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周第一板磚
- 出土地點:周公廟遺址
- 館藏地點:陝西
- 所屬年代:西周
- 用途:鋪地
- 數據:1米、寬30厘米、厚5厘米
- 形態:磚體呈灰褐色,上面有密密的繩紋
- 同期出土物:空心磚
記者從北京大學周公廟考古隊獲悉,繼2004年在周公廟遺址發現“周公”甲骨文之後,考古隊又發現了約200塊不同類型的磚,其中一塊長1米的板磚,專家認為堪稱“西周第一板磚”;而同時出土的空心磚,說明我國用空心磚的歷史應在西周初年,這比此前學界認為的戰國時代提早了數百年。
昨日下午,記者在周公廟考古隊貯藏室見到了一塊長1米、寬30厘米、厚5厘米的板磚,磚體呈灰褐色,上面有密密的繩紋。考古隊隊長、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教授徐天進說,考古隊對周公廟東南300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一處建築遺址進行發掘後,發現了一批磚的殘塊,最後成功復原了約200塊不同類型的磚。其中,這塊最大的磚堪稱“西周第一板磚”,應該是用來鋪地的。同時,還出土了一些空心磚。
徐教授說,以前學界知道周時的建築用瓦的多,很少用磚。這批磚的出土,說明我國建築史上用磚的歷史也在西周初年,甚至可能更早;而這次出土的空心磚,說明我國古代建築用空心磚的歷史也在西周初年,這比此前學界所說的戰國時代開始用空心磚,提早了數百年。同時,能用起這種規格的磚,也說明周公廟遺址的規格和等級很高。
儘管這組建築遺址的上半部分已被破壞,但挖掘後發現,遺址基礎部分的夯土層厚約5米,如此深的基礎,再次說明這個遺址跟貴族有關。
另據考古隊帶隊老師孫慶偉介紹,在這個建築遺址的正南方,考古隊對一處家族墓進行了挖掘,發現32座墓葬坑中有2座是馬坑,其中一個有四架馬骨,有的坑中還有青銅器,從另外一個方面再次印證了這個遺址的規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