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水頭村志(1949-2009)》是西水頭村黨支部、村委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西水頭村志(1949-2009)
- 作者:西水頭村黨支部、村委會
-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03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蜜囑項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針,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遵循當代方誌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記述西水頭村的歷史變遷與發展,力求做到集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為一體。
封面
西水埋拳滲頭村志
編纂、編審、編輯委員會
題詞
全國人大代表;原河南省委常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原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鄭增茂題詞
河南省地方史志協會會長、河南省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顧問;原河南省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編審、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魯德政題詞
原中共三門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三門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育文題詞
中共靈寶市委常委、副書記,靈寶市人民政府市長喬長青題詞
中共靈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少白題詞
中共靈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東風題詞
原中共靈寶縣委常委、副書記,靈寶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關山題詞
原中共靈寶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人民政府縣長,三門峽市農業發展委員會主任曹洪波題詞
原中共靈寶縣委常委、靈寶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靈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高增題詞
圖片
西水頭村在陽店鎮的位置
陽店鎮在靈寶市煮仔諒的位置
靈寶市市委書記呂均平(前排中)在西水頭村視察
靈寶市市長喬長青(左二)在村部聽取匯報
西水頭村黨支部書記建俊民
西水頭村村委會主任建益清
西水頭村“兩委”會議(左起建則壘、建富力、建省謀、建俊民、建益清、建功、建衛召、建孟高、薛秋貞)
民營企業帶頭人——遠大公司董事長王亞林
民營企拔婆業帶頭人——建源冷庫董事長建月冬
民營企業帶頭人——靈寶市創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博大置業有限責任公司、帝景翰園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賈開創
部分編輯合影(前排右起建占方、建留寶、建勝民、李啟祥,後排右起建春曉、建偉強、建戰增、建拾盈、建明剛、建贊飛)
洛陽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主任建留寶等觀看文化大院
幹部民眾積極為地震災區捐款
“十星級”評比後,鎮、村、組幹部合影
年終頒獎
鎮村幹部和民眾一起植樹造林
2004年元宵節 灶火盛況
具有皇家風格的宮燈
製造於清朝鹹豐年間和民國初年的焰火筒
倒虹吸紀念碑
百畝溫室大棚蔬菜基地
十畝大池塘
遠大選廠車間
投入使用的建源冷庫
遠大奶業廠房
“北瞻惠峰”
“人福裕祿”
“象取諸豫”
從村頭俯瞰靈寶城
村莊整治規劃圖
村貌一角
春節 籃球賽
村民們正在上農業技術課
西水頭學校的師生們
建姓南北院先祖墓誌碑
西村寨子門
古墓葬群標誌牌
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凡例
概況
大事記
第一章 地情概貌
第一節 地形地勢
第二節 村容村貌
第三節 土地
第四節 水資源
第五節 交通
第二章 歷代建制隸屬
第一節 明代
第二節 清代
第三節 中華民國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三章 中共組織
第一節 組織沿革
第二節 黨支部工作
第四章 行政組織
第一節 組織更迭
第二節 政務工作
第三節 財務管理
第五章 人民代表和群團組織
第一節 人民代表
第二節 農會、貧下中農協會
第三節 婦聯
第四節 共青團
第六章 武裝治保民調
第一節 兵役
第二節 民兵
第三節 治安保衛
第四節承擔霉祝 民事調解
第七章 人口及其姓氏
第一節 片落和隊組劃分
第二節 姓氏傳說和來源
第三節 人口的變化、分布和輩分
第四節 計畫生育工作
第五節 計畫生育組織
第六節 計畫生育獎勵與優撫
第八章 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節 水利設施建設
第二節 電力設施建設
第三節 道路建設
第九章 土地整治
第一節 農業學大寨時期
第二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期
第三節 黨的十七大以後國家的土地整治
第十章 農業
第一節 解放前後到合作化時期的農業狀況
第二節 人民公社時期農業基本狀況
第三節 改革開放時期農業狀況
第四節 養殖
第十一章 園林業
