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學,源遠流長,不論是風、雅、頌,還是漢賦、唐詩,無不在歷史的年輪上鐫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流傳下無數優美動聽的傳說,一次次登上時代的潮頭浪尖,樹立起大時代的精神標桿。 播種是艱辛的,收穫是喜悅的。春華秋實,一年的時間過去,我們收穫了第一批的五部作品,它們是趙豐的《孤獨無疆》、國穩社的《彼岸的蘆葦》、劉牧之的《拓跋樹娥》、曹軍華的《朱雀門下》、蔣書蓱的《河流傳說》。本書為《彼岸的蘆葦》,由國穩社、吳克敏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彼岸的蘆葦
-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 頁數:181頁
- ISBN:9787807128373
- 作者:國穩社 吳克敬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國穩社,l968年生,陝西周至人。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中共周至縣委政策研究室。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作協理事、簽約作家。
《彼岸的蘆葦》是西安市簽約作家資助出版叢書之一。本書收錄了文學與音樂的雙翅共振——余華的散文隨筆創作、靈魂朝聖與精神歷險——讀史鐵生《病隙碎筆》、文學經典的別樣解讀——讀書筆記集《殘雪散文》讀後、藝術殿堂的人文之旅——讀“名家漫步藝術殿堂”叢書、回歸文學研究的詩性本質——讀曹文軒的理論專著《小說門》、繁華落盡見真純——讀周一良自傳《畢竟是書生》等。
《彼岸的蘆葦》是西安市簽約作家資助出版叢書之一。本書收錄了文學與音樂的雙翅共振——余華的散文隨筆創作、靈魂朝聖與精神歷險——讀史鐵生《病隙碎筆》、文學經典的別樣解讀——讀書筆記集《殘雪散文》讀後、藝術殿堂的人文之旅——讀“名家漫步藝術殿堂”叢書、回歸文學研究的詩性本質——讀曹文軒的理論專著《小說門》、繁華落盡見真純——讀周一良自傳《畢竟是書生》等。
圖書目錄
書與人
文學與音樂的雙翅共振
——余華的散文隨筆創作
靈魂朝聖與精神歷險
——讀史鐵生《病隙碎筆》
文學經典的別樣解讀
——讀書筆記集《殘雪散文》讀後
藝術殿堂的人文之旅
——讀“名家漫步藝術殿堂”叢書
回歸文學研究的詩性本質
——讀曹文軒的理論專著《小說門》
繁華落盡見真純
——讀周一良自傳《畢竟是書生》
快樂地成長和成長的快樂
——讀《教育無痕——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感悟》
稚嫩卻蓬勃的思想蘆葦
——讀余傑隨筆集《老鼠愛大米》
親情的輓歌苦難的憂思
——讀《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清通雅致的書話小品
——唐弢與書話寫作
名士風範書生情懷
——讀《郁達夫日記》
知識分子的文化閣樓
——讀沈昌文隨筆集《閣樓人語》
心理分析的“樂曲流”
——耶利內克的小說創作
秦之聲
葉廣芩:周山至水的文學誌願者
——對作家掛職制的專題研究和文化思考
情緒·情感·情調·情境
——讀葉廣芩家族文化系列小說
“像大山一樣思考”
——讀長篇生態文化札記《老縣城》
水的詩學
——長篇歷史小說《聖哲老子》意象解讀
身份政治語境下的鄉村敘事
——評何群倉長篇小說《路上有狼》
生死絕戀中的人性悲歌
——關於《路上有狼》的文本細讀
文體創新中的思想之旅
——讀趙豐散文集《秋天備忘錄》
序與跋
蝴蝶風箏飛舞時
——序張芳紅《花開的聲音》
看看,他來了
——序《肖平油畫選》
牧歌與夢囈
——何俊鋒散文集《故鄉聽雨》
生活的歌者
——惠智勇詩集《峽谷履痕》
有心人的私家敘事
——李志健《人生履痕》
編與讀
稿邊絮語
——《周至文藝》編輯手記
邊看邊想
——《金周至》文化副刊專欄
凝聚核心作者做強品牌內刊
——點評《周至史志通訊》
疏離狀態下的純正與苦澀
——關於李明濤及其散文
誰解枯蓬勝艷葩
——肖平“殘荷”系列油畫讀後記
再現語文之美
——關於景衛平的散文
無物之陣中的生存困境
——評趙永武短篇小說《離婚女人安小雅》
聽與說
精神成人與心靈顯影
——在周至縣文學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周至,文化人是有福的
——在全縣文藝文化成果獎頒獎儀式上代表獲獎
者所作的發言
向葉廣芩這樣的作家學習什麼?
