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澗草堂

西澗草堂

西澗草堂是一所清代藏書樓,位於萬蒼山麓,北湖之濱,因鄰近西澗而得名。草堂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是一座五樓五底的典型民居建築,原為硤石蔣氏丙舍。鹹豐年間,草堂主人、藏書家蔣光焴(1825-1895)為避兵禍,移來硤石衍芬草堂藏書數十萬卷作名山之藏,其中頗多珍秘之本。後蔣光焴又攜善本輾轉保護,先渡江至紹興,再由寧波轉上海,溯長江到安慶、漢口,終於使祖國文化寶藏得以保全。當時曾國藩贈聯曰:“虹穿深室藏書在,龍護孤舟渡海來。”畫家戴熙也感其事作《澉山檢書圖》,學者錢泰吉寫《澉山檢書圖記》,後戴圖散失,畫家錢曙初復作第二圖,學者何紹基題詩,六十年後,學者梁啓超和王國維再度題詩作文。百年來,此事一直被文壇傳為佳話。蔣氏後人,恪守先人遺志,愛書如命。抗戰期間,把書運至上海,藏於某銀行保險柜內,歷時八載。建國後,慨然把藏書悉數捐獻給國家,現分藏於北京、上海、浙江三大圖書館。 西澗草堂於1984年重修,現為海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澗草堂
  • 朝代:清代
  • 位於:萬蒼山麓,北湖之濱
  • 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
藏書規模,藏本貢獻,

藏書規模

衍芬草堂藏書移貯西澗草堂時,海鹽朱嘉玉(子信)曾編《西澗草充墓嫌堂書目》抄本一冊,載錄其藏書共l605部、24813冊。其中善本書有宋刊本25部、238冊,元刊本27部、482冊,明刊本26部、1213冊,手稿及抄校本146部、955冊,藏於海寧縣圖書館。之後酷應促灶,蔣光焴次孫蔣欽頊又編《鹽官精拒蔣氏衍芬草堂藏書目》3冊,後欽頊的從弟述彭(鏗又),又為補輯成帙。書目對各書的版本、卷(冊疊榆符)數、每頁的行款字數以及藏書家的印記,名流故廈嫌翻的題跋,記載極為詳盡。惜此目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
西澗草堂

藏本貢獻

蔣光焴當時有藏書數十萬卷,其中不乏珍秘之本。1933年,出版家張元濟先生為商務館主持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盼埋漿》時,因涵芬樓舊藏《晉書》宋刊本及元大德本字跡漫漶,不宜影印,從蔣氏後人處商借得宋小字本《晉書》方完成這一文化工程。而他所藏的宋拓《忠義堂顏帖》八卷為海內孤本,五十餘年前,邵裴子先驗糊立生一見此帖連呼“至寶,至寶”。邵先生說:“宋拓《忠義堂》帖海內僅存一部半,此為最完整一部,洵屬希世孤本。”由此可見“西澗草堂”當年庋藏的書籍之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