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有祖祠喬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東疇綠繞、清溪涵月、西隴藏雲、竹塢鳳鳴、山源春漲。清代大畫僧石濤做有《溪南八景》圖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溪南八景
- 地點:黃山市徽州區
- 始建年代:唐代
- 組成:梅溪草堂、南山翠屏等
簡介,祖祠喬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東疇綠繞,清溪涵月,西隴藏雲,竹塢鳳鳴,山源春漲,
簡介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始建於唐,歷經宋元兩個朝代,至明已趨鼎盛,揚州、南京、杭州及沿淮一帶,大商巨賈,比比皆是。西溪南村文風亦稱昌熾,讀書應試,科甲連登,土木大興,園亭疊起,無論是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均至善至美。
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村有吳氏希德公者,號“梅溪居士”,就本村的八處景點撰寫了一篇《溪南吳氏八景記》。記中云:“予學文修行,隱處精舍,臨梅之旁,因予號題曰‘梅溪草堂’;南山前設,青蒼滿望,題曰‘南山翠屏’;居東皆水田,町畦萬頃,修渠周護,是曰‘東疇綠繞’;高岡枕其西,吐納雲氣,卷舒異態,是為‘西隴藏雲’……”
時隔177年,即明弘治戊午(公元1498年)蘇州吳門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來西溪南作客遊覽(祝為吳氏外甥),吳希德公後裔以睿為祝允明故交,二人此番見面,遂成了八景詩的觸媒。《丰南志》載:“余交歙吳君以睿久,凡其家先烈世華文獻之存,皆多識之,比者以睿出示所謂八景諸文後,先燦然……更為即題分賦歸之。”祝允明以《八景記》為基調,細覽了百餘年後的八景盛況,欣然走筆。
祖祠喬木
煌煌清廟奠崇岡,
靈樹擎天撥地強。
天子報功惟社稷,
雲孫追遠許蒸嘗。
千尋古色武侯柏,
十畝清陰召伯棠。
今日孫枝正蕃秀,
願移材幹獻明堂。
梅溪草堂
君子高居澗水潯,
小齋逐築傍瓊林。
看花忽見乾坤理,
玩《易》正求天地心。
香蠟浮浮誰共味,
寒流汩汩自成音。
試看床上書連屋,
莫道前人不遺金。
南山翠屏
結廬當面至周遭,
登眺何須著屐勞。
節彼瞻如太師尹,
悠然見似隱君陶。
千岩雨過浮青障,
萬木春深滾翠濤。
拄頰朝來潯新句,“禾麥”“禾麥”秋色與相高。
東疇綠繞
龐公宅畔甫田多,
猷畝春深水氣和。
五兩細風搖翠練,
一犁甘雨展青羅。
魚鱗隱伏輕圍徑,
燕尾逶迤不作波。
最喜經鋤多有獲,
豐年定愧《伐檀》歌。
清溪涵月
黃山高脈濫微觴,
一道分流向草堂。
有本卻如先澤遠,
分清還看末流長。
金波冷浸羅紋麗,
玉髓虛凝寶鑑光。
記得唐賢佳句在,
千尋練帶晚含香。
西隴藏雲
非煙長護屋西岑,
恍惚朝暉又夕陰。
不可贈君惟自悅,
有時出岫本無心。
微橫一抹蛾眉翠,
漫繞千重絮幄深。
好去從龍覃世澤,
南溪應作傅岩尋。
竹塢鳳鳴
當時賢者此徘徊,
手把琅玕屋後栽。
萬個自緣醫俗在,
九苞曾覽德輝來。
宮商盈耳簫韶奏,
毛彩朝陽紫翠開。
今日遺雛有君子,
來儀須上九成台。
山源春漲
清時潘騎有閒居,
山澤源通二月余。
才見甘霖過洞府,
忽看浮氣襲圖書。
鏡鋪浩渺金波泛,
簾掛玲瓏玉液虛。
好待桃花春浪暖,
君家驚起化龍魚。
上詩成後,祝允明隨筆書寫成卷,詩佳書亦佳,是為珍品。後經王稚登、唐允甲、吳揭諸名流題跋。清康熙庚辰年間,吳氏後裔吳與橋怕真跡難以久留或遺失,乃與同心者摹勒上石隨公同好。壬辰年為雪凍折,於次年中秋月再度重鐫。該碑帖計四塊,每塊高0.29米,長0.8米。現略殘缺,存歙縣“新安碑園”,而真跡果因年長月久,不見下落。
至清,有大畫僧石濤親臨西溪南,並作逗留。趁此為吳氏南高作八景畫,每畫錄祝允明一詩。珠聯璧合,璀燦奪目,被稱為“延陵世寶”。
石濤的《溪南八景》圖冊,後轉歸鄰村唐模許氏睡山收藏。嗣後又由睡山子許天球遵承父命,歸還西溪南內弟吳蓴野君。年代久遠,世事多變,此《溪南八景》圖冊部分畫頁,現藏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