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園的雨

西花園的雨

《西花園的雨》收集了我們學校自開辦以來,校友的部分散文,《西花園的雨》包括校董、老師、同學的作品,跨度一百多年,其中有蔡元培、章太炎、葉楚傖、費孝通、楊絳等名人,這些名字即使在我們整箇中華文化史上,都是熠熠生輝,永恆不滅的。其他一些人選,有的也很有知名度,或為全國、省的作協會員,按一般思維,都是不敢與前者的名字排在一起的。但是,因為這個園子,不分名聲、職務、成就、貢獻大小,平等相聚。在同一片天空,綻露自己生命的光彩,何不是既趣談,又意味深長?

基本介紹

  • 書名:西花園的雨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頁數:452頁
  • 開本:16
  • 作者:唐嵐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961023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西花園的雨》由文匯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一
重回母校/黃會林
序二
風雨,故人來/唐嵐
張元濟
印行《四部叢刊》啟
致鮑鹹昌
中華民族的人格
評論/張元濟不可追
蔡元培
黑暗與光明的消長
祭亡妻黃仲玉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評論/世間再無蔡元培
附/感恩蔡元培
章太炎
《革命軍》序
原儒(節選)
評論/國學與革命
于右任
亡國三惡因
評論/見微知著洞若觀火
李根源
豫定游漁洋山
豫定游白馬澗、登支硎中峰
豫定游上草堂、無隱庵、金山天平山、
支硎山、寒山、蚱嗚山、何山
評論/爬梳剔塊功澤千秋
葉楚傖
春曉回文
金陵雜詠
古戍寒茄記(長篇節選)
小說雜論(節錄)
評論/舊學深厚文思深邃
王謇
《宋平江城坊考》擷采
為振華女校三十周年作
評論/稽古鉤沉,嘔心瀝血
竺可楨
大自然的語言
評論/大自然物候現象的優美解讀
汪懋祖
發揚蘇州人的優點
與阮樂真先生書
從歷史上探討雲南土族的統系
評論/丁寧訓戒皆足垂範百世
葉聖陶
藕與蓴菜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兩法師
評論/“為人生”著文章
蘇雪林
喝茶
綠天
我的父親
評論/獨特人生魅力散文
附/六十年以後致函“十中”的蘇雪林
費孝通
一封未拆的信——紀念老師沈驪英先生
《愛的教育》之重沐——振華女校四十周年
紀念獻給校長王季玉先生
肺腑之味——蘇州木瀆鮑肺湯品嘗記
評論/自在圈外
附/費孝通的師生情
楊絳
“小趨”記情
回憶我的姑母
冒險記幸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評論/與世無爭睿智幽默
附/我們的楊絳
何澤慧
洪君傳順追悼會
旅行杭州記
評論/質樸大氣
附/像何澤慧那樣做校友
彭子岡
虎丘紀游

毛澤東先生到重慶
評論/名如其人,文亦如其人
陸璀
“一二·九”中的一段插曲
萬里探故友
獻給級友
評論/璀璨如晨星
桂秉權
母親的懷念
腰裡轉
文星永耀德澤長存
尚小雲談戲
評論/始於離者,終於和
附/桂秉權老師
范琪
A Soul of Humanity
Some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歸途中
評論/仁心仁術濟蒼生
張羽

