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崑侖-阿爾金-祁連山縫合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崑侖-阿爾金-祁連山縫合帶
  • 強調:左旋走滑運動
  • 夾有:大量蛇綠岩與基性火山岩
  • 在早古生代:是個大洋環境
西崑侖-阿爾金-祁連山縫合帶。祁連山縫合帶早已為人們所研究肯定,西崑侖縫合帶是我們近年來工作的新發現,阿爾金山過去只強調了左旋走滑運動,同時由於地層時代沒有搞清,把一套淺變質地質都劃入了古老基底岩系之中,近年來寒武系、奧陶系地層的發現與肯定,而且在這套淺變質地層中夾有大量蛇綠岩與基性火山岩,表明具有活動環境的沉積特點和殘餘洋殼的存在,也就是說,阿爾金山在早古生代時期是個大洋環境。在這套淺變質地層中有無震旦系仍然是人們進一步研究的對象。由此,西崑侖、阿爾金和祁連山的蛇綠岩是在類似的環境和大體同時形成的,特別是西崑侖山與祁連山蛇綠岩的成分與形成環境完全一致。這就不能不使人們推想它們當初是形成於同一系統中,西崑侖蛇綠岩和祁連山蛇綠岩是形成於大洋中脊環境,而阿爾金蛇綠岩有可能形成於轉換斷層或轉換斷層與洋脊交匯部位,因此,阿爾金蛇綠岩只見於西崑侖蛇綠岩帶與祁連山蛇綠岩帶之間這一段的阿爾金斷裂帶中,斷裂帶兩端並無任何蛇綠岩。該縫合帶西起帕米爾北緣,向東經奧依塔格、庫地、于田縣南甫魯與蘇巴什之間的草場口,與阿爾金、北祁連縫合帶相接,再向東如何延伸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延伸進秦嶺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根據蛇綠岩化學成分表明屬大洋中脊型,雖然在各點蛇綠岩組合併不完整,但是整個帶上海洋地殼的出露是很普遍而完整的,其特點是常與一套綠片岩相的岩石共生。海洋大約從9億年前開始發育,是大陸基底形成之後由大陸裂開而形成的最早的一個海洋;直至4.5億年前的加里東運動使其消亡,大陸重新碰撞拼合到一起,也是青藏高原上顯生宇以來第一次碰撞造山作用。該縫合帶是向南消減碰撞的,與其伴生的島弧發育在縫合帶的南側,如中祁連島弧、西崑侖南部的第一期島弧等。無論從地形或地殼結構看,還是從地殼厚度與各種地球物理場特徵上,以及從地質歷史和相互關係看,該帶才是青藏高原的真正北界。
西崑侖-阿爾金-祁連山縫合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