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與生命》“透過一個個獨具個體的生命,用樸實細膩的筆墨,撩開他們人生的一角,呈獻給大家的是一份感動,一份細微,一份真善,一份情趣。”作為陝西新生代散文作家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史飛翔近年來創作豐碩,文章頻頻出現於全國各大報刊,引起文化界普遍關注。著名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郁教授得知史飛翔致力於民國時期學人研究後,欣然為其題詞“學在民間,志在個人”。著名文學評論家、茅盾文學獎評審李星認為史飛翔的散文創作“走的是知識型散文寫作的路子、文化散文的寫作路子,是學理性散文。”
基本介紹
- 書名:西安市簽約作家資助出版叢書:學問與生命
-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 頁數:235頁
- 開本:16
- 作者:史飛翔 吳克敬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12983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學問與生命》編著者史飛翔。西安文學,源遠流長,不論是風、雅、頌,還是漢賦、唐詩,無不在歷史的年輪上鐫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流傳下無數優美動聽的傳說,一次次登上時代的潮頭浪尖,樹立起大時代的精神標桿。“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建國後,中國當代文學發展迅猛,各種思潮蓬勃湧現,而以柳青、杜鵬程、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為代表的著名作家,以西安為中心,創作了大量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優秀文學作品,在全國乃至世界文壇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和涌動,引起了極大的注目和讚譽。
作者簡介
史飛翔,1977年生,陝西省乾縣人。1994年公開發表作品。主要從事散文創作,已出版散文集《為靈魂尋找鏡子》、《紅塵心語》、《讀書與冥想》等。作品曾入選多種權威選本及中學教材。先後在美國《世界華人周刊》、《國際日報》、《星島日報》、加拿大《環球華報》等海外報刊發表散文近百篇,引起文學界關注。曾獲美國《世界華人周刊》“世界華文成就獎”。現系中華孔子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圖書目錄
總序
自序
第一輯 生命的學問
學問與生命
學問與氣象
學問與壽命
學問靠命長
師承與學承
師道的力量
學問與政治
學問與生存
為學的境界
學術的作用
教授的真精神
天才的歸宿
立言應以精
學者的三種類型
學者切忌曲學阿世
學者的智慧
警惕反智主義捲土重來
傳統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中國當代為何不能產生思想大師
第二輯 學人的風骨
學人的風骨
狂狷的學人
學人的自負
學人的氣節
魯迅的經濟生活
蔡元培的另一面
狂狷錢鐘書
楊絳:人生邊上的烤火人
陳寅恪的婚姻
沈從文的自負
馮友蘭的“骨格”
還原錢穆
劉文典真相
怕死學者羅爾綱
好名學者於省吾
周一良作弊上大學
曹禺:大師的傻氣
特立獨行黃萬里
金庸是怎樣對待金錢的
錢穆的最後一課
饞嘴傅斯年
金岳霖的自知之明
余英時評馮友蘭:猶在“功利境界”
王世傑:書生的執拗
錢穀融的人生智慧
“學閥”朱維錚
李澤厚的自負
郭沫若的自省
陳寅恪的晚年姿態
梁思成的困惑
第三輯 大師的風度
大師的硬度
大師的道歉
大師的鞠躬
大師的遺言
大師的風度
大師的稜角
大師的清貧
大師的痴呆
大師的寬容
大師的擔當
文人的面孔
……
第四輯 讀書的智慧
第五輯 隱士的哲學
第六輯 人生的況味
自序
第一輯 生命的學問
學問與生命
學問與氣象
學問與壽命
學問靠命長
師承與學承
師道的力量
學問與政治
學問與生存
為學的境界
學術的作用
教授的真精神
天才的歸宿
立言應以精
學者的三種類型
學者切忌曲學阿世
學者的智慧
警惕反智主義捲土重來
傳統文化中的人生智慧
中國當代為何不能產生思想大師
第二輯 學人的風骨
學人的風骨
狂狷的學人
學人的自負
學人的氣節
魯迅的經濟生活
蔡元培的另一面
狂狷錢鐘書
楊絳:人生邊上的烤火人
陳寅恪的婚姻
沈從文的自負
馮友蘭的“骨格”
還原錢穆
劉文典真相
怕死學者羅爾綱
好名學者於省吾
周一良作弊上大學
曹禺:大師的傻氣
特立獨行黃萬里