——在中國作協調研葉廣芩掛職座談會上的發言
附編
清靜之音張興海
勇氣可嘉何群倉
林子外的一棵樹王超
語言的舞者 梁庫望
文章故人情 景衛平
前赴的姿勢李明濤
從評論中來到評論里去張攀峰
後記
文學與音樂的雙翅共振
——余華的散文隨筆創作
靈魂朝聖與精神歷險
——讀史鐵生《病隙碎筆》
文學經典的別樣解讀
——讀書筆記集《殘雪散文》讀後
藝術殿堂的人文之旅
——讀“名家漫步藝術殿堂”叢書
回歸文學研究的詩性本質
——讀曹文軒的理論專著《小說門》
繁華落盡見真純
——讀周一良自傳《畢竟是書生》
快樂地成長和成長的快樂
——讀《教育無痕——一位中國媽媽的教育感悟》
稚嫩卻蓬勃的思想蘆葦
——讀余傑隨筆集《老鼠愛大米》
親情的輓歌苦難的憂思
——讀《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清通雅致的書話小品
——唐弢與書話寫作
名士風範書生情懷
——讀《郁達夫日記》
知識分子的文化閣樓
——讀沈昌文隨筆集《閣樓人語》
心理分析的“樂曲流”
——耶利內克的小說創作
秦之聲
葉廣芩:周山至水的文學誌願者
——對作家掛職制的專題研究和文化思考
情緒·情感·情調·情境
——讀葉廣芩家族文化系列小說
“像大山一樣思考”
——讀長篇生態文化札記《老縣城》
水的詩學
——長篇歷史小說《聖哲老子》意象解讀
身份政治語境下的鄉村敘事
——評何群倉長篇小說《路上有狼》
生死絕戀中的人性悲歌
——關於《路上有狼》的文本細讀
文體創新中的思想之旅
——讀趙豐散文集《秋天備忘錄》
序與跋
蝴蝶風箏飛舞時
——序張芳紅《花開的聲音》
看看,他來了
——序《肖平油畫選》
牧歌與夢囈
——何俊鋒散文集《故鄉聽雨》
生活的歌者
——惠智勇詩集《峽谷履痕》
有心人的私家敘事
——李志健《人生履痕》
編與讀
稿邊絮語
——《周至文藝》編輯手記
邊看邊想
——《金周至》文化副刊專欄
凝聚核心作者做強品牌內刊
——點評《周至史志通訊》
疏離狀態下的純正與苦澀
——關於李明濤及其散文
誰解枯蓬勝艷葩
——肖平“殘荷”系列油畫讀後記
再現語文之美
——關於景衛平的散文
無物之陣中的生存困境
——評趙永武短篇小說《離婚女人安小雅》
聽與說
精神成人與心靈顯影
——在周至縣文學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周至,文化人是有福的
——在全縣文藝文化成果獎頒獎儀式上代表獲獎
者所作的發言
向葉廣芩這樣的作家學習什麼?
