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施浣紗石
- 外文名稱:Xi shi HuanShaShi
- 地理位置:浙江諸暨
- 氣候類型:溫帶
諸暨城南薴蘿山下,臨江瀕水有一方石。絕代佳人西施,與這塊方石有不解之緣。據說,只要西施去浣紗,方石就會自動沉浮,水淺則沉,水漲則浮,使她浣起紗來,舒服...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
《寰宇記》:“會稽縣東有西施浣紗石。”《水經注》:“浣紗溪在荊州,為夷陵州西北,秋冬之月,水色淨麗。” 持謝:奉告。一作“寄言”,一作“寄謝”。鄰家子:...
據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於土城山。山邊有石,雲是西施浣紗石”。調名本意即詠越國美女西施。 [...
《輿地誌》、《十道志》、《嘉泰會稽志》亦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薴蘿山賣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紗石”。歷代文人學士喜作歌驪之行,唐詩人...
《西施詠》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借西施從平民到宮廷寵妃的歷史...浣紗:即洗衣服。《寰宇記》:“會稽縣東有西施浣紗石。”《水經注》:“浣紗溪...
今浙江諸暨市南近郊的薴蘿山下浣紗溪畔有浣紗石,上有傳為東晉王羲之所書“浣紗”二字,相傳這裡是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浣紗處。一說浣紗溪即浙江紹興南二十里的若...
再看“浣紗”一詞的典故:據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於土城山。山邊有石,雲是西施浣紗石”。今...
清·王阮亭《唐賢三昧集箋注》:顧雲:此使西施浣紗石事詠之。如此白石灘,安得不浣紗,有“清斯濯纓”之意。曰“明月下”,景益清切。 [6] ...
南北朝劉宋孔靈符《會稽記》雲:諸暨薴蘿山,有西浣紗石。《輿地誌》、《十道志》、《嘉泰會稽志》亦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薴蘿山賣薪女,曰西施。...
如“才憐孤嶠遠,斗轉一峰迎。淺碧膠魚沫,殘紅落雁聲。水繞西施浣紗石,雲藏子敬讀書山。二月草堂逢社燕,一春花事到山茶”等句,為盧元昌所賞,見卷首題辭。...
PF 2005-19 《西施浣紗石》 211PF 2005-20 《白鶴梁·張八歹刻木魚》 2122006年專用郵資圖普通郵資明信片PP 2006-1 《南京明孝陵·神道》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