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頭鎮村位於西安南郊城鄉結合部,隸屬於曲江街道辦,占地面積約900畝。城市三環、繞城高速公路依村北而過,村東毗鄰西康高速公路入口,西臨雁塔南路,南接雁環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全村共有192戶近7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頭鎮村
- 面積:900畝
- 人口:近700人
- 位置:西安市南郊城鄉結合部
簡介,古蹟,
簡介
羊頭鎮村位於西安南郊城鄉結合部,占地面積約900畝。城市三環、繞城高速公路依村北而過,村東毗鄰西康高速公路入口,西臨雁塔南路,南接雁環路,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全村共有192戶近700人。據說清乾隆年間村中有一石羊,得名羊頭村。 後因地處南北交通要道,清《鹹寧縣誌》已經記載為:羊頭鎮, 民國時雖然撤銷鄉鎮建制,仍稱羊頭鎮。
古蹟
羊頭鎮古墓群
2013年7月,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南郊配合羊頭鎮住宅小區的基建過程中發掘了18座古墓,其中漢墓7座、唐墓9座、宋墓1座,尤其是發掘的唐墓中有5座出土墓誌,墓誌紀年明確,內容豐富,為西安地區唐墓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一、漢代墓葬 7座,其中豎穴墓道磚室墓5座,斜坡墓道磚室墓2座。這批漢墓嚴重盜擾,葬具、葬式多不清楚,其中3座墓葬封門保存較好,為條磚橫鋪或側立縱鋪。現擇保存相對完好的M18作一簡要介紹。
M18,坐南向北,由墓道、側室、主室三部分組成。墓道,平面呈長方形,底部為斜坡狀,東西兩側有腳窩,長2.3米、寬0.9米、殘深1.8米。墓室,長方形磚室,頂部結構為條磚並列券(楔形磚),四壁砌磚,條磚鋪地,長4.米、寬2.4米、殘高0.9米。墓室內出土釉陶壺(殘)1、陶餅1、小五銖1枚。側室,位於主室的東側,長方形土洞結構,條磚鋪地,長1.6米、寬1.米、高1.3米。側室內出土釉陶罐3、陶釜1、陶盆1、釉陶倉5、釉陶樽蓋1件。
7座漢墓共出土器物28件(不含銅錢),其中以陶器數量最多,陶質有泥質灰陶和紅胎釉陶,器類有鼎、盒、壺等仿銅陶禮器以及罐、倉、灶、釜、甑、盆、樽、餅等日常生活明器。銅器有銅鏡、銅錢(五銖),鐵器為鐵劍,玉石器主要為口琀。
二、唐代墓葬9座,墓葬形制為斜坡墓道土洞墓,坐北朝南,平面呈“刀”形,由斜坡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墓室組成。葬具均為木棺,葬式,仰身直肢葬,頭北腳南,封門多不詳。這批唐墓也多經盜擾,現擇保存相對完好的M6作一簡要介紹。
M6,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壁龕、墓室五部分組成。墓道,位於過洞的南端,平面呈長方形,底部為斜坡狀,殘長1.2米、寬1.1米、殘深0.4米。過洞3個,平面呈長方形。長1.4米、寬1.1米、洞高1.7米。天井3個,長方形豎井式結構,長2.1米、寬1.1米,殘高3.2米。甬道,平面呈長方形,甬道長2.2米、寬1.1米、殘高1.9米。甬道內出土鐵鎖1、鎮墓獸2、天王俑2、墓誌1合。壁龕,位於甬道的東西兩側,長方形土洞。東龕寬0.85米、進深1.米、高1.33米,東龕內出土陶磨1、陶灶1、陶雞1、陶井1、陶豬1。西龕寬0.74米、進深0.7米、高1.26米。墓室,平面略呈方形,穹窿頂結構,東壁略弧,條磚鋪地。墓室的西部有縱長方形磚棺床,之上有木棺,骨架兩具,僅剩腿骨,可辨頭向北。墓室南北3.4米、東西3.36米、殘高2.3米。室內飾壁畫,保存極差,僅柱子依稀可辨。墓室內出土陶罐8、陶鼓形器2、陶俑13、騎馬俑11、陶羊2、銀缽1、銅鏡1、銅錢、金片1、銀釜1、頭飾1、玉飾1、貝殼2等。
