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

又稱雙十二事變。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及其率領的東北軍奉行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撤出東北,致使大片國土淪陷,一直受到全國民眾不斷高漲的抗日情緒的壓力。在與紅軍作戰中,東北軍又屢次失利,部隊不滿情緒日益增長。1936年10月22日,蔣介石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張學良、楊虎城率部“進剿”紅軍。張學良多次向蔣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均遭到蔣介石拒絕和斥責。蔣介石還將其嫡系部隊30個師調到以鄭州為中心的平漢、隴海鐵路沿線,迫令張學良、楊虎城將其軍隊全部開赴陝北“剿共”前線。特別是在對待愛國學生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活動的問題上,蔣介石仍然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立場,並加強了對張、楊的軍事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張學良、楊虎城感到除發動“兵諫”以外,已別無出路。1936年12月12日晨,按照張學良、楊虎城商定的計畫,東北軍一部包圍華清池,扣留了蔣介石;第十七路軍同時控制西安全城,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這一事件史稱“西安事變”。事變當天,張學良、楊虎城等18位高級將領署名發表《對時局通電》,說明在國難當頭的形勢下,被迫發動事變是為了督促蔣介石進行抗戰。通電提出八項主張:(一)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領袖;(四)釋放一切政治犯;(五)開放民眾愛國運動;(六)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之政治自由;(七)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八)立即召開救國會議。事變發生後,在國內引起強烈而複雜的反響。南京政府中,何應欽等人極力主張“討伐”張學良、楊虎城;以宋子文、宋美齡為首的一派,為保全蔣介石,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國際上,各主要國家對西安事變的態度也極為複雜。日本政府極力挑動擴大中國內戰,以便實現其滅亡中國的野心;英國和美國力求維持蔣介石的統治,認為可以同共產黨採取某種形式的合作,以便對付日本;共產國際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但電碼錯亂不能譯出。事變當晚,張學良電告中共中央。中國共產黨多次召開會議,獨立自主地制定了和平解決事變的方針,並派周恩來到西安商量大計。南京方面在了解張學良、楊虎城和共產黨並不想加害蔣介石,而希望和平解決事變的態度後,於12月22日正式派出談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齡到西安,與西安方面談判。12月23日,張學良、楊虎城同宋子文、宋美齡進行談判。周恩來作為中共中央全權代表也參加談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終蔣介石同意宋子文、宋美齡談判中議定的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六項條件。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它促進了中共中央逼蔣抗日方針的實現。從此,十年內戰的局面基本停止,國內和平初步實現。中國共產黨在這次事變中力主和平解決,充分體現了對團結抗日的誠意。西安事變在國共重新合作的客觀形勢漸次成熟的時候,起了促進這個合作的作用。在抗日的前提下,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成為不可抗拒的大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