金庸是怎樣對待金錢的
錢穆的最後一課
饞嘴傅斯年
金岳霖的自知之明
余英時評馮友蘭:猶在“功利境界”
王世傑:書生的執拗
錢穀融的人生智慧
“學閥”朱維錚
李澤厚的自負
郭沫若的自省
陳寅恪的晚年姿態
梁思成的困惑
第三輯 大師的風度
大師的硬度
大師的道歉
大師的鞠躬
大師的遺言
大師的風度
大師的稜角
大師的清貧
大師的痴呆
大師的寬容
大師的擔當
文人的面孔
……
第四輯 讀書的智慧
第五輯 隱士的哲學
第六輯 人生的況味
序言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我已三十過五。“風去入世多,日月擲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最近幾年我一直有一種生命的緊迫感。常常覺得自己是虛擲光陰。“早知窮達有命,恨不十年讀書。”
我是1994年發表第一篇文章的,到今年已整整十七年了。回顧我的“十七年文學”,大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從文學到學問。剛出道那會兒我走的也是純文學的路子,清一色的正統散文。但是不久,大約是在我第二本散文集《紅塵心語》出版之後,我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難道我一輩子就寫這種小散文,我怎樣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那段時間我甚是苦悶。後來,我無意中看到作家韓石山的一個演講《一個寫作者的一生該怎樣安排》。韓先生說,一個作家的一生應該是“青春作賦、中年治學、晚年修志。”韓先生這話就像閃電划過夜空一樣,一下子將我驚醒。從那時起,我就明白,我應該向學問靠近,而不僅僅是當一名散文作家。十幾年後,我和韓先生坐在一起說起這段往事。他說,你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你現在的路子也是對的。韓先生建議我研究胡適。
在那之後我的興趣便逐漸從文學轉向學問。我開始大量購買並閱讀學術書籍。傳統文化、古籍藏書、思想史、學術史、歷史、哲學、社會學、西方經典、教育學、學人隨筆甚至包括佛學、性學等閒書、雜書。十幾年來,我不斷地買書、讀書。光是讀書筆記就記了幾十本。加上平時的剪報、資料等,整整裝了兩個鐵皮柜子。至於讀書,那更是辛苦。可以說,十幾年來,幾乎是沒有一日不在讀書,即使是過年這樣的日子我也要讀幾頁書。苦功雖然下了一些,但由於我天資不足,一無家學,二無師承,盲人摸象,沒有接受過任何系統的學術訓練。更要命之處在於,我在學問上一直是“用情不專”,一會是新儒家、一會是學術史,一會是隱士、一會是藏書,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一無所成。
古人言:人貴自知,各安其命。我深知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學者。我生性散淡、不喜拘束,打心裡討厭學術的那些條條框框。但我又不甘心做一名單純的散文作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學者化的作家”。我的想法是儘可能地在我的散文創作中融入學問的色彩。我不知道我的這條路能否行得通?但我一直是這樣做的。坦率地講,這十幾年來,我過得很苦。幾乎沒有一日不在讀書。即使是過年這樣的日子,我也照讀不誤。以至於累得昏倒在廁所。十幾年來我身邊的朋友一個個或升官、或發財,惟獨我書生傻氣,皺紋輻射眼角,憂鬱凝結眉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最早對我將學問引入散文這種寫法給予關注的人是李星先生。李星先生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茅盾文學獎評審,一生閱稿無數,煉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他說,我的散文創作走的是知識型散文寫作的路子、文化散文的寫作路子,是學理性散文。他在肯定我方向正確的同時,也毫不客氣地指出我學養的不足、理論的欠缺以及人生的某些幼稚。他告誡我要多讀書,讀那些真正有思想性的東西。後來,隨著文章的不斷發表,有評論家開始稱我的散文是“文化散文”。
