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眼鏡蛇(學名:Naja fuxi)為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的一種中型前溝牙類毒蛇。頸背有一呈單圈的“眼鏡”狀斑紋,邊緣深色,核心為棕色橢圓形。體背為淺棕色,腹部為均勻的乳白色,頭側在上唇鱗逐漸變白。身體中部至後部有淺黃色橫帶。
常見於開闊灌木的緩坡或森林邊緣,也到村莊農舍附近活動覓食。食性廣泛,有鼠、鳥、蜥蜴、蛇、蛙等。受驚擾時,常豎立前半身,頸部平扁擴大,作攻擊姿態。在中國分布於四川西南部、雲南。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四川省攀枝花市。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2022年一支以中國學者為主的研究團隊,在動物學期刊《Animals》上發表了一項對中國劇毒蛇類眼鏡蛇屬物種分類學厘定的研究,該研究顯示除了西藏自治區以外,中國西南地區以往記錄的孟加拉眼鏡蛇與模式產地附近真正的孟加拉眼鏡蛇為不同的物種,並將該物種描述為新物種——西南眼鏡蛇。
形態特徵
背為淺棕色,腹部為均勻的乳白色,頭側在上唇鱗逐漸變白;身體中部至後部有淺黃色橫帶,寬度約為一枚背鱗的長度,有微弱的深色條紋,近腹側不分叉;頸背有一個棕色圓形標記,邊緣深色,核心為深色橢圓形,未達腹部;腹鱗179~205枚,肛鱗完整,尾下鱗成對,50對;背鱗平滑,向腹側逐漸變寬,(19~29)-(19~27)-(12~19)行;頭背鱗片平滑,吻鱗近“u”形,從頭背略微可見。鼻鱗大,包括一枚前鼻鱗和一枚後鼻鱗,鼻孔主要被後鼻鱗包圍;眶前鱗1枚,廣泛與第三枚上唇鱗,眶上鱗,前額鱗相接;無頰鱗;鼻間鱗成對,相互廣泛相接;前額鱗成對,呈右梯形,相互廣泛相接;額鱗呈盾狀,大小與前額鱗相似;頂鱗成對,且大,最大長度約為額鱗長度的1.6倍,與額鱗、眶上鱗、眶後鱗、前顳鱗和後顳鱗相接;頭部上側有兩枚小鱗片;眼圓;眶後鱗3枚,大小相似,約一半眶前鱗,最低部廣泛接觸第四和第五枚上唇鱗;顳鱗2+3;上唇鱗7枚(2-2-3式),前兩枚最小,與鼻鱗相接;第三枚和第四枚寬,與眼睛相接;第七枚最長;下唇鱗9枚;第一、二、三對下唇鱗接前頷片,第一對下唇鱗在頦鱗後相接,第四對下唇鱗接前後頷片;第五對下唇鱗小,在頭腹幾乎看不到,第四和第六枚下唇鱗有廣泛接觸;第六對下唇鱗接後頷片;第七到第九枚下唇鱗拉長,不接頷片;頷片兩對,呈蝴蝶狀,後頷片間有3枚或2枚小鱗片(極少為4枚或1枚)。
生活習性
棲息于海拔1000~1400米的林地或山區。常見於開闊灌木的緩坡或森林邊緣,也到村莊農舍附近活動覓食。多於白晝活動,食性廣泛,包括蛙類、蛇類、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卵生。
分布範圍
在中國分布於四川西南部、雲南、廣西西部,可能也分布於貴州西南部。中國以外可能分布於緬甸北部、寮國、越南北部、泰國北部。
主要價值
西南眼鏡蛇是首次由中國學者發表的眼鏡蛇屬新物種。該物種的發現及對中國眼鏡蛇的分類研究,對釐清中國劇毒蛇類物種多樣性以及蛇傷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不同物種之間的毒液成分存在差異,在蛇傷治療以及抗蛇毒血清開發時,提供更科學全面的基礎分類學框架,才能開展精準的治療和藥物開發測試。將中國原記錄為孟加拉眼鏡蛇的物種獨立出來,從而便於醫學領域意識到西南眼鏡蛇與南亞和東南亞孟加拉眼鏡蛇存在物種之間的差異,進而在處理蛇傷和抗蛇毒血清研究方面可以更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