鯢
170毫米~197毫米。頭部較扁平,唇褶甚發達,成體頸側無鰓孔,犁骨齒列短,左右間距寬,呈“/ \”形,前頜囟較大。軀幹渾圓或略扁平,皮膚光滑,肋溝一般有12條;掌、跖部腹面無角鞘,指、趾各4。體背面深灰色或橄欖灰色,無斑或有細麻斑;腹面色略淺。
雄鯢全長175~211 mm,雌鯢全長170~197 mm,雄、雌鯢尾長分別為頭體長的104%和96%左右。頭部較扁平,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寬圓,唇褶發達; 成體頸側無鰓孔或鰓的殘跡; 前頜囟大, 犁骨齒2短列, 左右間距寬,每側有齒4~6枚。軀幹圓柱狀或略扁; 尾基部粗圓,向後逐漸側扁; 尾鰭褶低厚而平直,末端鈍圓。皮膚光滑 (少數地區有皮膚滿布瘰疣的變異個體) ,眼後至頸褶外側有一條淺溝; 肋溝12條左右; 頭腹面有多條縱褶,頸褶弧形。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距2~3個肋溝之間距; 掌、跖部無黑色角質層; 前足4個指,後足4個趾,有的個體指、趾末端黑色。體尾背面暗棕黃色、深灰色或橄欖灰色等,其上有醬黑色細小斑點或無斑 (皮膚具瘰疣的變異個體為淺褐黑色) ; 腹面較背面顏色略淺。雄鯢肛部隆起,肛孔呈 “↑” 形,其前端中央有一個小乳突。卵袋長102~140 mm,直徑10~12 mm,呈螺旋狀彎曲,表面有細縱紋; 卵徑3.7 mm,淺黃色; 幼體全長 41 mm時背鰭褶起於尾基部,具3對外鰓,全長64 mm左右時外鰓消失,即完成變態。
生活習性
生活于海拔1500米~4250米的高原或高山高寒地區的流溪內,或者棲息於泉水石灘及其下游溪溝內。溪內一般石塊較多。成鯢以水棲生活為主,白天多隱於溪內石塊下或倒木下。繁殖期為5~7月,雌鯢產卵鞘袋1對,固著在石塊或倒木底面,袋內有卵16~25粒。成鯢主要以蝦類為食。
種群分布
生物學資料
該鯢生活于海拔1 500~4 250 m的山區或高原流溪內,多棲息於溪內石下或泉水溝石塊下,以石塊較多的溪段數量多。成鯢以水棲生活為主,白天隱於溪水底石下或倒木下,當地藥農稱 “杉木魚” ,主要捕食蝦類和水生昆蟲及其幼蟲。
5~7月為繁殖季節,雌鯢產卵袋一對,一端固著在石塊或倒木底面,每條卵袋內有卵16~25粒,一條雌鯢可產卵36~50粒。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鯢有藥用價值,因過度利用和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減少。受脅等級: 易危VU。
飼養
西藏山溪鯢的飼養難度相當大,溫度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要控制在10度甚至以下,水質要清澈無異味,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進行流水飼養,要給與足夠的空間,一平米養十條左右比較合適,水底最好鋪卵石、水草,要有露出水面的,以便西藏山溪鯢出水活動,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適當養些攻擊性小的冷水魚類,既增加美觀,也可以改善飼養缸中的環境。飼料方面:紅蟲、紅線蟲以及水蚤、蝦肉等等均可,山溪鯢進食量非常少,所以每次不能餵太多一面影響水質。繁殖沒有成功,這方面沒有經驗可談。飼養西藏山溪鯢是一個需要非常細心地工作,稍不留西,這小東西就會出現狀況,樂趣自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