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華民族生死存亡危機時刻,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的愛國師生,毅然遷至西安組建了
西安臨時大學醫學院,保留了抗戰時中國西北醫學惟一的醫學高等教育火種。此時醫學院與附屬教學醫院即為一體,這便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前身。後潼關告急,戰火所迫,西安臨時大學南遷漢中,幾經更名和輾轉,抗日戰爭勝利後最終於1946年遷回西安,新中國成立後稱為
西北醫學院。整個抗戰期間,醫學院在漢中共培養學生205人,於國家危難之時奠定了西部醫學教育的基石。附屬醫院也隨著醫學院的不斷轉移,在抗戰期間診治病人不計其數,為
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根據黨中央為國民提供基本衛生保障之計畫綱要,“一附院”作為西北的一所重點醫院奠基工程正式啟動,1956年9月8日正式開診。
建院之初,經歷了抗戰遷陝戰火洗禮老一代醫務工作者,深知新中國來之不易,以責任和擔當為西北地區人民健康事業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創業,為一附院樹立了不朽的精神豐碑和仁術豐碑。1957 年外科,醫院三臟器切除獲得成功,幾年間,醫院開展的高難度手術還有半肝切除術、全胃切除腸管代胃術、縱膈腫瘤摘除術、廣泛子宮切除術等,引領著西北醫療技術的發展。特別是1959年,醫院成功為一例巨型
房間隔缺損患者施行了全國第三例低溫下心內直視手術,達到國內當時先進水平;60年代初,醫院成功進行了兩例
腦幹腫瘤手術,打破了當時“腦幹是手術禁區,腦幹腫瘤是不治之症”的論調,轟動了國內醫學界。
1978年,“針麻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和“大骨節病X線學研究”,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9年泌尿外科首次開展了同種異體腎移植術,成為西北地區首例腎移植手術。1981年,“無血切肝術”在一附院成功實施,是外科領域的一項突破,成為了西北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里程碑。
器官移植的突破性開展,標誌著一附院始終與世界前沿領域的醫療技術保持著齊頭並進的水平。醫院很快在西北地區開展了活體
腎臟移植,成功開展了首例胰、腎聯合移植、首例肝、腎聯合移植、胰島細胞移植,移植效果、移植規模和移植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分別填補了西北地區多器官聯合移植的空白。如今,一附院的醫學精英們已經創造了西北地區
肝移植手術開展的數量、質量領先地位,存活時間最長的記錄。到2015年,醫院腎移植數量超過4000例,成為西北地區的腎移植中心,也使一附院成為國家DCD工作示範單位。2015年,一附院人已經進入肺、肝、腎多器官三台手術同時進行的醫院器官移植的先河。
一附院在多個醫學領域領先全國,填補了國內空白:國內首例腹腔妊娠嬰兒在這裡出生,西北首例試管嬰兒在這裡誕生,西北首例
間充質幹細胞與
造血幹細胞非血緣聯合移植手術在這裡成功完成,先心病治療與心臟封堵手術技術全國領先。
醫療技術取得進步的同時,一附院從建院之初就將科研創新工作視為醫療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1984年,一附院“ZDZ”
外用避孕藥膜的課題研究被評為“衛生部科技成果獎”,1986年計畫生育“六五”攻關科研項目“提高不鏽鋼O型宮內節育器避孕效果的研究”獲“國家計生委三等獎”,齊頭並進的雷射技術、染色體新技術、顯微外科輸卵管再通術、滋養葉細胞腫瘤的診治等,均居國內先進水平。2011年國內首例“下馬式”肝移植術、2012年首例磁壓榨術治療膽道狹窄的實施,成為一附院醫術創新的新高度,分別被評為西安市十大科技新聞之一。泌尿外科團隊、心血管病團隊等與國內頂級科研團隊合作,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腎移植科更是以獨立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年,一附院採用最新醫用植入級聚醚醚酮(PEKK)材料結合3D列印和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加工科技,成功完成中國首例3D列印顱骨修復手術;
2014年7月,一附院婦產科開展的世界首例“直腸陰道瘺磁壓榨閉合修補術”套用於臨床並獲成功;心血管學科團隊完成西北首例“
左心耳封堵術”和“房顫冷凍球囊消融術”; 2015年,一附院心外科團隊實施心臟不停跳下冠脈搭橋、乳內動脈序貫式冠脈搭橋等多項高難度手術。2016年元月,一附院操控“達文西”機器人成功完成數10例複雜病例,多個手術成為西北第一例,自此我省外科手術進入“機器人”時代。
為了保障醫療技術和科研產出的厚積薄發,醫院多年來資助新醫療技術立項300餘項,獎勵新醫療技術成果100餘項,每年派出50餘位青年才俊出國深造,注重學科領軍人物的培養與引進,與國際上各個領域的頂級研究機構進行深入交流合作,注重與理工等多領域的融合,確保了一附院強勁的發展動力。
一附院在現代化進程中,努力實現醫療環境的改善和就醫流程的不斷最佳化,積極提升醫療服務效能,使患者得到最佳的就醫體驗。醫院陸續啟用了新的住院綜合大樓和新的門急診大樓,最大限度地擴大和增加門診、住院用房,解決民眾住院難、看病難的問題。醫院開通10餘項就診預約平台,實現網上掛號,開通無午休門診“無縫隙”地為患者服務;
