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天亡簋

西周天亡簋

西周天亡簋,舊稱“大豐簋”、“朕簋”。清朝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郿縣(今寶雞市眉縣),後屢經輾轉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天亡簋為四耳方座簋,高24.2厘米,口徑21厘米,底徑18.5厘米,為西周盛食器。器侈口,四獸首耳,下垂方珥,鼓腹較深,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腹與圈足飾蝸體獸紋,是西周初年的典型器物。器內底鑄銘文8行78字,記錄了周武王姬發在伐紂滅商後舉行祭祀大典,祭奠多虧祖先和父親文王的保佑,才得以伐紂成功,確立周朝的統治地位。

西周天亡簋肅朴莊重,周身飾以旋龍紋,內底有銘文八行七十七字,大篆。是研究西周早期歷史的重要文物,同時是西周青銅器斷代的標準器。

2013年8月19日,西周天亡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周天亡簋
  • 出土地點:陝西郿縣(今寶雞市眉縣)
  • 館藏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年代:周
  • 出土時間: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
  • 類別:青銅器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文物鑑賞,價值意義,重要展覽,保護措施,

文物歷史

周武王時期,天亡簋鑄成。
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西周天亡簋出土於陝西郿縣(今寶雞市眉縣)禮村。
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文物特徵

西周天亡簋高24.2厘米,口徑21厘米,底徑18.5厘米,侈口、圓腹、圓足、方座,腹附四耳,耳作獸形,均有垂珥,鼓腹較深,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腹與圈足飾蝸體獸紋。器內底鑄銘文8行78字,記述周武王滅商後在“天室”舉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並取代商王的地位來祭祀天上神帝。作器者天亡襄助武王舉行儀式,祭祀典禮之後,武王舉行盛大的宴享,天亡受賞賜,鑄造這件簋來銘記榮寵。
西周天亡簋銘文西周天亡簋銘文
銘文
乙亥,王又(有)大豐(禮)。王凡三方,王祀於天室。降,天亡又(佑)王。衣(殷)祀於王丕顯考文王,事喜(傣)上帝。文王德在上,丕顯王作省,丕肆王作賡。丕克乞(迄)衣(殷)王祀。丁丑,王饗大宜。王降。亡得爵復觵。唯朕又(有)蔑,每(敏)揚王休於尊簋。
註:最後一句亦有“每(敏)揚王休(於)白”的說法。
銘文大意
武王於辛未日來到管地後的第四日乙亥, 舉行了盛大祭禮。武王率領西方諸侯, 會同南、 北和東方諸侯一起,在太室山上祭祀皇天上帝。祭畢武王下山, 由天亡奉陪護衛。武王在宗廟又遍祭了先王, 特別對陪伴於天帝左右的顯赫父親文王, 用酒食舉行了隆重祭禮。文王德高聞於天帝。顯赫的文王在天之靈看得清晰, 傑出的武王繼承其大業, 推翻商王朝, 終止了商王祭天的權利。第六日丁丑, 武王還舉行了祭社大禮。回營以後, 天亡護衛有功被賞賜爵橐禮器,(天亡)為此永久感激, 因而造出這件尊簋銘文, 以頌揚王的休美。
中國國家博物館陳列狀態中國國家博物館陳列狀態

文物鑑賞

西周天亡簋是西周初期獨有的樣式,簋身和方座裝飾兩兩相對的夔紋,夔體捲曲,狀如蝸牛,這種體態的夔紋也是周初特徵。

價值意義

西周天亡簋和利簋是迄今所見西周最早的兩件鑄有銘文的青銅器。其銘文記述了武王伐紂及其在嵩山祭天等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館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天亡簋和西周初期的宜侯夨簋、井侯簋、太保簋(均作四耳)以及河南洛陽塔灣出土的迴旋龍紋銅殷(下連方座)其形較近似,它不僅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和書法價值,也是在西周銅器斷代上作為依據的一件重要標準器。無論在器形、紋樣圖案、銘文、書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商代銅器那樣的流麗和奇飾。這說明早在商代末年,周人的文化藝術已經十分發達。

重要展覽

2019年1月18日,深圳博物館第一專題展廳舉辦“吉金鑄史——青銅器里的古代中國”,西周天亡簋參展。

保護措施

2013年8月19日,西周天亡簋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