——在中國作協調研葉廣芩掛職座談會上的發言
附編
清靜之音張興海
勇氣可嘉何群倉
林子外的一棵樹王超
語言的舞者 梁庫望
文章故人情 景衛平
前赴的姿勢李明濤
從評論中來到評論里去張攀峰
後記
文摘
靈魂朝聖與精神歷險
——讀史鐵生《病隙碎筆》
真正的寫作,是執拗的追尋而非瀟灑的製作,是暗夜的眼晴而非白晝的規則;它關注的不是確定性而是可能性,它展示的不是結局之“點”而是過程之“線”;它是各種學問之外的一片浩瀚無邊的存在,故土一樣親切,異地一般驚奇,輕鬆自由而又給人以昭示。榮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的人生筆記《病隙碎筆》,就是這樣的寫作。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近年來,他在散文創作上取得了不同凡響的實績,不僅在當代文壇獨樹一幟,縱向比較甚至超過了其早期的小說創作水平(他原本是以小說名世的)。《病隙碎筆》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散文”。從文體形態上看,無拘無束、如煙如霧,散漫不羈、自在飄逸,突破了傳統散文的寫作路徑;沒有刻意的“文以載道”,不見人為的經營雕痕,卻最是逼近思想的質地、靈魂的本色和心像的原生態,絲絲縷縷、氤氤氳氳,甚至連一條貫穿的線索都不要。這些思想的碎片,很難歸入哪個純粹的“類”上去。從寫作策略的層面看,它對當下的散文,尤其是報紙副刊上那些不痛不瘁、可有可無的寫作,是一種有力的衝擊、反動和顛覆。
作為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穫,史鐵生的這本散文集一如既往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限制與超越、肉體與靈魂、物質與精神、整體與部分、現實與理想、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以追問的形式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誠如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授獎詞》所言:“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那么,追問的實質何在?它“是有限鋪向無限的路,是神之無限對人之有限的召喚,是人之有限對神之無限的皈依”。不懈的精神求索,其價值又是什麼?他說:“從這樣不息的詢問之中,才能聽見神說;從這樣代代流傳的言說之中,才能時時提醒著人回首生命的初始之地,回望那天賦事實(第一推動或絕對開端)所給定的人智絕地。”(238頁)在自己的內心詩意地棲居者,追問就是他的生命所在、活力所系。
本書的寫作,是作者藝術觀的生動實踐。作者認為,散文的定義不好從正面解釋,從反面切入倒易於把握,因為這種文體“存在於一切事物的定論之外。在白晝籌謀已定的種種規則籠罩不到的地方,若仍飄泊著一些無家可歸的思緒,那大半就是散文了——寫出來是,不寫出來也是……它從不停留,惟行走是其家園”(60頁)。這樣寬泛而闊大的見解,顯出了傳統散文觀的狹隘、侷促和小器。相對於正兒八經、需要公認的學問,寫作“沒那么多規矩,痴人說夢也可,捕風捉影也行,滿腹狐疑終無所歸都能算數”(63頁)。他希望寫作“只是懷疑者的懷疑、尋覓者的尋覓,雖然也要藉助種種技巧、語言和形式”(89頁)。“寫作可以跟文學不一樣,不必拿種種成習去勉強它。”(90頁)在史鐵生的心中,寫作是固有的文學之外的東西,是靈魂遭遇的迷茫,是迫於社會美德的圍困而去偷看那被隱藏的心魂,它提醒著人的孤獨,呼喚著人的敞開。作者還認為:“藝術,原是要在按部就班的實際中開出虛幻、開闢異在、開通自由,技法雖屬重要但根本的期待是心魂的可能性……一旦藝術,都是要開放遐想與神遊,且不宜搭乘已有的專線。”(100頁)總之,在作者的觀念里,藝術與規制是一對天敵,藝術的佳境在於自由散漫。作者藉助藝術來闡發肉身之局限與心魂之永恆,認為藝術是完成超越的載體,是實現恆久的契機,是達到愛願的中介,是飛翔的翅翼,是超度的天梯,是朝聖的征途,是精神的歷險。
