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大洋
- 英文名:nb jie
- 別稱:牛逼節
- 節日時間:5月1日
- 節日類型:挖蛤蜊 挖蠣子
- 流行地區:西大洋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自然資源,
地理位置
西大洋在城陽區的東南部,地質屬下白羅紀青山組地層,多由火山岩形成的波狀平原,火山噴發岩多為凝灰岩、玄武岩、流紋岩等,地層也多由砂土、砂質粘土、砂礫石組成。
西大洋村落座落在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帶,高地土壤瘠薄。土層在10-20厘米之間,甚至有的地方出現裸露岩石的礫地。經過緩坡梯田,過渡到低處較肥沃的窪地,土層可深達7米左右,海邊多為海濱灘地,含鹼量大,地貌平緩,傾斜入海。
歷史沿革
西大洋村原名趙家村,相傳三千年前,西周有羌人(西漢時稱西羌人)名造父,曾為西周穆王(姬七)貢獻了八匹駿馬,被召為之駕馭車,一向忠心耿耿、鞠躬盡瘁。因趕車有功,被周穆王封為諸侯,去趙城(現山西洪洞縣)為國封侯,按當時“以國氏為姓”之法律,即以城之趙為姓,趙造父為趙始祖。後遷居雲南省烏沙衛柳樹胡同棋盤街的一支趙姓中的趙信,趙允二人,(注《嶗山地名志》載:始祖趙乾、趙坎)於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二月二日至四月八日到陰島擇地而居,取村名為“趙家村”。
清光緒年間,因村的位置近海,又在“東大洋村”的西邊,所以更名為“西大洋”。《即墨縣誌》七鄉村莊圖:里仁鄉明清時期,西大洋屬即墨縣裡仁鄉陰島社“趙家”。《膠澳志》海西區警察署陰島分駐所“西大洋”。1898年淪為德租界地,1914年又淪日本之手。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劃為膠澳商埠海西區陰島分住所。1931年定名為青島市特別陰島區。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時期,區劃沿舊制。
國民黨統治時期,仍稱青島市陰島區。1949年5月,陰島解放後,劃歸即墨縣陰島區西大洋村,區政府駐宿流村。1950年11月,陰島區改稱劃歸即墨縣第八區西大洋村。1958年9月屬即墨縣陰島人民公社。1961年劃歸青島市嶗山郊區陰島人民公社。1967年改稱嶗山縣紅島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公社制,屬紅島鄉。1994年5月改劃為青島市城陽區紅島鎮。2001年屬城陽區,紅島街道辦事處。
自然資源
西大洋村三面靠海,海域遼闊,盛產各種魚類,貝類及蝦蟹等海產品,人們曾將竹棍按一定的距離排插在海中,即可“夾住”大小不等的魚類;在岸邊,用高梁楷的“鬚根”即可從還水中“沾到”大對蝦;站在礁石上,即可撈取前來產卵、孵卵的烏賊;所產“蝦皮”、個小、肉嫩、皮軟,既可做美味佳肴,又是補鈣極品。
因膠州灣內水質飽含微生物,使其海產品以“膠州灣貨”而遠近聞名,成為優質海產品的代名詞,膠州灣內盛產的大洋雜色蛤和青島啤酒,已成為美市地處膠州灣南端的西大洋,伸入到海灣的“腹地”,有利的地理位置,為海上捕撈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又因膠州灣內的水質肥美,所產海產品具有獨特的鮮美味道,一提及“膠州灣貨”。
人們都要垂涎欲滴,在盛讚這個門前就是大海“的聚寶盆”之時,又何從不敬慕處在“聚寶盆”中心的西大洋村呢?西大洋的南部海岸多有海蝕崖,海蝕平台及海蝕裂隙,造就了妹妹石、石過道、石隔板、蛤蟆石、石磨、石碾、石船、石樁、娘娘廟及廟中的“娘娘”,這既是海蝕地貌的真實寫照,又是人們旅遊及尋求“情趣”的大好去處。
西大洋人酷愛京戲且由來已久。有人形容曰:“西大洋的狗都能唱戲”。早在1857年,在村民趙京義的發動及組織下,成立了“趙家京戲班”,組織演出了《四進士》、《司馬懿》等十幾齣京戲,在當地以及膠州、膠南一帶巡迴演出,場場火爆,深受人們的喜愛。1950年,解放了的西大洋人又成立了業餘京劇團,行當齊全,戲箱完備,既為節日的喜慶活動增添了光彩,又能根據形勢的需要自編自演多個節目,並以多劇種(話劇、柳腔、歌劇等)的形式演出,受益匪淺。自1950年成立至 1966年,每場演出,為廣大村民帶來樂趣,為新社會的新農村大增亮麗色彩。在1954年即墨縣文化局組織的全縣戲劇大型演出中,西大洋村選送的京戲《穆柯寨》榮獲“優秀演出獎”,一度讓人們刮目相看,至此劇團的演職人員達四十餘人,演出京劇劇目達五十多出。1969年演出革命現代京戲,1977年在嶗山縣文化局的扶持下重新組團,其演出都是小型的和間斷的,1980年停演。
至2000年,全村1387戶,總人口3788人,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1766年以前,全村都姓趙,唯“趙家”。至1946年,又增劉、 肖、 郭 、楊 、孫五姓,至1978年,又增於、王兩姓,至今又增姜 、朱、 張、 李、 程、 侯、 孔 、曹、任十姓,現在全村共有十九個姓氏。
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時期,區劃沿舊制。國民黨統治時期,仍稱青島市陰島區。
