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戰役

西原戰役

西原戰役發生於1975年,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國戰爭期間,是越南人民軍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西原戰役
  • 地點:西原地區
  • 時間:1975年
  • 參戰方:越南,美國
  • 結果:解放8個省,,殲敵12萬人
戰役綜述,作戰計畫,計畫,作戰目標,戰役決勝點,戰爭影響,逃跑與潰散,死亡公路,南越覆滅,

戰役綜述

印度支那人民抗美救國戰爭期間,越南人民軍於1975年3月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其企圖是殲滅駐南越中部西原地區之敵,切斷南越北部各省與西貢(今胡志明市)地區和南部各省之間的聯繫。越軍計畫首先切斷19、14和21號公路,爾後以主力消滅駐邦美蜀、德立、達松等地敵軍,最後圍殲波來古-昆嵩地區之敵並占領西原地區。戰役前,西貢軍隊駐西原地區的第2軍區下轄2個步兵師、7個別動團、5個裝甲團、13個炮兵營和16個空軍團(飛機478架),主力集結在西原北部波來古-昆嵩地區。為實施這一戰役,越軍組成黃明草中將為司令的戰役指揮部,並派總參謀長文進勇大將為越共中央及總部駐西原前線代表,參戰兵力為4個步兵師又4個步兵團、5個高炮團、1個裝甲坦克團、1個特工團、2個工兵團,以及地方團和民兵游擊隊。3月4日,越軍開始進攻,首先切斷西原山區通向平原的19、21號公路,並以少量兵力對波來古方向實施佯攻。8日,越軍攻占順敏,控制波來古與邦美蜀之間的14號公路;9日占領德立、達松等敵據點。至此,邦美蜀南、北交通斷絕,守軍陷於孤立無援境地。10~11日,越軍集中兵力在坦克和炮兵支援下攻占邦美蜀,全殲守敵。西貢軍隊急調兵力增援,企圖奪回邦美蜀。經5天激戰,敵增援部隊被殲。西貢軍隊指揮部擔心通往沿海平原的道路被切斷,命令駐波來古-昆嵩的部隊沿7號公路撤退。16日,越軍進行攔截和追擊,於18日占領膠寮、波來古、昆嵩。至24日,敵第2軍區主力基本被殲。此役,越軍共解放8個省,,殲敵12萬人,繳獲大批軍事裝備,達到了將西貢軍隊分割成南、北兩部分的戰略企圖。越軍主力兵團與地方部隊、民兵游擊隊協同作戰,採取斷敵退路、阻敵增援、分割圍殲戰術,在廣闊地區的幾個分散方向上協調行動,是取得戰役勝利的重要原因。

作戰計畫

計畫

事實上,越南總參謀部確實在1974年雨季策劃了一個‘西原戰役”,但這個最初的‘西原戰役’作戰計畫的重點,並不是後來為人們所看到的西原戰役或者現代軍事學家們眼中的‘中央高原附近的戰鬥’。
最初越南總參謀部擬訂的西原戰役作戰計畫,是以重兵圍攻中部山地的要塞-德立,吸引南越主力馳援並殲滅的‘圍點打援’方案,但這個方案的致命弱點是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過於一廂情願,並且要將主力部隊暴露於南越軍隊的優勢火力之下。所以可行性並不高。 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這個計畫,越盟南方司令部代表則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置疑:將部隊主力集結於崇山峻岭之間、14號公路兩側的狹窄地域,“敵人怎么會那么傻跑到那裡讓我們消滅呢!倒是敵人可能主要用空軍掃射和轟炸我們的部隊。”
一番爭執之後,在政治局會議的最後階段,由陳文茶提出,范雄正式向會議提交了一份‘西原戰役方案修改案’。這份作戰計畫的主要構想是:利用福隆戰役的戰果,攻占處於B2戰場和B3戰場交界線附近的交通樞紐-邦美蜀,合圍南越第2軍主力。
儘管這個方案同樣並沒有被認可,但越南領導人-黎筍卻對這個方案很感興趣,並在會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了相應的可行性計畫的秘密討論。
隨後黎德壽證實向陳文茶和文進勇通知了越共中央攻占邦美蜀的決心,這一點也就等於是從事實上否認了總參謀部預定的西原戰役作戰計畫。

