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公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

西方公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是指公有化企業遍布整個世界。形成公有化企業的原因:一是無利或微利的城市公用事業;二是二次大戰後,由於軍事上的原因須由政府經營的企業;三是社會制度決定的公有制。在西方國家,曾經出現過多種形式公營企業。日本就有政府直接經營的企業,即官廳企業;混合經營企業,即股份有限公司與公營企業的結合;公共企業,即公用事業企業。公營企業一般盈利水平較低,須依賴財政資助而生存。公營企業原是國家資本的現象形態。所謂國家資本乃是不把自身的盈利作為最終目標的資本,而是以幫助社會總資本的增值為出發點,這就是公營企業有別於私營企業的基本特點。

財務自主權的實質在於它忠實於資本的本能,資本利潤率的水平反映著自主權的程度,自主化與企業盈利的程度成正比。不賦予企業自主權,就會造成企業的不合理經營,以致虧損倒閉。特別是公營企業中,經營目標與社會目標相混淆的情況下,財務自主權顯得更加重要。獨立核算制模式要求企業收入與支出相互依賴,來確保企業的自主權,它是使社會化企業引入合理化因素的財務管理方式,本質上是對“公有化”的支持和對國民經濟全局利益的重視。因此,獨立核算制模式已成為日、美、英、法等國公營企業所普遍運用的模式。只有:公營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獨立核算制,公營企業才能成為適應現代資本主義的有生命力的經濟細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