醫院信息系統中非結構化電子病歷、電子醫囑、LIS系統全面上線,為提高醫療技術質量、保證教學水平和提升科研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一附院現有臨床專業學科58個,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領發展、特色鮮明的醫學學科。醫院泌尿外科(含腎移植科)躋身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皮膚科發展成為教育部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產科、重症醫學科等14個學科全部位列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中醫老年內科被中醫藥管理局列為“十二五”重點培育專科。
醫院為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學位博士點及
博士後流動站,承擔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等多個層次5000餘名學生的教學任務,為國內外培養了一大批高端醫學專門人才,是國內少數能培養外國本科和研究生留學生的教學單位之一。2009年,醫院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2012年成為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和香港外科醫學院海外普通外科專科醫師培訓中心和泌尿外科專科醫師培訓中心。
醫院先後榮獲衛生部、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授予的《愛嬰醫院》稱號,成為陝西省首家三級甲等醫院並在多次複審中名列前茅,榮獲全國首批《百佳醫院》、行業文明“示範單位”和醫院行風建設“先進單位”;醫院護理部榮獲全國婦聯、國家衛計委聯合頒發的全國衛生系統“
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2004年醫院護理工作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認證;醫院多次被評為陝西省衛生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腎移植科、肝膽外科被團中央、衛生部授予永久性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2014年,醫院被陝西省衛計委授予陝西省“民眾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被評為陝西省教育系統、衛生系統唯一的“第十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和“陝西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單位”;醫院2015年檢驗科通過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IS15189評審並獲得認證。
2009年,國家新一輪醫改推行以來,一附院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管的西北地區綜合性醫院,努力探索符合西部地區特點的協作醫院醫療網路建設機制。
陝西省實行新醫改之後,交大一附院發揮自身優勢,與雁塔區政府積極試點成立陝西省分級診療工作首個推行機構“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區醫聯體”,成為優質醫療資源外延和下沉的創新性舉措,為陝西省新醫改的落實起到了引領和探索作用。面對新醫改形勢,一附院堅持以爭創國家優質醫院為載體,認真貫徹“
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按照“兩院兩區四分院”發展戰略,加快院港務區醫院建設,做好延安分院、彬縣分院、長安分院、韓城分院的託管工作,籌備大興善寺院區和南院區運營。以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為契機,帶動成立“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區醫聯體”,開創城市醫療服務新模式,促進醫療優質資源下沉,帶動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為陝西乃至西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起到引領、示範作用,不斷推動醫院實現跨越式發展。
醫院科室
泌尿外科(含腎移植科)、皮膚科、產科、重症醫學科、
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呼吸科、腎內科、腫瘤科、醫學影像科、感染病科、骨科、檢驗科、器官移植科、老年病科14個學科。
所獲榮譽
2020年6月,入選“最美逆行者”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傑出奉獻機構名單。
2020年9月8日,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2020年12月,入選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名單。
醫院地址
醫院地址:西安市雁塔西路2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