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福建省閩江上游翠江的支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溪:為福建省閩江上游翠江的第二大支流。主要支流有方田溪、淮土溪、石碧溪、武層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溪
  • 別名:武義溪
  • 所屬水系:福建省閩江上游翠江的支流
  • 地理位置:福建省寧化縣
  • 流經地區:福建省寧化縣
  • 發源地:寧化縣方田鄉泗坑
  • 主要支流:方田溪、淮土溪、石碧溪、武層溪
  • 河長:42.5 km
  • 流域面積:513 km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流域概況,治理開發,橋樑涵洞,

幹流概況

西溪
西溪
西溪:為翠江第二大支流,發源於方田泗坑,流經方田、禾磜至禾口鄉(1993年改石壁鎮,為客家祖地)納石碧溪(後稱禾口溪),至陂下納劉村溪,至分水坳納辛田溪,一路再納村頭溪、古武溪,經陳崗後納磜角溪、雷陑溪,至犁嘴上納武層溪,至城郊合水口與東溪匯合,河長42.5公里

水文特徵

西溪,流域面積513平方公里,總落差440米,年徑流量5.14億立方米,流域內植被遭受嚴重破壞,加上紫色頁岩風化強烈,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含砂量大,每逢下大雨河水即紅濁不堪。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有方田溪、淮土溪、石碧溪、武層溪。
方田溪,為西溪上游泗溪至禾口段,一路納小溪澗5條,河長20.9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
淮土溪,發源於方田鄉的嶺下,至吳陂納羅坑溪,至石碧與石碧溪匯合,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62平方公里。
石碧溪,發源於東華山麓,至禾口匯入禾口溪,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58平方公里。
武層溪,發源於長坊,一路納小溪6條,至犁嘴上匯入西溪主流,河長31.6公里,流域面積109.3平方公里。

流域概況

西溪流域,為客家人最早落腳地,特別是中游的石壁鎮,被稱為客家祖地。
禾口,在縣西部,屬河谷盆地,面積約4平方公里,是本縣西部最大的村莊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早在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禾口就創辦道南書院,民國時期改為道南初級中學,今名寧化第二中學。它的集市歷史悠久,為縣內最大圩場,圩期農曆四、九日。出產有稻穀、地瓜、烤菸、薏米、茶葉、辣椒、土陶器等。縣之西溪經此流入城關。寧(化)石(城)公路幹線(福州至五里亭公路)橫貫圩市直達江西石城、瑞金,每日班車往來頻繁,是本縣聯接江西的交通樞紐。
民國19年(1930年),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發動領導下,該村發起農民革命武裝暴動,並建立寧化西鄉革命委員會。其後,國民黨在此設區署,管轄附近各鄉。解放後,該村設定過區公所和公社,今為禾口鄉人民政府駐地。
石碧(石壁),隋名玉屏,唐改石璧,後又改石壁,清再改今名。位於縣西22公里,位居禾口盆地中心,四周平坦開闊,西去12公里便是閩贛交界處,是閩江、贛江的分水嶺,歷為通往江西及長江中下游的主要通道之一。石碧村開闢較早,晉太熙年間(290年)就有中原移民徙入定居。隋末唐初,巫羅俊召集一批勞動力在本地伐木,運銷長江下游沿岸。唐末至北宋時期,大量中原漢人遷入定居,石碧成為客家民系形成時期的中心。現居於國內外的客家人其祖先多是石碧籍,因此該村被稱為“客家搖籃”、“客家祖地”。有關資料對古石碧有村、鄉、鎮、城、市等不同稱呼,是包括周圍一些村落的廣義稱呼。過去本村居住過80多個姓氏的客家人,現僅有5個姓氏,其中張姓最多,約占97%。村內尚存清建祠堂、寺廟各2座。蘇區時期,成立石碧區蘇維埃政府。民國時期和解放後曾設鄉公所於此。
  淮土,原名懷土,今行政村名淮陽,位於縣西南,距縣城27公里,人口2400多人,以劉、黃兩姓為主。是寧化的老蘇區,是本縣西南五鄉農民革命武裝暴動鄉之一。民國19年(1930年)成立淮土區蘇維埃政府。民國20年11月,在該村召開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寧化縣蘇維埃政府。
  

