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種類分布,技術要點,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體形中等偏小,暗褐色,頭頂端較鈍,顏面傾斜,頭側窩明顯,呈狹長四方形,雌雄兩性觸角頂端明顯膨大,尤其是雄性更為明顯,膨大呈錘狀,觸節中段一節的長度為其寬度的3倍(雄性)或2-2.25倍(雌性)。雄性前胸背板明顯地呈圓形隆起,中隆線呈弧形,而雌性的較平坦,前有背板側隆線明顯,在溝前區呈弧形彎曲,前翅到達或略超過後足股節的頂端,緣前脈域基部明顯膨大,雄性前翅的前、後肘脈部分或全部彼此相結合,中脈域很寬,有整齊的橫脈,雄性前足脛節特別膨大,近乎梨形,雌性正常。體長:雄性17.1-23.4毫米,雌性19-25毫米,前翅長:雄性11.6-16.5毫米,雌性12-14.7毫米。蝻:雌雄兩性皆4齡。1齡:觸角13-14節,翅芽很少,位於中胸及後胸側板兩側,具不明顯的縱脈。2齡:觸角16-17節。翅芽頂端到達後胸的後緣,有明顯的縱脈。3齡:觸角18-20節。翅芽到達腹部第一節,並在背後合攏。4齡:觸角22-23節,翅芽較長,前翅芽到達第三腹節,後翅芽到達第四腹節。卵:卵位於卵囊內,卵囊常呈不規則菱形或長桶形,中部略彎,長7-15毫米,暗黑色或褐色,一般含卵7-15粒,少者3粒,最多可達18粒,卵長卵形,微彎曲,長5-6.5毫米,寬1.2-2毫米。
種類分布
國外分布於前蘇聯的西伯利亞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國內分布於新疆、內蒙古和黑龍江、吉林地區的夏秋牧場上,在甘肅的部分地方亦有分布。
技術要點
草原蝗蟲微孢子蟲繁殖與套用的主要技術要點;第一:篩選產孢量高的蝗蟲種類,待生長為五齡時人工接種微孢子蟲,接種後20—30天,通過隨機取樣,確定最大產孢量時機,獲得大量微孢子。第二:人工飼養蝗蟲的飼料配方基本為綠色植物和麥麩,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凝膠以及防止蝗蟲在正常生長過程中生病的抗菌素。人工飼養蝗蟲必須在人工小氣候飼養箱內進行,或有人工自動調節溫、濕度的養蟲室,要求的溫度為30—35度,濕度為(對相濕度)30%左右,飼養室內必須有通風設備,以提高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蝗蟲成活率。第三:將含有微孢子的蝗蟲,通過粉碎、過濾、離心以獲得微孢子液,最後通過分層分離則可得到比較純的微孢子濃度液,並通過取樣鏡檢得到單位體積內的含孢量。第四:在人工飼養過程中,不僅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而且要採用熱光源全光照(24小時),以加速蝗蟲的繁殖周期,增加產孢量。分離出的孢子濃縮液在-10度下可以保存一年,存活率在90%以上。第五:美國利用微孢子大面積治蝗,採用麥麩作微孢子的載體,根據青海的研究,以草地生長的牧草為載體,感染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將微孢子液直接噴施在牧草上,這樣既簡化了工序,又減少了費用,較為經濟、實用。第六:適宜濃度應為每畝0.5×10的9次方/毫升或1×10的9次方/毫升。第七:防止施後雨淋,否則會降低效力。
防治方法
要過早防治,有的蝗蟲沒有孵化;防治過遲,齡期大、效果差;若防期更遲,大部分蝗蟲羽化產卵,就失去防治意義。由於各地區蝗蟲種類的發生規律不同,除飛蝗為了齡適期防治外,其他蝗蟲種類防治適期的掌握,必須依據不同的優勢種類和發生環境的特點,因地、因時制宜地確定防治時期。(1)合理利用、保護草原 草原蝗蟲的發生與猖獗,是在一定的草原氣候、土壤、植被等條件下形成的。氣候太乾旱的荒漠草原,缺乏蝗蟲孵化等生命過程必需的水分,氣候陰濕冷涼的高寒草原,因熱量不足,缺乏蝗蟲生長發育的溫度。所以在這些地區雖有蝗蟲分布,但都不能猖獗成災。而蟲口密度大、成災次數較多的一般都是氣候適宜的冬春草場,這些草場往往由於放牧過重,植被退化,成為蝗蟲發生的主要基地。各地多年的治蝗實踐證明,單純依靠藥劑治蝗,只能臨時控制蝗害,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蝗害問題。徹底消滅草原蝗蟲的為害,必須治標與治本兼施。根據各種類型草原蝗區的特點,結合草原建設,因地制宜地採取各種綜合措施,改變蝗蟲發生的適宜環境。例如:植樹造林、草原灌溉與施肥、建立人工草地種植多年生牧草、補播優良品種牧草、劃區輪牧合理利用草原等措施,都可以改變蝗蟲發生基地的植被、土壤、小氣候等條件,從而不利於它的發生。