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公元1038年,信奉佛教的
元昊,在賀蘭山下的
興慶府宣布登基,建立
大白高國。9年後,即公元1047年,元昊下令在今掌政鎮政府往東、閆家湖西側的不遠處修建一座皇家寺院。據《嘉靖寧夏新志》記載,僅台基就高達三丈,並且廣泛接納
回鶻僧人在那裡講經說法。元昊派人前往開封迎請《大藏經》後,便珍藏在高台寺里,元昊讓大批高僧大德在這裡開始西夏文《
大藏經》的翻譯工作。
因為在很高的台基上建成高大的古寺,所以這座寺院便得名高台寺。這是西夏時期遺留給銀川,而且一直被沿用至今的地名,它因此可能成為銀川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地名。
高台寺不僅是一處高僧講法譯經的地方,也逐漸成為
西夏王朝的皇家寺廟。在一些重大的佛事或節日裡,西夏的皇帝也常在這裡禮佛,保佑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西夏皇室自純佑皇帝後,整體信奉藏傳佛教,這裡更是那些從藏地來的
喇嘛們講經說法、弘揚
藏傳佛教的地方。
公元1227年,蒙古軍隊消滅西夏,興慶府遭到屠城,人民或逃或亡,這裡便成了一座廢寺。
公元1432年,一位從藏地來的喇嘛舍剌藏來到銀川城弘法,他經過艱難的化緣,將自己所化來的錢物用於高台寺的重建。《寧夏志》中記載,新修的高台寺“地勢崇高,登此以眺,極山河之偉觀。寧夏山川險易之形勢,舉目可盡矣”。《嘉靖寧夏新志》記載:“高台寺,在城(即今銀川市)東十五里,夏廢寺,台高三丈……下有大湖千頃,山光水色,一望豁然。”
在《寧夏志》或其他史書中,提及城內最高的建築承天寺塔時,都沒有類似記載,而《西夏書事》中記載:“高台寺及周圍的佛塔,高數十丈。”可見,高台寺是當時銀川城最高的建築了。
移動的高台寺,消失的高台寺座延慶寺,因為這座古寺同樣台基很高,登上寺頂,銀川平原上的山河大勢一覽無餘,人們便習慣地稱之為高台寺,周圍的湖也被稱為高台寺湖,最早的高台寺逐漸淡出了歷史記憶。
紅花渠邊的高台寺倒映在一片湖水中,高台寺不僅是佛教信徒們禮佛誦經的地方,而且也成了文人墨客登臨高處、觀賞山河的好去處,自然也就留下了很多吟詠高台寺的詩歌。明朝寧夏的都御史楊守禮就曾經有一首《春日登高台寺詩》:“元戎招飲高台寺,馬首春風人面和;草樹萬家分綠野,雲山千裡間黃河。老來較射猶能壯,興到吟詩不厭多。文武同官俱塞外,好將忠義共磋磨。”
公元1739年,寧夏發生的大地震使慶王修建的“高台寺”損毀,人們在紅花渠邊再次修建了一座“高台寺”,這就是人們今天說的高台寺。
乾隆年間,本土一位名叫任岳宗的詩人還留下了一首《高台古剎》:“花園細路指高台,聞說當年帝子來。玉輦春荑留彷佛,香樓閣道剩崔嵬。上方鐘聲煙霞合,晴野川原日月開。臨眺不禁懷古思,聊憑象教恣徘徊。”
乾隆年間修的高台寺因為地勢高,且靠近東門城牆,成為晚清至民國時期的軍人“瞭望塔”。抗戰時期,
馬鴻逵更是在那裡布置兵力駐守,並架設大炮和
高射機槍,高台寺自然成了馬鴻逵存放大炮、槍械的“倉庫”和操練炮兵的地方。日本戰機3次轟
炸銀川時,馬鴻逵的高炮連就駐守在高台寺和東門城樓上,士兵在日本戰機來時,曾經用大炮和高射機槍射擊飛機,但一架也沒擊中。
文革期間,高台寺內的銅佛、銅鐘、銅鑼等物慘遭毀壞,寺廟被拆除,壘起高高的台基的黃土也被人一車一車地拉走搞農田建設。殘存的兩尊被風沙雨水侵蝕的石獅,被搬到了現在的高台寺逸夫國小。高台寺在文革時就從銀川人的視野中徹底消失了。
如今,高台寺已經完全沒了,人們談起高台寺時,大多指的是位於銀川市東門紅花渠外的高台寺小區,修在小區門口的高台寺公車站台、小區北邊的高台寺逸夫國小以及高台寺居委會,成了那座在千年間移動著自己身影的古剎的殘留記憶。
歷史記載
曩霄五月五日生,國中以是日相慶賀。舊俗止重冬至,曩霄更以四孟朔為聖節,令官民禮佛,為己祈福。至是,於興慶府東一十五里役民夫建高台寺及諸浮圖,俱高數十丈,貯中國所賜《
