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村(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莊子鄉西河村)

西河村(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莊子鄉西河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河村是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莊子鄉的下轄村,該村位於莊子鄉東南部的土石山區,總面積15.143平方公里。全村86戶,256人,黨員33人。耕地面積750畝,林業用地350畝,果樹150畝,種植業是全村的主導產業,糧食產量在20萬斤,人均收入120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河村
  • 行政區類別: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莊子鄉
  • 所屬地區:中國山西
  • 人口:256人
位置境域,村名由來,隸屬沿革,歷史大事,歷史人物,遺蹤古蹟,地圖信息,

位置境域

西河,位於榆次城東南35公里的黃土溝壑土石山區,津水河陽坡處。東臨南頭村,西毗馮家局,南連南 ,北接紫中坪。境內有津水河資源和柴胡、甘草等藥材資源。轄杜家山、張山、南 3個自然村。

村名由來

原名“西河莊”,系北田鎮朱村的地莊,後更名為“西河村”。村落位於津水河上游杜家山水與白田水(統稱津水河)匯合處的西面。顯然,村名是因河的方位而得名。村莊曾由高處的“上村”與低處的“下村”組成。

隸屬沿革

明和清前期,屬慶城都,領都為在城二都。清嘉慶年間(1796—1820),屬東南路朱村附屬村。民國八年(1919),是第二區第二十一編村三和村的附屬小村。抗日戰爭時期,屬中共榆次路東縣與日偽政權交錯管轄區。解放戰爭時期,屬中共榆次路東縣管轄區。1953年,設第二區西河鄉,轄西河、山朱溝、杜家山、南凹、馮家局、大佛頭、黃河峪、東赤土、紫中坪。1956年5月,屬麻地溝鄉。1959年2月—2014年底,依次屬黃彩前進人民公社、黃彩人民公社、黃彩鄉、莊子鄉。

歷史大事

民國十一年(1931)3月,西河莊初級國小成立。
民國三十五年(1946)9月27日,中共榆次(路東)縣委,在西河村召開土地改革總結會議,縣委書記皇甫琳作《榆次縣民眾運動翻身總結》。
1967年,有1名知青來村插隊。
1968年,修通外出雙馬車土路,結束人背驢馱的歷史。
1971年,重修黃彩到杜家山土路。
同年,實現全村通電。
1987年,開始包產到戶,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5年,打村內第一眼水井,建水塔,鋪設吃水管網,實現自來水戶戶通。
2002年,開始退耕還林。
2008年,從山朱溝到西河8000米道路實現磚面硬化。
2012年,從山朱溝到西河道路實現水泥硬化。
同年,實施市級“一村一品”項目,投資10萬元,修建漫水橋。
2013年,建成漫水橋,連線本村與耕地道路。