春到大觀園
高山與小溪
評論,情濃筆端
附/歷史是屬於每一個人的(節選)
仇春霖
甘露的秘密
萬紫千紅的花
評論/誠言不謬譜自然
秦兆基
何澤慧和她的中學
普林斯頓隨想
魚藏劍與一寸干將
把《紅樓夢》當作小說來讀
評論/他是小巷裡的橋
附/唯有敬意
黃會林
風範永存
力求新徑薪盡火傳
民族化:中國電視藝術的現實與未來
學習啟功先生髮揚啟功精神
反映人民心聲,謳歌時代精神
中國電影·中國夢
評論/一棵山頂的樹
范小青
從母校門口走過
蘇州小巷
這邊風景
評論/日常生活的智慧審美
柳袁照
我的母親
我的父親
清明
瑞芝里
毛家市
過年
岳母楊荷芬
又到楊林河
醋庫巷39號
評論/瀹泉烹茶,一甌香茗
陳雪春
重慶,你好!
一本好書從一段好人緣出發
留一件事讓她再管一管
評論/脈脈此情誰訴
范婉
秋天,在拉市海看鳥
希臘寶藏
雲水謠
翩翩
評論/飛舉的輕盈
朱文穎
三言兩語的江南才子
君到姑蘇見
一個夢回明清者的江南生涯
評論/蘇州文化的女兒
後記
因為一個園子/柳袁照

後記

西花園裡有一小屋,叫“來今雨齋”。那是七十年前,臨畢業的同學留給母校的紀念物。為何取名為“來今雨齋”,化用了杜甫的“舊雨來今雨不來”的典故,反訓其意,表達了“舊雨來今雨亦來”的念想,情意深深。回想百年校慶前夕,受母校恩澤,我出的第一本教育散文集,亦用了“舊雨來今雨亦來”為書名,何其榮幸。
唐嵐曾是我的學生(確切地說是“徒弟”),秦兆基是我的老師,今天他們與一群同道一起,編撰了一部文集,又以《西花園的雨》為書名,收集了我們學校自開辦以來,校友的部分散文,包括校董、老師、同學的作品,跨度一百多年,其中有蔡元培、章太炎、葉楚傖、費孝通、楊絳等名人,這些名字即使在我們整箇中華文化史上,都是熠熠生輝,永恆不滅的。其他一些人選,有的也很有知名度,或為全國、省的作協會員,按一般思維,都是不敢與前者的名字排在一起的。但是,因為這個園子,不分名聲、職務、成就、貢獻大小,平等相聚。在同一片天空,綻露自己生命的光彩,何不是既趣談,又意味深長?
我於1974年高中畢業生,2002年回來當校長。這個園子孕育了我最初的詩情,也是這個園子喚醒了我一度沉睡的詩情。最初在這個園子裡我寫詩,離開這個園子,沉浮於俗務,始終竟未與文學觸碰。從事寫作,是因為百年校慶,在梳理學校歷史中發現了那么多名校友:他們都是一些了不起的人,從這個園子走出以後,在人生的光彩中,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都作出了貢獻。我不斷地為他們所激動,為他們而驕傲,我急於要把這一切告訴大家,於是就伏案寫作。先後寫了蔡元培、胡適、楊蔭榆、竺可楨、貝時璋、蘇雪林、沈驪英、費孝通、楊絳、何澤慧、陸璀、彭子岡、李政道、沈君山、張羽、葉梅娟等校友。寫他們與這個學校的關係,寫他們與這個園子的故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從校友寫到教育,從歷史寫到當下,從這個校園寫到與這個校園有關的更多的人與事。還從教育隨筆,寫到散文、寫到詩。十年中,先後加入了省作協、中國作協。詩文在《人民文學》、《詩刊》等雜誌發表,並結集出版了三本詩集、一本散文集、四本教育隨筆。假如,這點算文學的成績的話,那么,我之所以有這么點文學情懷,則完全是因為這個園子。
西花園的雨,是天地之精靈,它滋潤、滋養這個園子裡的所有生命。我在這個園子裡工作與學習,真實地感受到這一切。我喜歡西花園的雨,特別是蒙蒙的細雨,一個人在西花園走著,也不撐傘,雨絲滴在地上,也滴在我身上,悄無聲息,晶瑩一片。雨絲落在樹葉上,積攢著,又化作一顆顆水珠,如有一條條白線,把它們穿起來,一一又抖落到地上,如何地美妙?西花園的梧桐樹,春天是一片翠綠,秋天一片斑斕,雨中幾多變化,或嫵媚、或灑脫。這個園子,有了梧桐樹,就有了靈氣。古人說,鳳凰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梧桐與鳳凰都是祥瑞之物,難怪從這個園子走出了那么多令人懷想的大家英才。