2008年,有段時間我忽然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買了不少這方面的書。閱讀中我有一個體會。那就是我發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最深、最透徹、最到位的居然是民國時期的一些學人,特別是號稱“當代新儒家”的那批人,像熊十力、梁漱溟、馬一浮、張君勱、馮友蘭、錢穆、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包括後來的余英時、杜維明等。於是我找來這些人的傳記、文集。我將閱讀重點放在他們的生平經歷、精神風貌以及立身行事的特立獨行等方面,而不大去糾纏他們的學術思想,我知道以我目前的知識儲備,我還啃不動他們那體大思精的學問體系。但即便是這樣生吞活剝,收穫還是很大的。2010年9月,著名學者、國學大家劉夢溪先生做客終南大講堂。我同劉先生談起自己對傳統文化的一些看法,劉先生連說我學問好。我哪配得上談什麼學問?我只不過是讀了一點書而已。
後來,我將閱讀視野從“當代新儒家”這一群體擴展到整個民國學人。事實上,民國學人是我長期關注的一個課題。我積累了不少這方面的資料,一度想寫一本《民國學人品行錄》,終因各種原因而放棄。201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了胡文輝先生的《現代學林點將錄》。斯書材料之豐贍、論述之獨到、見解之深刻,讓我這個門外漢瞠目結舌、拍案叫絕。受胡文輝先生影響,我將原本要寫成學術專著的資料變成了一篇篇的小文章。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文章居然受到歡迎。全國幾十家報刊競相刊登。最多的時候一天發過三、四篇。許多文章被《文史博覽》、《文史精華》、《文史天地》、《讀書文摘》、《各界》、《中國社會科學報》、《北京青年報》、《工人日報》、《人物匯報》、《文學報》、《文摘報》、《雜文報》、《西安晚報》、香港《大公報》、《澳門日報》等著名報刊轉載。有的還產生了一定影響,比如:《狂狷錢鐘書》、《沈從文的自負》等。2012年4月20日,著名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郁教授,在得知我致力於民國時期學人研究時,欣然為我題詞“學在民間,志在個人”,以此鼓勵我繼續深入研究。
我在學問上是典型的“二道販子”,通常的做法是讀了某本書或某篇文章之後,被書中的某個材料或觀點所吸引,於是稍稍發揮一下就熱蒸現賣。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我的這些文章壓根就不是什麼文化散文,充其量只能叫讀書隨筆。我的文章缺乏嚴謹,情感有餘、理性不足。
最後,我要感謝那些長期以來在生活和學問上給予我大力支持、充分鼓勵和無私幫助的眾多親友師長。恕我在此不能一一列舉姓名。感謝西安市文聯、市作協為我提供了一個成長的機會與平台。當然,我也要感謝我的父母、家人,沒有你們的理解、支持,我就走不到今天。真的謝謝你們。
胡適先生說過一句話:一個人三十歲以前作學問應當受鼓勵,三十歲以後作學問是本分。如今,我已三十五。那么,就讓我本本分分地做一點學問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是1994年發表第一篇文章的,到今年已整整十七年了。回顧我的“十七年文學”,大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從文學到學問。剛出道那會兒我走的也是純文學的路子,清一色的正統散文。但是不久,大約是在我第二本散文集《紅塵心語》出版之後,我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難道我一輩子就寫這種小散文,我怎樣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那段時間我甚是苦悶。後來,我無意中看到作家韓石山的一個演講《一個寫作者的一生該怎樣安排》。韓先生說,一個作家的一生應該是“青春作賦、中年治學、晚年修志。”韓先生這話就像閃電划過夜空一樣,一下子將我驚醒。從那時起,我就明白,我應該向學問靠近,而不僅僅是當一名散文作家。十幾年後,我和韓先生坐在一起說起這段往事。他說,你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你現在的路子也是對的。韓先生建議我研究胡適。
在那之後我的興趣便逐漸從文學轉向學問。我開始大量購買並閱讀學術書籍。傳統文化、古籍藏書、思想史、學術史、歷史、哲學、社會學、西方經典、教育學、學人隨筆甚至包括佛學、性學等閒書、雜書。十幾年來,我不斷地買書、讀書。光是讀書筆記就記了幾十本。加上平時的剪報、資料等,整整裝了兩個鐵皮柜子。至於讀書,那更是辛苦。可以說,十幾年來,幾乎是沒有一日不在讀書,即使是過年這樣的日子我也要讀幾頁書。苦功雖然下了一些,但由於我天資不足,一無家學,二無師承,盲人摸象,沒有接受過任何系統的學術訓練。更要命之處在於,我在學問上一直是“用情不專”,一會是新儒家、一會是學術史,一會是隱士、一會是藏書,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一無所成。
