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經學源流

《西漢經學源流》是一部由王葆玹所著的書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書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漢經學源流 
  • 作者:王葆玹
  •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123849
  • 定價:89 元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所獲榮譽,

內容簡介

經學,是中國傳統學問的根基,也是傳統學術的筋骨和底色。西漢是經學的肇始時期,西漢經學對於後代學術思想有著重要影響。本書即為研究西漢經學的學術專著。作者王葆玹先生兼用考據與西方現代哲學的研究方法,探討西漢經學的來源、流派、著述形式、分期、思想及衰變過程,就西漢禮學、春秋學和易學的一些疑難問題作了考辨和分析,提出了大量新的見解。由秦、漢的社會變革、學術政策,乃至西漢後期的宗教改革,都說明經學在當時的地位與內涵。氏著對經學的文獻,各派的概念、思想,以及彼此間的爭論,都有新證及新見,是一部難得、嚴謹的學術著作。

目錄

引論
一、經學模式與中國文化繼承中的選擇問題
二、從西漢經學的分期到中國文化史的分期問題
三、《詩》《書》之依附三經以及經學流派問題
第一章 經書系統與經學著述形式
一、引言
二、六藝五經及其與孔子的關係
三、“以六為度”和“以五為度”的經書系統
四、傳、說、記和章句的著述形式
五、從思維方式的角度看西漢經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章 西漢經學流派——齊學、魯學、後氏禮學和古文經學
一、引言
二、甄別齊學與魯學的理由
三、魯學的經典和以荀子為關鍵人物的魯學傳承譜系
四、馬王堆帛書《周易》與魯學的關係
五、齊學的經典與傳承譜系
六、齊學和魯學所習經書及其思想風格的差別
七、六藝次序問題及其意義
八、古文經典的出現及其不同的命運
九、融匯齊魯學說與古文禮書的後氏禮學
十、古文經學的興起
十一、齊學、魯學、後氏禮學與古文經學的分野
第三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經學史的分期問題
一、引言
二、關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獻記載
三、“經傳說記”系統中的諸子學
四、“漢承秦制”與漢成帝的革新
五、從“博士七十餘人”到“十四博士”的演變
六、《天人三策》之年問題的解決及其意義
七、孔子的素王地位及其與“獨尊儒術”的關係
八、王鳳及其家族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事件中的作用
第四章 《春秋》公羊學及其與穀梁學的紛爭
一、引言
二、從《鄒氏春秋》看公羊學的淵源
三、公羊學派的構成
四、《春秋繁露》的可靠性及其與穀梁學的關係
五、公羊學“孔子王魯”說及其與穀梁學的分歧
六、大一統與元學
七、關於宇宙系統模式的構想及其感應
八、帶有形上學傾向的思想方法
第五章 與國家宗教並行演進的西漢禮學
一、引言
二、以郊禘為核心的禮學的形成
三、今文《禮經》的篇目及其內容的局限性
四、《禮古經》和《禮記》的三種輯本
五、後氏禮學和西漢郊祀制度的沿革
六、西漢宗廟禘祫制度的沿革及其禮學依據
第六章 學院派易學的形成和演變
一、引言
二、秦代焚書事件與學院派各家易學的形成
三、帛書《周易》的價值及其所屬的文化地域
四、帛書《繫辭》與《易之義》的區分及其意義
五、西漢易學中的魯學與齊學
六、河內女子發現《說卦》的事件
七、梁丘氏易學的興盛
八、孟、京卦氣說
九、費氏易學的興起
第七章 貫穿於西漢經學史上的重要命題與思想
一、引言
二、“聖人感生說”與“聖人同祖說”
三、“五德終始”與“皇帝王霸”的歷史觀
四、關於“世卿”的爭論
五、禪讓說與革命說
六、從陰陽五行說看齊、魯、古三派的宇宙構成論、觀念論和系統思想
七、陰陽構成五行的圖式
八、宇宙發生論
第八章 西漢經學的衰變
一、引言
二、高於五經的讖書和超乎傳記的緯書
三、西漢今古文經學的劇變
結論

作者簡介

王葆玹,1946年生於北京,1981年開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從事中國古代哲學研究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等職,並曾任教於德國海德堡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範圍包括經學、早期道家學說及魏晉玄學。著有《正始玄學》《玄學通論》《今古文經學新論》《王弼評傳》《古今兼綜──兩漢經學》《老莊學新探》等書。

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