除了文學藝術,作者把筆觸延伸到人類精神範疇的幾乎所有領域,進行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求索。像一位虔誠的哲僧,史鐵生對宗教、信仰、神性、愛情等人生命題加以追根究底、探本溯源式的詰問,使文字具有了形而上的色彩,以至於閱讀中時或令人感到抽象和虛玄。如論神時說:“神,乃有限此岸向著無限彼岸的眺望,乃相對價值向著絕對之善的投奔,乃孤苦的個人對廣博之愛的渴盼與祈禱。”(157頁)他對精神與靈魂的區別自有獨到的體認:“精神只是一種能力。而靈魂,是指這能力或有或沒有的一種方向,一種遼闊無邊的牽掛,一種並不限於一己的由衷的祈禱。”(158頁)他把人類之愛分為性愛、情愛、憐愛、博愛、仁愛等不同的價值層次,討論其有限與無限、存在與超越、相對與絕對。(176頁)他論愛之異在:“一切愛戀與愛願,都是因異而生的。異是隔離,愛便是要衝破這隔離;異又是禁地,是誘惑,愛於是有著激情;異還可能是棄地,是險境,愛所以溫柔並勇猛。”認為“異,不是要強調隔離與敵視,而是在呼喚溝通與愛戀”(180頁)。文中的理念,都服從於審美判斷,與道德倫理無涉。“柔弱很可能美於堅強,痛苦很可能美於達觀。愛情不是出於大腦的明智,而是出於靈魂的牽掛;不是肉身的捕捉或替換,而是靈魂的漫展和相遇。”作者從文學——僅僅只從文學本身——的視角出發,對流行的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念作了極力的疏離和背棄,真正回到了文學寫作的本體。有些論斷幾近於懺悔、無異於禱詞。對中國文化的反思,使其文字具有一種獨立的批判意識:“中國人特別地喜歡順其自然、淡泊無為,視自然為心性的依歸。但那異於自然的情感呢,就比較地抑制;異於自然的精神呢,就比較地枯疏。所以中國人的養身之道特別發達,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就不大頑固。”(224頁)P11-13
——讀史鐵生《病隙碎筆》
真正的寫作,是執拗的追尋而非瀟灑的製作,是暗夜的眼晴而非白晝的規則;它關注的不是確定性而是可能性,它展示的不是結局之“點”而是過程之“線”;它是各種學問之外的一片浩瀚無邊的存在,故土一樣親切,異地一般驚奇,輕鬆自由而又給人以昭示。榮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的人生筆記《病隙碎筆》,就是這樣的寫作。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近年來,他在散文創作上取得了不同凡響的實績,不僅在當代文壇獨樹一幟,縱向比較甚至超過了其早期的小說創作水平(他原本是以小說名世的)。《病隙碎筆》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散文”。從文體形態上看,無拘無束、如煙如霧,散漫不羈、自在飄逸,突破了傳統散文的寫作路徑;沒有刻意的“文以載道”,不見人為的經營雕痕,卻最是逼近思想的質地、靈魂的本色和心像的原生態,絲絲縷縷、氤氤氳氳,甚至連一條貫穿的線索都不要。這些思想的碎片,很難歸入哪個純粹的“類”上去。從寫作策略的層面看,它對當下的散文,尤其是報紙副刊上那些不痛不瘁、可有可無的寫作,是一種有力的衝擊、反動和顛覆。
作為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穫,史鐵生的這本散文集一如既往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限制與超越、肉體與靈魂、物質與精神、整體與部分、現實與理想、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以追問的形式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誠如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授獎詞》所言:“當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那么,追問的實質何在?它“是有限鋪向無限的路,是神之無限對人之有限的召喚,是人之有限對神之無限的皈依”。不懈的精神求索,其價值又是什麼?他說:“從這樣不息的詢問之中,才能聽見神說;從這樣代代流傳的言說之中,才能時時提醒著人回首生命的初始之地,回望那天賦事實(第一推動或絕對開端)所給定的人智絕地。”(238頁)在自己的內心詩意地棲居者,追問就是他的生命所在、活力所系。
