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圩是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圩
- 羅馬字母拼寫:Xīběiwéi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上海市
西北圩是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的地名。
西北圩是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的地名。地名含義西北圩處於當時龐北村的西北角,故名龐北村西北圩。歷史沿革得名後,沿用,現已拆除。1...
大公圩的初始——古丹陽湖的圍墾。大公圩的前身是古丹陽湖。古丹陽湖區域涵蓋今天的丹陽、石臼、固城、南漪四湖,以及沿湖圩區,約3000平方公里。大公圩位於古丹陽湖的西北部,位於黃池和大青山之間。在三國時期,東吳在古丹陽湖屯兵墾殖,拉開了大公圩的圈墾序幕,這也是大公圩最早的“官圩”背景。歷史上,從西晉...
京南圩,位於縣境西北,距縣城39公里,桂江下游西北岸,清代成圩。有倒水至京南公路,京南至昭平公路正在施工中,水路上達昭平,下可抵梧州。主要上市有糧食、家禽、肉類、水產、豆類、木薯、油茶、八角、竹木、松脂。趕圩人來自昭平、藤縣、倒水等地。1958年2月撤區劃鄉。為京南鄉(鎮)政府駐地。集市概況 京南圩,...
前十圩 前十圩,19世紀50年代得名。地名含義 前十圩原處於中心河路與興福路西南側,因位於九圩西北方向,又因西北方向有後十圩,因此叫前十圩。歷史沿革 19世紀50年代得名,後因拆遷消失。
永樂圩位於淳溪鎮西北。屬於石臼湖水系。明洪武年間形成的正興、馬場、永寧、淳化4個小圩,自東壩築城後,洪水漫泛成災,十年九不收。文物信息 清光緒十八年(1892),高淳知縣陶在銘會同鄉紳夏文源,率長蘆人民將上述4圩並成1圩,經逐年加高培闊,增強了抗洪能力,長蘆人民為感念陶“老爺”,重新將此圩命名為陶...
圩上盟定的婚約可白頭 隨著時代的進步,陰陽圩也充滿了現代氣息。自古以來,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在這裡盟定婚約的男女會白頭到老。篤信這一傳說的許多青年男女,趁著圩日,紛紛相約到這裡。在圩西北面有一條長近十公里的林帶,記者看到約有200多對少男少女在林子裡互訴衷情,有的還拍照留影,把時尚、青春融入這個...
塊石護坡(岸)工程開始於50年代初,江堤西北角屬風浪險工,利用擋浪石做護坡100多米;河堤老埂頭迎溜頂沖,拋石護岸550米。70年代以後,分別在賈家灘、新城垾、龍山橋至鐵塔等處做塊石護坡,累計護坡長4.33公里。江灘腰坦池寬500米,崩去470多米,深泓負20米,1969年國家投資拋石護岸,累計拋石25.8萬噸,江岸...
長發圩,位於縣境西北,距縣城33公里,桂江下游東岸,旺甫至獅寨公路由此通過,水運上可到昭平木格,下可經倒水至夏郢宦家灣直達梧州。圩場始建於民國33年(1944),夏郢人先來做生意,稱長腳地。後生意有起色,盼其長久發達,改稱長發地。1951年簡稱長發。上市主要有稻米、畜禽、水產、油菜、八角、竹木、松脂,...
無錫西北部的芙蓉圩,舊時是芙蓉湖,又名上湖、射貴湖、無錫湖,因為湖中生長芙蓉而得名。地理位置 芙蓉湖在湮塞前是蘇南大湖,位於太湖之北,地跨無錫,江陰,蘇州,武進,原水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此湖在先秦時名無錫湖,作為地名,先有無錫湖,後有無錫城。元·王仁輔《無錫志》載:“吳地記云:無錫湖,...
海頭圩位於霞山市區西北部,距今300多年前已成集市。據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編纂的現存最早的一部《遂溪縣誌》記載,遂溪縣共有圩市13個,海頭圩是其中之一。當時,港汊一直伸入到海頭圩,通過水渠可直通麻斜海,潮水漲時上溯到渠頭,故稱海頭。清初,曾在周圍建有炮台,與隔海的麻斜對峙,外通東頭山,硇洲...
倒水圩,位於縣境西北,桂江下游西岸,距縣城20.3公里。陸路交通有梧太公路經過,倒水至昭平木格公路已修通到京南路段,水路有梧州至昭平、龍圩至長發客輪往來,因桂江水流到此成灣旋倒流故名,清代成圩。上市主要有家禽、肉類、水產、蔬果、青飼料。趕圩人來自藤縣、古龍、昭平、木格及附近鄉村。1952年始為鄉鎮(...
嶺腳圩,位於縣境西北,距縣城30.6公里,西鄰藤縣古龍,屬邊界集市。1962年梧(州)太(平)公路通車時成圩,因地處大山嶺腳,故名。1984年9月由原人和公社12個大隊劃出組建嶺腳鄉,為鄉(鎮)人民政府駐地。上市主要有大米、畜禽、竹木、柴炭、松脂、桂皮、八角等,趕圩人多來自藤縣、昭平及本縣人和、倒水等...
北李家圩,以其地理位置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位於李家圩子的西北部,故得名。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時屬陳家埠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臨淮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隊均劃小,屬陳家埠公社,1969年撤區並社時屬五一公社,1972年恢復區委建制分設區,屬陳家埠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體制改革,政社分開,屬陳埠...
蘭陵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北圩村。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蘭陵鎮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兩省(山東省、江蘇省)、三市(臨沂市、棗莊市、徐州市)、四縣市區(臨沂市蘭陵縣、江蘇省邳州市、棗莊市嶧城區、棗莊市台兒莊區)交匯地,東經117°48′9″-117°55′53″,北緯34°39′12″-34°48′32″,總面積141.6平方...
六擺渡村位於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蔣喬鄉西北部,東和龍門村相連,南與運糧河交界,西與丹徒縣高資鎮沿河村接壤,北臨長江。村委會駐西大圩。該村地處運糧河第六個渡口,故稱六擺渡。該村有耕地1081畝,其中菜地470畝,山地、旱地611畝,1987年蔬菜上市量2.7萬擔。行政村有西北圩、西小圩、西下、西中、西上、...
早灣,原名棗灣,1994登記為早灣。地名含義 早灣,原名棗灣,又叫棗樹灣。歷史上早灣居民有王、姚兩姓,依束壩圩西北圩堤而居,圩堤在此有一個大灣子,附近生長著許多野生棗樹,人們將此灣稱棗樹灣,形成的村落就叫棗樹灣,又叫棗灣;1994年因派出所成立時將棗灣登記成早灣,形成今名早灣。歷史沿革 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