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洲中學
- 簡稱:西洲
- 校訓:尊師、守紀、勤奮、創新
- 創辦時間:1989年2月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
- 類別:公立中學
- 學校屬性:市一級學校
- 主要院系:國中
- 主要獎項:廣州市一級學校、廣州市示範學校
- 現任校長:譚展佳
- 辦學思路:堅持“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
- 育人思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
- 知名教師:凌月留、郭靜宜、尹華、老妖
學校歷史,學校內容,學校榮譽,學校設備,學校老師,學校基本情況,近況,
學校歷史
1989年2月西洲中學開辦了。
1989年至1999年,由於西洲中學地處城鄉結合部,生源結構複雜多樣,家長素質參差不齊,受周邊不利環境影響的學生比較多。學校開辦前十年,教學成績一直在區的平均線上下徘徊。如何才能改變現狀,提高教學質量,以滿足廣大市民對優質學位的需求,經過了反覆的實踐和深入的思考。
2002年12月被評為白雲區一級學校
2003年9月被定為松洲街中心學校
2003年11月因白雲區教育體制改革改名為“廣州市白雲區西洲中學”
2006年1月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
2008年4月被評為廣州市第二批“依法治校示範校“
2008學年白雲區教育局先後兩次在西洲中學召開現場會,推廣學校的管理工作經驗。
2005至2008年,連續四年獲得白雲區國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是白雲區全區唯一一所實現“四連冠”的學校)
學校內容
學校現有25個教學班,學生1226人,教師86人。多年來,我校堅定不移地貫徹教育方針,堅持“規範化、上檔次”、“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思路,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育人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在白雲區教育局、松洲街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和幫助下,構建了完善的德育工作體系,育人氛圍濃厚,形成了“尊師、守紀、勤奮、創新”的校風,“為人師表、勤嚴施教”的教風,“求嚴、求實、勤學、苦練”的學風。
學校榮譽
西洲中學在2002年12月被評為白雲區一級學校、2003年9月被定為松洲街中心學校、2006年1月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8年4月被評為廣州市第二批“依法治校示範校”。2010年,學校先後獲廣州市教育系統民主管理三星級單位、廣州市教育統一考試先進考場、廣州市陶藝實踐活動標兵單位、廣州市第九屆、第十屆學校合唱節決賽一等獎、白雲區文明單位、白雲區誠信服務示範單位、白雲區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先進學校、白雲區先進教職工之家、白雲區第一批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示範性實驗基地、松洲街“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學校呈現出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在白雲區內有一定的輻射示範作用。
學校設備
西洲中學教學設備先進,設施完善。建有校園網,配有教學平台15個,共有語言實驗室、計算機室、綜合電教室、電子閱覽室(寬頻)、理、化、生實驗室及儀器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勞技室、圖書閱覽室、團隊室、衛生室、地理園、生物園等專用場室32間,2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一個,籃球場兩個,羽毛球場兩個,桌球台8張,電腦236台。滿足學生活動、教學的設施一應俱全,常規教學儀器按國家一類標準配置,為學生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學校老師
西洲中學擁有一支業務素質高、敬業愛崗、精誠合作、結構合理的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學歷達標率100%,大學本科學歷占87.50%,中學高級教師14人,中學一級以上的教師占79.55%。曾獲廣州市優秀教師(含優秀德育工作者、優秀青年教師)13人,獲白雲區優秀教師(含優秀德育工作者、優秀青年教師)18人,受白雲區嘉獎58人。全體教師均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無私奉獻,確保每一位學生能接受優質的教育。
學校基本情況
羅文偉校長以“提高質量”為切入口,提出了“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素質為中心,帶動其他素質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在人的各項素質中,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花費時間最多的事情,也是人在學生階段最主要的任務。
一、圍繞“學習活動”,學生要調動各種“人性”因素來參與,包括目的、價值觀、態度、品格、習慣、心理、動力、興趣等,這些也正是我們學校德育所要關注的內容。因此,我校德育工作的目標和方向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習中經常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鼓勵學生積極戰勝困難、嚴格要求自己,奮發向上,努力創建“科學與人文並舉、智慧與品行並重、人本與規範並存”的和諧校園。學校建立了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素質”為中心的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德育管理模式,做到以德育為抓手,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德育整體水平的提高。