大藏經》,廣延回鶻僧居之,演繹經文,易為蕃字。
2.據《嘉靖寧夏新志》記載:“高台寺,在城(即今銀川市)東十五里,夏廢寺,台高三丈……下有大湖千頃,山光水色,一望豁然。
3.《
銀川小志》中這樣記述高台寺:“舊建城東二十里,為黃河崩沒。萬曆間,慶王重建,在紅花渠東麗景園內,改名延慶寺。”
新聞報導
1.不久前,寧夏考古工作者在銀川市東郊發現西夏皇親國戚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高台寺遺址。這一發現,解開了西夏史研究中的一個懸案,為研究西夏時期的宗教活動和建築風格提供了新的珍貴資料。去年秋季,銀川市東郊掌政鄉農民在乎整土地時,發現一條用磚砌成的寬0.53米、高0.25米、長30米的下水道。考古人員通過試掘,又在1米多深的地下發現了單磚砌成的牆基和方磚鋪設的地面,並出土大量綠色琉璃獸面瓦當、脊獸、鴟吻及槽形瓦、板瓦(白瓷)等建築材料殘件,以及白瓷碗、白瓷盆等生活器皿殘件。砌築下水道的青條磚背面多印有手掌印紋,鋪砌地面的大型方磚一面多飾有豎道粗繩紋或瓦紋。這些磚瓦及生活器皿的造型風格與西夏3號帝陵東碑亭所出土的建築材料及生活器皿的特徵完全相同。這說明該處遺址的建築群的等級和規格相當高,並且代表著西夏早期的建築特徵。 據《嘉靖寧夏新志》記載:“高台寺,在城(即今銀川市)東十五里,夏廢寺,台高三丈……下有大湖千頃,山光水色,一望豁然。”《西夏書事》也記載:西夏
天授禮法延祚十年(公元1047年)二月,元昊“於興慶府(即今銀川市)東建高台寺及諸浮圖,具高數十丈,貯‘中國’所賜大藏經廣延回鶻僧居之,演繹經文,易為蕃字”。但是,自元、明之後,寺院被毀,高台寺及其具體位置便成為西夏史研究中的懸案。現在發現的遺址位於隆起的高地上,東臨黃河古道,正是《嘉靖寧夏新志》所說的大湖千頃(現多闢為魚湖)之畔。<br/> 西夏時期,佛事盛行,寺廟很多。作為皇家寺院的高台寺東臨大湖,湖光水色,氣勢不凡,寺廟規模之宏大,建築之輝煌,僧徒之眾多,是可以想像的。(原載《
光明日報》1998年8月11日,《
新華文摘》1988年11期全文轉載)
2. 據說,當年
邵逸夫基金會決定在銀川市援建高台寺逸夫國小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在銀川市教育部門官員的陪同下,走進紅花渠東側那片叫高台寺的地方,但並沒有看見想像中的高台寺,於是問起陪同的幾個銀川人,他們都只是說這裡曾經有個高台寺,具體什麼時候消失的,誰也說不清楚。和邵逸夫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一樣,如今,很多外地來銀川的遊客,在想像中,都會認為高台寺這個地方一定有個高聳入雲的高大古寺。
高台寺在哪兒?
走進位於銀川市紅花渠東側、興慶區解放東街南側的高台寺住宅區,我隨機問了安和園、康花園、康怡園三大園區的近50名年齡不同的居民,他們都說這一帶因為古代曾經有一個高台寺而得名。但問起高台寺的來歷,卻沒有一個人知道。
《銀川小志》中這樣記述高台寺:“舊建城東二十里,為黃河崩沒。萬曆間,慶王重建,在紅花渠東麗景園內,改名延慶寺。”這就說明,高台寺並不是修建在現在高台寺小區一帶。
按照《銀川小志》中所記述的方位,記者在初春季節出銀川城往東,開始尋找高台寺的始建地。記者在掌政鎮窪路村一帶,聽到了這樣一則趣事:1997年,當地農民平整土地時,發現一條用磚砌成的寬0.53米、高0.25米、長30米的下水道。
這個訊息引起了寧夏考古界的重視,考古人員在這裡進行挖掘,在1米多深的地下發現了單磚砌成的牆基和方磚鋪設的地面,並出土大量綠色琉璃獸面瓦當、脊獸、鴟吻及槽形瓦、板瓦(白瓷)等建築材料殘件,以及白瓷碗、白瓷盆等生活器皿殘件。這些磚瓦及生活器皿的造型風格與西夏3號帝陵東碑亭所出土的建築材料及生活器皿的特徵完全相同。這說明該處遺址的建築群的等級和規格相當高,並且代表著西夏早期的建築特徵。結合史料中記載的高台寺的方位,專家得出結論:這裡就是高台寺的舊址!中國地理學會首批資深會員、寧夏大學博士生導師汪一鳴教授就指出:這裡便是“失蹤”400年的西夏皇家寺院高台寺遺址。
