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西域山雀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枕至後頸上部黑色具藍色光澤,眼下、頰、耳羽和頸側白色,在頭部兩側各形成一大塊白斑。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上體淡藍灰色,上背與後頸間隔一窄的灰色白色黑斑。尾較長,等於或超過翅長,最外側一對尾羽白色,僅內翈基部有一窄的黑斑,次一對外側尾羽亦為白色,但內翈黑斑較大,再一對尾羽僅具小的白色尖端。飛羽褐色,翅上覆羽顏色同背,亦為淡藍灰色,大覆羽具寬的灰白色端斑,大翅上形成一道白色翅斑。頦、喉、上胸黑色並延頸側延伸,幾與頸側延伸出來的黑帶相遇,其餘下體白色,腹中央有一條黑色縱帶與前胸黑色相連,尾下覆羽有時具黑色中央條紋。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腳紫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6.9-22克,♀22克;體長♂145-168毫米,♀145-156毫米;嘴峰♂12毫米,♀12-13毫米;翅♂64.5-76.2米,♀61.5-73毫米;尾♂77-80毫米,♀76毫米;跗蹠♂21-22毫米,♀19.5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尤其喜歡大開闊的林地和溪流沿岸樹林和灌叢中活動和覓食,也出現於有稀疏樹木或灌木生長的荒漠和半荒漠或荒漠中的綠洲中,有時出現在人類住宅附近的樹上或果園與庭院中。
生活習性
留鳥。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叫聲似大山雀,但較尖細而哀婉。鳴聲主調似tea-cher接pid-du, pid-du, pid-du。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至阿爾泰山及天山山麓、俄羅斯、阿富汗、蒙古西南部、帕米爾高原、土耳其斯坦、巴爾喀什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樹洞和建築物縫隙中,巢由獸毛構成。1年繁殖2窩。卵乳白色或粉紅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6-18.0毫米×12.9-13.1毫米。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西域山雀指名亞種 | Parus bokharensis bokharensis | Lichtenstein, 1823 |
2 | 西域山雀帕米爾亞種 | Parus bokharensis ferghanensis | Buturlin, 1912 |
3 | Parus bokharensis turkestanicus | Sarudny & Loudon, 1905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