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編碼與傳輸省重點實驗室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編碼與傳輸省重點實驗室又名,西南交通大學移動通信研究所,獲得多項國家863高科技計畫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編碼與傳輸省重點實驗室
  • 別稱:西南交通大學移動通信研究所
  • 擁有:內部Intranet多台高性能工作站等
  • 合作國家:俄國、芬蘭等
大學簡介,實驗室概況,試驗條件,

大學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肇建於1896年,曾先後定名“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唐山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1972年,學校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總校遷往成都,(峨眉成為分校,後改為校區)。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設新校區,遂形成今日“一校、兩地、三校區”的辦學格局。
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設序列的高校之一,培育了以竺可楨、茅以升、林同炎等43位院士,姚桐斌、吳自良、陳能寬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以及國家和省部級領導、為數眾多的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行業領軍人物和優秀企業家為代表的近二十萬優秀人才。

實驗室概況

又名,西南交通大學移動通信研究所。
實驗室獲得多項國家863高科技計畫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項目、鐵道部項目和國防科工委項目、中英國際學術交流項目(ALCS、NSFC/RS),中日國際合作研究項目(MEXT、NSFC/JSPS),英德中國際合作項目(RS/ DAAD),中韓國際合作項目(NSFC/KOSEF)等研究資助。
研究所與英國、德國、日本、美國、韓國、新加坡、巴西、俄國、芬蘭等國有關大學和公司的學者專家有著廣泛地聯繫,經常互訪和國際知名學者合作發表論文,現已完成和正在進行多項國際合作研究課題。實驗室還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和華為、中興、大唐等設備製造商有著廣泛的聯繫與合作。

試驗條件

實驗室具有良好的科學實驗條件,擁有內部Intranet、多台高性能工作站、各類微機、矢量通信信號發生器、無線綜合通信測試儀等研究設備和Cadence-SPW、Synopsis-Cossap、SystemView等通信仿真環境。實驗室還接受有國際電信聯盟(ITU)資助的高頻通信設備。實驗室連網電腦可瀏覽和全文下載IEEE/IEE全部刊物會議論文和標準資料,學校還訂有多種外文和中文學術期刊及相關研究資料,具有承擔各類移動通信科研課題的能力。'> 西南交通大學移動通信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移動通信省重點實驗室)建立於一九九七年初,二00一年被評為四川省移動通信重點實驗室。本實驗室所在學科具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實驗室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留英博士、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范平志教授,留美學者、年輕教授方旭明博士,獲2003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的唐小虎教授,彭代淵教授,年輕有為的青年學者郝莉、鄧平、陳慶春、汪曉寧、陳紅等副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中梁教授為本實驗室兼職博士生導師並實際指導多名博士生。實驗室現有超過20名博士研究生(包括來自越南、巴基斯坦和伊朗的留學博士生)和100多名碩士研究生在實驗室攻讀學位。
實驗室研究人員出版英文著作3部,中文科技著作6部,在各類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發表研究論文300餘篇,主持ITW'06,SETA'06,IWSDA'05,VTC'05-Fall ( Transmission Technology),WNSN’05,PDCAT'04,WICSP'04,PDCAT'03,IWSDA'01等國際會議,參與主持ICCCAS'05,ISTCA'05,SETA'04,ISCTA'03,PDCAT'02,ICCCAS'02,DSPCS'00,DSPCS'99,IMA'97等國際會議,擔任美國學術刊物Journal of Wireless Commun. and Mobile Computing,Journal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和日本英文學術刊物IEICE Trans. On ISS等刊物客座編輯,擔任《電波科學學報》、《電路與系統學報》、《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計算機套用》等刊物編委。實驗主要成員還受聘擔任國內外著名大學客座教授和多家刊物審稿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