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內容簡介:中國的景觀行業正處於一個轉型的時期,經濟的繁榮和環境意識的提高使景觀行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景觀的內容和形式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國現在的狀況,與西方國家幾十年前的情況有驚人相似的地方,景觀行業也是如此。在我國景觀設計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中,西方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思考。由於文化背景、社會制度不同,研究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和實踐,並不意味著全盤吸收、照搬照抄。但是對這些內容的了解,無疑會幫助我們開拓視野,少走彎路,有意識地吸取其中優秀的方面,促進我國景觀事業的發展。
西方現代景觀的產生和發展,有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涉及繪畫、雕塑、建築等其他藝術領域,範圍也相當廣泛。《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涉及的內容,從地域上看,包括歐洲和美洲兩個大陸;從時間上看,跨越19、20世紀,直至21世紀初。《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用22萬文字、約600幅珍貴的圖片,首先簡述了西方園林發展的歷史和西方現代景觀探索的過程,然後按地區和時間的先後介紹西方現代景觀的產生和發展、以及西方現代景觀的主要流派,最後介紹西方景觀設計某些方面的新發展。全書將各個單一現象聯繫在一起,把不同國家眾多的設計思想、設計流派和設計師聯繫起來,構成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產生和發展的脈絡,成為讀者了解西方現代景觀的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王向榮,男,1963年5月生。1983年獲同濟大學建築系學士學位,1986年獲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碩士學位,1991年~1995年留學於德國卡塞爾大學(Universitat GH Kassel)城市與景觀規劃系,獲博士學位,並工作於卡塞爾市城市景觀事務所。現為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學科負責人,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北京多義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持設計師。《中國園林》學刊副主編。從事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教學、研究和實踐。
林箐,女,1971年11月生。1993年獲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系學士學位,畢業後曾工作於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建築設計院。1996年獲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第33屆國際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專業學生競賽第3名。1997年獲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碩士學位。現為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講師、在讀博士生、北京多義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從事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教學、研究和實踐。
目錄
1 西方的園林傳統
2 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探索
2.1 工藝美術運動中的園林設計
2.2 新藝術運動中的園林設計
2.2.1 新藝術運動的產生與設計風格
2.2.2 新藝術運動中的設計師與園林作品
2.2.3 新藝術運動中的園林的影響
3 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產生
3.1 19世紀下半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現代藝術的發展及對景觀設計的影響
3.2 現代建築運動先驅與景觀設計
3.2.1 孟德爾頌
3.2.2 荷蘭風格派
3.2.3 包浩斯
3.2.4 勒·柯布西耶
3.2.5 賴特
3.2.6 紐特拉
3.2.7 阿爾托
3.3 巴黎“國際現代工藝美術展”和法國現代景觀設計
4 英國的景觀設計
4.1 唐納德
4.2 傑里科
5 美國的景觀設計
5.1 斯蒂里
5.2 “哈佛革命
5.3 第一代現代景觀設計師
5.3.1 托馬斯·丘奇和“加州花園”
5.3.2 蓋瑞特·埃克博
5.3.3 丹·克雷
5.3.4 詹姆斯·羅斯
5.4 第二代現代景觀設計師
5.4.1 二戰後的景觀設計的行業形勢
5.4.2 勞倫斯·哈普林
5.4.3 佐佐木英夫
5.4.4 澤恩
5.5 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變化
6 拉丁美洲的景觀設計
6.1 布雷·馬克斯與巴西的景觀設計
6.2 墨西哥的景觀設計
6.2.1 巴拉甘
6.2.2 里卡多·萊戈雷塔·比利切斯
7 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景觀設計
7.1 瑞典的景觀設計
7.2 丹麥的景觀設計
7.2.1 布蘭德特
7.2.2 索倫森
7.2.3 安德松
8 德國的景觀設計
8.1 聯邦園林展與德國現代城市公園
8.2 工業之後的景觀設計
8.2.1 國際建築展埃姆舍公園
8.2.2 杜伊斯堡風景公園
8.2.3 薩爾布呂肯市港口島公園
8.2.4 海爾布隆市磚瓦廠公園
8.2.5 科特布斯露天礦區生態恢復
8.3 景觀設計師
8.3.1 格茨梅克
8.3.2 馬汀松
8.3.3 盧茨
8.3.4 拉茨
8.3.5 鮑爾
9 現代雕塑對景觀設計的影響
9.1 雕塑結合景觀的設計
9.1.1 野口勇
9.1.2 穆拉色
9.1.3 其他
9.2 大地藝術
9.2.1 大地藝術的產生
9.2.2 為藝術的大地藝術作品
9.2.3 景觀中的大地藝術
9.2.4 大地藝術與廢棄地的更新
10 生態主義與景觀設計
10.1 《設計結合自然》與麥克哈格的景觀規劃思想
10.2 生態主義原則指導下的景觀設計
11 70年代以來景觀設計的新思潮
11.1 “後現代主義”與景觀設計
11.2 “解構主義”與景觀設計
11.3 極簡主義與景觀設計
11.3.1 極簡主義
11.3.2 彼得·沃克
11.4 藝術的綜合——瑪莎·施瓦茨的景觀設計
11.5 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哈格里夫斯的景觀設計
11.6 人類與自然共生的舞台——高伊策的景觀設計
12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人物索引
後記
序言
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景觀行業開始了一個轉型的時期,經濟的繁榮和環境意識的提高使景觀行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景觀的內容和形式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隨著對外交往的增加,各種信息頻繁地出現在國內景觀設計的領域,西方的一些設計作品也逐漸被介紹到國內,引起人們很大的興趣,不少人從中借鑑了一些新穎的設計手法。不過,這種介紹大多是零散的,不夠全面和系統,人們學習它多是從圖片中了解一些表面的東西。那時國內完整地介紹西方園林的書籍還十分有限,而這些有限的研究到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的城市公園之後就更加稀少了,可以說,當時對19世紀中葉以後西方園林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正是在這個時期的廣泛的歐洲旅行,激發了我們對研究西方現代景觀的興趣和熱情。像當時許多同行一樣,我們希望藉此來開闊思路,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然而,回國以後,看到當時國內外景觀設計水平的強烈反差,我們發現,僅憑對西方景觀設計零散的和表面的認識,對自己、對別人的幫助都很有限。為此,我們陷入了一段痛苦和迷茫的時期。思慮良久,我們終於認識到必須深入了解這些作品特定的背景和內在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本身。也只有這樣,才能接觸到現代景觀設計豐富多彩的思想和手法。於是我們拋棄一切浮躁的念頭,靜下心來,安心讀書。限於相關的中文信息的匱乏,我們不得不求助於大量的外文資料。日積月累,終有所得,加之後來有機會又去國外考察,補充了一些內容,我們對西方現代景觀發展的大致脈絡、它的主要思想、流派和重要的設計師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聯繫逐漸有了些了解。這種了解也使我們對國內的景觀事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於自己的設計實踐的前進方向也更明確了,信心更足了。
這期間,我們也完成了大量的設計項目,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些理論的研究對於我們的設計實踐有相當大的促進和提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