建國前,西大洋村以“討飯棍多”而出名,人們缺衣少穿,因生產力不高及受生產關係的制約,糧食畝產不過百斤,海洋生產產量低且價格便宜,更有多人葬身大海,妻離子散。建國後,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村民口糧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人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多數人成了“存款戶”,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1963年春,西大洋因集體經濟大發展,被評為“農村漁業先進單位”,由趙宇亮書記代表西大洋村出席華東局組織在上海召開的生產先進單位工作會議,並榮幸的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們解放了思想,堅定了發展各項事業的信心。為改變生產條件、提高生產力,人們首先改進了捕撈工具,加大了機船的船體和馬力,大量的發展了遠洋生產,並逐步健全擴大。在近海作業中,也調整了生產結構,改進了捕魚、尤其是撈取貝類的工具,在幾年的時間裡實現了漁業生產的機械化,從而改善了生產條件,增加了收入,也為擴大再生產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西大洋人不但發展了捕撈業,更發展了海產品養殖業。
1985年,建成200畝對蝦養殖池,並大獲養殖成功後,原先的荒野海灘,現在是星羅棋布的養蝦池,並從單一的養蝦發展到養蟹、養魚等多個品種,從一年一度的養蝦進而到一年兩茬及一池多養的境況。方法多樣,成功率極高,帶給人們的經濟效益是空前的。人們大膽的實幹,將有限的“池養”向廣闊的“灘養”推進,1992年將貝類養殖的範疇迅速向膠州灣的深水領域擴展,養殖面積達4000畝之多,並進一步將養殖面伸延到外地、外縣、外省,其相關的業務聯繫,北至北海的萊州灣、遼寧省、河北省,南至江蘇、上海、福建、廣東、廣西等。在祖國的東南沿海,西大洋的養殖業是有目共睹的。1995年,西大洋村出席了在濟南召開的山東省先進農村工作大會。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省水產?作先進村”的錦旗,和1995年“水產先進單位”金獎盃。由於養殖業的迅猛發展,使西大洋在省政府命名的20餘個淡、鹹水養殖先進單位中,躍居第七位,被譽為青島地區第一漁村,由此也帶動了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加工品通過流亭飛機場的飛機運輸,快捷的運抵韓國、日本等國家,開闢了農村經濟轉移到國際市場的軌道上來的喜人景象。為了有計畫、有組織的發展水產業,西大洋成立了有20個養殖單位加盟的水產養殖公司,機構龐大,力量雄厚,促進了養殖業的全方位改革。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配有專人負責,統籌兼備,保證了經濟效益的穩步發展。至2000年,西大洋村總收入過億元,年人均收入3600元,創歷史最高紀錄。
養殖業的發展,給西大洋的生產機制也發生了質的變化。至1999年,西大洋有大小海產品加工廠二十五家,有的廠家也增設了冷凍,冷藏設備,保證了優質海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眾多加工廠的出現,東西兩個碼頭的建成,又給人們增加了致富就業的機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的改變,帶給人們的是經濟的騰飛和人口的大量增加及高度集中,外來的打工者絡繹不絕,其連鎖反應是商店,飯店,服務性第三產業的大批湧現。
舊貌已不復存在,豐厚的物質基礎使人們更加精神煥發、文明向上。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西大洋即開始有步驟的拆遷,重建房舍。在延續著老村的軌跡上,代替而出的是整齊的樓房和醒目的商店,硬化的道路,縱橫有序,一切都展示了西大洋的青春氣勢和時代風姿,西大洋已成初具規模的城市化農村,被美其名曰“小香港”。
建村是轟轟烈烈的,而悄悄發生變化的是日常的物質生活,人們早已不再為“口糧夠不夠”所困擾,家家生活安定,人人無後顧之憂,飲食,衣著,房舍,家具等正向著高品味發展,人們生活的舒心,順心。為給下一代造就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於1999年在紅島鎮率先新建了建築面積為2610平方米的二層教學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2000年,村又耗資近40萬元,為西大洋國小,增設了微機室。社會、學校、西大洋的每一個家庭融為一體,為培養德才兼備的下一代而共同努力。
現在,村民安居樂業,實行養老保險,老有所養、壯有所為、幼有所教。西大洋村被連續評為青島市的“文明村莊”、“文明單位標兵”、“模範村委”、“先進黨支部”等光榮稱號。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西大洋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質的改變, “萬元戶”從高不可攀到漸次普及,西大洋正在逐漸建成和完善新體制,正在強化投資環境和經濟環境,不同層次的人力結構正不斷提高素質,充實實力,以瞄準國內外市場,創優出新,為全村進入更富裕的境界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