第一節 解放前後的原始林木
第二節 大集體時期的封溝育林
第三節 改革開放時期的成片林
第四節 村中道路綠化
第十二章 工業
第一節 紡麻淚罪端提業
第二節 染坊、暖坊、粉坊只戒潤
第三節 村辦加工廠
第四節 磚瓦廠
第五節 黃金冶煉廠
第六節 靈寶遠大股份公司礦產品選廠
第七節 好陽塑膠製品廠
第八節 蜂窩煤廠
第九節 修理業
第十節 個體加工業
第十三章 商貿商運服務業
第一節 商貿服務
第二節 建築和商運服務
第三節 貯藏
第四節 勞務輸出
第十四章 學校教育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人員更迭
第十五章 文化
第一節 廟宇文化
第二節 慶典文化
第三節 祭祀文化
第四節 石木刻書法文化
第五節 防禦建築文化
第六節 排水防洪文化
第七節 戲劇文化
第八節 文化大院
第九節 方言
第十節 理論、文學、楹聯著作
第十一節 體育文化
第十六章 文物
第一節 大量的文化遺產
第二節 被確定的國家文物
第三節 文物的保護
第十七章 民俗與節日
第一節 婚俗
第二節 喪俗
第三節 賀喜
第四節 村民節日
第十八章 村民收入和生活
第一節 村民收入變化
第二節 村組固定資產
第三節 村民住房
第四節 飲食
第五節 紅白喜事的變遷
第六節 新世紀村民生活
第十九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診所衛生所
第二節 村醫
第三節 早期合作醫療
第四節 新農村合作醫療
第五節 定點防疫
第六節 獸醫
第二十章 優撫、救災與保險
第一節 優撫
第二節 救災
第三節 保險
第二十一章 人物
第一節 古代知名人士
第二節 革命英烈
第三節 歷屆村主要幹部
第四節 專家學者
第五節 優秀公務員
第六節 企業管理者與企業家
第七節 優秀小組幹部
第八節 優秀中國小教師
第九節 部分在外工作人員名表
第二十二章 東嶺村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歷任領導
第三節 姓氏結構
第四節 村組建設
第五節 經濟發展
第六節 在外工作人員
第七節 回村風波
第八節 人口和輩分一覽表
附錄族群起源的研究與考證
一、建姓來歷考
二、族源記憶與文化認同
編後記
著作權頁
“象取諸豫”
從村頭俯瞰靈寶城
村莊整治規劃圖
村貌一角
春節 籃球賽
村民們正在上農業技術課
西水頭學校的師生們
建姓南北院先祖墓誌碑
西村寨子門
古墓葬群標誌牌
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凡例
概況
大事記
第一章 地情概貌
第一節 地形地勢
第二節 村容村貌
第三節 土地
第四節 水資源
第五節 交通
第二章 歷代建制隸屬
第一節 明代
第二節 清代
第三節 中華民國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三章 中共組織
第一節 組織沿革
第二節 黨支部工作
第四章 行政組織
第一節 組織更迭
第二節 政務工作
第三節 財務管理
第五章 人民代表和群團組織
第一節 人民代表
第二節 農會、貧下中農協會
第三節 婦聯
第四節 共青團
第六章 武裝治保民調
第一節 兵役
第二節 民兵
第三節 治安保衛
第四節 民事調解
第七章 人口及其姓氏
第一節 片落和隊組劃分
第二節 姓氏傳說和來源
第三節 人口的變化、分布和輩分
第四節 計畫生育工作
第五節 計畫生育組織
第六節 計畫生育獎勵與優撫
第八章 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節 水利設施建設
第二節 電力設施建設
第三節 道路建設
第九章 土地整治
第一節 農業學大寨時期
第二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期
第三節 黨的十七大以後國家的土地整治
第十章 農業
第一節 解放前後到合作化時期的農業狀況
第二節 人民公社時期農業基本狀況
第三節 改革開放時期農業狀況
第四節 養殖
第十一章 園林業
第一節 解放前後的原始林木
第二節 大集體時期的封溝育林
第三節 改革開放時期的成片林
第四節 村中道路綠化
第十二章 工業
第一節 紡麻業
第二節 染坊、暖坊、粉坊
第三節 村辦加工廠
第四節 磚瓦廠
第五節 黃金冶煉廠
第六節 靈寶遠大股份公司礦產品選廠
第七節 好陽塑膠製品廠
第八節 蜂窩煤廠
第九節 修理業
第十節 個體加工業
第十三章 商貿商運服務業
第一節 商貿服務
第二節 建築和商運服務
第三節 貯藏
第四節 勞務輸出
第十四章 學校教育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人員更迭
第十五章 文化
第一節 廟宇文化
第二節 慶典文化
第三節 祭祀文化
第四節 石木刻書法文化
第五節 防禦建築文化
第六節 排水防洪文化
第七節 戲劇文化
第八節 文化大院
第九節 方言
第十節 理論、文學、楹聯著作
第十一節 體育文化
第十六章 文物
第一節 大量的文化遺產
第二節 被確定的國家文物
第三節 文物的保護
第十七章 民俗與節日
第一節 婚俗
第二節 喪俗
第三節 賀喜
第四節 村民節日
第十八章 村民收入和生活
第一節 村民收入變化
第二節 村組固定資產
第三節 村民住房
第四節 飲食
第五節 紅白喜事的變遷
第六節 新世紀村民生活
第十九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診所衛生所
第二節 村醫
第三節 早期合作醫療
第四節 新農村合作醫療
第五節 定點防疫
第六節 獸醫
第二十章 優撫、救災與保險
第一節 優撫
第二節 救災
第三節 保險
第二十一章 人物
第一節 古代知名人士
第二節 革命英烈
第三節 歷屆村主要幹部
第四節 專家學者
第五節 優秀公務員
第六節 企業管理者與企業家
第七節 優秀小組幹部
第八節 優秀中國小教師
第九節 部分在外工作人員名表
第二十二章 東嶺村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歷任領導
第三節 姓氏結構
第四節 村組建設
第五節 經濟發展
第六節 在外工作人員
第七節 回村風波
第八節 人口和輩分一覽表
附錄族群起源的研究與考證
一、建姓來歷考
二、族源記憶與文化認同
編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