9座唐墓共出土器物126件(不含銅錢),質地有陶、瓷、銅、銀、骨石蚌類。其中陶器有筒腹罐、塔式罐、燈、杯、鼓形器、灶、井、豬、狗、羊、侍女俑、男俑、騎馬俑、天王俑、鎮墓獸、磚志等,瓷器有盤、四系罐、盒,銅器有銅鏡、銅錢(開元通寶)等,銀器有缽、釜,骨石蚌器有墓誌、骨簪、貝殼、料珠等。
墓誌,5合,其中磚志2合,石志3合。M7、M8為磚志,方形,邊長30厘米、厚5厘米,志文黑色楷書。M7字跡已經漫漶不清。M8,“唐故富春孫氏墓志銘”,墓主孫氏卒於開成元年(公元836年)。M5,M6、M10為石志。M5,“唐北海王氏長殤女墓誌”,墓主北海王氏長女卒於寶曆二年(公元826年)。M6“隋故司隸刺史李君墓誌之銘”,墓主李禎任曾官至司隸刺史,並出使過新羅國,卒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M10,“隋故玄武縣長李君墓誌之銘”,墓主李寧與M6李禎為兄弟,卒於武德三年(公元620年)。
三、宋墓 1座,M4豎穴墓道土洞墓,方向170度,全墓由墓道、墓室兩部分組成。墓道,位於墓室的南端,平面呈梯形,北寬南窄,在中部東西兩壁有二次開挖痕跡。長2.4米、寬0.9-1.12米,殘深1.9米。墓室,長方形土洞結構,平面略呈“凸”字形,中間略向北凸出。內有三木棺,葬式為仰身直肢葬,三人合葬,隨葬器物銅錢2枚(熙寧元寶)。
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分析,7座漢墓的年代大體相同,基本在西漢中晚期至西漢晚期,9座唐墓中M6、M10的時代為唐代早期,M2、M3、M5、M7、M8、M12、M17的時代為唐中晚期。M6為李禎與裴氏夫合葬,M10為李寧與皇甫氏合葬。李寧與李禎為兄弟,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這四座唐墓誌志文總計2700餘字,為西安地區唐代墓葬及唐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M18,坐南向北,由墓道、側室、主室三部分組成。墓道,平面呈長方形,底部為斜坡狀,東西兩側有腳窩,長2.3米、寬0.9米、殘深1.8米。墓室,長方形磚室,頂部結構為條磚並列券(楔形磚),四壁砌磚,條磚鋪地,長4.米、寬2.4米、殘高0.9米。墓室內出土釉陶壺(殘)1、陶餅1、小五銖1枚。側室,位於主室的東側,長方形土洞結構,條磚鋪地,長1.6米、寬1.米、高1.3米。側室內出土釉陶罐3、陶釜1、陶盆1、釉陶倉5、釉陶樽蓋1件。
7座漢墓共出土器物28件(不含銅錢),其中以陶器數量最多,陶質有泥質灰陶和紅胎釉陶,器類有鼎、盒、壺等仿銅陶禮器以及罐、倉、灶、釜、甑、盆、樽、餅等日常生活明器。銅器有銅鏡、銅錢(五銖),鐵器為鐵劍,玉石器主要為口琀。
二、唐代墓葬9座,墓葬形制為斜坡墓道土洞墓,坐北朝南,平面呈“刀”形,由斜坡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墓室組成。葬具均為木棺,葬式,仰身直肢葬,頭北腳南,封門多不詳。這批唐墓也多經盜擾,現擇保存相對完好的M6作一簡要介紹。