作戰目標

為了實現戰役構想的作戰目標,越南人民軍在B3戰場集結了4個步兵師、4個獨立步兵團、5個高炮團、1個坦克旅、1個特工團、2個工兵團,以及一些地方部隊和游擊隊組成的龐大兵力。1975年3月,在B3戰場司令部基礎上,人民軍正式成立了西原戰役司令部,由黃明草中將擔任司令員,西原戰役計畫名義上的策劃人文進勇大將,則以越共中央駐西原前線代表的身份,統一協調整個戰役的指揮。
隨後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按照先打邦美蜀的決定,在B3戰場西線由精銳的第316、第10、第320等部隊編成了第3軍,並於1975年3月2日,開始向波萊古以東通往東海岸的公路發動進攻,開始了西原戰役。
隨後,部署在邦美蜀北部的越南人民軍第320師和南部的316師、10師沿山間公路向邦美蜀守軍南越第59步兵團和第8裝甲團發起了進攻。之後便是人民軍占嶺順敏,控制了波來古與邦美蜀之間的14號公路。
而人民軍第320師主力占領德立、達松等南越據點後,進逼邦美蜀市外圍。從南、北方向完成了對位於南越第2、3戰術區分界線附近的邦美蜀要塞的包圍。
為了儘快攻克這個14號公路上的重要咽喉,越南派出了第273坦克團的1個T-54坦克營、1個T-34/85坦克營,配屬一個機步連對該市進行了突擊,並以眾多大口徑重炮做掩護。戰鬥至3月16日,邦美蜀全面淪陷。

戰役決勝點

邦美蜀,這座位於海拔六百米的得樂高原上的城市,自古以來便是軍事要鎮,東南10公里的德萊靈瀑布上建有電站,蜿蜒的河流在城西南方向靜靜的流淌。14號、21號公路連同波來古寧和胡志明市
西原戰役要圖西原戰役要圖
由於多樂省高原地區原是占城的領土,在15世紀時占城淪為越南屬地後,由於缺少行政管理,故而此地自古以來便是治安極其敗壞。1540年,越南莫朝太宗皇帝派來官員在此設立行政機構,管理當地的少數民族,並在此設立軍事據點以防來自西部的寮國入侵。
19世紀法軍殖民後,此區的少數民族共推族長治理,反法抗爭活動更是激烈。而後來的越南戰爭期間,此地更是戰爭接連不斷,
在西方的論著中往往被稱為‘中央高原的陷落’的、被越南方面廣泛宣傳的‘西原戰役’便是發生於此。而在現代軍事研究的觀點中,軍事學家們一致所認為的導致南越崩潰的軍事原因便是在於:在越南總參謀部策劃的西原戰役中,越共軍隊成功占領了南越中部的中央高地,而這之後,南越阮文紹政府不但未盡全力進行反擊,反而進行了戰略撤退。

戰爭影響

逃跑與潰散

而邦美蜀的失陷,對於南越政權來說是極其可怕的,在東海岸的芽莊基地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之後,由於14號公路被切斷,阮文紹作出了第1戰術區、第2戰術區全面撤退的決定。而第2戰術區駐守昆嵩的部隊,為了避免被合圍,早已在3月7日開始已經就向東南撤退。3月中旬以後,南越在第2戰術區的全部軍事行動,已經變成了逃跑與潰散。

死亡公路

於此同時,南越第2軍部隊也丟掉了一切重裝備,迅速沿海岸線繼續向南方潰敗,在越南人民軍的攻擊下,曾在1972年成功擊敗過越南坦克部隊的南越第2裝甲旅下轄的第3、14、19裝甲團在7號公路上全軍覆沒。歸仁綏和芽莊、大叨、金蘭灣等重鎮全部不戰而棄。第2軍的潰兵的屍體則是把13號公路變成了歷史上最長的死亡公路。

南越覆滅

隨著邦美蜀的失守和通往南方的道路被切斷,在南越第1戰術區也跟著完蛋了。除了先期調回的海軍陸戰師一部,整個南越第1軍大約只有200人或者回到了西貢。
而恰恰也就是在邦美蜀被越南320師攻克後,越南政治局才在3月25日的政治局會議上,做出在1975年解決南方政權的決定。可以說,邦美蜀是整個決定南越覆滅的關鍵點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