治理開發

解放前的水利灌溉工程和設施主要有池塘、山塘、自流引水圳、攔河築壩的引水工程、水利筒車等,多由獨戶、聯戶或聯村自籌資金舉辦,少數灌溉面積較大的引水工程也有由官府或鄉紳倡辦的,但資金多由民間籌集。民國時期由政府補助的工程有城郊鄉大溪頭水陂和禾口江家陂等。截止1987年,實際灌溉面積千畝以上的引水工程依次有禾尚陂(淮土鄉磜下)、老隆陂(禾口鄉劉村)
隆陂水庫  位於禾口鄉隆陂村。庫區集雨面積31.3平方公里,平水年來水量3170萬立方米,總庫容1735萬立方米。庫區淹沒耕地1500畝,遷移人口83戶、482人。是寧化第一座中型水庫,也是寧化最大的蓄水工程。
  該工程由福建省九龍江規劃隊黃征宇、曾憲康,三明地區水利局周恭鈿,寧化縣水電局王瑞枝等人共同設計。
  1969年動工興建。上場勞力50%按受益田畝負擔,其餘按各隊人口比例抽調。上場勞力一般保持2000人左右,高峰時達3000人,占全社勞力60%。1970年2月水庫大壩開工,1971年順利合攏,8月大壩建成。1972年開始蓄水送水,灌溉面積0.8萬畝。灌區內畝產達250公斤,比灌區外畝增100公斤。1973年受益面積達1.2萬畝。1974年受益面積增至1.5萬畝,是年,全社平均畝產列全縣第一。1975年灌溉面積增至1.6萬畝,灌區內有5個大隊36個生產隊畝產超千斤。1979年灌區內畝產達652.5公斤,其中紅旗大隊平均畝產1000公斤。
  1976年10月起按3天降水700毫米的新標準加固,壩底後坡加寬18米,壩身加高3米,溢洪道側牆加高加長。加固工程於1979年3月完工。共投工65萬工日,挖填土石方31萬方,超過原有大壩工程量。加固後,正常蓄水量增加300萬立方米。
  1982年汛期溢洪道底板沖壞,1983年加固,至今無損,有效灌溉面積已達1.85萬畝。
橋下水庫  位於淮土鄉磜下村雞田窩。庫區集雨面積21.5平方公里,平水年來水量2180萬立方米,總庫容1012萬立方米,淹沒耕地325畝,遷移36戶、207人。屬中型水庫。
  水庫工程由寧化縣水電局羅星光等人設計,羅星光、嚴潤和、黃剛強先後任施工技術主管。
  工程於1972年10月動工,上場勞力以大隊為單位組成20個民工連,上場勞力農忙時保持1000人左右,高峰期達4000人,占全社勞力的50%。淮土人民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技術不足邊乾邊學,不請一個外來工。資金不足勞力補,日夜奮戰,高峰期日上土方3000立方米,建壩階段節約投資6.3萬元。1976年6月大壩建成。1978年10月總長11.8公里總乾渠通水。1979年12月13.5公里和12.24公里左右兩條分乾渠全部挖通。總投工320萬工日,全社平均每個勞力投工425工日。
  水庫於1977年關閘蓄水。1979年11月蓄水至434.74米高度(正常水位)時,發現右山坡與壩體交接處裂縫漏水,裂縫長14米,表面最寬處4~5厘米,在壩體428.8米高程處下挖80厘米,裂縫變成大15厘米、長25厘米的窟窿,在放水隧洞內壁也發現38處漏水。1980年10月加固,對裂縫進行開挖回填灌漿,整修溢洪道,隧洞洞壁灌漿補漏,從平台至正常水位砌石貼坡,在右肩山坡處堆石護坡。1981年竣工驗收後未發現新問題。

橋樑涵洞

西溪上溯達陂下17.5公里、武層10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