M6,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壁龕、墓室五部分組成。墓道,位於過洞的南端,平面呈長方形,底部為斜坡狀,殘長1.2米、寬1.1米、殘深0.4米。過洞3個,平面呈長方形。長1.4米、寬1.1米、洞高1.7米。天井3個,長方形豎井式結構,長2.1米、寬1.1米,殘高3.2米。甬道,平面呈長方形,甬道長2.2米、寬1.1米、殘高1.9米。甬道內出土鐵鎖1、鎮墓獸2、天王俑2、墓誌1合。壁龕,位於甬道的東西兩側,長方形土洞。東龕寬0.85米、進深1.米、高1.33米,東龕內出土陶磨1、陶灶1、陶雞1、陶井1、陶豬1。西龕寬0.74米、進深0.7米、高1.26米。墓室,平面略呈方形,穹窿頂結構,東壁略弧,條磚鋪地。墓室的西部有縱長方形磚棺床,之上有木棺,骨架兩具,僅剩腿骨,可辨頭向北。墓室南北3.4米、東西3.36米、殘高2.3米。室內飾壁畫,保存極差,僅柱子依稀可辨。墓室內出土陶罐8、陶鼓形器2、陶俑13、騎馬俑11、陶羊2、銀缽1、銅鏡1、銅錢、金片1、銀釜1、頭飾1、玉飾1、貝殼2等。
9座唐墓共出土器物126件(不含銅錢),質地有陶、瓷、銅、銀、骨石蚌類。其中陶器有筒腹罐、塔式罐、燈、杯、鼓形器、灶、井、豬、狗、羊、侍女俑、男俑、騎馬俑、天王俑、鎮墓獸、磚志等,瓷器有盤、四系罐、盒,銅器有銅鏡、銅錢(開元通寶)等,銀器有缽、釜,骨石蚌器有墓誌、骨簪、貝殼、料珠等。
墓誌,5合,其中磚志2合,石志3合。M7、M8為磚志,方形,邊長30厘米、厚5厘米,志文黑色楷書。M7字跡已經漫漶不清。M8,“唐故富春孫氏墓志銘”,墓主孫氏卒於開成元年(公元836年)。M5,M6、M10為石志。M5,“唐北海王氏長殤女墓誌”,墓主北海王氏長女卒於寶曆二年(公元826年)。M6“隋故司隸刺史李君墓誌之銘”,墓主李禎任曾官至司隸刺史,並出使過新羅國,卒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M10,“隋故玄武縣長李君墓誌之銘”,墓主李寧與M6李禎為兄弟,卒於武德三年(公元620年)。
三、宋墓 1座,M4豎穴墓道土洞墓,方向170度,全墓由墓道、墓室兩部分組成。墓道,位於墓室的南端,平面呈梯形,北寬南窄,在中部東西兩壁有二次開挖痕跡。長2.4米、寬0.9-1.12米,殘深1.9米。墓室,長方形土洞結構,平面略呈“凸”字形,中間略向北凸出。內有三木棺,葬式為仰身直肢葬,三人合葬,隨葬器物銅錢2枚(熙寧元寶)。
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分析,7座漢墓的年代大體相同,基本在西漢中晚期至西漢晚期,9座唐墓中M6、M10的時代為唐代早期,M2、M3、M5、M7、M8、M12、M17的時代為唐中晚期。M6為李禎與裴氏夫合葬,M10為李寧與皇甫氏合葬。李寧與李禎為兄弟,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這四座唐墓誌志文總計2700餘字,為西安地區唐代墓葬及唐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李爽墓
位於雁塔區羊頭鎮村。1956年陝西省文管會發掘。據出土墓誌記載,墓主李爽為唐高宗時銀青光祿大夫,葬於總章元年(公元668年)。
此基南北向。墓室平面近方形,長4.3米、寬3.9米、高6.5米,底對縫橫砌鋪地磚,四壁略向外弧,頂近尖錐形,西部置磚砌棺床。甬道在墓室南壁偏東處,其南口置封門磚。斜坡墓道在甬道南,長20.6米,最深處距地表7.8米,其上方開三個大小及間距不等的長方形天井,兩壁在靠近甬道的第一天井處各開一小龕。
墓內共發現壁畫25幅,有16幅較完整。其中墓道兩壁南端留有9幅單墨色人物畫下半部,均著烏皮靴,最後二人佩長劍,北端原存朱紅繪成的宮殿。甬道兩壁由外向里各繪一男一女執笏文吏。墓室內三壁各繪4幅彩繪侍女或樂人畫,侍女分執拂塵、團扇及杯、盤、壺類,樂人各執簫、排簫及橫笛,作演奏狀。
出土陶俑334件,其中212件完整,有天王俑、鎮墓俑、男女立俑、騎馬俑及豬、馬、牛、羊、狗等陶製品,多置小龕及墓室內。另有銅鏡、帶鉤、泡釘等8件,瓷瓶、罐、壺、盤、碗等7件,陶罐4件,玉牌飾、料飾、男女木俑頭、墓誌等各1件,多置墓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