本書的寫作,是作者藝術觀的生動實踐。作者認為,散文的定義不好從正面解釋,從反面切入倒易於把握,因為這種文體“存在於一切事物的定論之外。在白晝籌謀已定的種種規則籠罩不到的地方,若仍飄泊著一些無家可歸的思緒,那大半就是散文了——寫出來是,不寫出來也是……它從不停留,惟行走是其家園”(60頁)。這樣寬泛而闊大的見解,顯出了傳統散文觀的狹隘、侷促和小器。相對於正兒八經、需要公認的學問,寫作“沒那么多規矩,痴人說夢也可,捕風捉影也行,滿腹狐疑終無所歸都能算數”(63頁)。他希望寫作“只是懷疑者的懷疑、尋覓者的尋覓,雖然也要藉助種種技巧、語言和形式”(89頁)。“寫作可以跟文學不一樣,不必拿種種成習去勉強它。”(90頁)在史鐵生的心中,寫作是固有的文學之外的東西,是靈魂遭遇的迷茫,是迫於社會美德的圍困而去偷看那被隱藏的心魂,它提醒著人的孤獨,呼喚著人的敞開。作者還認為:“藝術,原是要在按部就班的實際中開出虛幻、開闢異在、開通自由,技法雖屬重要但根本的期待是心魂的可能性……一旦藝術,都是要開放遐想與神遊,且不宜搭乘已有的專線。”(100頁)總之,在作者的觀念里,藝術與規制是一對天敵,藝術的佳境在於自由散漫。作者藉助藝術來闡發肉身之局限與心魂之永恆,認為藝術是完成超越的載體,是實現恆久的契機,是達到愛願的中介,是飛翔的翅翼,是超度的天梯,是朝聖的征途,是精神的歷險。
除了文學藝術,作者把筆觸延伸到人類精神範疇的幾乎所有領域,進行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求索。像一位虔誠的哲僧,史鐵生對宗教、信仰、神性、愛情等人生命題加以追根究底、探本溯源式的詰問,使文字具有了形而上的色彩,以至於閱讀中時或令人感到抽象和虛玄。如論神時說:“神,乃有限此岸向著無限彼岸的眺望,乃相對價值向著絕對之善的投奔,乃孤苦的個人對廣博之愛的渴盼與祈禱。”(157頁)他對精神與靈魂的區別自有獨到的體認:“精神只是一種能力。而靈魂,是指這能力或有或沒有的一種方向,一種遼闊無邊的牽掛,一種並不限於一己的由衷的祈禱。”(158頁)他把人類之愛分為性愛、情愛、憐愛、博愛、仁愛等不同的價值層次,討論其有限與無限、存在與超越、相對與絕對。(176頁)他論愛之異在:“一切愛戀與愛願,都是因異而生的。異是隔離,愛便是要衝破這隔離;異又是禁地,是誘惑,愛於是有著激情;異還可能是棄地,是險境,愛所以溫柔並勇猛。”認為“異,不是要強調隔離與敵視,而是在呼喚溝通與愛戀”(180頁)。文中的理念,都服從於審美判斷,與道德倫理無涉。“柔弱很可能美於堅強,痛苦很可能美於達觀。愛情不是出於大腦的明智,而是出於靈魂的牽掛;不是肉身的捕捉或替換,而是靈魂的漫展和相遇。”作者從文學——僅僅只從文學本身——的視角出發,對流行的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念作了極力的疏離和背棄,真正回到了文學寫作的本體。有些論斷幾近於懺悔、無異於禱詞。對中國文化的反思,使其文字具有一種獨立的批判意識:“中國人特別地喜歡順其自然、淡泊無為,視自然為心性的依歸。但那異於自然的情感呢,就比較地抑制;異於自然的精神呢,就比較地枯疏。所以中國人的養身之道特別發達,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就不大頑固。”(224頁)P11-13
後記
這是我的第一本批評文集。從2003年正式發表作品至今,我己寫了九個年頭,接近“十年磨一劍”了。如果說它指稱的是精品意識,那么對我而言同時還指涉了一個毋庸辯解的客觀事實:疏懶與怠惰——寫得實在太少了,到了令人汗顏的地步。
中學時代的影評文字,儘管屢獲全市大獎,我仍然把它們排除在外。因為在我看來,那只能算優秀作文,不具備成人文章的品相和質地。然而,當鎮上的文化專干將替我從青少年宮代領的獲獎證書親手送到師大中文系的教室時,我不得不認同一個事實:電影評論是我文學寫作的萌芽,尤其是我從事文藝評論的火種。而那時至今,二十多年過去了。
歲月的力量重塑了許多東西,卻不曾枯萎這萌芽,未能熄滅這火種。這對我個人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重大的奇蹟性事件——它對一個人的忍耐性、可塑性、柔韌度、免疫力,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驗與挑戰。當然,細想起來也不奇怪,世事的變幻、時光的流轉,改變的只是外部事物的表層結構;而有些東西、特別是內在的基質,是不會輕易隨風而逝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其實都潛藏著這樣的奇蹟;只不過,意識的喚醒,常常需要藉助一些契機,有賴於一些中介。
