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歷史與絲綢之路研究所

西北歷史與絲綢之路研究所,1978年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恢復重建後成立了歷史研究室,1983年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改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同年11月歷史研究室改為歷史研究所。2000年增設旅遊研究中心,2009年增設西北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歷史與絲綢之路研究所
發展歷史,研究方向,

發展歷史

首任所長甘棠壽(兼),歷任所長為王致中、趙以武,郝樹聲,現任副所長(主持工作)馬東平。現有科研人員8名,其中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4名、助理研究員2名,研究實習員1名。其中博士3人,碩士4人。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甘肅地方歷史文化、西北漢簡、民族與宗教、旅遊文化等。歷史所自成立以來,承擔完成國家基金項目、省級科研項目以及院級課題百餘項。其中國家基金項目有:《西北社會經濟史研究》、《陝甘寧邊區經濟史研究》、《兩漢河西史》、《懸泉漢簡研究》、《甘肅小康建設過程中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問題研究》、《漢簡中的敦煌社會》、《新時期甘寧青新型民族關係研究》、《民國地方精英與地方社會研究》、《人口流入與漢代西北邊疆社會變遷研究》。出版論著、編著、資料彙編等50餘部,發表論文600多篇。其中,有數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轉載。科研成果獲獎情況是: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成果獎的有《中國西北社會經濟史》、《明清西北社會經濟史》、《傅玄評傳》、《漢河西四郡設定年代考辨》、《懸泉漢簡研究》、《甘肅民族地區社會失衡的因子考量及實證分析》、《傳統與蟬變--河州八坊回族人的生活世界》。有多篇論文和著作獲得其他專業學會和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