序言

那一年秋天,第十六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蘇州的金雞湖畔舉行,我作為評審又一次回到了這裡。說“又”是因為蘇州可以算是我的第二故鄉,在蘇州時,我家住在蘇州有名的觀前街承德里。觀前街因為地處當時中國最著名的道觀“玄妙觀”之前而得名,當時位於蘇州古城的正中間,是蘇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區。我父親因為工作變故,去了上海謀生,讓我和哥哥隨同祖母和繼母在蘇州生活,於是我們就在蘇州安頓了下來。
我又開始了學業,那年我14歲,進入了當時蘇州最好的振華女中讀書,即如今的蘇州第十中學。記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評價說:“振華是數一數二的學校,是振興女子教育最早的先鋒。”楊絳先生在振華女中做過校長。振華女中出了許多人才,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該校當時招收的唯一男生)、物理學家何澤慧、建築學家顧添籟、翻譯家嚴維民等都是我們的學長。
振華女中校園為清順治三年(1646)設立的蘇州織造署舊址——《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織造,環境非常雅致。織造署的西花園為皇帝行宮後花園,康熙六下江南,乾隆六次南巡,都下榻在那裡。記得當時校園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假山池沼相得益彰。
在振華女中,我開始接觸一些進步思想。振華女中有一個規矩,就是初一年級的學生會相應配一個高一年級的學生幫助學習和生活。給我配的高中學長叫葉梅娟,她後來長期擔任康克清的秘書,成為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葉梅娟在振華時已經是進步青年,而且還是地下黨員。當然我們是不知情的,就記得她帶著我參加了許多學生愛國活動,參加演講會、辯論會,學習進步歌曲和扭秧歌。我當時雖然只有14歲,但也懂得一些社會上的事情,開始了解時局了。可以說,振華女中是我人生道路最初的引導者。
金雞湖電影節期間,我一直想抽空回到母校看一看,離開六十年了,對母校、對那裡的一草一木,真是越來越想念。由於好友蘇州大學朱棟霖教授的幫助,我終於回到了母校。 走進校園,接待我們的是柳袁照校長。對這位校長我早有耳聞,是詩人,也是作家。在他的引領下,我又走進了母校的亭台樓閣,房屋、亭子、碑石,還都在那裡,只是再見到時覺得恍如隔世。柳校長很健談,對這裡的一切如數家珍,看得出來,這是一個早已經把學校當成家來珍愛的校長,這裡的學生真是有幸了。
對於我,這裡又何嘗不是我少年時的家呢,我是尋根來了。之後回到北京,我欣然接受了擔任蘇州振華女校(蘇州十中)北京校友會會長的重託,這對我而言是一份工作,也是我眾多工作中,最為神聖的,有生之年能為母校及校友們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真是我最大的榮幸。
2012年的元旦,《中國教育報》刊登了“2011年教育文化之旅上的十件事”,“首屆全國中學生校園詩會”和“第十八屆大學生電影節”同列其中。令我驚訝的是,被媒體稱作“校園童話”的“中學生詩會”竟是在我的母校鳴金開鑼的。“首屆”,就意味著還有第二屆、第三屆……在今天這個教育追逐功利的時代,能這樣去做,多么不容易啊。
我不由得想到“大學生電影節”的初創時期。那年我58歲,還有3年退休,校領導卻要我擔任藝術系系主任,當時,整個藝術系開創影視專業的人員,加上我這個系主任,也只有幾名教師,就連基本的辦學條件都十分簡陋,師大北校輔仁大學舊址後院的一個化學藥品小倉庫就是創建專業的“大本營”。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們萌發了要辦一個大學生自己的電影節的想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