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井姬獨柱帶盤鼎

西周井姬獨柱帶盤鼎

西周井姬獨柱帶盤鼎是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文物,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周井姬獨柱帶盤鼎
  • 館藏地點: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 所屬年代:西周
  • 類別:青銅器
文物信息,文物特徵,文物相關,

文物信息

年代:西周
器上銘文器上銘文
規格:通高15.2cm,立耳高2.6cm,鼎口徑14cm,腹徑14.5cm,腹深7.8cm,盤徑17.5cm,重1726g
出土時間:1974年
出土地點:寶雞市茹家莊 國墓地二號墓

文物特徵

食器。鼎分上舟己轎下兩層,上層為鼎,下層為圓盤。鼎身籃歡台放座立在一根圓柱上,方立耳,平折沿,口微內斂,腹較淺,無足,頸部飾一周弦紋,腹底煙炱極厚。盤腹極淺,小圓底,盤下有三小短足,盤內正中立圓柱一根,支撐鼎身。鼎腹壁內有銘文仔埋禁二行七字“魚白(伯)乍(作)井姬鼎” 。井姬獨柱帶盤鼎是一種溫器,鼎內放肉食烏芝朵,小盤內可盛置炭火,溫熱鼎內食品,井姬獨柱帶盤鼎,立意奇淋提蒸特,造型新穎,西周銅器獨此一例。

文物相關

三千年前的西周,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們遵循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吃飯是每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yong),時間大約在上午九時左右。因此,古人把辰時稱為“食時”;第二頓飯叫哺(bu)食,又叫飧故頸兵燥(sun),時間在下午四時前後。哺食多半是把朝食剩下的熟食熱一下充艱就吃,不再做新飯。帶盤鼎正是“哺食”時用來加熱食物的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