(1)鑄造教師高尚的師德。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品行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學校深入開展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認真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法》、《教師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詳細觀看《師德啟示錄》,引導教師敬業、樂業、勤業。學校與全體教師簽訂師德責任狀,要求教師塑造三種形象:博學者形象、德高者形象、外在美形象;確立“六個意識”:質量意識、憂患意識、大局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爭創一流意識。教師們能夠以德垂範,以廣博知識教育學生,以行為規範引導學生,以工作熱情激勵學生,以無私奉獻感染學生,以誠摯愛心打動學生。學校沒有出現任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現象,師生關係融洽。教師利用中午休息和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蔚然成風,對學校常規性或臨時性的工作安排都毫無怨言,體現了高尚師德。
(2)打造業務精良的班主任隊伍。 班主任是班級德育實施的第一負責人,良好班風、校風的建立,班主任義不容辭。學校十分重視對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定期組織班主任參加各級培訓、學習,不斷提高做好德育工作的素質,學校圖書館專門訂閱了《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德育報》、《教育時報》、《教育文摘報》、《師道》、《教育導刊》、《教師博覽》、《班主任》、《家長》、《親職教育》、《青少年犯罪問題》、《心理與健康》、《教書育人》、《教學與管理》、《教育理論與實踐》等超過一百種的報刊雜誌,供教師們閱讀學習。通過舉辦研討會、經驗交流會,評比優秀班主任,撰寫班主任工作論文等形式,促使他們迸發出新的班級管理火花,有創新和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德育管理工作。學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職責、考核細則,使班主任老師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每年度學校都要對班主任工作進行總結表彰,樹立榜樣,學習先進,充分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每學年都組織級組長、班主任外出參觀學習和考察一次,開闊他們的工作視野。2010年,先後擔任過班主任的老師已有2人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2人被評為區級優秀教師,3人被評為省、市、區級教學骨幹,3人被評為市、區級優秀班主任。
三、強化德育管理,全員參與出成效。
1.建章立制,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網路。我校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層級管理機制,通過“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 政教處—— 級組—— 班主任—— 科任老師”的校內德育網路和“家長學校—— 法制副校長—— 學生家長”的校外德育網路這兩大教育網路的相互作用,將社會、學校、家庭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社會教育、學校教育、親職教育保持連續性和融洽性。我校堅持定期召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和班主任工作例會制度,建立晨間、午間、課間“三間”學生活動管理制度、五項評比制度、家訪制度、幫扶制度、安全責任制度等常規管理制度,使學校德育工作抓得“更細”做到“更實”,從而保證學校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2.精細管理,人人都當德育工作者。 有好的教育理念還不夠,要保證德育工作出成效,全在於管理,向管理要質量,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學校推行精細化的管理,強調抓早、抓細、抓實、抓出成效。認真貫徹“學校無小事,事事育人;德育無閒人,人人育人”的思想,“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真正做到全員育人。例如:在學校的再三努力下,增槎路水產市場前的人行天橋終於建成了,為了讓學生養成每天走新天橋的習慣,學校想了許多辦法:一是通過國旗下的講話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珍惜生命”和交通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學習《學校關於進一步加強交通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見》;二是召開主題班會,與學生簽訂《遵守交通法規,自覺走人行天橋承諾書》,並將此納入德育考核的內容;三是印發《給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家長協助教育子女自覺走人行天橋;四是組織青年教師義務管理隊,在學生未形成習慣時每天早上7時就在天橋的兩邊指引學生過馬路走人行天橋,並對違反交通規則的學生進行教育、登記的處理。剛開始實施時,還有一兩個同學因為貪圖方便,不自覺地橫穿馬路,但很快的,同學們就養成自覺走人行天橋的習慣了。義務管理隊值班十天,只登記到有兩個同學沒走天橋,此後就再沒見到了。這就在於精化細化的管理,形成整體合力,管出了實效。
四、開展特色活動,實現德育工作系列化。