(2)講究防治策略 改進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第一:切實做好蝗情普查與查成蟲、查孵化、查蝻等工作。主要蝗區必須設有蝗蟲測報站和民眾性偵察員與專業防治隊伍,舉辦偵查報與治蝗技術培訓班,培養骨幹力量,積極開展測報和防治工作。第二:根據蝗蟲發生數量、分布特點及蝗區自然地理條件等各種因素,採取不同的防治對策。貫徹勤儉治蝗的精神,掌握防治標準和防治有利時機,凡發生面積小,分布比較分散的地區,宜採用超低容量電動噴霧器或手搖噴粉器噴粉或撒毒土、毒餌等方法防治。特別注意飛機防治與地面中、小型藥械防治相結合靈活運用,才能達到經濟有效的結果。大面積草原飛機滅蝗,雖然速度快,效果好,但在山地,滅了平灘,留下了山灣,滅了山坡,留下了溝壑,即使每年施藥,也消滅不了局部環境蝗蟲的為害。蝗蟲的大發生是由點擴散到面的,把蝗蟲消滅在點片發生範圍內,即經濟也不會造成大面積災害。但飛防對小片災害確是無能為力,這只能用人工防治。把飛機防治與人工防蝗緊密地結合起來,靈活使用,才算做到了因敵設防,對症下藥。加強聯防,統一相鄰地區的治蝗時間,是防止漏沼或蝗蟲發生遷移的重要措施。相鄰地區要及時召開聯防會議,共同制訂方案,統一行動。第三:做好防治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如藥械的檢查、維修、保管、運輸等,也是達到勤儉治蝗、防止被動、縮短戰線,有效防治蝗害的重要措施。(3)藥劑防治 第一:地面超低容量噴霧:可採用手持型超低容量電動噴霧器或背負式東方紅18型電動噴霧機。常用製劑有:40%樂果乳油、50%馬拉松乳油、5%稻豐散乳油、80%敵敵畏乳油十二油(1:1)、25%樂果+混合醇、6.7—10%敵敵畏乳油+13—26%馬拉松+二線油等製劑。幾種製劑的每畝有效用藥量為:樂果20—30克,稻豐散20—30克,敵敵畏30—40克,馬拉松30—45克,馬拉松+敵敵畏35—45克。地面超低容量噴霧的噴酒量為40—100克/畝,有效噴幅3—5米,噴霧高度0.7—1.0米。第二:飛機超低容量噴霧 飛機防治可採用的製劑有:6.7—10%的敵敵畏+13—20%馬拉松+二線油、20—30%馬拉松+二線油、20—25%樂果+縮乙二醇、20%稻豐散+二線油。乳油不能用於飛機防治。樂果乳油使用時時如遇低溫會出現晶折現象。各種製劑的噴灑量為100—150%克/畝,有效噴幅50—60米,噴霧高度7—10米。第三:藥效檢查方法,衡量防治工作的好壞有兩個標準,即死亡率和殘蝗密度。在蝗蟲發生嚴重的地區,殘蝗密度的測定非常重要。因為蝗蟲密度愈大則對死亡率的要求就愈高。例如有兩個蝗區,防治前的密度一個是50頭每平方米,另一個是400頭每平方米,防治後其效果都是95%;前一個蝗區蝗密度是2.5頭每平方米,防治效果符合規定要求(按防治標準5頭每平方米計),後一個蝗區殘蝗密度是20頭每產方米,因而還需要重治。第四:養雞滅蝗 據新疆阿勒泰1979至1981年草原養雞滅蝗試驗,草原養雞滅蝗即能發展養雞業,又保護了草原,是一舉兩得的事。例如:1979年養三黃雞4700隻,在蝗蟲密度平均為7.5頭每平方米的3500畝春秋草場上放養7天,蝗蟲基本被吃光,滅效98%。放養期,雞群每天只除得20克信號糧外,均以蝗蟲為食。每隻每天可捕食188克蝗蟲,滅蝗面積1分草地。經3年試驗,不同品種的雞,平日增重15—19克,如果就地孵化,購雞均有很大收入。第五:微孢子蟲滅蝗 利用微孢子蟲滅蝗治草原蝗蟲,是當今世界上防治草原蝗蟲最先進的生物防治技術。為了改變我國當前單純依靠化學藥劑滅蟲狀況,我國從1985年從美國引進此項技術。草原蝗蟲微孢子蟲(Nosema Locustae)是絲孢綱(Cnidosporidra)的一種原生動物。在600倍顯微鏡下外部形態呈長橢圓形粒狀。成熟孢子在電鏡下表面有網狀花紋,大小為2.5—3.5微米。它僅寄生於活性,無性裂殖,適宜貯存溫度為-10度—(-20)度。對昆蟲有致病性能的微孢子蟲有200多種,草原蝗蟲微孢子蟲是其中之一。中國套用微孢子蟲滅蝗尚處於研究階段。根據青海、新疆的報導,微孢子蟲對寬須蟻蝗、小翅雛蝗、狹翅雛蝗、紅翅皺膝蝗、鼓翅雛膝蝗、白邊痂蝗、輪紋異痂蝗以及飛蝗屬和星翅蝗屬的種類均有明顯的感受性和致病力。蝗蟲感染微孢子蟲後,表現為發育遲緩、體形瘦小、腹節拉長、後期腹部鬆軟多呈粉紅色,行動不活躍、懶於採食或少食、嚴重者死亡。部分進入成蟲期者交尾比例小,經測定,150頭患病雌蟲共產卵囊115塊,平均1.58塊/頭蟲,比健康雌蟲產卵量少68.4%。草原蝗蟲微孢子蟲施用後次年,在試區采蟲樣單體研磨、鏡檢,感染率噴施區平均為38%,撒施區平均為29%,且雄蟲略高於雌蟲,證實其具有垂直感染的性能。微孢子蟲在自然光照下48小時內,其感染力無減弱現象,在72小時其感染能力喪失,這可能是陽光中紫外線的殺傷所致;在5度、10度的條件下,分別經24、48、72小時處理,對其感染力無明顯影響。