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派, 一譯西歐派。19世紀四五十年代俄國封建農奴制衰落、資本主義發展時期的一個政治思想派別。在1836年恰達也夫《哲學書簡》發表後引起的激烈論戰中,於1840年...
西方左翼來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啟蒙時期的 “三大原則”:自由、平等、博愛,其後以市民階層為主的包括貧苦工人和農民在內的是“第一左翼”;受馬克思、恩格斯影響的...
歐亞主義的提法源於19世紀20年代。在紛繁多彩的俄羅斯社會思潮中,歐亞主義以一種介於“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間的面貌出現。歐亞主義者認為,“俄羅斯既非歐洲國家...
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arrison,1782年1月5日—1834年7月30日),英國人,是西方派到中國大陸的第一位基督新教傳教士,清朝時來到中國。他在華25年,在許多方面都...
在政治上傾向溫和的自由主義,屬西方派。曾多次遊歷西歐,會見過馬克思。1846年與馬克思通信,討論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一書。在其1847年發表的《巴黎來信》中,向...
第二章 西方派概述第一節 西方派的構成第二節 格拉諾夫斯基第三節 “國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第四節 接近西方派的大作家第五節 西方派與俄國文學...
主要代表人物有9世紀的鏗迭,10世紀的阿維森納,被稱為東方派;12世紀的阿芬帕斯和阿威羅伊,被稱為西方派。他們分別活躍於巴格達和西班牙。當歐洲奴隸社會崩潰時,古代...
俄羅斯歷史學家,西方派的代表人物,信奉君主立憲制,二月革命後出任格奧爾基·葉夫根尼耶維奇·李沃夫內閣外交部長,因主張繼續戰爭觸犯眾怒而被撤換。...
馬禮遜是西方派到中國大陸的第一位基督新教傳教士,他在華25年,在許多方面都有首創之功。他在中國境內首次把《聖經》全譯為中文並予以出版,使基督教經典得以完整...
一 西方派:通過“中國”批判俄羅斯自身的東方性二 斯拉夫派:在“俄羅斯獨特性”意識中發現“中國”1三 歐洲與中國:俄羅斯自我意識中的雙重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