1、以德育促智育,著力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學校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動,包括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教育、團隊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教育等。通過召開“揚起理想的風帆”的主題班會,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找到發展的方向;舉行“學習中的苦與樂”的辯論活動,讓學生正確理解“苦”與“樂”的辨證關係;開展“比學習,不比吃穿”的活動,教育學生養成勤儉節約、努力學習的好習慣;開展“做人要有責任”的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意識;開展“手拉手”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班集體、團結友愛,互相謙讓的優良品質;開展“愛校、愛班、愛老師、愛同學、愛他人”的主題團隊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精神。從學生進入西洲中學的那一刻開始就注意解決國小與國中的銜接,讓學生熱愛我們的學校、熱愛我們的老師、熱愛我們所學習的學科、熱愛我們的同學,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提高學生對“真、善、美”的鑑別能力,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在思想上形成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將滿腔的熱忱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從而為祖國的建設和自己的未來接班努力學習。
2、“禮儀教育”為先導,狠抓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為了讓這種優良的傳統美德在學生中繼續發揚下去,學校積極開展“創建和諧文明校園”活動,以“禮儀教育”為先導,引導學生學習文明禮儀,學會以禮待人,培養學生講文明、講衛生,有禮貌的行為習慣。一是進行新生培訓,學校在每個新學年都對新生進行入學前的教育,組織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守則》以及《公民道德建設綱要》,讓他們明白做中學生的準則、做文明公民的要求,提高組織紀律性,增強班級凝聚力,為更好的適應國中生活打下紮實的基礎;二是搞好主題班會活動,有計畫地進行“弘揚中華美德,爭當現代公民”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活動;三是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以環境衛生為突破口,抓住一片紙、一口痰,大做文章、做好文章。四是抓好五項評比,以“講、查、評、比、議”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力推進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做到定期檢查,獎優評差。每天都對學生的儀表、語言行為的規範進行檢查,及時公布結果,並將評比納入班級量化管理,每學期末評選出先進班級。學期末,學校把品學兼優、文明守紀的典型學生評為“優秀團員”、“優秀少先隊員”、“文明學生”,照片和事跡上牆,張榜公布,充分發揮他們的榜樣作用。經過長期的教育、學習,學生們都能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見到老師和外來人員,都能主動地問候:“老師好!”、“領導好!”
3、結合實際時勢,實現每月內容系列化。 學校每學期都組織學生參觀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每周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結合“兩史一情”進行主題教育。此外,每月還結合國家重大節日、紀念日和學生具體情況適時開展各種品德教育活動:三月份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動手、學會奉獻;四月份開展“從日常規範做起,爭做文明學生”活動和組織初一級學生參加陶藝實踐活動,表彰先進,讓學生懂得從身邊小事做起,做文明有禮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五月份結合“五四”運動紀念日,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後參觀了孫中山故居、黃埔軍校、南海神廟等),要求學生繼承“五四”光榮傳統,樹立遠大理想,在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報效社會,並號召畢業班學生弘揚“五四”精神,以最佳狀態向“中考”衝刺;六月份開展全校禁毒教育,舉行宣誓大會和簽名儀式,增強學生“遠離毒品,珍惜生命”和“拒絕邪教”的意識,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九月份結合教師節開展“尊師重教”活動和舉辦一年一屆的“西洲中學體育節”,培養學生尊師守紀、文明有禮的行為,樹立團結合作的集體意識和培養為校、為班爭光的團隊精神精神;十月份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和廣州解放紀念日,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培養學生愛國的高尚情操;十一月份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實踐活動,並結合學校榮譽事跡,號召廣大同學樹立熱愛科學、為校爭光的意識,培養不怕困難、力爭上遊、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和培養科學、實事求是的品格。十二月份舉辦一年一屆的“西洲中學藝術節”,通過才藝展示,提高學生審美情操,以美育促德育,增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同學們在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中不斷成長。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初步形成了遵守社會公德、關心集體、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學校營造了和諧、文明、向上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4、參與學校管理,發揮學生自理、自立、自強的精神。 