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楊莊村隸屬萊城區楊莊鎮,位於萊城西北23公里處,東南距楊莊3公里,地處平原。西界泰安市郊區倪莊村,東接陳西、陳北村,北臨贏汶河,與寨里鎮水北村隔河相望。有495口人,耕地396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楊莊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萊蕪市
簡介
據《楊氏譜》記載:洪武二年(1369年),楊姓三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村小,鄰楊莊,曾名“小楊莊”。因後人厭“小”字不雅,址在楊莊西,改名西楊莊。原有曹、陳、劉、景、楊、張等姓氏居住,現在張氏不知所終,曹姓居多,人口占70%左右。各姓家族自古以來團結友愛,和睦相處,過著祥和美滿的生活。
歷史記載
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水南鎮·西楊莊”;1948年始,屬楊莊區轄;1984年屬楊莊人民公社;1987年歸楊莊鎮管轄至今。
西楊村有很多人從事革命。1946年“動參”時,曹竹苓在該村任黨的指導員,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47年,曹竹苓、曹玉祥成立“農救會”,並任農救會會長,陣佃發、陳行美(女)任主席團成員。他們帶領村民、鬥地主、分田地。曹漢宣從黑龍江沂蘭縣入游擊隊加入新四軍,1950年10月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在某師部大炮連任連長,參加了11次戰鬥,9次負重傷,1次輕傷,腿上留下許多疤痕;生前享受榮譽復員軍人待遇。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3年,村中楊樹海、曹俊嶺、陳化運等19戶成立互助組,隨之建立初級社,景丙深任社長。1956年西楊村與“三陳”(陳西、陳北、陳東)成立連豐高級社;1958年西楊村命名為一連,“三陳”為二連。周麥倫、陳會增、曹久祥任書記。1961年春,“三陳”分離出去,西楊村分成4個生產隊,曹漢全任書記,曹俊嶺任大隊長,楊維申任會計。同年村裡有了一台立式7.5馬力汽油機,隨後4個生產隊各配備了一台12馬力柴油機,從此西楊村結束了擰水車的歷史。現在,用電機、柴油機灌溉並存,機井13眼,為全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水源條件。1978年,村民修建防滲渠總計1000餘米,分布在各地塊,大大節約了灌溉用水。1978年、1980年村里先後有12馬力、24馬力拖拉機開進了西楊村,4個生產隊又分別配了一台脫粒機。從此,西楊村成為楊莊鎮使用機械化的村莊之一。1983年全村推行承包責任田制,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1978年村中開始通電。1981年村民曹洪林是第一個擁有黑白電視機的人;1997年村里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2002年多半村民家中安有電話。
西楊村人,多勤於耕作,也不乏靠做買賣經營和靠運輸發家致富的精明人士。20世紀50年代初,就有人開辦經銷店,主要經營酒、煙。有的人在集市經營小百貨。、1984年景姓開辦的副食品經銷店,經營有方,臨近的倪莊、陳北、陳西等村民都前來購買,經銷店業務十分興隆。1986年3月,曹洪林最早開通“萊蕪——陳樓”線路跑客運。目前,陳樓——萊蕪、陳樓——濟南都已開通。
西楊村雖地少人少,但也不乏有才幹的人。清末,村里出現了第一個秀才曹占元,他曾自編謎語教材,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據陳佃永口述記錄一則:“十個老頭上雪山,八個忙來二個閒,大雪不住紛紛下,面帶憂愁心裡歡。”——謎底:小禿撓頭。20世紀30年代初,村民楊樹策在家中開辦學堂,鄰村學生前來學習。50年代初,景丙富在該村成立文藝演唱隊,自編自演,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1958年,他在農戶家中開辦學堂,並自任教員。50年代中,萊蕪梆子劇團在鄉下招考演員,該村曹玉翠被考中,在劇團扮演“老旦”,60年代在北京參加《送豬記》劇目演出,受到國務院領導的接見。
西楊村民風淳樸,待人寬厚。自1966年始,村成立紅白公事理事會。尤其對白公事,實行移風易俗,不搞鋪張浪費,不動吹手,不擺祭,不破孝。民眾普遍接受並擁護。劉丙堂的祖傳燒燙傷藥秘方‘使鄰近村民多人受益。
西楊村一向崇尚文明,注重教育。1968年9月,曹漢儒帶領村民建學校房屋10間。1976年又在曹松林、劉立芝的主持下擴建校舍l2間。後來由於村人口少,學校規模小,於1989年與陳西國小合併;1996年,陳西國小又合併到西李國小。從1977年至2002年,全村共有20餘人考取大中專院校。陳憲富是村里第一個考取的本科大學生。
西楊村村民勤勞能幹,艱苦創業。1974年1月,在楊莊人民公社支持下,大戰匯河,修築大壩,與上游各村大壩連為一體,似長龍臥在匯河七.,1975年冬季改造沙灘地30畝,現在成了“豐草綠縟而爭茂”的新景點;從1986始,由曹潤江等幾戶農民承包植桑養蠶。曹樂貴1984年開始靠收購玉米皮座墊做買賣,成為帶動本村婦女創收的第一人,現在肥城乾起了飲食買賣。
1997年春,開始新村規劃,曹漢柏是西楊村第一個蓋二層樓房的農戶。2000年,西楊村率先在楊莊完成新村規劃,四合院和樓房並存,現有30餘棟樓房建成。全村三條幹道路面全部硬化。雙龍街向東接0九公路,向西溝通泰安郊區倪莊等村。現在雙龍街上可稱得上車水馬龍,一派繁榮景象。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萊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