古人言:人貴自知,各安其命。我深知自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學者。我生性散淡、不喜拘束,打心裡討厭學術的那些條條框框。但我又不甘心做一名單純的散文作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學者化的作家”。我的想法是儘可能地在我的散文創作中融入學問的色彩。我不知道我的這條路能否行得通?但我一直是這樣做的。坦率地講,這十幾年來,我過得很苦。幾乎沒有一日不在讀書。即使是過年這樣的日子,我也照讀不誤。以至於累得昏倒在廁所。十幾年來我身邊的朋友一個個或升官、或發財,惟獨我書生傻氣,皺紋輻射眼角,憂鬱凝結眉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最早對我將學問引入散文這種寫法給予關注的人是李星先生。李星先生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茅盾文學獎評審,一生閱稿無數,煉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他說,我的散文創作走的是知識型散文寫作的路子、文化散文的寫作路子,是學理性散文。他在肯定我方向正確的同時,也毫不客氣地指出我學養的不足、理論的欠缺以及人生的某些幼稚。他告誡我要多讀書,讀那些真正有思想性的東西。後來,隨著文章的不斷發表,有評論家開始稱我的散文是“文化散文”。
2008年,有段時間我忽然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買了不少這方面的書。閱讀中我有一個體會。那就是我發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最深、最透徹、最到位的居然是民國時期的一些學人,特別是號稱“當代新儒家”的那批人,像熊十力、梁漱溟、馬一浮、張君勱、馮友蘭、錢穆、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包括後來的余英時、杜維明等。於是我找來這些人的傳記、文集。我將閱讀重點放在他們的生平經歷、精神風貌以及立身行事的特立獨行等方面,而不大去糾纏他們的學術思想,我知道以我目前的知識儲備,我還啃不動他們那體大思精的學問體系。但即便是這樣生吞活剝,收穫還是很大的。2010年9月,著名學者、國學大家劉夢溪先生做客終南大講堂。我同劉先生談起自己對傳統文化的一些看法,劉先生連說我學問好。我哪配得上談什麼學問?我只不過是讀了一點書而已。
後來,我將閱讀視野從“當代新儒家”這一群體擴展到整個民國學人。事實上,民國學人是我長期關注的一個課題。我積累了不少這方面的資料,一度想寫一本《民國學人品行錄》,終因各種原因而放棄。201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了胡文輝先生的《現代學林點將錄》。斯書材料之豐贍、論述之獨到、見解之深刻,讓我這個門外漢瞠目結舌、拍案叫絕。受胡文輝先生影響,我將原本要寫成學術專著的資料變成了一篇篇的小文章。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文章居然受到歡迎。全國幾十家報刊競相刊登。最多的時候一天發過三、四篇。許多文章被《文史博覽》、《文史精華》、《文史天地》、《讀書文摘》、《各界》、《中國社會科學報》、《北京青年報》、《工人日報》、《人物匯報》、《文學報》、《文摘報》、《雜文報》、《西安晚報》、香港《大公報》、《澳門日報》等著名報刊轉載。有的還產生了一定影響,比如:《狂狷錢鐘書》、《沈從文的自負》等。2012年4月20日,著名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郁教授,在得知我致力於民國時期學人研究時,欣然為我題詞“學在民間,志在個人”,以此鼓勵我繼續深入研究。
我在學問上是典型的“二道販子”,通常的做法是讀了某本書或某篇文章之後,被書中的某個材料或觀點所吸引,於是稍稍發揮一下就熱蒸現賣。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我的這些文章壓根就不是什麼文化散文,充其量只能叫讀書隨筆。我的文章缺乏嚴謹,情感有餘、理性不足。
最後,我要感謝那些長期以來在生活和學問上給予我大力支持、充分鼓勵和無私幫助的眾多親友師長。恕我在此不能一一列舉姓名。感謝西安市文聯、市作協為我提供了一個成長的機會與平台。當然,我也要感謝我的父母、家人,沒有你們的理解、支持,我就走不到今天。真的謝謝你們。
胡適先生說過一句話:一個人三十歲以前作學問應當受鼓勵,三十歲以後作學問是本分。如今,我已三十五。那么,就讓我本本分分地做一點學問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