批評文體的操練,就是我的“中介”;評論文集的出版,就是我的“契機”。它時常提醒我,給我以持續的忠告,從而使我能夠在漫長的跑道上不至於泄氣,與時不時冒頭的“不想寫下去了”的消極意識作不懈的鬥爭。
隨筆,是表達思想的至佳武器;論文,是彰顯學理的最好途徑。那么,能否在二者之間實現有機的整合,從而走一條折中調和的中間道路?在我看來,思想、學問、文采三者俱備,才是我心目中的好文章。因為,思想使學問有了理想的方向和目標,學問使思想有了堅實的支撐和依託,而富於才情的文筆則使文章行之能遠。這本文集,就是我努力的初步成果——柔性論文、讀書隨筆或思想札記。
觀念層面的超越性和行文方式的藝術性,是我日常閱讀的選擇尺度。因此,我把這本書命名為“彼岸的蘆葦”,其中暗含著一種自我期許,它使我聯想到一系列二元事物及其產生的張力:塵世是此在,天堂是彼岸;肉身屬於此在,靈魂屬於彼岸;現實歸於此在,理想歸於彼岸;沉澱若為此在,升華便是彼岸……而蘆葦,是我一向鐘愛的,它不僅是濕地上的實物,更是一種思想符碼和審美意象。帕斯卡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詩意的棲居,少不了蘆葦的映襯;人,由於思想的功能,從而使這一脆弱如蘆葦的物種具備了特有的高貴與尊嚴。
在結構上,本書的六輯是相對的。其中,“書與人”是作家作品論;“秦之聲”其實也是,只是為突出陝西文學的地域性而從“書與人”中獨立出來而已;“編與讀”和“聽與說”兩輯,是介入地方文化建設留下的雪泥鴻爪,雖然“層級不高”(刊發於縣級報刊),但重要性卻是我最看重的,體現出筆者與所處小環境之間的零距互動,言說的修辭性更淺淡直白,寫作的工藝性更簡約單純,話語方式也更不繞彎子,因此藝術觀念和審美理想的表達也便顯得更為直截了當;“幾人談”在體例上屬於“附錄”,它是文友師恩的紀念性呈示,它使我重溫了往日那圍坐傾談的歡樂和精神對流的愉悅。
僅以這稚嫩青澀的處女作,獻給我愛和愛我的人們:一是專家。中國作協全委、陝西省作協黨組書記雷濤先生當面勉勵我,要保持來自基層的獨特視角和鮮活靈感,揚長避短、評出特色;西北大學中文系教授、西安市作協副主席楊樂生先生親口對我說,不必過於拘謹,還可以更灑脫一些,放開了寫;陝西文學院院長、文學評論家常智奇先生跟我多次長談,這種專業上從容的砥礪和互動,開闊了我的思維,堅定了我的信念;《小說評論》副主編、白鹿書院副院長邢小利先生不惜版面,幾次在《秦嶺》學刊全文刊發我篇幅較長的論文,提攜後進,不遺餘力;還有那些遠在北京、上海、南京、石家莊等全國各地知名報刊的編輯,儘管素未謀面,甚至不識男女,但他們的慷慨到了破格的程度,令我堅信這個世間還有真正溫暖人心的曙光。二要感謝家人。父母“耕讀傳家”的傳統理念,在這浮塵滿天的世界上,給我提供了心靈的綠蔭和清涼的微雨;妻子勤儉持家的辛苦操勞,為我抵擋了許多俗務纏身的煩惱。三要感謝單位。領導的明智豁達,同事的寬厚包容,下屬的無私幫助(尤其是王晨小弟的後期製作),共同催生了書稿的最終面世。
謝謝!正是你們創設的人際環境,使我由衷地感到日常的平淡、充實和幸福;那種自由、寬鬆而融洽的氛圍,讓我在體制的夾縫中難得地體察到了人間的暖意和生命的溫馨。
作者於2011年6月16日
中學時代的影評文字,儘管屢獲全市大獎,我仍然把它們排除在外。因為在我看來,那只能算優秀作文,不具備成人文章的品相和質地。然而,當鎮上的文化專干將替我從青少年宮代領的獲獎證書親手送到師大中文系的教室時,我不得不認同一個事實:電影評論是我文學寫作的萌芽,尤其是我從事文藝評論的火種。而那時至今,二十多年過去了。
歲月的力量重塑了許多東西,卻不曾枯萎這萌芽,未能熄滅這火種。這對我個人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重大的奇蹟性事件——它對一個人的忍耐性、可塑性、柔韌度、免疫力,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驗與挑戰。當然,細想起來也不奇怪,世事的變幻、時光的流轉,改變的只是外部事物的表層結構;而有些東西、特別是內在的基質,是不會輕易隨風而逝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其實都潛藏著這樣的奇蹟;只不過,意識的喚醒,常常需要藉助一些契機,有賴於一些中介。
批評文體的操練,就是我的“中介”;評論文集的出版,就是我的“契機”。它時常提醒我,給我以持續的忠告,從而使我能夠在漫長的跑道上不至於泄氣,與時不時冒頭的“不想寫下去了”的消極意識作不懈的鬥爭。