高台寺,銀川城千年間保留下來的最早地名
公元1038年,信奉佛教的元昊,在賀蘭山下的興慶府宣布登基,建立大白高國。9年後,即公元1047年,元昊下令在今掌政鎮政府往東、閆家湖西側的不遠處修建一座皇家寺院。據《嘉靖寧夏新志》記載,僅台基就高達三丈,並且廣泛接納回鶻僧人在那裡講經說法。元昊派人前往開封迎請《大藏經》後,便珍藏在高台寺里,元昊讓大批高僧大德在這裡開始西夏文《大藏經》的翻譯工作。
因為在很高的台基上建成高大的古寺,所以這座寺院便得名高台寺。這是西夏時期遺留給銀川,而且一直被沿用至今的地名,它因此可能成為銀川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地名。
高台寺不僅是一處高僧講法譯經的地方,也逐漸成為西夏王朝的皇家寺廟。在一些重大的佛事或節日裡,西夏的皇帝也常在這裡禮佛,保佑國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西夏皇室自純佑皇帝後,整體信奉藏傳佛教,這裡更是那些從藏地來的喇嘛們講經說法、弘揚藏傳佛教的地方。
公元1027年,蒙古軍隊消滅西夏,興慶府遭到屠城,人民或逃或亡,這裡便成了一座廢寺。
公元1432年,一位從藏地來的喇嘛舍剌藏來到銀川城弘法,他經過艱難的化緣,將自己所化來的錢物用於高台寺的重建。《寧夏志》中記載,新修的高台寺“地勢崇高,登此以眺,極山河之偉觀。寧夏山川險易之形勢,舉目可盡矣”。《嘉靖寧夏新志》記載:“高台寺,在城(即今銀川市)東十五里,夏廢寺,台高三丈……下有大湖千頃,山光水色,一望豁然。”
在《寧夏志》或其他史書中,提及城內最高的建築承天寺塔時,都沒有類似記載,而《西夏書事》中記載:“高台寺及周圍的佛塔,高數十丈。”可見,高台寺是當時銀川城最高的建築了。
移動的高台寺,消失的高台寺座延慶寺,因為這座古寺同樣台基很高,登上寺頂,銀川平原上的山河大勢一覽無餘,人們便習慣地稱之為高台寺,周圍的湖也被稱為高台寺湖,最早的高台寺逐漸淡出了歷史記憶。
紅花渠邊的高台寺倒映在一片湖水中,高台寺不僅是佛教信徒們禮佛誦經的地方,而且也成了文人墨客登臨高處、觀賞山河的好去處,自然也就留下了很多吟詠高台寺的詩歌。明朝寧夏的都御史楊守禮就曾經有一首《春日登高台寺詩》:“元戎招飲高台寺,馬首春風人面和;草樹萬家分綠野,雲山千裡間黃河。老來較射猶能壯,興到吟詩不厭多。文武同官俱塞外,好將忠義共磋磨。”
公元1739年,寧夏發生的大地震使慶王修建的“高台寺”損毀,人們在紅花渠邊再次修建了一座“高台寺”,這就是人們今天說的高台寺。乾隆年間,本土一位名叫任岳宗的詩人還留下了一首《高台古剎》:“花園細路指高台,聞說當年帝子來。玉輦春荑留彷佛,香樓閣道剩崔嵬。上方鐘聲煙霞合,晴野川原日月開。臨眺不禁懷古思,聊憑象教恣徘徊。”
乾隆年間修的高台寺因為地勢高,且靠近東門城牆,成為晚清至民國時期的軍人“瞭望塔”。抗戰時期,馬鴻逵更是在那裡布置兵力駐守,並架設大炮和
高射機槍,高台寺自然成了馬鴻逵存放大炮、槍械的“倉庫”和操練炮兵的地方。日本戰機3次轟
炸銀川時,馬鴻逵的高炮連就駐守在高台寺和東門城樓上,士兵在日本戰機來時,曾經用大炮和高射機槍射擊飛機,但一架也沒擊中。
文革期間,高台寺內的銅佛、銅鐘、銅鑼等物慘遭毀壞,寺廟被拆除,壘起高高的台基的黃土也被人一車一車地拉走搞農田建設。殘存的兩尊被風沙雨水侵蝕的石獅,被搬到了現在的高台寺逸夫國小。高台寺在文革時就從銀川人的視野中徹底消失了。
如今,高台寺已經完全沒了,人們談起高台寺時,大多指的是位於銀川市東門紅花渠外的高台寺小區,修在小區門口的高台寺公車站台、小區北邊的高台寺逸夫國小以及高台寺居委會,成了那座在千年間移動著自己身影的古剎的殘留記憶。
銀川城東,面向黃河的西夏高台寺遺址。
引用資料
《銀川晚報》文章。寧夏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