歷史人物

一 人物介紹
蔡立堅(1948~1997),曾名蔡玉琴、蔡麗娟,出生於北京市昌平縣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新中國成立後,全家10口人遷居北京市長辛店。1966年8月至11月,毛澤東八次接見紅衛兵後,使在全國範圍內的大串聯推向高潮。1966年12月,蔡立堅隨北京市長辛店鐵路中學紅衛兵“二七鐵軍長征隊”,徒步到陝西延安再到貴州遵義。蔡立堅等一行4人從河北進山西,途經杜家山,她決定在這隻有5戶16口人的杜家山村插隊落戶,建設山區。不管什麼動機,一個19歲的姑娘能夠離開自己的親人,甘心情願來到窮山窩,其勇氣和精神,常人是難以做到的。1968年3月,她正式到杜家山落戶。4月,《人民日報》以“杜家山的新社員”為題向全國報導了她的事跡而引起轟動,成為那個時代知識青年的精神偶像。在她的帶動下,先後有118名各地知識青年在此插隊落戶。1969年10月1日,作為排名第一的知識青年代表蔡立堅,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周年國慶觀禮活動,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可以說在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歷史上,作為全國典型的蔡立堅及杜家山是非常引人注目的。1974年10月,蔡立堅隨中國代表團到巴基斯坦參加中巴首次通航友好訪問。1979年8月,蔡立堅因工作需要調離杜家山。1980年,她任榆次黃彩公社黨委副書記並掛職到杜家山蹲點。1982年,調任共青團晉中地委副書記。1982年9月,被黨組織推薦到中共山西省委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深造。1984年8月,在該校畢業留校工作,先後擔任副處級、正處級班主任。在黨校期間,她堅持把“學員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當作座右銘,忘我的工作作風和優異的成績令人津津樂道。當她看到杜家山的鄉親們還在小康路上徘徊時,曾設法聯繫省直有關部門興建蓄水池,用自己的1000元工資買來果樹苗分給鄉親們栽種。1997年5月24日下午,在帶領學員赴山西忻州考察途中,因車禍遇難,年僅49歲。
二 人物名錄
(一)綜合名錄
周山湖,1947年生,湖北羅田人,中共黨員。1969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1968年從山西太原落戶榆次杜家山插隊務農,時年20歲,曾和蔡立堅等知青在杜家山戰天鬥地。後歷任榆次縣黃彩公社團委書記、縣文化局副局長,《晉中文藝》小說組長,魯迅文學院首期學員,《黃河》文學副主編、主編,編審,山西省作家協會理事,山西科普作家協會理事。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科幻專著《綠色案件》,科幻集《文明世界的奇異故事》、《周易圖冊》、《易貫中西》,文化系列專題片《中華周易》撰稿等,是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趙樹理》編劇。1997年,在當年插隊的地方,周山湖和親戚承包了張山等3個山頭,還在杜家山為蔡立堅建造了墓地,他希望這裡能成為具有知青文化特色的旅遊度假景點,積極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閆宏偉,1973年生,南 村人,榆次作家協會會員,供職於經緯公司電器部,《南 村志》編者之一,曾在許多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
(二)革命烈士名錄
朱福虎,1930年生,1947年在河南湯陰縣犧牲。
朱金旦,1927年生,太行2分區42團3營8連戰士,1948年在太原戰鬥中犧牲。
經濟發展
1949年耕地為800畝,1978年為800畝,主要種植作物有玉米、高粱、穀子、雜糧、薯類、蔬菜、瓜果等。2014年底,耕地面積為1444餘畝。其中,糧食種植470畝,主要品種為玉米、穀子;林果種植200畝,主要品種為蘋果。
2007年,成立晉中第一知青農林牧漁開發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底安民。2013年,成立晉中西河果樹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福狗。2013年,成立晉中海明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海明。
公益事業
民國十年(1921)3月,成立村初級國小,有學生18人。1951年,成立國小,在樓上院舊房內。1982年,在村中心新建國小。2006年,國小撤併至黃彩立堅國小。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全村考取中專以的學生有4人,大學本科以上2 人。
1987年,成立衛生所,醫生朱栓扣。2008年,村民入新型農民醫療合作保險。2011年,村民入新型農民合作養老保險。2014年,新農合參保率達100%,新農保參保率達95%。60歲以上有58人領取養老金。
2011年,西河村設立文化書屋,藏書1500餘冊。

遺蹤古蹟

曾有觀音廟及對面有樂亭、龍王廟,均毀於日軍之手。
六剎河石窟,當地人稱石佛爺廟,現存於村東杜家山水北岸砂石山崖壁上,立面面積80平方米。石窟坐北朝南,現存2窟,佛龕5龕。據窟內造像特徵判斷,為北齊至隋代時期遺物。因屬沙岩,年代久遠,風化剝蝕嚴重。1號窟內共存造像23尊,2號窟內造像殘損嚴重。窟外原有木建廟廊,現已坍塌,只留下就崖鑿就的一橫排椽檁窩窟。1988年,榆次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主佛像被盜,不知去向。2014年,周山湖投資在石窟前興建廟宇,在通往杜家山的溝口新建牌樓及小亭。
津水河,亦名金水河,《水經注》稱塗水,發源於榆次東南杜家山大塔莊,蜿蜒而西,經西河(白田水在此匯入)、大佛頭、馮家局、太谷縣北郊、溫莊(西赤土水在此匯入)、東賈(梁坪水在此匯入)、任村,又經東陽鎮谷訓、東陽、西陽等村後轉入乾渠,引以灌田。
村內現存樹齡約800年的古槐1株,胸圍4.14米,樹高約9米,冠幅5米。(文章及照片摘自《榆次鄉村簡志》)

地圖信息

地址:晉中市榆次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