隨筆,是表達思想的至佳武器;論文,是彰顯學理的最好途徑。那么,能否在二者之間實現有機的整合,從而走一條折中調和的中間道路?在我看來,思想、學問、文采三者俱備,才是我心目中的好文章。因為,思想使學問有了理想的方向和目標,學問使思想有了堅實的支撐和依託,而富於才情的文筆則使文章行之能遠。這本文集,就是我努力的初步成果——柔性論文、讀書隨筆或思想札記。
觀念層面的超越性和行文方式的藝術性,是我日常閱讀的選擇尺度。因此,我把這本書命名為“彼岸的蘆葦”,其中暗含著一種自我期許,它使我聯想到一系列二元事物及其產生的張力:塵世是此在,天堂是彼岸;肉身屬於此在,靈魂屬於彼岸;現實歸於此在,理想歸於彼岸;沉澱若為此在,升華便是彼岸……而蘆葦,是我一向鐘愛的,它不僅是濕地上的實物,更是一種思想符碼和審美意象。帕斯卡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詩意的棲居,少不了蘆葦的映襯;人,由於思想的功能,從而使這一脆弱如蘆葦的物種具備了特有的高貴與尊嚴。
在結構上,本書的六輯是相對的。其中,“書與人”是作家作品論;“秦之聲”其實也是,只是為突出陝西文學的地域性而從“書與人”中獨立出來而已;“編與讀”和“聽與說”兩輯,是介入地方文化建設留下的雪泥鴻爪,雖然“層級不高”(刊發於縣級報刊),但重要性卻是我最看重的,體現出筆者與所處小環境之間的零距互動,言說的修辭性更淺淡直白,寫作的工藝性更簡約單純,話語方式也更不繞彎子,因此藝術觀念和審美理想的表達也便顯得更為直截了當;“幾人談”在體例上屬於“附錄”,它是文友師恩的紀念性呈示,它使我重溫了往日那圍坐傾談的歡樂和精神對流的愉悅。
僅以這稚嫩青澀的處女作,獻給我愛和愛我的人們:一是專家。中國作協全委、陝西省作協黨組書記雷濤先生當面勉勵我,要保持來自基層的獨特視角和鮮活靈感,揚長避短、評出特色;西北大學中文系教授、西安市作協副主席楊樂生先生親口對我說,不必過於拘謹,還可以更灑脫一些,放開了寫;陝西文學院院長、文學評論家常智奇先生跟我多次長談,這種專業上從容的砥礪和互動,開闊了我的思維,堅定了我的信念;《小說評論》副主編、白鹿書院副院長邢小利先生不惜版面,幾次在《秦嶺》學刊全文刊發我篇幅較長的論文,提攜後進,不遺餘力;還有那些遠在北京、上海、南京、石家莊等全國各地知名報刊的編輯,儘管素未謀面,甚至不識男女,但他們的慷慨到了破格的程度,令我堅信這個世間還有真正溫暖人心的曙光。二要感謝家人。父母“耕讀傳家”的傳統理念,在這浮塵滿天的世界上,給我提供了心靈的綠蔭和清涼的微雨;妻子勤儉持家的辛苦操勞,為我抵擋了許多俗務纏身的煩惱。三要感謝單位。領導的明智豁達,同事的寬厚包容,下屬的無私幫助(尤其是王晨小弟的後期製作),共同催生了書稿的最終面世。
謝謝!正是你們創設的人際環境,使我由衷地感到日常的平淡、充實和幸福;那種自由、寬鬆而融洽的氛圍,讓我在體制的夾縫中難得地體察到了人間的暖意和生命的溫馨。
作者於2011年6月16日
序言
中國是一個文學的泱泱大國,西安的文學又有著得天獨厚的漫長的歷史傳統。作為中國曾經的十三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她集天地之大成,匯五湖四海之文化思想於一爐,鑄造出了輝煌燦爛數千年的文學精品,成為中西方文學家和思想家膜拜的聖地。
西安文學,源遠流長,不論是風、雅、頌,還是漢賦、唐詩,無不在歷史的年輪上鐫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流傳下無數優美動聽的傳說,一次次登上時代的潮頭浪尖,樹立起大時代的精神標桿。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建國後,中國當代文學發展迅猛,各種思潮蓬勃湧現,而以柳青、杜鵬程、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為代表的著名作家,以西安為中心,創作了大量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優秀文學作品,在全國乃至世界文壇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和涌動,引起了極大的注目和讚譽。
今年是2011年,新中國己過一個甲子,文學伴隨著文明的進步成長成熟,迎來一個全新的信息化、網路化時代,但也面對著更加複雜多變的思想維度和社會切面,如何把握當下,引導社會思潮的健康發展和整合融合,成為新一代作家擔負的責任和義務。
