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The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是直屬於西南交大的全日制完全中學,始建於1942年。
1986年被命名為四川省重點中學;1998年被命名為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2012年再次通過省級校風示範學校複查驗收和省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2013年被評為“四川省陽光體育示範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 英文名:The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簡稱:西南交大附中
- 創辦時間:1942年
- 所屬地區:中國 四川 成都
- 類別:公立中學
- 學校屬性:四川省二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 現任校長:鄭江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校園環境,校園文化,辦學業績,
歷史沿革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是直屬於西南交大的全日制完全中學,學校創建於1940年,歷史悠久。1986年被批准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省級重點中學,1994年通過省教委對省重點中學的驗收,1998年被評為省級校風示範學校,2002年再次通過省級校風示範學校複查驗收和省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的迅猛發展,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全體領導和師生員工深知任重道遠,學校決心以“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創一流”,繼承交大優良傳統,與時俱進,為跨進國家級示範校行列奮力拚搏,再創輝煌。
辦學條件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設施先進,現有按超I類標準配備的物理、化學、生物、多媒體語音室實驗室各2個,多媒體教室、網路教室6個,標準塑膠環形跑道和人工草坪足球場1個和塑膠籃球場3個,排球場1個,完善的校園區域網路和校園電視演播系統。學校的學生公寓設施齊全規範,每房為四人間,有單獨的衛生間和陽台,有專門的生活老師管理。
全校現有教職工142人,專職教師126人,其中特級教師3名,高級教師5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2名,碩士畢業及研究生學歷8人,本科以上學歷達98%,教師學歷達標率100%。金牛區學科中心組成員15人,第一、二、三界金牛區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幹教師30人。獲得市、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稱號的60人次,獲西南交大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表彰的30人次。學校現有39個教學班,學生2026名。
校園環境
學校地理環境優越,地處西南交大、金牛區政府、金牛區公安局、金牛區法院、國際會展中心、交大智慧型小區、九里堤教師公寓等構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心區,空氣清新,治安整肅,交通便利,居民文明,是學生求學、進取、成才的園地。
校園文化
辦學理念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以教授知難易行之理、為人之道,啟迪靈性、悟性、心智,要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培養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性為辦學理念。
辦學思想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領導班子“團結、求真、務實、進取”。特聘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志雲、錢清泉科學家為學校名譽校長。學校秉承西南交大百年名校風範,以“立足交大,服務社會,發揮優勢,辦出特色”為辦學指導思想,倡導“勤勉敬業、風雅巧智、團結友善”的校風,“正直、仁愛、奉獻、開拓”的教風和“誠實、刻苦、勤懇、進取”的學風,引導教師樹立“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培養創新”的思想。
課外活動
教學特色
多年來,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在大學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全校師生多年努力,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成果顯著。
學校國中英語實驗特色小班教學,實行統編教材和特色教材同步教學。特聘美籍專職教師授課,每周開設口語課。靈活的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校七、八年級5班、6班在2004~2005學年度上期金牛區統考中英語平均成績位居全區第一名和第二名。學校七、八年級學生不僅能演唱數十首英文歌曲、與外教流利交流,還能自如地用英語進行情景劇表演。2003年起,學校在高一年級設立直升班和理科試驗班,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濃厚的學風、優良的班風、強烈的競爭意識和高度的集體榮譽感,優異的成績贏得了師生和家長的高度讚譽。
辦學業績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培養了4名四川省文理科狀元,他們是文科狀元范明、盧興;理科狀元王宇、陳璋。劉昕、盧興等數十名同學分別考上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2005年高考中,學校的謝智和何萬林同學以698分和688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金牛區理科第一第二的桂冠,被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學錄取。高考一次上線率始終保持在70%以上,升學率達98.7%;國中生三年鞏固率為100%,合格率、優生率、重點率綜合排名均列金牛區前茅。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區各級各類競賽獲獎630餘人次,學校連續十四年初、高中教育、教學工作獲市教育局表彰。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一直堅持“科研興校”。學校有國家級課題2個、區級課題1個、校級課題20多個,參研教師120餘人,全校上下已形成一張多層次、立體型的“校園科研網”。學校教師在各級刊物上發表專著20餘部,論文420餘篇,交流、獲獎論文260餘篇,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競賽獲獎8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