學生是德育的主體,學校要求教師在管理中尊重學生,把德育過程理解為“一個藉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斷構建從而達到自主、自覺的過程。”指導學生通過實踐作出自己的判斷和決策。在班級管理中,教師發動學生訂立自己的班規及各項檢查記分制度,開展自我監督、自我評價。學校團總支、學生會、少先隊大隊作為自主管理的骨幹,在學校管理中以主人翁的姿態發揮著重要作用。每天的班級五項評比檢查、禮儀值日、午休日常行為檢查以及青年志願者活動、體育節、藝術節等大型活動,都由團支部書記陳威帆等學生組織實施。在實踐中,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逐步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西洲中學在2013學年由學生開辦了校園廣播站,主要內容有:新聞熱點、千奇百趣、文學星空、明哲善思、成語故事、名秩事、天氣預報、國學(論語、弟子規)等十分豐富的欄目。在播音員的選拔中,各班都積極參與,最終選出了11名音質極高的廣播員,在編輯的競選中,選出了12名審稿質量極高的編輯。
五、美化校園環境,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優美整潔的環境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無聲的教材,良好的育人環境、校園文化對學生思想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感染力、約束力、同化力。學生長期生活在文明、優美的環境裡,其思想、行為會得到淨化和美的薰陶。學校以上等級和迎接依法治校示範校評估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學校辦學條件,增加功能室的數量,使教學設施更加先進、齊備。2002年學校通過區一級學校評估後,即爭取上級的支持,多方籌集資金,先後投入近150萬元,以市一級學校的標準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2003年,學校建成電子閱覽室並接通網際網路;2004年,學校新建有視聽功能的第二計算機室;2005年學校初步建成校園網,增建勞技室、歷史室、舞蹈室、心理輔導室,調整展覽室、團隊室,配置了教學平台13個,增加辦公電腦44台,擴大了學生飯堂,充實了圖書室藏書,添置了部分體育器材和衛生器材,使學校的專用場室和設備都基本達到市一級學校的標準,滿足了教育教學的需要。2005年學校在全面完成課室內牆翻新的基礎上,進一步修剪花木,栽種新樹種,使校園更加錯落有致,校園綠化率達86.3%,成為一個四季有鮮花,終年可見綠的優美校園。校園內走廊、樓梯都懸掛名人名言及學生藝術習作,學校的牆壁和場室的布置,都頗具特色,成為校內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為全面關懷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充分利用資源,形成德育工作的強大合力。 學校重視家長學校的開設,每學期召開三次家長會,共同商討教育青少年的辦法,學校共編輯了二十一期家長學校學習資料,內容涉及到學生成長的各個領域,指導家長開展親職教育,形成了校內、校外兩股強大的德育力量。 學校充分利用社區資源,聘請松洲街派出所池春松副所長、賴國平專區民警擔任學校法制教育副校長,邀請學校服務半徑範圍內的槎龍、松南、松北、螺涌等社區的治保主任及市戒毒所、市少教學校等有關人士參與學校的教育與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社會、學校、家庭“三結合”教育網路。定期召開“三結合”工作會議,積極與有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活動,打擊“黑網咖”、治理校門前的臭水溝、噪音等,減少外界對校園的干擾。如在天橋未建成時,我校曾多次打報告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學校附近路段(增槎路)路面寬、車流多、車速快,給學校師生每天的出入留下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請求有關部門妥善處理,解決在增槎路設定紅綠燈、人行橫道線或人行天橋的問題。經過松洲街領導、區人大代表多方努力,人行天橋終於在2008年9月建成使用,學生過馬路難的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我校充分利用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優勢,把位於槎龍村的彭加木公園、改革開放30周年帶來巨大變遷的增槎路、《廣州日報》印務中心、周邊的市戒毒所、市少教學校等單位作為德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教育活動。就是這樣,借力於社會各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借力於家長的理解與參與,藉助於社區基地的力量與優勢,整合各方德育資源,內建外聯,形成學校德育工作的強大合力。
近幾年來,我校學生非正常輟學率在1%以下,違法犯罪率為0,德育考核優良率達98%以上,“三好”率達35 %,全勤率達75%,後進生轉化率為80%,獲得區級以上榮譽稱號或學科競賽獎勵的達1102人次,沒有出現任何消防、交通、食品、游泳等安全責任事故,優良的學風、校風,得到家長、社會的充分肯定。 學校德育潛力的充分發揮,也促進了我校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畢業班中考成績連續八年超過廣州市的平均分,升學率從1990年的42.9%提高到近四年的99%以上;考上省、市重點、示範性高中、區骨幹高中以上的人數持續大幅攀升,從1990年至1999年十年的共35人,到2000年的42人、2001年的52人、2002年的58人、2003年的109人、2004年的169人、2005年的171人、2006年的158人、2007年的189人、2008年達到201人,實現了西洲中學向社會提供優質學位的承諾。育德入心,成德於行。教書育人是我們的神聖職責,“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的無限追求”。今後,我校將繼續努力、開拓進取,積極探索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把學校的工作做得更好。
近況
2011年9月,西洲中學更換了一位新校長。
現在,1號教學樓的綜合樓正在進行施工,給學校環境帶來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