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圩

系50年代聯並,取一圩、五圩之首而名之。現屬蕪(湖)當(塗)江堤的一部分。圩內原有扁擔、胭脂、秦王、十里長溝、天心池、費家荒田和分界溝等河港,將常稔、熙寧、省莊、阜民、太倉、周家、道場等30多圩垾圍繞。全圩總面積142.2平方公里,耕地9.9萬畝(含蕪湖市郊兩個行政村面積9平方公里,耕地未計),分屬新橋、龍山橋、查灣、年陡4鄉鎮,有寧蕪鐵(公)路貫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五圩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142.2 km
一五圩簡介,一五圩發展史,

一五圩簡介

常稔、省莊、周家等圩始築於隋唐,熙寧、阜民、太倉、順城等圩始築於宋,寧國、三馬、新城等圩始築於明代。建國前,圩垾年久失修,堤身單薄矮小,加之水系紊亂,堤線長,動輒遭受江潮和山洪的侵襲,洪澇災害頻繁。解放前夕,國民政府軍於此挖修戰壕,使堤防遭受嚴重破壞。

一五圩發展史

1951年在胭脂港分別建三馬場閘和胭脂斗門,遂將省莊、周家、熙寧等8個圩聯並,取名三圩。後在年陡等處建閘涵,將阜民、太倉、李家、長嶺、常稔等17個圩聯並,取名一圩。1953年興建秦河閘,將順城、保城、蓮城、蒲城四垾聯並,取名四圩。寧國垾和軍垾聯併名五圩。新城垾名六圩。1958年國家投資建雙擺渡閘,在上游小河口築壩堵口(1969年改建雙孔閘),此為蕪當聯圩的雛形。原圩堤總長117.7公里,其中常稔圩30公里為最長,荊山圩長2公里為最短。現堤長28.8公里,其中江堤長13.34公里(橫埂頭至鐵路橋下)、河堤長14.46公里(小星圩至鐵路橋下)。原圩堤高程11米左右,1949年汛期當塗太平口水位10.68米,一五圩除省莊、周家、道陽、順城等7圩未破外,其餘均無收。
60年代,結合灌區渠系配套,健全分級控制工程。70年代按受益耕地劃分堤段,堅持“誰修誰防”。以超1954年最高水位2米為標準,把填塘固基,挑齊埂頭作為主攻方向。80年代以除險堤險閘為主,清除堤身障礙物,挖除堤內的隱患。對堤身開裂處,還進行“抽箱換土”。並堵塞姑山閘,接長曹村斗門、西寧閘。
塊石護坡(岸)工程開始於50年代初,江堤西北角屬風浪險工,利用擋浪石做護坡100多米;河堤老埂頭迎溜頂沖,拋石護岸550米。70年代以後,分別在賈家灘、新城垾、龍山橋至鐵塔等處做塊石護坡,累計護坡長4.33公里。江灘腰坦池寬500米,崩去470多米,深泓負20米,1969年國家投資拋石護岸,累計拋石25.8萬噸,江岸趨於穩定。
江堤防浪林於1963年春開始營造,以柳樹為主,經逐年更新,現尚存6萬餘株,林帶面積175畝,林帶長7.7公里,林頻寬約15米,發揮擋浪效果。
現堤防標準為江堤高程13.2~14.6米,堤頂寬8~12米,內外坡度1∶3左右。河堤高程12.9~14.9米,堤頂寬7~10米,內坡1∶3,外坡1∶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