為了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落實市委“出人才、出精品”的指示,切實改變西安文學隊伍後繼乏人、精品力作不多的創作現狀,在西安市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市文聯、西安市作協首屆簽約16名中青年作家。以期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呵護蓓蕾幼芽的成長,激勵、引導和支持中青年作家積極創作,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並資助其出版,為他們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鋪路搭橋。
播種是艱辛的,收穫是喜悅的。春華秋實,一年的時間過去,我們收穫了第一批的五部作品,它們是趙豐的《孤獨無疆》、國穩社的《彼岸的蘆葦》、劉牧之的《拓跋樹娥》、曹軍華的《朱雀門下》、蔣書蓱的《河流傳說》。
作品出版後,我們還將舉辦作品研討及宣傳推介會,邀請知名作家、評論家參加,通過相互的交流探討,不斷提高作家們創作的藝術水平。與此同時,我們將聯合相關刊物和媒體進行報導,以期擴大作者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影響力。
在此,給予本次結集出版的作家以及作品以美好的祝願,並希望後繼者努力前行,再創西安文學創作新高潮。
是以為記。
西安文學,源遠流長,不論是風、雅、頌,還是漢賦、唐詩,無不在歷史的年輪上鐫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流傳下無數優美動聽的傳說,一次次登上時代的潮頭浪尖,樹立起大時代的精神標桿。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建國後,中國當代文學發展迅猛,各種思潮蓬勃湧現,而以柳青、杜鵬程、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為代表的著名作家,以西安為中心,創作了大量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優秀文學作品,在全國乃至世界文壇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和涌動,引起了極大的注目和讚譽。
今年是2011年,新中國己過一個甲子,文學伴隨著文明的進步成長成熟,迎來一個全新的信息化、網路化時代,但也面對著更加複雜多變的思想維度和社會切面,如何把握當下,引導社會思潮的健康發展和整合融合,成為新一代作家擔負的責任和義務。
為了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落實市委“出人才、出精品”的指示,切實改變西安文學隊伍後繼乏人、精品力作不多的創作現狀,在西安市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市文聯、西安市作協首屆簽約16名中青年作家。以期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呵護蓓蕾幼芽的成長,激勵、引導和支持中青年作家積極創作,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並資助其出版,為他們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鋪路搭橋。
播種是艱辛的,收穫是喜悅的。春華秋實,一年的時間過去,我們收穫了第一批的五部作品,它們是趙豐的《孤獨無疆》、國穩社的《彼岸的蘆葦》、劉牧之的《拓跋樹娥》、曹軍華的《朱雀門下》、蔣書蓱的《河流傳說》。
作品出版後,我們還將舉辦作品研討及宣傳推介會,邀請知名作家、評論家參加,通過相互的交流探討,不斷提高作家們創作的藝術水平。與此同時,我們將聯合相關刊物和媒體進行報導,以期擴大作者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影響力。
在此,給予本次結集出版的作家以及作品以美好的祝願,並希望後繼者努力前行,再創西安文學創作新高潮。
是以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